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llie0223
xx中学高一物理第一次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本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卡中对应题号下的空格中)
1. 高一的新同学分别乘两辆汽车去市红草湖湿地公园游玩。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甲车内一同学看见乙车没有运动,而乙车内一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东移动。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那么,上述观察说明
A. 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 B.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
C.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 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西运动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体积、质量都极小的物体都能看成质点
B.当研究一列火车全部通过桥所需的时间时,因为火车上各点的运动相同,所以可以把火车视为质点
C.研究自行车的运动时,因为车轮在转动,所以无论研究哪方面,自行车都不能视为质点
D.各部分运动状态完全一致的物体可视为质点
3.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位移和路程大小总相等,但位移是矢量,有方向,而路程是标量,无方向
B.位移用来描述直线运动,路程用来描述曲线运动
C.位移取决于物体的始末位置,路程取决于物体实际运动的路径
D.位移和路程是一回事
4. 以下的计时数据指的是时间间隔的是( )
A、天长电视台新闻节目在北京时间20:00准时开播
B、某同学跑1500m用时5分04秒
C、1997年7月1日零时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D、我们学校早上第四节课的上课时间是10:40
5.一个质点作变速直线运动,以v1=10m/s的平均速度完成前1/3路程,以v2=30m/s的平均速度完成剩下2/3的路程,则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
A. 20m/s B. 40m/s
C. D. 18m/s
6.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m/s2,那么
A.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
B.每秒钟物体的速度增加2m/s
C.第3秒初的速度比第2秒末的速度大2m/s
D.第3秒末的速度比第2秒初的速度大2m/s
7.—质点沿x轴做直线运 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质点在t=0时位于x=5m处,开始沿x轴正向运动。当t=8s时,质点在x轴上的位置为
A.x=3m B.x=8m
C.x=9 m D.x=14m
.资.源.网
8. 匀速运动的汽车从某时刻开始做匀减速刹车直至停止,若测得刹车时间为t,刹车位移为s,根据这些测量结果,可以( )
A、求出汽车刹车的初速度,不能求出加速度
B、求出汽车刹车的加速度,不能求出初速度
C、求出汽车刹车的初速度、加速度及平均速度
D、只能求出汽车刹车的平均速度
9.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0到t=t1的时间内,它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
A.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大
B.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
C.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
D.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
10.A、B两质点沿同一直线从同一地点出发,其运动情况在图中由A、B两条图线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同时从静止出发,向相同的方向运动高.考.资.源.网 B.t=1s时,B质点运动方向发生改变高.考.资.源.网
C.t=2s时,A、B两质点间距离等于2 m高.考.资.源.网
D.t=4s时,A、B两质点相遇高.考
xx中学高一物理第一次月考答题卷
得分 评卷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本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写在下表对应题号下的空格中)
得分 评卷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6+10,共16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的空白处,不要求写出说明或过程)
11.某质点沿直线运动,其位移x和所用时间t满足方程2t2+5t=x,由此可知这个质点
运动的初速度为___ __m/s,加速度为_ _____m/s2,3s末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___。
12.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打印点未画出。
(1)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出打下B、C、D、E、F五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各个速度值填入下表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
(2)将B、C、D、E、F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直角坐标系中,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
(3)由所画速度—时间图像求出小车
加速度为 m/s2
得分 评卷人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8+12+12+12,共44分。要求写出主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和演算步骤,只写出答案而未写出主要的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答案中必须写出数字和单位)
13.(8分)某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v0=2m/s,加速度a=,
则第3s末的速度是多少?5s内的位移是多少?
14.(12分)已知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它的位移一时间图象如图甲所示。
(1)根据图象在图乙所示的位置坐标轴上标出O、A、B、C、D、E各点代表的汽车的位置;
(2)求出前4s内的平均速度;
(3)求出第5s末的瞬时速度;
(4)求出第7s末的加速度
15.(12分)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现因故紧急刹车,已知汽车刹车过程中加速的的大小始终为5m/s2,求
(1)汽车刹车3s末的速度;
(2)汽车通过30m所需要的时间;
(3)汽车从开始刹车到6s末所通过的位移
16、(12分)为备战xx中学第十四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某班甲、乙两个同学在直跑道上练习4×100 m接力,他们在奔跑时有相同的最大速度。乙从静止开始全力奔跑需跑出25 m才能达到最大速度,这一过程可看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现在甲持棒以最大速度向乙奔来,乙在接力区伺机全力奔出。若要求乙接棒时奔跑达到最大速度的80%,则:
(1)乙在接力区须奔出多少距离?
(2)乙应在距离甲多远时起跑?
xx中学高一物理第一次月考试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C B D B B C A C
二、填空题:(6+10,共16分)
11. __5__ , _ 4__, 17m/s
12. (1) , ;(2) 略;(3)
三、计算题 (8+12+12+12,共44分)
13 (1) m/s (2) m
14(1)(每答对两个得1分,不足两个以两个计,共3分)
(2)前4s内的位移为100m,所以有 (3分,计算过程或者结果没有单位扣1分)
(3)在4s末至6s末,汽车的位移没有发生变化,由 可得速度为0,所以第5s末的速度为0。(3分,直接说“第5s末速度为0”,而未作其他说明的扣1分)
(4)在6s末至8s末,汽车的x-t图象是一条倾斜直线,表示汽车作匀速直线运动,在这个过程中△V=0,根据a=△V/△t可得第7s末的加速度为0(3分,直接说“第7s末加速度为0”,而未作其他说明的酌情扣分)
15、(1)(4分)规定汽车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由已知条件可得
V0=72km/h=20m/s a=-5m/s2
所以,汽车刹车后3s末的速度V=V0+at=20m/s+(-5m/s2×3s)=5m/s
(2)(4分)方法一:
由 代入数据可得一元二次方程 ,求解方程可得
t1=2s,t2=6s(不合,舍去)(要说明不合理由,否则扣1分)
方法二:由V2-V02=2ax可得 ,代入数据可求V=10m/s
再由V=V0+at可得 =2s
(3)(4分)由V=V0+at变形可以得到 ,代入数据可以求得汽车从刹车到停止运动的时间t=4s,也就是说,从4s末到6s末,汽车已经停止运动,所以汽车整个刹车过程的运动时间为4s,
方法一:由 代入数据可以求得x=40m
方法二:由V2-V02=2ax得 ,代入数据得x=40m
16.(1)设两人奔跑的最大速度为v,乙在接力区奔出的距离为x'时速度达到最大速度的80%,根据运动学公式有:
v2=2ax
即()2=2ax'
解得x'= x=16 m
(2)设乙在距甲x0 处开始起跑,到乙接棒时乙跑过的距离为x',根据运动学公式有:
vt= x0+x'
x'= × vt
解得:x0=24 m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化学月考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H 1 C12 N 14 O 16 Na 23 S 32 P 31 Cl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16×3=48分)
1.如今人们把食品分为绿色食品、蓝色食品、白色食品等类型。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的食品叫绿色食品;而直接从海洋获取的食品叫蓝色食品;通过微生物发酵制得的食品叫白色食品。下面属于蓝色食品的是 ()
A.食醋 B.面粉 C.海带 D.白酒
2.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图标,在装运乙醇的包装箱上应贴的图标是()
A B C D
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实验注意事项)中,主要不是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的是()
A.酒精灯内的酒精用量一般不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少于其容积的1/4
B.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应先通入氢气一会儿,然后再点燃酒精灯加热
C.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结束时,应先将导管从水中取出,然后再停止加热
D.在分液操作中,应将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4 . 已知丙酮(C2H6O)通常是无色液体,不溶于水,密度小于1g/mL,沸点为55℃。
要从水与丙酮的混合物里将丙酮分离出来,下列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A.蒸馏 B.分液 C.过滤 D.蒸发
5.两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一个盛有氯化氢,另一个盛有H2和Ne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两个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
A.质量 B. 原子总数 C.电子总数 D.分子总数
6.除去NaNO3中少量NaCl、Ca(NO3)2杂质,所用试剂及顺序正确的是()
A.Na2CO3 AgNO3 HNO3 B .AgNO3 Na2CO3 HCl
C .AgNO3 Na2CO3 HNO3 D .AgNO3 K2CO3 HNO3
7.阿伏加德罗常数为×1023 mol-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煤油(设为C8H18)中含有×1023个碳原子
B.常温常压下,O2和O3的混合物16g中含有×1023个氧原子
C.25℃时,·L-1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1023个OH-
D.中含有×1023个电子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尔是一个基本物理量,表示物质所含粒子的多少
B.1mol氢中含有2mol氢原子和2mol电子
C.1molH2O的质量等于NA个H2O质量的总和(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D.摩尔表示物质的量的数量单位
9.在下列条件下,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A.同质量不同密度的C2H4和CO B.同温度同体积的C2H6和NO2
C.同温度同密度的CO2和N2 D.同体积同压强的N2和C2H2
10.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下列气体所占有的体积最大的是( )
A.O2 B.CH4 C.CO2 D.SO2
11.选择萃取剂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这种萃取剂应具备的性质是B
A.不溶于水,且必须易与碘发生化学反应 B.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
C.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密度大 D.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密度小
12.如果a g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c 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
A .L B .L C. L D. L
13.下列溶液中c(Cl-)最大的是( )
A .65mL1mol/L的KCl溶液 B .25mL3mol/L的NaCl溶液
C .20mL2mol/L的MgCl2溶液 D .的AlCl3溶液
14.某溶液由NaCl、MgCl2、Al2(SO4)3、Na2SO4组成,已知C(Na+)=,C(Al3+)=,C(Mg2+)=,C(Cl-)=则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mol/L B. C. D.
15.相对分子质量为M的某物质,在室温下溶解度为Sg/100 g水,此时测得该物质饱和溶液的密度为ρg/cm3,则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是 ()
A.mol/L B.mol/L C.mol/L D.mol/L
16. 将3p%的硫酸与同体积的p%的硫酸混合得到q%的稀硫酸,则p、q的关系正确的是
A.q=2p B.q>2p C.q<2p D.无法确定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填空题(37分)
17(10分)选择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 萃取分液法 B 结晶法 C 分液法 D 蒸馏法 E 过滤法
①_____分离饱和食盐水与沙子的混合物。
②_____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
③_____分离四氯化碳(沸点为℃)和甲苯(沸点为℃)的混合物。
④_____从碘的水溶液里提取碘。
⑤_____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液中获得硝酸钾。
18.(12分)如图为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两处明显的错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B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A中除加入自来水外,还需加入少量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 _
19.(10分)
(1)CO2的摩尔质量为 ;88 gCO2的物质的量为 ,
所含二氧化碳分子数为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 。
(2)共有____ _mol质子; 共有___ _____个电子;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NH3和CH4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同质量的NH3和CH4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___。
(3)已知中含,则RSO4的摩尔质量是 ;R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20.(5分)用20克的烧碱配制成250mL的苛性钠溶液,其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从中取出1mL,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含溶质的质量为 ;若将1mL的溶液加水稀释到100mL,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其中含有钠离子的质量为 。
三、计算题(15分)
21.(7分)将8gNaOH溶于多少克水中,才能使每10个水分子溶有一个钠离子?
22.(8分)配制 mol/L CuSO4溶液,
求:① 用无水硫酸铜配制,则需CuSO4的质量?
① 用胆矾配制,则需CuSO4·5H2O的质量?
③ 用 mol/L CuSO4溶液加水稀释配制,则需 mol/LCuSO4溶液多少毫升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化学月考
参考答案
CADBD CBCAB BADCBB
17、每空2分共10分①E②C ③D ④A⑤ B
18、每空2分共12分
温度计水银球未放在支管口 冷凝管进出水方向反了
蒸馏烧瓶(或具支烧瓶) 冷凝管 沸石(或碎瓷片) 防止暴沸
19、每空1分共10分
(1) 44g/mol 2mol 2 NA
(2) 1 NA 17:16 16:17
(3) 120g/mol (没有单位或单位错误不得分) 24
20、每空1分共5分2mol/L;2mol/L;;; (没有单位或单位错误不得分)
21、36g (7分)
解析:
n(Na+)= n(NaOH) = = =
=
n(H2O) = 10n(Na+) = 10 × = 2mol 答到此处得3分
m(H2O) = n(H2O ) × M(H2O ) = 2mol × 18 g/mol = 36g答到此处得全分
22、(共8分)配制100ml mol/L CuSO4溶液,
解析:
① (2分)用无水硫酸铜配制,则需CuSO4的质量?
解:m=n·M =c·V·M = mol/L××160g/mol =16g
②(3分)用胆矾配制,则需CuSO4·5H2O的质量?
解:m=n·M =c·V·M = mol/L××250g/mol =25g
③ (3分)用 mol/L CuSO4溶液加水稀释配制,则需 mol/L CuSO4溶液多少毫升
解:根据c1V1=c2V2 mol/L×V1= mol/L× 解得V1=
muxiu木秀
【 #高一# 导语】这是一个只承认强者的时代,而学习正是赋予了我们做强者的原始资本。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学好知识。过程一定是苦的,可真正的强者一定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了煎熬,抗得住*。 高一频道为正在拼搏的你精心整理了《高一年级物理上册月考测试题》希望可以帮到你! 【一】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4分。共52分.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1、下列运动形式,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铁锅生锈B.田里玉米长高C.船停车息D.地球绕太阳公转 2、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刘翔在110m栏比赛中的过杆技术是否合理时,可以将刘翔看做质点 B.陈忠和主教练在奥运会女排决赛中,在战术会上布置队员怎样跑位时,不能把女排队员看成质点 C.研究奥运会跳水冠军郭晶晶的跳水动作时,不能把她看成质点 D.研究乒乓球比赛中打的弧圈球时,不能把乒乓球看做质点 3、下列关于矢量(位移)和标量(温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运动物体的位移大小均为30m,这两个位移一定相同 B.做直线运动的两物体的位移X甲=3m,X乙=-5m,则X甲>X乙 C.温度计读数有正有负,其正负号表示方向 D.温度计读数的正负号表示温度高低,不能说表示方向’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且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B.瞬时速度有时简称速率,它表示瞬时速度的大小 C.速度方向不变的运动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 D.汽车以速度V1经过某一路标,子弹以速度V2枪筒射出,V1和V2指平均速度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气温变化引起刻度尺热胀冷缩,而造成的误差是偶然误差 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系统误差 C.称体重时没脱鞋而带来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D.正确地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不同的人测量结果不同,这是系统误差 6、用同一张底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1/10S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则小球在图示这段距离内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A0.25m/sB0.2m/sC0.17m/sD.无法确定 7、在如图所示的V--t图 象中,表示物体做减速 运动的是() 8、图示是汽车的速度计,某同学在汽车中观察汽车速度计指针位置的变化,发现汽车静止时指针指示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汽车起动16S后指针指示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若汽车在这段段时间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那么汽车的加速度约为() A11m/s2B5.0m/s2 C1.4m/s2D.0.6m/s2 9、试定性分析图中A、B、C、D四图象所 表示的物体的运动情况.物体在 运动过程中,既有加速运动, 又有匀速运动的是() 10、骑自行车的人沿着直线由静止开始运动,在第1、2、3、4S内通过的路程分别为1m、2m、 3m、4m,下列关于其运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4S内的平均速度是2.5m/sB.后2S内的平均速度是3.5m/s C.第3S末的瞬时速速度一定是3m/sD.该运动一定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11、A、B两质点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时,B质点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时,A、B两质点间距离一定为2m 、B同时从静止出发,朝相反方向运动 D.在t=4s时,A、B相遇 12、如图所示,三块完全相同的木块并排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颗子弹以速度V,水平射入, 若子弹在木块中所受的阻力恒定,且穿过第三块木块后速度恰好为零,则子弹依次射入每块木 块时的速度比和穿过每块木块所用的时间比分别为() 13、一辆汽车刚起步小段时间后,发现一乘客未上车,司机立即采取制动措施.若此过程中汽车的运动在一条直线上,其V一t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关于O~2t和2t~3t两段时间内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2B.位移大小之比为2:l C.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2D.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2:l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4、在用打点计时器进行实验时,采取下列措施有利于减小纸带受到摩擦而产生的误差的是() A.改用6V的直流电源 B.电源电压越低越好 C.用平整的纸带,不用皱折的纸带 D.纸带理顺推平,不让它卷曲、歪斜 15、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A、B、C、D、E、F为相邻的6个计数点,若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0.1s,则粗测小车的加速度为m/s2.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38分。计算题必须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 16(8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l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前面有情况而刹车,若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则经过10s后汽车的速度多大? 17(10分)学校里举行田径运动会,在给参加百米跑的运动员计时的时候,某计时员听到发令枪声后才开始计时.当第一名运动员跑到终点时,这位计时员停止计时,表上的显示为12.49s,你说这样计时对吗?如不对,应如何计时?按你的计时方法,这位第一名的运动员的百米成绩应是多少秒?(百米跑道为直线,发令员与计时员各在跑道一端,声速为340m/s) 18(10分)物体以某一初速度冲上一光滑斜面,前4s的位移为1.6m,随后4s的位移为零,那么物体的加速度多大?(设物体做匀变速运动) 19(10分普通班做)一个物体在足够大的水平地面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从t=O时刻开始,物体的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且由静止开始运动,求10秒内物体的位移大小. 19(10分实验班做)从斜面的某一位置每隔0.1s释放一个相同的小钢球,在连续释放若干个钢球后,对斜面上正在滚动的小球进行拍照,摄下的照片如图所示.测得AB=15cm,BC=20cm. (1)求拍照时B球的速度. (2)A球上面还有几颗正在滚动的小球? 【二】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或者多个答案正确,全对得3分,对而不全得1分,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核心部分是使电子加速的环形室,若一电子在环形室中作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转了2圈回到原位置,则其位移和路程分别是()A.0,2πRB.0,4πRC.2R,2RD.2R,4πR 2.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A.第1s内的位移是5mB.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6m/s C.任意相邻1s内的位移差都是1mD.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m/s 3.物理学中的“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研究下列物体的运动时可视为质点的是() A.计算轮船在海洋中的航行速度B.研究车轮边缘的速度 C.研究运动员跳高的过杆动作D.研究乒乓球的接发球技术 4.甲.乙两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甲物体重是乙物体重的2倍,而甲距地面的高度是乙距地面高度的一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体的加速度是乙物体加速度的2倍 B.甲物体着地的速度是乙物体着地的速度的1/2 C.甲物体下落的时间是乙物体下落的时间的1/2 D.甲.乙两物体的末速度相同 5.为了使公路交通有序安全,路旁立了许多交通标志,如图所示,甲图是限速标志,表示允许行驶的速度是80km/h;乙图是路线指示标志,此处到青岛还有150km。上述两个数据表达的物理意义是() A.80km/h是平均速度.150km是位移 B.80km/h是瞬时速度,150km是路程 C.80km/h是瞬时速度,150km是位移 D.80km/h是平均速度,150km是路程 6.“龟兔赛跑”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也是一个富有哲理的寓言故事,如图所示为“龟兔赛跑”中的乌龟和兔子在时间t0内的位移-时间图象,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乌龟比兔子晚出发 B.在比赛过程中,兔子有一段时间速度为零 C.在时刻t0乌龟和兔子的位移相等 D.在比赛的过程中,乌龟和兔子总共相遇了两次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位移也一定越大 B.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只能是要么相同要么相反 C.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 D.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与速度无关 8.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一些说法中,不可能的是:() A.物体的速度在增大,而位移却减小 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不变,其速度在减小 C.物体的速度为零,而加速度很大 D.物体的加速度跟速度方向相同时,当加速度减小时速度也随之减小 9.两辆汽车同时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甲车匀速前进,乙车匀加速前进,它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前2s甲车速度大,后2s乙车的速度比甲车速度大 B.前2s甲车在乙车前,后2s乙车超过甲车 C.在4s内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D.距离出发点40m远处两车相遇 10.完全相同的三块木块并排固定在水平面上,一颗子弹以速度v,水平射入,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穿过第三块木块后速度恰好为零,则子弹依次射入每块木块时的速度之比和穿过每块木块所用时间之比为() A.B. C.D. 11.一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所用的时间为,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所用时间为。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A.B.C.D. 12.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开始沿一直线运动,甲的s-t和乙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为匀速直线运动,乙为匀加速直线运动 B.甲.乙均在3s末回到出发点,距出发点的距离均为4m C.0~2s内与4s~6s内,甲的速度等大同向,乙的加速度等大同向。 D.6s内甲的路程为16m,乙的路程为12m。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足球运动员在罚点球时,脚与球作用的时间为,球获得40m/s的速度而匀速飞行后被守门员挡出,球被挡出后以10m/s的速度沿原路反弹,守门员双手与球接触的时间为。则罚球瞬间,球的加速度大小为m/s2,守门员挡球瞬间,球的加速度大小为m/s2. 14.一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若前t/3内的平均速度为6m/s,后2t/3时间的平均速度为9m/s,则这段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若质点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3m/s,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6m/s,则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15.一列火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有一人站在站台上从第一节车厢的前端观察。第一节车厢通过他历时2s,全部车厢通过他历时6s。则火车一共有节,最后2s内有节车厢通过他。 16.在我国国庆阅兵式中,某直升机在地面上空某高度A位置处于静止待命状态,要求该机10时59分40秒由静止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AB段加速后,进入BC段的匀速受阅区,11时准时通过C位置,如图所示。已知sAB=500m,sBC=1km,则直升机在BC段的速度是 m/s,在AB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是m/s2 三.计算题:(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本题共4小题,48分) 17.(11分)小韩住在高层楼房,现乘电梯从家里到一楼地面,下图记录的是电梯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请问:(1)由图可知,电梯下楼过程中各时间段分别做什么运动?(3分) (2)小韩所住的楼层距地面的高度是多少?(4分) (3)电梯启动与停下的过程中加速度各是多大?方向如何?(4分) 18.(12分)汽车以l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刹车后经2s速度变为6m/s,求: (1)刹车后2s内前进的距离及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4分) (2)刹车后前进9m所用的时间;(4分) (3)刹车后8s内前进的距离。(4分) 19.(12分)在香港海洋公园的游乐场中,有一台大型游戏机叫“跳楼机”.参加游戏的游客被安全带固定在座椅上,由电动机将座椅沿光滑的竖直轨道提升到离地面40m高处,然后由静止释放.座椅沿轨道自由下落一段时间后,开始受到压缩空气提供的恒定阻力而紧接着做匀减速运动,下落到离地面高处速度刚好减小到零,这一下落全过程经历的时间是6s.求: (1)座椅被释放后自由下落的高度有多高?(6分) (2)在匀减速运动阶段,座椅和游客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6分)(取g=10m/s2) 20.(13分)在树德中学秋季田径运动会的800米比赛中,小明很想得冠军,他一直冲在最前面,由于开始体力消耗太大,最后在直道上距终点50米处时便只能保持5m/s的速度前进而不能加速冲刺。此时一直保持在小明后面的小华在直道上距小明米,速度为4m/s,他立即发力并保持以的加速度冲刺。试分析: (1)小明是否一直保持在小华的前面跑到终点而得到了冠军?(6分) (2)小明和小华中任一个跑到终点前,他们之间的距离是多少?(7分)
优质考试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