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51

天壹老师
首页 > 考试培训 > 中公考研培训班费用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长虹饮练

已采纳

21年上岸,目前假期,看到好多姐妹还在奋战在自习室,就整理了这个中公考研培训收费标准,分享给大家,希望有用。先介绍背景:本人本科学校一般,学的专业很小众,属于半文半理,所以研究生想换专业,纯理科的计算机(也不知道我哪来的勇气),考了2次,终于上岸,所以说“坎坷”。2次都报了考研班,所以有一些心得,毕竟复习费用不低,尤其是二战,报班的时候性价比我真的很在意。既然是说中公考研培训收费标准,就得先说目前考研报班的价格类型,其实和班级性质是一致的:1.线下精品全程陪读:这个厉害了,有老师有助教,给做学习规划,还有监督,就差住你家了,半军事化的,好处是真的有效果,毕竟相当于私教,缺点是贵,据我一个同学说这个班报名费就是4W以上,中途又加了其他课程,下来小5W,工薪阶层我实在向父母开不了这个口。2.线下大班课:就是好多人一起在教师一起听那种,如果是一般的老师就是跟平时上课一样在教室里,如果是名师就是去看视频(毕竟人家名师就在北上广),大夏天很热,将近100人在一起,可怜我们学校也没个空调啥的,一次课3小时多,每次回去都得洗澡,会有复习的小册子,不过考完才知道册子内容各家的都差不多。。。这个大约4K多,也有5-6K的。3.线上名师一对一有同学报了这个,说是名师,其实就是线上一起上课,有答疑,但是群里答疑那种,也不是全程名师服务,费用1W+。以上是中公的三类,但是我后来选了第四种:4.线上机构一对一这个比较特别,也是线上,也有名师,但重点是非常注重答疑,答疑是一对一的,还有督学和测评,价格3K左右,对比了一下第二年我选了这种(也是觉得第二年预算比较少。。想选性价比高的)。感觉还不错,因为我本身跨专业+基础差,老师规划的时候给制定的目标比较合理,针对我自身的情况制定学习计划也和以前不同(第一年把重点都放在数学上了,但其实数学对我来说提分太慢),所以调整了学习计划之后第二年轻松上岸。总结一下,中公考研培训收费标准:1、线下精品全程陪读:4W+,高效有用,就是贵2、线下大班课:4-6K,线下一起上,有氛围,但体验感差,时间就花在教室里,资料一般3、线上名师一对一:1W+,有名师,但是是群答疑其实考研复习报班还是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专业情况,还有自律情况、家庭支出进行选择,我这个中公考研培训收费标准也是想做个对比,分享给大家,如果觉得自己考研决心足够,又不想去挤教室,还是很推荐线上机构一对一的~经济实惠,很喜欢里面的一对一答疑和测评,真的帮助很大。好了,中公考研培训收费标准就分享到这,希望对你有用,祝顺利上岸鸭~

中公考研培训班费用

277 评论(8)

猪猪的面团

中公考研培训班费用在15000-36000元左右。

1、全科标准班。价格:15800元起。辅导内容:公共课+专业课标准辅导,全科系统梳理,构建完整知识框架。

2、全科加强班。价格:23800元起。辅导内容:在标准班的基础上增加“45天暑期集训”课程+进入复试送复试标准班”。

3、全科协议班。价格:35800元起。辅导内容:在全科加强班基础上增加“30天冲刺集训+1对1能量包10课时+复试协议班”。

中公考研是北京中公未来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中公教育)旗下子品牌,主要为考研学子提供考研资讯及复习资料,相关院校信息库、招生简章、专业目录查询、历年分数线、复试调剂技巧,学科复习指南以及考研达人的复习心得体会等对考研有用的资料信息。

教学体系

1、Targeted——精准。科学评估考生复习需求,提供相应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贴身打造专属于考生个人教学学习计划。

2、Optimal——高效。中公考研“OAO”(线上线下结合)学习管理系统,学员课上、课下一体化管理,帮助考生实现复习时间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

3、Professional——专业。教研团队制定贴近考生的教学体系,帮助考生认清考试要求,把握考试方向,针对性地训练考试所需的各项能力。

84 评论(12)

owenwoohyuk

考研复试有培训班。

例如:新东方在线:考研复试培训班的费用大概在200-20000元之间。文都考研:考研复试培训班的费用大概在5000-25000元之间。中公考研:考研复试培训班的费用大概在5000-30000元之间。启航考研:考研复试培训班的费用大概在1000-20000元之间。

研究生复试是研究生考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即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后参加的,由报考院校组织进行的第二次考试。一般也分笔试和面试。早期的研究生复试多只是一种形式,但从2006年起研究生招生加大了复试的权重,有的招生单位甚至把复试的权重加大为百分之五十,这就要求考生具有真才实学并具备更高的应变能力。

加强监督保障。包括实行考场监察和巡视制度,进行全程、全面、有效的监督;广泛接受考生和社会的监督,考生如果对复试结果有意见可以申诉。完善复试监督及复议制度。

学习方法:

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它包含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知识经验自己建的双向相互作用的过程,也就是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互动的过程。

形成自我测验、自我矫正,自我补救的自我约束习惯。对自己进行检测,并及时地反馈评价,及时矫正和补救增加我们的信心。带着问题去看书,有利于集中注意力,目的明确,这既是有意学习的要求,也是发现学习的必要条件。

315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