• 回答数

    2

  • 浏览数

    90

张壮壮zy
首页 > 考试培训 > 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人参娃娃小辫子

已采纳

期末考试结束了,我们八年级语文备课组对期末语文试卷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借以反思自己的语文教学,为下学期的改进做准备,分析结果如下:1、命题指导思想 本次的期末测试考卷,整体来说质量非常高。考卷依据新课标精神,突出检查学生一个学期来所掌握的知识和所具有的语文能力等,题目注重面向全体学生,联系生活,立足基础,鼓励创新,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考查,对今后的教学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本试卷难度适中,适合对全体同学进行考查。 二、试卷结构特点分析 在试卷的结构上,主要分为以下几大块: (一)第一部分是积累与运用,共26分,包括六个小题。 前两道题是选择题,共4分。考察字词的读音、字形。这道题是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灵活运用的能力。这两道题看似简单,其实也是往年考试中失分最多的两道题。因为涉及到多音字和形近字,学生最容易混淆,比如“龟裂”中的“龟”字的读音,还有“无所事事”中的“事事”两个字的写法等,最容易出错。 第三题是古诗文默写,共六句,8分。本册古诗词共有12首(包括《长征》在内),这道题考察了6首,其中前四小题是直接性默写,占4分;后两小题是理解性默写,也占4分。这道题除了考察学生对古诗文的背默情况,还考察学生的书写能力——一般来说,字体潦草、笔画不清的,都会按照错误来处理。不过,古诗文默写题一般都包括一篇文言文的默写,比如《小石潭记》和《记承天寺夜游》中写游鱼和写月景的名句,今年却没有考察到,似乎有点不合适。 第四题是句子排序,2分。这也是一个难点,学生很难读出这些句子之间存在的顺序。不过,这也是最能考察学生语文素养的一道题。 第五题是名著阅读,共6分。本册书推荐的名著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因此名著阅读题考察的也是这一本书,考察了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和写名著推荐语。这都是常考的题型,因为学生进行了全本书的认真阅读,因此应该掌握得很好。不过,这道名著阅读题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考察的内容过于笼统,很容易让一些不读书、只背考点的学生钻了空子。如果问题再细化一些,可能会更好的起到考察的作用。 第六题是综合性学习,共6分,提供了两则关于零食与健康的材料,让学生从中提取三条主要信息,并结合材料规劝喜欢吃零食的同学。这道题不仅考察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而且考察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一道非常好的考题。 纵观整个“积累与运用”板块,体现了语文积累的重要性,也让我们明白,积累的目的在于运用,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就在生活中,以后要在教学中创设生动的运用语言的生活情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言。 (二)第二部分是现代文阅读,共28分,包括两篇文章,一篇是记叙文阅读《我的老师》,一篇是说明文阅读《动物的忧伤》。 《我的老师》共16分,其主题是歌颂刘老师对教学和对生活淳朴的爱和热烈的追求,共5个小题,分别考察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体现了新课标中“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的要求。 第一小题3分,问文章从哪几方面写我的老师,考察的是学生的提取信息的能力和概括能力;第二小题4分,考察的是人物分析,要求结合文章内容来分析;第三小题2分,考察的是语言赏析,并指定了赏析的角度——从人物描写的角度来赏析。这三种题型在平时讲课文时都已经反复训练过,应该是比较简单的。第四小题4分,让学生分析结尾段的作用。这个应该是比较难的,可能学生只会简单地说“总结全文点明中心”之类的套话,而说不出其真正的作用。第五小题考察的是间接描写,并让学生模仿文段用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写一段刻画人物的话。这道题3分,应该是整个阅读理解中最难的一道题了。它考察的知识点特别细,考完后我们班的前三名告诉我,说自己找不出文段中间接描写的语句。这和老师平常讲课时忽略了这些细节性的知识点有关。 整个记叙文阅读,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解题能力、语言感悟能力、理解鉴赏能力,以及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中前三道题难度适中,后两道题稍有难度。这提醒老师,在平常的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又要重视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理解鉴赏能力。 第二个语段是《动物的忧伤》,共12分。这是一篇说明文,设计了4个小题,分别考察了说明文题目的作用、说明问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加点词能删掉吗?为什么?)说明顺序,最后一道题是从文中抽出了一段话,问这段话应该放在文中的什么位置。 说明文在这册书中并不突出,所以平时对说明文的训练也不多。但是在考试的复习中,老师们应该也专门设计了有关说明文的专题复习,给学生讲了有关说明文的这几种题型,也做了相应的题目训练,我想这篇说明文的阅读应该是可以拿高分的,毕竟说明文阅读的考题就这几类,而且几乎每一类题都有固定的答题模式,只要学生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语言组织概括能力,都可以在说明文阅读中拿高分。不过最后一道题稍微有点难度,学生可能会失分。 整个说明文阅读,考察了学生对说明文这种文体的掌握程度,设计的问题都是常考的题型,难度适宜。 (三) 第三部分是古诗文阅读,共16分。一篇文言文阅读,一篇古诗赏析。 文言文是《晏子使楚》,选取的课外比较篇目也是出自《晏子春秋》,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本册的文言文只有5篇,其中《治水必躬亲》是略读课文,从来不考试;《小石潭记》去年考过,因此只剩下了《晏子使楚》、《人琴俱亡》和《记承天寺夜游》这三课了,因此考前对本册书中的文言文复习还是比较到位的。 文言文阅读共12分,4道小题。第一小题让学生选择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因为涉及到的文言词语比较多,因此有一定难度;第二小题翻译句子(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比较简单;第三小题考察晏子外交语言的特点——类比推理,是用填空的形式出现的,也比较简单;第四小题涉及到课外文言文的内容,稍微有点难度。不过,整个文言文阅读,难度不大,考察的范围也比较广。 古诗赏析考察的是《过零丁洋》,共2个小题,题型也都很常见——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诗句赏析,考察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及运用,难度不大。 (四)最后一个内容是作文,50分。 作文是两个题目任选其一,一个是以“我与    相遇”为题的半命题作文,一个是材料作文。话题作文要求立意正确、思想健康、内容紧扣话题。作文没有什么具体的要求,可以自由发挥,但是一定要写出自己与众不同之处。 总之,本次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命题是非常成功的,测试内容遵循新课标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位和基本理念,在一份语文试卷中力图体现“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会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的精

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

191 评论(13)

宾格砖家

语文学习并不难,只要大家合理使用复习资料,认真努力地学习,就一定会学好!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欢迎参考~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瞬息万变(sùn)招徕(lái)阿谀(ē)璀璨(càn)[来源:学,科,网Z,X,X,K]

B.分道扬镳(biāo)安谧(mì)逶迤(yǐ)倔强(jiànɡ)

C.拈轻怕重(niān)豢养(huàn)贿赂(lù)砭骨(biǎn)

D泰然处之(chǔ)斟酌(zhuó)诅咒(zhǔ)矜持(jīn)

2.下列成语中有两个书写有错误,请把这两个词语的正确写法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在下面的方格里。(2分)

咄咄逼人潸然泪下危言耸听稍纵既逝一劳永逸

适得其反张灯结采循规蹈矩按部就班与日俱增

3.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老师几句点评,使我茅塞顿开:“啊,这篇文章原来还有这么深刻的内涵。”

B.我们的团支部是一个特别能战斗的集体,他们在学习和工作中总是不甘落后,首当其冲,多次受到学校的表扬。

C.今年我国将发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届时通过电视直播,地球上的观众对航天员在空行走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

D.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文学家以脍炙人口的诗句吟咏它,绘画家以使人迷恋的丹青描绘它,摄影师以令人神往的镜头记录它。

4.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①退居二线,摆脱了繁忙的事务,刚过了几天_________的日子,他又闲不住了。

②这样,人们在实际上经常只能对未来相当短的时间作_________的预言。

③年轻的父母们不可对自己的孩子一味_________,这对他们的成长很不利。

A.清静正确溺爱B.清静准确宠爱

C.清净正确宠爱D.清净准确溺爱

5.下面的句子中有两个病句,找出来并加以修改。(2分)

①随着电脑文字录入技术的应用,人们逐渐不喜欢用笔写字了。②这一问题已经导致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③我国正在制定中小学生汉字书写等级标准,要求学生不仅要会认会写,还要写得规范和美观。④学校也要加强宣传,提高同学们对汉字书写的重要性。

(1)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罗丹的大理石雕像《沉思》别出心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罗丹曾经解释说,他是要以这个雕像集中地表现“冥想”,因而抛弃了一切与此不相关的东西。

①那忧郁而凝视的目光,紧闭的双唇

②她那恬静、执着的沉思神情

③的确令观赏者从这块石头中幻化出无数美好的想像

④她低着头正沉浸在默默的沉思之中

⑤在端庄的正方形基座上烘托着一个秀美而淳朴的女性形象

⑥表露了她复杂的内心世界

A、⑤④①⑥②③B、④③②①⑥⑤C、④②①⑥⑤③D、⑤②①⑥③④

7.请在横线上填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后语句构成语意连贯的的排比句。(2分)

坚忍是到达成功的阶梯。春蚕忍受着茧的束缚,把纷飞的梦想留给明天;

,;海蚌忍受着沙石的打磨,把晶莹的珍珠留给明天。

8.名著阅读填空。(3分)

【摘要】“初二语文期末试卷”本文是编者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初二语文试题,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给大家的学习带来帮助:

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25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读书,能使浮zào()的心变得宁静;读书,能使枯zào()的心变得湿润;读书,能使贫瘠的心变得富足;读书,能使平庸的人生变得多姿多cǎi()。

2.根据语境,为下面横线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3分)

___________,涓涓清泉,是一道风景;___________,夜色旖旎,是一道风景;___________,碧如丝绦,是一道风景;大千世界,异彩纷呈。

A.东风裁柳B.小荷初露C.皓月当空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我班同学讨论并听取了校长关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讲话。

B通过这次野外活动,使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更大了。

C建国六十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

D昨天下午,我等了他整整一小时左右。

4.在横线上填写古诗文原句(6分)

①阅读诗歌就是感悟诗人的私人情感。秋日里,王绩在“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绪;孟浩然在“_________________,北风江上寒”中勾起乘船返乡的念头;梅尧臣在“霜落熊生树,_______________”抒写山行的勃勃兴致;刘禹锡在“___________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中表达豪迈乐观的情怀……

②从古至今,莲就受到许多诗人学者的赞美。请把你在综合性学习“莲文化的魅力”中积累的咏莲的诗句写出来:,。

5.下表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部分年份国内生产总值(GDP)和汽车产量的统计,根据表内提供的资料,按要求回答。(4分)

年份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

GDP(亿元)1246619300000335353

汽车(万辆)57379

(1)你从上表中发现了哪些有价值的信息,请写在下面。(2分)

(2)看了上表,把你想说的话用简要的语言写在下面。(2分)

6.名著导读。(3分)

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把手qiang放在膝上,狠狠地骂了起来:“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怯懦最容易的一种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为了挣脱这个铁环,你已经竭尽全力了吗?你是不是已经忘记了,在沃伦斯基新城附近,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不是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把手qiang收起来吧,这件事永远也不要告诉任何人。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意义而充实。”

以上文字选自名著《》,作者是,主人公因为疾病缠身,失去了战斗能力而产生了自杀的念头,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战胜了自己。

7.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3分)

那七个贩枣子的客人,立在松树旁边,指着这一十五人说道:“倒也!倒也!”只见这十五个人:头重脚轻,一个个面面相觑,都软倒了。那七个客人从松树林里推出这七辆江州车儿,把车子上枣子丢在地上,将这十一担金珠宝贝都装在车内,遮盖好了,叫声“聒噪!”一直望黄泥冈下推了去。……十五人眼睁睁地看着那七个人把这金宝装去,只是起不来、挣不动、说不得。这段文字出自名著《》,作者是____________,这一回叫

9.文言诗文默写填空(13分)

(1)_______________,把酒话桑麻。

(2)足蒸暑土气,_______________

(3),衣冠简朴古风存

(4)人生自古谁无死?

(5)浊酒一杯家万里,。

(6),铜雀春深锁二乔

(7)_______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8)《小石潭记》中写潭四周的树木,有形有色,动静结合的语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记承天寺夜游》中运用比喻的方法描绘庭院月色的语句是,

,。

得分评卷人

二、古诗文阅读(满分2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8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2分)

(1)小信未孚()(2)小大之狱()

11.下边加点的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又何间焉王梦见一儿,眉间广尺。

B.战则请从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C.公将战将子头与剑来

D.登轼而望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13.曹刿不听乡人劝阻,执意请见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4~17题。(9分)

秦王坚①自河东还,以骁骑将军邓羌②为御史中丞③。八月,以咸阳内史王猛④为侍中、中书令,领京兆尹。特进、光禄大夫强德,太后⑤之弟也,酗酒,豪横⑥,掠人财货、子女,为百姓患。猛下车收⑦德奏未及报⑧已陈尸于市,坚驰使赦之,不及。与邓羌同志⑨,疾恶纠案⑩,无所顾忌,数旬之间,权豪、贵戚,杀戮、刑免⑾者二十馀人,朝廷震栗,奸猾屏气,路不拾遗。坚叹曰:“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选自《资治通鉴》第22卷)

[注释:①秦王坚:指前秦世祖符坚。河东:郡名。②邓羌:人名。③御史中丞:官职名。下文的“侍中”“中书令”“京兆尹”“特进、光禄大夫”均指官职名。④王猛:人名。⑤太后:符坚的伯母。⑥豪横:恃强横暴。⑦收:拘捕。⑧报:答复。⑨同志:志趣相同。⑩纠案:举发其罪,考问其实。⑾刑免:判罪免官。

14.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

猛下车收德奏未及报已陈尸于市

15.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为百姓患()(2)以骁骑将军邓羌为御史中丞()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王猛严惩违法官员取得了什么成效?请用原文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18~19题。(3分)

秋夜山居

唐施肩吾

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①织新雪

秋山野客②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18.诗歌首句“”一词点明了时令属“秋”(1分)

19.诗中“衔”字向来为人称道,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满分30分)

(一)阅读《轻放》一文,完成20~24题。(19分)轻放(安宁)⑴走廊里的声控灯,很早以前就坏了。每次走到门口,同租三室一厅的几个人,都会习惯性地叹口气,在黑暗中摸索着将门打开,又重重地关上,似乎想要以此发泄对那一脸晦暗的廊灯的愤恨。其实,楼下的小卖部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灯泡,而且价格低廉到不过是坐一站公交车的价格,但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谁都没有想起,在买泡面的时候,顺手捎带一个灯泡上来。⑵父亲过来看我,走到门口,看见我费力地用手机里微弱的光线照明,立刻放下手里的东西,说声“稍等”,便下了楼。不过是几分钟的工夫,他便拿了一个灯泡上来,一声不响地安好。然后,他轻轻一击掌,昔日暗淡无光的走廊,瞬间便有了温暖通透的光亮,我站在门口,看父亲脸上淡然的微笑,便说:“你可真是光明使者呢,你一来,这灯就好了。”⑶父亲却扭过身来,正对着我,说:“其实路过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是光明使者,不过是一块五毛钱的灯泡,顺手就捎过来了,何必每次总是感叹世风日下,自己却始终不去动手呢?”⑷我笑,“可不是人人都像您这样乐于助人,况且,这还是租来的房子,这走廊,也属于公共的区域,不只我们这一层,楼上的人也都要从此经过呢。”⑸父亲没吱声,只拿起身边的扫帚,便一层层地扫着楼梯上丢掉的烟头、纸屑、菜叶,边哼起他惯唱的京剧。有人从他身边经过,他便停下来,将身子朝楼梯一侧,又朝来人笑着点一点头,表示让对方先行。而路人总是诧异地看父亲一眼,又微微地停一下,这才在父亲的笑意里,慌乱地点一下头,匆匆离去。那脚步的失措,看上去有些逃的意思。⑹我在晚饭的时候,便抱怨他,说:“何必对陌生人这样殷勤?他们指不定在心里觉得你有毛病呢。”父亲呷下一口酒,道:“我管不着别人心里怎么想,但我开心就可以啊,况且,我就不信你给别人微笑,他还能泼你一盆冷水不成?所谓寻开心,就是这样,你自己不去主动找,它还会自登家门?”⑺几日后,翻起账本,突然想起一个借钱的熟人,当时他信誓旦旦,说三个月后肯定一分不少地全都打到我的账户里来,可是又过去两个月了,他不仅没有打钱,连一个解释的电

话都没有。气愤之下,我抄起电话便要质问熟人。父亲得知后将我拦住,说:“钱既然已经借出去了,就不必再催了。”我不解,说:“难道就让这笔钱白白地给他了不成?这样不守信用的人,你又何必跟他客气?”⑻父亲一声不响地拿过我的账本,将我记下的还款日期一栏“啪”的一道线勾掉,这才说:“何时你将心里那个还款的日期,也一并改成无期限的时候,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气愤了;假如人家忙得忘记了,你过去一通责问,那岂不是彼此坏了感情?一笔钱丢掉不要紧,连带地连一个朋友也给弄丢了,那就得不偿失了。”⑼我依然心里憋闷,说:“可是我觉得这个人根本就是故意忘记的,我刚刚听说他借过别人的钱,每次别人一催,他就推说下个月还,结果是几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丝毫要还的迹象。”⑽父亲依然不紧不慢地喝一口茶,道:“如果他真是一个常占便宜的人,那你这钱,丢了也没有关系,能够用钱测出一个人的`深浅,并在以后的路上,尽可能地远离这样的人,不是更好吗?况且,如果他不打算还你,你再怎样地催促,也是得不到这笔钱的,不如心中先放下,这样轻松的是你,而他,则会在你的安静里,心里有小小的失落与不安。”

⑾隔着十几年的光阴看过去,我第一次发觉,硕士毕业的我,从书本中得到的那些东西,在没有读过几本书的父亲面前,原来是如此的苍白且无力。人生中一切矛盾的化解,并不是拿尖锐的刀子划过,而是那最朴素最温暖的轻轻一放。20.文章写了父亲哪四件事?请简要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语段中两次出现“光明使者”,请结合上下文说说你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文章第⑸小节写路人的表现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说说题目“轻放”的含义。(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欠债还钱,本是天经地义。父亲却劝“我”不必催促,你认同父亲的这种做法吗?说说你的看法。(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不动笔墨不读书》,回答25~28题(11分)

不动笔墨不读书

①读书是获得学问的重要途径。好读书还必须会读书,那么究竟应该怎样读书呢?古今中外很多学者用他们的经验告诉我们:不动笔墨不读书。

②“不动笔墨不读书”可以强化记忆、训练思维。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的成功就是由此开始的。一次,富兰克林买到一本《旁观者》的刊物,便边读边把几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摘录下来。几年以后,他模拟原文,写出了一篇篇文章。接着,把自己写的与原文比较,发现自己的缺点,就把它改正过来。这样下来,他不仅掌握了作者的观点,取到了“真经”,而且学习了作者的思维方法,锻炼了自己的创造力。

③“不动笔墨不读书”也可以积累知识、练习写作。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学者、诗人顾炎武,在大量阅读的同时,按经文、吏治、诗赋、史地一一摘录,编写,增改;几十年读书不辍,动笔不断,一部见解深刻、考证翔实的《日知录》也就随之问世了。其他关于读书的书,古的如《读书止观录》,近的如《书香信》、《耕堂读书记》——都是“边动笔墨边读书”结出的累累硕果。

④“不动笔墨不读书”还可以给后人留下绮丽的精神瑰宝。金圣叹精于批注,他在读书时将精辟的见解写在字里行间、书眉页脚,对后人阅读原著有莫大的帮助。他在读《水浒传》时所写的批注入情入理,深刻而独到,为我们鉴赏《水浒传》打开了一扇天窗。那些绛色的批文虽隐于原文旁侧,却犹如缀在锦缎上的红宝石,熠熠生辉!还有朱熹批注的《大学》、《诗经》,毛氏批注的《三国演义》,脂砚斋批注的《红楼梦》,无不给后世留下了丰厚而珍贵的财富,成为了我们精神的食粮,智慧的营养。

⑤然而,“动笔墨”也不能随心所欲。它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在认真阅读思考的基础上,做到忠实于原文内容,尊重作者的观点;另一方面也要对自己留下的墨迹做定期反思,总结修正。这样才能真正吸收作品精髓,丰富自己的内涵,提高修养,增长才干。

⑥总之,“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建造自己学业大厦的良方,它能让读者更深入地领会书中的真谛,让书香飘得更远。(选文有删改)

25.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文章围绕中心论点从哪三方面进行论证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的论证方法。(2分)

28.阅读全文,回答下面两个问题。(3分)

(1)请写出顾炎武“动笔墨”的三种方式.(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书“动笔墨”需要注意哪两方面的问题?(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评卷人

四、作文(满分40分)

29.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题一:一路上有你陪伴

绿叶陪伴着红花,无怨无悔;星星陪伴着月亮,不离不弃。回望成长的路上,有多少人陪伴着我们,给过我们多少温暖、感动与希望。请以“一路上有你陪伴”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题二:请以“改变了我”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267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