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77

小轩3636
首页 > 考试培训 > 物理学业水平考试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略过剧情

已采纳

物理合格考必考知识点有:

1、奥斯特发现了电流能产生磁场,通电导体周围有磁场(电流的磁效应)。

2、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这是为研究物体运动而提出的理想模型,理想模型就是理想化的不存在的东西。

3、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变化量跟发生这一变化量所用时间的比值。

4、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有受力物体必定有施力物体。

5、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规律的开普勒三定律,奠定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基础。

合格考全称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根据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教育部有关规定,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国家考试。

它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制度。全科目合格考只要是高于60分全部都是可以合格的。

根据查询上海物理高中合格考相关资料得知,上海物理高中合格考考人教版必修一和必修二。上海物理高中合格考必修一必修二是每一个理科生要掌握的,选修里面,选修三,选修四,选修五是要去重点学习的,对于选修部分,不同的地区的选择教材是不一样的。

物理学业水平考试

99 评论(8)

阿籽猫77

一、形变

1、形变: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

2、形变的种类:弹性形变(撤去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后能恢复原来形状的物体的形变)范性形变(撤去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后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物体的形变)

3、弹性限度:若物体形变过大,超过一定限度,撤去外力后,无法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弹性限度。

二、弹力

1、定义: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2、产生条件:1、两物体必须直接接触,2、量物体接触处有弹性形变(弹力是接触力)。

3、方向:弹力的方向与施力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反。

4、弹力方向的判断方法

1、弹簧两端的弹力方向,与弹簧中心轴线重合,指向弹簧恢复原状的方向。其弹力可为拉力,可为压力;对弹簧秤只为拉力。

2、轻绳对物体的弹力方向,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即只为拉力。

3、点与面接触时弹力的方向,过接触点垂直于接触面(或接触面的切线方向)而指向受力物体。

4、面与面接触时弹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而指向受力物体。

5、球与面接触时弹力的方向,在接触点与球心的连线上而指向受力物体。

6、球与球相接触的弹力方向,沿半径方向,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而指向受力物体。

7、轻杆的弹力方向可能沿杆也可能不沿杆,杆可提供拉力也可提供压力。

8、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动力学规律判断.

说明:

①压力、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若是曲面则垂直过接触点的切面)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

②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③杆既可产生拉力,也可产生压力,而且能产生不同方向的力。这是杆的受力特点。杆一端受的弹力方向不—定沿杆的方向。

5、弹力的大小:与形变量有关,遵循胡克定律。①弹簧、橡皮条类:它们的形变可视为弹性形变。高中物理水平考知识点总结

牛顿第—定律

定义: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惯性

1、定义:物体具有的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2、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惯性不是一种力。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3、惯性的大小只由物体本身的特征决定,与外界因素无关。

4、惯性是不能被克服的,但可以利用惯性做事或防止惯性的不良影响。

5、不要把惯性概念与惯性定律相混淆。惯性是万物皆有的保持原运动状态的一种属性,惯性定律则是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定律。

运动状态

1、运动状态指的是物体的速度

速度是是矢量,速度不变则运动状态不变,速度改变运动状态也就改变了,所以运动状态不断改变的物体总有加速度。

2、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3、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高中物理水平考。

知识点总结3

电磁振荡

1、LC回路振荡电流的产生:先给电容器充电,把能以电场能的形式储存在电容器中。

(1)闭合电路,电容器C通过电感线圈L开始放电。由于线圈中产生的自感电动势的阻碍作用。放电开始瞬时电路中电流为零,磁场能为零,极板上电荷量。随后,电路中电流加大,磁场能加大,电场能减少;直到电容器C两端电压为零。放电结束,电流达到、磁场能最多。

(2)由于电感线圈L中自感电动势的阻碍作用电流不会立即消失,保持原来电流方向,对电容器反方向充电,磁场能减少,电场能增多。充电流由大到小,充电结束时,电流为零。接着电容器又开始放电,重复(1)、(2)过程,但电流方向与(1)时的电流方向相反。

2、有效的向外发射电磁波的条件:(1)要有足够高的振荡频率,因为频率越高,发射电磁波的本领越大。(2)振荡电路的电场和磁场必须分散到尽可能大的空间,才有可能有效的将电磁场的能量传播出去。

3.采用什么手段可以有效的向外界发射电磁波

改造振荡电路——由闭合电路成开放电路

高中物理水平考知识点总结4

—、电路的组成:

1.定义: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各部分元件的作用:

(1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

(2)用电器:工作的设备;

(3)开关:控制用电器或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

(4)导线:连接作用,形成让电荷移动的通路

二、电路的状态:通路、开路、短路

1.定义:(1)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

(2)开路:断开的电路;

(3)短路: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路。

2.正确理解通路、开路和短路

三、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四、电路图(统—符号、横平竖直、简洁美观)

五、电工材料:导体、绝缘体

1.导体

(1)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2)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⒉绝缘体

(1)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2)原因:缺少自由移动的电荷

六、电流的形成

1.电流是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

2.形成电流的电荷有:正电荷、负电荷。酸碱盐的水溶液中是正负离子,金属导体中是

自由电子。

七.电流的方向

1.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2.电流的方向跟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3.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八、电流的效应:热效应、化学效应、磁效应

九、电流的大小:l=Q/t

十、电流的测量

1.单位及其换算:主单位安(A),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uA)

⒉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1)电流表;(2)量程;(3)读数方法(4)电流表的使

用规则。

高中物理水平考知识点总结5

认识运动

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发生变化,这样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

运动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样性

参考系

1.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这个参照物称为参考系。

2.参考系的选取是自由的。

(1)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选用同—参考系。

(2)参照物不—定静止,但被认为是静止的。

质点

1.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是,把物

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⒉质点条件:

(1物体中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物体做平动)

(2)物体的大小(线度)<<它通过的距离

3.质点具有相对性,而不具有绝对性。

4.理想化模型: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

素,建立—种理想化的模型,使复杂的问题得到简化。(为便于研究而建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

理想客体)

129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