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犬黑犬97
2017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学》应试题及答案
应试题一:
1.现存最早、最系统的针灸学专著是
A.《足臂十一脉灸经》
B.《阴阳十一脉灸经》
C.《灵枢经》
D.《针灸甲乙经》
E.《明堂孔穴针灸治要》
2.《针灸甲乙经》的作者是哪位医家
A.皇甫谧
B.孙思邈
C.葛洪
D.王焘
E.王唯一
3.我国第一个针灸铜人铸造于哪个朝代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E.清朝
3
B
4.《针灸大成》的作者是哪位医家
A.王焘
B.滑伯仁
C.杨继州
D.汪机
E.李时珍
4
C
5.明代哪一本针灸著作,是继《内经》、《甲乙经》之后对针灸学的又一次总结
A.《针灸大成》
B.《针灸大全》
C.《卫生针灸玄机秘要》
D.《针灸聚英发挥》
E.《奇经八脉考》
5
A
6.中国针灸是哪个世纪传到欧洲
A.公元5世纪
B.公元6世纪
C.公元8世纪
D.公元16世纪
E.公元17世纪
6
E
7.《针灸甲乙经》中所载的腧穴有
个
个
个
个
个
7
B
应试题二:
1.取头、面、胸、腹部腧穴最适宜选用
A.仰卧位
B.伏卧位
C.侧卧位
D.伏俯坐位
E.侧伏坐位
1
A
2.取后头和项背部的'腧穴,最适宜选用
A.仰卧位
B.侧卧位
C.仰靠坐位
D.俯伏坐位
E.侧伏坐位
2
D
3.针刺皮肤松弛部位的腧穴,最适宜选用的进针方法
A.指切进针法
B.夹持进针法
C.舒张进针法
D.提捏进针法
E.以上都不是
3
C
4.针刺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最适宜采用的进针方法
A.指切进针法
B.夹持进针法
C.舒张进针法
D.提捏进针法
E.以上均可以
4
D
5.针刺胸椎、腰椎棘突下穴位
A.平刺
B.直刺
C.斜刺
D.向上斜刺
E.向下斜刺
5
D
6.在四肢上,治痰效果最好的是
A.足三里
B.丰隆
C.曲池
D.手三里
E.承山
6
B
7.下列哪种方法不是进针手法
A.单手进针法
B.夹持进针法
C.提捏进针法
D.舒张进针法
E.飞针
7
E
8.下列何穴不宜施灸
A.命门
B.足三里
C.脾俞
D.睛明
E.关元
8
D
9.容易断针的部位是
A.针尖
B.针身
C.针根
D.针柄
E.针尾
9
C
10.下列哪种疾病在针刺治疗时,适宜增加留针时间
A.外感发热
B.急性周围性面瘫
C.目赤肿痛
D.三叉神经痛
E.风疹
10
D
11.灸法具有哪些治疗作用
A.温通经络、行气活血
B.祛湿逐寒、消肿散结
C.回阳救逆
D.防病保健
E.以上均有
11
E
12.治疗因感受寒邪而致的呕吐、腹痛、腹泻,常选用
A.隔姜灸
B.隔蒜灸
C.隔盐灸
D.隔附子饼灸
E.癜痕灸
12
A
13.被蝎、蜂蛰伤后,宜选用
A.艾炷灸
B.隔盐灸
C.温和灸
D.隔蒜灸
E.隔附子饼灸
13
D
14.下列哪种疾病,首选刺血拔罐法
A.咽喉肿痛
B.泻泄
C.咳嗽
D.丹毒
E.牙痛
14
D
15.对高热抽搐患者,可选用
A.大椎穴拔罐
B.曲池穴拔罐
C.背部闪罐
D.背部走罐
E.以上都不是
15
E
16.以下哪种疾病不适宜用三棱针放血治疗
A.高热
B.中风闭症
C.急性咽喉肿痛
D.中风脱症
E.目赤肿痛
16
D
17.下列哪种疾病不适于用皮内针治疗
A.头痛
B.便秘
C.高血压病
D.膝关节痛
E.胃痛
17
D
玉帝偶吧
A类选择题(从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多选不给分。每小题1分)
1.“阳病治阴”适用于:
A.阴胜阳病 B.阳胜阴病 C.阴阳两虚 D.阳虚阴盛 E.阴虚阳亢
2.根据阴阳动态平衡的原则,阴或阳任何一方不足,必然导致另一方:
A.相对不足 B.绝对不足 C.相对亢盛 D.绝对亢盛 E.协调平衡
3.阴阳相互转化的内在根据是:
A.阴阳互根互用 B.阴阳对立制约 C.阴消阳长
D.阴长阳消 E.阴阳相互消长
4.阴阳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称:
A.阴消阳长 B.阳消阴长 C.对立制约 D.互根互用 E.阴阳转化
5.事物的阴阳属性是:
A.相对的 B.固有的 C.有限的 D.恒定的 E.绝对的
6.主宰整个水液代谢的是:
A.脾之运化 B.肺之宣降 C.肝之疏泄 D.肾之气化 E.膀胱之排泄
7.在津液代谢中起通调水道作用的是:
A.肺 B.心 C.脾 D.肝 E.肾
8.“精明”是指:
A.脑 B.心神 C.耳 D.肾 E.目
9.能调节呼吸功能的脏腑为:
A.肺 B.心 C.肾 D.肺肾 E.心肺
10.联结心主血脉与肺主呼吸功能之间的中心环节是:
A.肾主纳气 B.胸中宗气 C.肺朝百脉 D.血脉相通 E.肺主治节
11.“为胃行其津液”的是:
A.脾 B.肺 C.小肠 D.肝 E.大肠
12.能推动人体 生长发育的是:
A.营气 B.卫气 C.胃气 D.元气 E.宗气
13.通过三焦运行于全身的气是:
A.营气 B.心气 C.肺气 D.元气 E.宗气
14.与血液生成、运行关系最密切的物质是:
A.元气 B.营气 C.精气 D.宗气 E.谷气
15.与“出血”病变密切相关的.是:
A.心肺 B.心肝 C.肝脾 D.心脾 E.脾肺
16.易于感冒,主要是气的哪种功能不足所致:
A.推动功能 B.温煦功能 C.防御功能 D.固摄功能 E.气化功能
17.能充养脑髓和滑利关节者是:
A.津 B.液 C.精 D.气 E.血
18.气随血脱的生理基础是:
A.气能摄血 B.气能行血 C.血能载气 D.气能生血 E.气为血帅
19.推动血液运行的主要动力是:
A.心气 B.肺气 C.脾气 D.肝气 E.肾气
20.思为脾之志,但还与何脏相关:
A.心 B.肝 C.肺 D.肾 E.心包
21.下列情志活动属心所主者是:
A.喜 B.怒 C.忧 D.思 E.悲
22.肺其充在:
A.面 B.毫毛 C.鼻 D.汗孔 E.皮
23.口津之中,与肾相关者称:
A.泪 B.涕 C.唾 D.涎 E.髓
24.“四末”指:
A.四指 B.四趾 C.面、巅顶、躯干、四肢
D.四肢 E.气血、津液
25.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的生理基础是:
A.脾为后天之本 B.脾主升清 C.脾主运化
D.人以水谷为本 E.脾胃为仓廪之官
26.心主神志最重要的物质基础是:
A.津液 B.精髓 C.血液 D.宗气 E.元气
27.“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是因为:
A.心者,身之本 B.心主身之血脉 C.心主神志
D.心位于上焦 E.心在志为喜
28.病人动则气喘,呼多吸少,多是因为:
A.肺失主气 B.心失主血 C.肾不纳气 D.肝失疏泄 E.脾失运化
29.“土得木而达”,用五行理论表示,即是指:
A.克中有生,制则生化 B.生中有克,动态平衡
C.肝旺乘土,土郁不达 D.脾土壅滞,木气不达
E.肝木克生、培土制木
30.“利小便即以实大便”治法的确立,是以哪个器官的哪一个功能为理论依据的:
A.大肠传导糟粕 B.小肠受盛水谷 C.膀胱贮存排泄尿液
D.三焦通行水液 E.小肠泌别清浊
31.与膀胱的贮尿、排尿功能最相关的是:
A.肺气肃降 B.肝气疏泄 C.脾气升清 D.肾阳气化 E.三焦通利
32.与血液的生成、运行均密切相关的脏是:
A.心肝 B.心肺 C.脾肝 D.脾心 E.肝肾
33.气机升降之枢纽是:
A.肺脾 B.肾肝 C.脾胃 D.肝胆 E.心肺
34.肝的疏泄功能最主要关系到:
A.脾胃运化 B.情志调畅 C.血液运行 D.气机调畅 E.胆汁排泄
35.“罢极之本”是指:
A.脾 B.四肢 C.肾 D.筋膜 E.肝
36.天癸可以促进:
A.月经来潮 B.产生精子 C.性机能成熟
D.机体生长发育 E.胞宫孕育胎儿
37.“太仓”是指:
A.脾 B.大肠 C.六腑 D.小肠 E.胃
38.中焦的功能特点是:
A.如雾 B.如衡 C.如沤 D.如渎 E.如权
39.“胃之关”是指:
A.脾 B.肛门 C.幽门 D.肾 E.贲门
40.心病影响到肺,属于五行的:
A.相乘关系 B.母病及子 C.子病犯母 D.相侮关系 E.相生关系
参考答案:
A型题
优质考试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