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01

荷塘荔色
首页 > 考试培训 > 七年级上月考试题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始终不遇

已采纳

语文月考考试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它能检测学生一个月语文学习的效果。以下是我给你推荐的七年级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七年级语文月考检测试题 一、基 础(20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8分) (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2分)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2分) (3)____________ ,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 ____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分) (4)在我国古典诗歌中,诗人们常常喜欢用落日来抒写思念之愁或者离别之苦,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 , ____________ 。(2分)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 (1)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yùnniàng。 (2)水藻真绿,把终年zhùxù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3)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duōduōbīrén。 (4)春天像小姑娘,huāzhīzhāozhǎn的,笑着,走着。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每一条河流都是一曲古老的赞歌,唱出了远古文明的,从未看过翻滚的巨浪的人,难以想象万马奔腾、的壮丽景象。让我们迈开脚步,打开 ,投入大自然的。 A.光芒 一碧万顷 心曲 怀抱 B.辉煌 一泻千里 心扉 怀抱 C.光芒 一往无前 心扉 情怀 D.辉煌 一望无际 心曲 情怀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 分) A. 经过不懈的努力,使他收获精彩的人生。 B.济南交警董相勇捐肝救妻,谱写了夫妻二人在困境中相濡以沫。 C.考场上沉着,镇静,是能否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D.一本好书可以给你带来许多教益,甚至可以影响你的一生。 5. 仿照画横线的句子,在空白处填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4分) 人需要祝福,需要快乐,需要思念。如果一滴水代表一个祝福,我送你一个东海;, ; , 。 愿我的祝福常伴你左右。 二、阅 读(40分) (一)咏雪(8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3分) ⑴俄而雪骤 ⑵撒盐空中差可拟 ⑶未若柳絮因风起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未若柳絮因风起 8.本文作者在叙述这两个比喻时并没有加上自己的评论,你认为作者觉得哪个好?说说你的依据。(3分) (二)东施效颦(7分) 西施①病心②而颦③其里④,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⑥妻子而去⑤之走。彼知颦美⑦,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选自《庄子•天运》 【注释】①西施:越国的美女 。②病心:心口痛。 ③颦:皱眉头。 ④里:乡里。⑤去:躲开,避开。 ⑥挈:带领 。⑦颦美:皱着眉头美。 【相关链接】邯郸学步: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9.解释加点的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2分) (1)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 (2)坚闭门而不出( ) 10.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11. 阅读上文及相关链接,请针对东施效颦和寿陵人失败的原因,给其中一位提一点建议。(3分) ,我想对你说: 。 (三)春(10分) 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俏俏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着些心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yùnniàng。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呼朋引伴的卖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的响着。 12.下列对文章分析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写春草,但写了人的动作行为,实际上是间接地写草地,突出草地的嫩绿可爱。 B.选文第二段描写春花的文字,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是表现春花多、艳,惹人喜爱。 C.选文修辞润色,颇具匠心,运用诗化的语言,让人深感其秀雅清新、朴实隽永的特点。 D.选文结构严谨精美,分别描绘了春草图、春树图、春风图,突显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13.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1)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2)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14.选文第二段对蜜蜂进行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四) 沉默的竹笛(15分) 16岁一个忧伤的春夜,我躺在集体宿舍临窗的床铺上。A洁白的月光潮水一般漫进窗户,清冷的微风捎来潮湿的花香。我陷入少年无端的愁闷思绪里,分外孤单寂寞。这时,一缕悠扬的笛声由远而近,停留在我的耳畔。那笛声仿佛是清澈的泉水,流过神话中迷人的花园,一路上集合了蝴蝶和黄莺的梦想,决心要给我的心灵来 一次彻底的洗礼。我陶醉在悦耳的笛声里,忧伤早已悄悄地散去,心情澄澈空明。那晚,我的心中暗暗地滋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做一个快乐的吹笛手。 好长一段日子,我为能拥有一枝笛子而心神恍惚。终于在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从一个摆地摊的老人那里买到了我盼望已久的竹笛。 第一次拥有竹笛的那个下午是我人生中最美丽的一个下午。我清楚地记得我吹着竹笛走在乡村田野上的情景:B落日如一颗水灵灵的红草莓点缀在暮霭笼罩的山尖,横过头顶的归鸟翅膀上涂着夕阳粉红的胭脂,嫩绿的小草在晚风中飘动,像是生命活泼的舞蹈。我一边吹着竹笛——显然是不成曲调的呜呜声,一边大踏步地把苍茫暮色下的动人风景甩在身后。这时我觉得自己成了一个漂泊天涯的江湖侠客,心里汹涌着英雄纵横天下的豪情。 从拥有竹笛的那个下午开始,我就决心把自己训练成一个优秀的吹笛手。为了学会吹笛子,我付出了许多汗水和心血。清晨,我常常拿着竹笛,跑到学校后面的山坡上,对着葱郁的群山大声吹着,让笨拙的笛声唤醒崭新的一天。深夜,同学们沉浸在梦乡里,只有我坐在空旷的操场上,如痴如醉地吹着竹笛。笛声一点也不悠扬动听,但我吹得特别认真。竹笛在人家手里是一根音乐的神奇魔术棒,在我的手里却成了一根没有灵感的干枯竹枝。唉,想不到吹笛竟会是这样的艰难。 在一次班会上,班主任老师要求每个同学表演一个节目。几个调皮的同学就恶作剧地起哄,要我为大家表演吹笛子。天哪,我根本吹不成一首完整的曲子,但强烈的自尊心迫使我孤注一掷。面对全班同学,我终于勇敢地拿起了竹笛,涨红了脸,坚持着把最后一个音符吹完,便逃出了教室。在无人的山坡上,我抚摸着被泪水浸润的竹笛,伤心欲绝。从那以后,我发誓再也不吹笛子了。 后来,那枝带给我幸福和耻辱的竹笛一直静静地悬挂在我的窗前。岁月悄然而过,多少年后,当我凝眸竹笛的时候,我就忍不住回想少年时代的往事。有些梦想是永远不会开花结果的,但播种梦想的人从不放弃流汗流泪的机会,只是因为生命里那些动人的细节丰富了生命的内涵。沉默的竹笛啊,我无心再次吻你于唇,吹一曲欢快的歌谣,就这样静静地看着你便足够了,你的沉默其实高奏着我对少年烂漫心事的凭吊和酸涩的回忆。(选自《中国青年报》) 15. 填空(3分) 全文以 为线索,记述了作者从盼望——( )——( )——回味的心理变化过程。 16. 文章围绕“竹笛”写了哪几件事?用简明的语言加以概括。(4分) 17. 本文景物描写很精彩,请从文中A、B两处选择一处画线句子作简要赏析。(可从语言特点、表现手法、表达作用等方面作答)(4分) (1)A洁白的月光潮水一般漫进窗户,清冷的微风捎来潮湿的花香。(2分) (2)B落日如一颗水灵灵的红草莓点缀在暮霭笼罩的山尖,横过头顶的归鸟翅膀上涂着夕阳粉红的胭脂,嫩绿的小草在晚风中飘动,像是生命活泼的舞蹈。(2分) 18. 文中的“我”一心想做个“快乐的吹笛手”,到后来那枝竹笛却“沉默”了。你能找到哪几点原因?请把它写下来。(4分) 三、作 文(40分) 19.题目:我为此而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横线上可填“自豪”、“喝彩”、“苦恼”、“愤怒”、“深思”或其他词语。(2)文体不限。(3)不少于500字。 附加题 名著阅读(5分)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1~3题。 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因为那会是全县中最盛的会,东关又是离我家很远的地方,出城还有六十多里水路,在那里有两座特别的庙。一是梅姑庙,就是《聊斋志异》所记,室女守节,死后成神,却篡取别人的丈夫的;现在神座上确塑着一对少年男女,眉开眼笑,殊与“礼教”有妨。其一便是五猖庙了,名目就奇特。据有考据癖的人说:这就是五通神。然而也并无确据。神像是五个男人,也不见有什么猖獗之状;后面列坐着五位太太,却并不“分坐”,远不及北京戏园里界限之谨严。其实呢,这也是殊与“礼教”有妨的,——但他们既然是五猖,便也无法可想,而且自然也就“又作别论”了。 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 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 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 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1.“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在这之前,写了好几段关于赛会的文字,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 2.文中直接写到父亲的其实没有几句,那么文中是如何突出父亲的形象的?(3分) 七年级语文月考检测试题答案 一、基础(20分) 1.(8分) (1)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2分) (2)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2分) (3)杨花落尽子规啼 随风直到夜郎西。(2分) (4)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2分) 2.(2分)(每词分,有错该词不得分) (1)酝酿 (2)贮蓄 (3)咄咄逼人 (4)花枝招展 3. B(3 分) (3 分) 5.(4分)如果一朵花代表一份快乐,我送你一个花园;如果一片树叶代表一个思念,我送你一座森林。 二、阅读(40分) 6.(3分)⑴俄而雪骤 ⑵撒盐空中差可拟 ⑶未若柳絮因风起急; 相比 趁,乘 7. (2分)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漫天飞舞。 8. (3分)作者认为谢道韫的比喻更好。因为虽然作者没有表态,但在最后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二)东施效颦(7分) 9. (2分) (1)回去 (2) 紧紧 10. (2分) 她(丑女)只知道(西施)皱眉很美,却不知道(西施)皱眉显得美的原因。 11. (3分) 示例:西施,你学别人的长处没有错,但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不要盲目效仿。 (三)春(10分) 12. (3分)D(应为: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 13.(4分) (1)钻:写出了小草旺盛的生命力。 (2)闹: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既写出了声音,也写出了气势。 14.(3分)侧面表现了春花的盛放。(意思对即可) (四) 沉默的竹笛(15分) 15. (3分)竹笛(沉默的竹笛) 兴奋(“喜悦”等) 伤心(“难过”等) (3分,每空1分) 16. (4分)①愁闷忧伤听竹笛;②如愿以偿买竹笛;③回家途中吹竹笛;④千辛万苦练吹 笛;⑤班会课上演吹笛 (意思对即可)(4分。答到一点得2分,答到两点得3分,答到三点得满分。) 17. (4分) A 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及准确生动的词语,渲染了春天月夜清冷的气氛,烘托出文中少年愁闷忧伤的情怀。 B 作者主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落日、归鸟、小草等美好景象,衬托了自己内心的喜悦和兴奋。(意思对即可)(4分评分要点:语言特点或表现手法2 分,表达作用2分) 17.(4分)①班会课上表演失败,内心受挫;②辛苦练习没有结果;③长大后悟得了有些事并非想做就能成功,并非努力就有结果。(4分。答到一点给2分,答到两点给满分) 附加题 名著阅读(5分) 1.(2分)这几段文字极力渲染了“我”对于赛会的喜爱和向往,与下文写在去看五猖会之前父亲突然要“我”背书形成巨大反差,先扬后抑,有力地突出了主题。 2.(3分)主要是采用间接描写的方法:通过写众人和“我”的反应,写出父亲在家庭中的权威,突出父亲作为家长的角色。猜你喜欢: 1. 初一语文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2. 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3.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4.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 5. 七年级语文常见选择题训练题

七年级上月考试题

123 评论(15)

钟玉婷是好孩纸

月考即将到来,教师们要如何准备试题呢?接下来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初一上册的语文月考试题,供大家参考。

初一上册的语文月考试题:

一、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24分***

1、请把你自己喜爱的一句名言、警句规范工整地写在下列方框内:***3分***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训戒 蓬乱 耸立 憩息 隐秘 小心翼翼

B.茁壮 嶙峋 一截 伫立 啜泣 擎天撼地

C.凝望 鹤唳 迸溅 贻然 糟蹋 瘦骨嶙峋

D.骚扰 幸负 迂回 喧腾 伶仃忍俊不禁

3.下列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他的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

B.大家海阔天空地聊了一阵后,各自散去。

C.他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D .残疾人运动会上,那一幕幕动人的场景让我们对自强不息的残疾人肃然起敬。

4.下列句子中运用修辞手法与其余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A. 山的那边的山啊,铁青著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B. 它右翅还比较完整,但左翅却皱折得像一团纸。

C.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

D. ***每一朵盛开的花***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5、按要求填空:***11分***

①、见贤思齐焉, 。

②、己所不欲, 。

③、《论语》中论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

论述学习态度,告诉人们不要不懂装懂的名句是: , , 。

④、《龟虽寿》中表现作者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 。

⑤《过故人庄》中描写优美自然环境的诗句是 , 。

6、仿照例句,再写出两个你对“语文”理解的比喻句。***4分***

例句: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仿句:语文是 ,让我 。

语文是 ,让我 。

二、现代文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走一步,再走一步》片断,回答文后的问题。***14分***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

“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

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得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最初的一小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1、文中两次写到“我”的哭泣,请写出两次哭泣有什么不同。***4分***

***1***

***2***

2、“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是什么?***3分***

3、如果留在悬崖上的是你,你希望爸爸以怎样的方式帮助你?为什么?***3分***

4、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你最不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又是为什么?***4分***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5-11题。***13分***

生命 生命

***1***有一个夏天的下午,我一连在山上割了几小时的柴草,最后决定坐下弄点吃的。我坐在一根圆木上,拿出一块三明治,眺望那美丽的山野和清澈的湖水。

***2***要不是一只围着我嗡嗡直转的蜜蜂,我的闲适心情不会被打扰。那是一只普普通通的,但却能使野餐者感到厌烦的蜜蜂。不用说,我立刻把它赶走了。

***3***蜜蜂一点儿也没有被吓住,它很快飞了回来,又围着我嗡嗡直叫。这下,我可失去了耐心。我一下将它拍打在地,随后一脚踩进沙土里。

***4***没多久,那一堆沙土鼓了起来。我不由得吃了一惊,这个受我报复的小东西顽强地抖著翅膀出现了。我毫不犹豫地站起来,又一次把它踩进沙土里。

***5***我再一次坐下来吃晚餐。几分钟后,我发现脚边上的那堆沙土又动了起来。一只受了伤,但还没有死的蜜蜂虚弱地从沙土里钻了出来。

***6***重新出现的蜜蜂引起了我的内疚和关注,我弯下身子察看它的伤势。它右翅还比较完整,但左翅却褶皱得像一团纸。然而,它仍慢慢地一上一下抖动着翅膀,仿佛在估测自己的伤势。它又开始梳理那沾满沙土的胸部和腹部。

***7***这蜜蜂很快就把目标集中在褶皱的左翅。它伸出腿来,飞快地捋著翅膀。每捋一次,它就拍打几下翅膀,似乎在估量自己的飞翔能力。哦,这可怜的瘸手瘸脚的小东西以为自己还能飞起来。

***8***我垂下双手,跪在地上,以便能更清晰地观察它那注定是徒劳的努力。我凑近看,心中想到,这蜜蜂想必完了----它肯定完了。作为一个飞行员,我对翅膀太了解了。

***9***然而,蜜蜂毫不理会我对它的小生命做出的自以为是超级智慧的判断。它继续整理著翅膀,并似乎慢慢恢复了体力。它振翅的速度加快了,那薄纱似的、因褶皱而不灵活的翅膀,现在几乎被抚平。

***10***蜜蜂终于感到自己恢复了体力,可以试着飞一飞了。随着一声嗡嗡的声响,它离开了困住它的地面,从沙地上飞了起来,但还没能飞3英寸远。这个生灵A 得那么可怜,它在地上挣扎着。然而,接下来的是更有力的捋翅和扑翅。

***11***蜜蜂再一次飞起来,这一次飞出6英寸远,最后 B 在一个小土堆上。很显然,这蜜蜂已经能够起飞,但还没能恢复控制方向的能力,它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每一次坠落后,它都努力去纠正那新发现的失误。

***12***蜜蜂又起飞了。这一次,它飞过了几个沙堆,笔直地向一棵树飞去。它仔细地避开了树身,控制着飞行,然后,慢慢飞向明镜似的湖面,仿佛去欣赏自己的英姿。当这蜜蜂消失后,我才发现,自己还跪在地上,已经跪了好久好久。

5.从“碰、撞、栽、摔”中选出适当的词填在A、B两处,A处应为____,

B处应为______。***2分***

6.“我可失去了耐心”一句中的“耐心”指的是什么?***2分***

7.“我”认为蜜蜂“肯定完了”的理由是什么?***2分***

8.请分析第***4***、***5***自然段“又”字的不同含义。***4分***

9.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题。***3分***

三、文言文阅读理解:***19分***

①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②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③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④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解释下列词语,加点字要单独解释。***6分***

***1***项为之强 *** *** ***2*** 故时有物外之趣*** ***

***3***常蹲其身 *** *** ***4***以丛草为林 *** ***

***5***余年幼,方出神*** *** ***6***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 ***

2、课文理解:

***1***文中最能概括叙事主旨的语句是***2分*** :

***2***作者想象丰富,能从平常事物中明察到不寻常的“物外之趣”,说说作者把下列事物现象想象成什么?***2分***

A 夏蚊成雷 B土砾

***3***文 *** 写了几件趣事,你能用简要的文字概括出来吗?***3分***

***4***说说作者的“物外之趣”是怎么得来的?***2分***

4、翻译***4分***

***5***故时有物外之趣。

***6***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四、作文***40分***

人生是多姿多彩的。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看见雪,第一次等候小鸟孵出来,第一次上网,第一次挨批……第一次的经历不一定都愉快,但给你留下的印象一定是终生难忘的。请你将题目“第一次……”补充完整,写下你第一次难忘的经历和感受,注意写出真情实感,字数在500字左右。

初一上册的语文月考试题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1,略。2,B 。3,C。4,A。5,略。6,略。

二:阅读:***一***1,①因害怕而哭,②,因顺利爬下山崖喜极

而哭。

2, 遇到困难时要逐步分化困难,一步一步地去克服它。***意思对即可得分***

3,略。4,略

***二***5.摔 撞

6.第二次将蜜蜂赶走。

7.蜜蜂的左翅褶皱得象一团纸,不能飞行了。

8.表现我不珍视小蜜蜂 表现小蜜蜂顽强不屈的精神

9.写我对蜜蜂顽强生命力的赞颂。***意思对即可得分***

三:1,①,通“僵”:僵硬。②,因此、所以。③,自己。④,把…当作

⑤,正在、刚刚。⑥,被。

2.①故时有物外之趣。②,A,群鹤舞空 B,山丘、山沟。

③,三件事: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蛤别院。

④,展开联想和想象。***意思对即可得分***

3.因此经常发现事物本身以外的乐趣。

4.心中这样想着,那么或者成千或者成百果真是鹤了。

四:作文***略***

320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