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那的小屋
回答第二个吧,刚学过不久的。 交通工程的研究者通过对关键基础理论模型的演讲,从而将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电子控制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有效地应用于交通运输系统,从而建立起大范围内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交通运输管理系统。智能运输系统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在道路、车辆和驾驶员之间建立智能的联系。借助系统的智能,车辆可以在道路上安全自由的行驶,靠智能化手段将车辆运行状态调整到最佳,保障人车路和谐统一。 内容挺多的,就打这些吧,你可以从ITS一些专著中查到更多。======================第三个问题:支路和快速度的限速不一样,车速差别较大,而且路上行驶的车车况也不一样,比如说,快速路上一般都是性能比较好的轿车,而支路上有可能会有电动车或者农用三轮什么的,让它们驶入快速路显然是不合理的。支路和快速路车流量相差很大,如果连接到一起做交通渠化的时候会很乱,信号灯配时也不好配,为了保证快速路的通畅,支路上的车在等待红灯的时候通常要等很久,并不方便支路上的人和车。有条件的话应在快速路和支路交叉的地方修建立交,这样道路就比较畅通而且支路和快速路上的路况车况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满足了。
盖碗茶136
某大学2005考研 交通工程专业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1.视力适应 2.行程车速 3.时间占有率 4.波动理论 5.饱和流量 6.服务水平 7.行驶延误 8.基本通行能力 9.疲劳驾驶 10.停车泊位周转率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80分)1.对交通量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时一般应将混合交通量换算为当量交通量,为什么?2.探讨交通流量、空间平均车速和车流密度之间的关系。3.表征地点车速统计分布特性的百分位车速有几种?在交通管理中有何作用? 4.说明时间平均车速与空间平均车速之间的相互关系。5.简述车辆跟车行驶特性。6.简述平面交叉口交通管理与控制方式的种类。7.简述城市交通规划的层次与范围。8.影响城市道路路段通行能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采取哪些交通管理措施可提高城市道路路段通行能力?三、推导题(共10分)根据跟车理论的一般模型推导在 =0, =2时的交通流速度-密度模型。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某平面交叉口的一个进口,平均交通量为180veh/h,车辆到达符合泊松分布,信号周期为60s,求: ① 在一个信号周期内来几辆车的概率最大? ② ≤4辆车的概率是多少?(已知 )2、在公路上某断面做全样车速调查,观测15分钟得到的数据如下表:车速Km/h 48 50 51 53 54 55 56 57 58 60 65频数 2 2 2 4 6 4 10 2 4 2 2试计算:1)小时流率;2)空间平均车速;3)车流密度。
优质考试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