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79

weiyiqinww
首页 > 考试培训 > 过秦论考试重点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南宫style

已采纳

过秦论重要背诵句子如下:

1、《过秦论》中最能表现秦始皇统一天下势不可挡的一句是: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2、最能揭示秦始皇奴役天下百姓,造成人民起来反抗的一句是:执敲扑而鞭答天下。

3、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防御措施其中写他对外政策的句子是: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篇,却匈奴七百余里。

4、始皇派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获得胜利,使得匈奴长时间不敢南下进击中原。文中"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两句就是对此事件效果的概括。

5、贾谊在《过秦论》中用排比句描写秦始皇用武力统治天下的语句是: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答天下。

6、贾谊在《过秦论》中“于是废先王之道,梦百家之言”“慕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铺”具体写到了秦用暴政措施压制并防止百姓反抗。

7、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到秦始皇为了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所采取的措施是: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锅铸以为金人十二。

8、《过秦论》中用整句描写秦始皇据险固守的语句是: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 以为固。

9、写秦始皇自以为江山永固的语句是: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10、文中“良将劲玺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形象地描写了秦始皇派遭得力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

11、 文中"然陈涉翁煸绳枢之子,隶之人,而迁徒之徒也”三句极言陈涉出生贫寒和地位卑贱。

过秦论考试重点

318 评论(9)

乐调人生百味

《过秦论》常考的重点默写:

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亡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2、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3、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4、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5、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过秦论》:

《过秦论》是贾谊政论文的代表作,分上中下三篇。全文从各个方面分析秦王朝的过失,故名为《过秦论》。此文旨在总结秦速亡的历史教训,以作为汉王朝建立制度、巩固统治的借鉴,是一组见解深刻而又极富艺术感染力的文章。

《过秦论》上篇先讲述秦自孝公以迄始皇逐渐强大的原因:具有地理的优势、实行变法图强的主张、正确的战争策略、几世秦王的苦心经营等。行文中采用了排比式的句子和铺陈式的描写方法,富有气势;之后则写陈涉虽然本身力量微小,却能使强大的秦国覆灭,在对比中得出秦亡在于“仁义不施”的结论。

中篇剖析秦统一天下后没有正确的政策,秦二世没有能够改正秦始皇的错误政策,主要指责秦二世的过失。下篇写秦在危迫的情况下,秦王子婴没有救亡扶倾的才力,主要指责秦王子婴的过失。

103 评论(13)

小小爱人小姐

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亡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2、及至始皇, 奋六世之余烈, 振长策而御宇内, 吞二周而亡诸侯, 履至尊而制六合,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威振四海。

3、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4、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5、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316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