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羽YUmi
1、针对不同Alevel考试局的考试时间把规划做好。
2、找准了不一样的考试Alevel科目特点,优化组合。Alevel的考试最终是计算3科来申请大学本科课程,不同科目学习难度不一样,选择自己的优势能够给自己带来高效又高分。
3、针对自己的目标,做时间安排表。计划可以分为每天或者每周,然后每个月来一次复盘(也就是回顾总结),这样可以帮助自己巩固知识点。
4、历年的Alevel考试真题提前演练。
录取标准
全球不同大学,不同专业的入学标准对于A-Level的成绩要求不尽相同。概括地说,学生至少学习三门课程,只要在两门课的考试中取得E即可达到一些普通大学的入学标准。
对于较好的大学,则要求学生3门课的成绩均应达到C以上;而对于世界一流大学如牛津、剑桥、哈佛等名校,则要求申请学生3门课的成绩达到AAA或AAB。
各大学对英语成绩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剑桥、牛津等大学要求雅思>,较好的大学要求雅思>,一般的大学要求雅思。
meimeimilly
Alevel学习建议:
1、良好的学习态度
要掌握三个关键的点:
2、提前了解课程内容
3、培养日常记笔记的习惯
要培养记笔记的习惯性,笔记是你对学过的知识的纪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会对大家的学习帮助非常大。
4、将闲暇时间利用起来
假如,小伙伴们在学习A level课程的时候,可以将周末或者自习的时间利用起来,保证充足的学习时间。有效利用这种闲暇时间,会使你更非常容易得到A*哦。
5、学好利用身旁的资源
学生要利用好自身身旁的教学资源,比如公共图书馆、教师等各种各样资源,也有各种各样试验室等院校提供的资源,尽量的让自己的学习方式丰富起来,这样会更容易找到学习的乐趣。
晓峰1124
目前,在国际学校学习 A-Level 的学生都知道A-level有四个主流的考试局 :CIE 、 Edexcel 、 AQA 、 OCR 。国内学生多用的是CIE和Edexcel两个考试局的教材。CIE, 剑桥国际考试Cambridge International Examinations; EDEXCEL,英国国家职业学历与学术考试机构; OCR,Oxford Cambridge and RSA Examinations; AQA,Assessment and Qualifications AllianceA-level 课程体系的教学大纲、课程设置及其考试在英国本土其实有3个主要考试局,分别为:EDEXCEL;OCR;AQA.很多人会有疑问:CIE去哪里了?为什么没有CIE? 大家之所以有这样的疑问是因为国内学生大多用的是CIE和Edexcel两个考试局的教材。现在,A+国际教育来给大家好好聊一聊 A-level 的这四大考试局,:CIE, 剑桥国际考试Cambridge International Examinations; CIE隶属于剑桥大学,主要针对的国际生,覆盖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0多所学校。 CIE考试局的课程大纲放眼全球并兼顾本土信息,为国际学生量身定做,设计的内容可适用于各类学校,课程和试卷中使用的情景或案例充分考虑国际化情境下的文化差异,以避免文化偏见。 CIE科目选择范围广泛,有 50 多门可选,且学校可以以几乎任意组合的形式来开设这些课程。无必修科目,学生可自由选择专门研习某一科目或学习多门科目。学生有了选择权,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保持较高的积极性。学生通常会学习四门 AS Level 科目和三门 A-Level 科目。英国大学的标准入学要求是三门 A-Level 成绩 中国学生选得比较多的是: 会计、艺术设计、商务、 计算机科学 经济学 物理 数学 高等数学/进阶数学CIE考试必须在中国大陆进行,因为英国本土没有CIE考试,所以CIE考试以国家为单位,以商业运作模式只针对海外市场开发,每个国家的考试时间均不相同,中国的考生必须在中国完成全部至少18-24个单元的考试,否则每个单元的成绩无法转换到英国本土学校。而在中国大陆的CIE的考试也只在中国大陆有效。 CIE考试局官网:爱德思考试局,中文叫作英国爱德思国家职业学历与学术考试机构 英国本土85%以上的学生参加的考试是由爱德思(EDEXCEL)制定并颁发证书。 中文叫作英国爱德思国家职业学历与学术考试机构,是英国最大的颁证机构,也是英国唯一的具备颁发学术类考试证书和职业教育资格证书的机构。爱德思提供的证书是最广泛和最全面的。对国际生而言, Edexcel每年会有3次考试机会: 1-2月份 5-6月份 10-11月份 数学,进阶数学,物理,化学是大多数大学的入学要求,也是大部分学生的选择,因为这几门课拿A或A*率也会比其他科目要容易一些。中国学生,本身数理化的学习基础相对比海外的学生扎实,而且这些考试科目在试卷中会涉及到比较少的英文或专业名词等,所以选择这几门还是比较占优势的。此外,Alevel考试是以爱德思(Edexcel)考试局覆盖的最为广泛,全球每年参加考试学生超过600万。EDEXCEL(爱德思ALevel)及CIE(剑桥Alevel)此两家A-Level考试机构在中国大陆均设有考试中心,也是中国学生能够接触到的。 爱德思考试局官网: Qualifications Alliance) 是英国本土最权威的考试局 。 AQA-英国资格评估与认证联合会(The Assessment and Qualifications Alliance)由英国联合考试局(The Associated Examining Board)和英国北方考试评估委员会( The Northern Examinations and Assessment Board)于2000年4月合并而成,目前为英国三大颁证机构之一,在全球享有盛誉。AQA为独立的非盈利性颁证机构。AQA在全球的考试种类包括有GCSE,GCE,GNVQ,VCE, Entry Level等几十种,在世界各地共有7500多万考生。AQA的宗旨为通过最好的评估训练来达到考生自己的目标,并使他们的等级真实可信。 2015年, AQA与牛津大学出版社历时三年组建“牛津AQA国际考试局(Oxford AQA International Examinations)”,2017年9月进入中国,所以国内媒体报道多是称为牛津AQA。 AQA考试局科目设置特色 目前AQA考试局包含三大学科考试:英语,数学和科学。在英语文学方面,考试局将课文选择范围和弹性进行了最大化,特别为国际考生甄选了全球范围内备受推崇的文学作品以适应不同国家考生的需求。 在英语文学方面,考试局将课文选择范围和弹性进行了最大化,特别为国际考生甄选了全球范围内备受推崇的文学作品以适应不同国家考生的需求。 而数学学科AQA参照了英国AQA最新考纲标准,根据国际考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了学科内容和考纲。此外,考试专注于考察学生的学科能力,考卷表示清晰,上下文语境设置能让考生快速读懂题目,就连出题所用词汇,AQA都是谨慎地参照《牛津3000词》中最经典的3000个词汇,保证国际考生不会因为看不懂题目而无法答题。(如此贴心的考试局也是没sei了。) AQA考试局落户中国后,整体的考试内容和大纲都依据中国学生的情况进行了调整,AQA考试局也是希望能够在保持考试难度的同时最大限度得挖掘英国境外考生的真实水平和能力。 AQA考试局评分特色 AQA进入中国后,在GCSE评分系统上摈弃了A*-G的传统评分体系,选择了与英国本土同步进行9-1评分体系,9分是最高的成绩,并且高于之前的A*。 新的评分系统能够更好地区分中等以及优秀的学生,通过更高标准的分数摘出学习更加拔尖的学生。因此,此次AQA落户中国实施9分制评分标准对于顶尖、优秀、拔尖的小伙伴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AQA考试局官网: xford Cambridge and RSA Examinations 中文全称“牛津、剑桥和RSA考试局”,隶属剑桥大学“评估小组”。每年约有300万人参加“OCR”组织的A-level课程考试。OCR考试局是唯一没有进入中国的A-level考试局。OCR考试局官网:相关推荐: A-Level经济学:宏微观经济学 怎样学好A-Level生物这门科目 A-level地理主要知识点及考核方式有哪些?
大懒虫杰
最全A-Level课程指南A-Level课程,主要是英国的高中体系课程。A-Level课程证书被几乎所有英语授课的大学作为招收新生的入学标准,比如美国、澳洲等主流国家的高校,都是认可A-Level证书的。同时它也被中国的教育专家称为“最适合中国学生”的国际高考课程。课程介绍国内的高级高中普遍使用国际版的IGCSE(前2年)和A-Level(后2年), 其中包括剑桥CIE的A-Level、培生Edexcel的A-Level和牛津AQA的A-Level。 A-Level课程包含70多门供学生选择,一般学生选择3-4门课程进行学习。如:Accounting 财会、Chemistry 化学、Computer Science 计算机科学、Economics 经济学、History 历史、Public Affairs 公共事务......A-Level课程一般在中国开设数学、物理、计算机学、化学、生物、经济学等课。为期两年的学习,AS阶段选择3~4门课,A2阶段选择3门考取最终成绩,获得A-Level证书。A-Level成绩划分为A、B、C、D、E、U六个等级,A为最优,U为不及格。对于想要进入全球顶级名校的学生来说,至少需要全A甚至是A*。中国学生可参加的三大考试局介绍A-Level总共有七大考试局:AQA、OCR、CIE、Edexcel、ICAAE、WJEC、CCEA。但是中国学生可以参与的考试局只有三个,分别是:剑桥CIE、培生Edexcel和牛津AQA。因为AQA引入中国的时间不算久,所以像上海大部分的A-Level高中开设的课程还是以CIE和Edexcel的为主,接下来,我们重点来讲这两个考试局。剑桥CIE VS 培生EdexcelCIE比Edexcel早几年进入中国市场。两者相比,有以下特点:成绩认可度首先,不论是哪个考试局的考试成绩均被英国及相关国家认可,不会因为考试局的考试难易程度在申请大学的时候而受到影响。区别在于,作为国际课程CIE以国别为单位来组织考试(英国本土没有),各国组织考试的时间不同,所以中国大陆考生的成绩,只在中国大陆持续有效。鉴于此,中国的考生必须在中国完成全部至少18-24个单元的考试,否则每个单元的成绩无法转换到英国本土学校。 Edexcel组织的考试因为是全球同步考试,并且所用试卷全球统一,所以每个科目的及每个单元的成绩都被所有Edexcel的学校或机构认可的。Edexcel适合学生在不同阶段出国读书,四年之内成绩均有效。考试时间Edexcel分为GCE(英国本土)和IAL(英国海外)。中国考生一般选择IAL。IAL一年三考,考试时间分别是1-2月一次、5-6月一次以及10月一次。CIE一年两考,考试时间分别是5-6月一次和10-11月一次。考试成绩会在大考后2个月出。要注意的是,如果你打算9月入学10月-11月的考试就来不及参加,只能参加5-6月份的考试,8月成绩一出来就必须开始准备大学申请材料,10月开始申请第二年的入学,也就是说学生只有一次考试机会。学习难度根据往年大考的统计情况来看,对于中国学生,Edexcel的数学和高数比CIE容易,而CIE科学或社科类的科目拿A*的比率更高。数学:Edexcel简单,当然CIE的也不难,但两者相比较的话,还是Edexcel的内容少,难度低;进阶数学(高数):这个科目是学完数学后学的,单独成一个科目。Edexcel明显简单;物理:难度差不多,CIE稍简单;化学:难度差不多,CIE稍简单;经济:难度差不多,CIE稍简单。选课攻略一般大学官网上都有各个专业对A-Level科目及成绩的要求,有具体目标的话可以直接上网查询。这里小编也给到一份大致的选课搭配方向,供大家参考:各科目的推荐学习指数:☆☆☆☆ 数学、进阶数学☆☆☆ Facilitating Subjects,比如物理、化学、英语文学、地理、历史、古典或者现代语言☆☆ 经济、政治、社会学、心理学☆ 中文、Critical Thinking课程分析A-Level强调专业知识和应用,能为未来的职业选择打基础。A- Level课程在中国多开设理科类课程,适合理科较好的学生。A-Level采用选课制,科目类型跟中国的学科相近,允许选择自己擅长的科目。A-Level部分学科的单课难度相对于IB单课的难度更大,但涉及范围没有IB那么广,适合那些擅长于短时间单课突破的学生。所以该课程体系是比较适合中国体制内孩子就读的课程,学生适应会更快。
原来我在这里8
Q:中国香港会考同高考几时开始有的? 中国香港中学会考(1937~2010) 中国香港中学会考的历史其实十分悠久,战前已有。当年中国香港大学为保证学生质素,于1935年6月开始举行全港中学毕业会考。但两年后根据宾尼报告书(Burney Report,由皇家视学官E. Burney所提出的教育制度建议报告书)的建议,把会考移交由教育司署举办,中国香港大学只负责入学试。 其后于1937年6月29日,教育司署正式举行第一届中国香港中学毕业会考(Hong Kong School Leaving Certificate Examination),只有约七百人参加,其中四百二十三人取得及格成绩。然而当时的考生其实全部来自英文中学,及后长久以来只有英文中学的学生才有机会考上中国香港当时唯一的高等学府――中国香港大学。而汉文学校或其他私立中文中学则需报考国内的高、初中会考,及于国内大学继续升学。 光复后的1952年,港英 *** 才正式为中文中学开设「中国香港中文中学高中毕业会考」(HKCSCE),为这类学校的学生另谋出路,并与只为英文中学而设的「中国香港中学毕业会考」分庭抗礼。1961年,「中国香港中学毕业会考」亦改名为「中国香港英文中学毕业会考」(HKESCE)。1968年又分别改名为「中国香港英文中学会考」及「中国香港中文中学会考」。1971年,中国香港中学会考委员会公布将两类考试合并。及于1974年,「中国香港英文中学会考」及「中国香港中文中学会考」正式合并为「中国香港中学会考」(HKCEE)。到了1978年,中国香港考试局(1977年成立,即现时的「考试及评核局」)正式由教育署考试组手中接办中学会考,并延续至今。 至于考试等级方面,粗略地可介绍如下: 1948年以前:只分「及格」及「不合格」 1949~1961:增两评级,分为优异、良好、及格及不合格四级 1962~1965:引入1至9级评分,1级为优异,2及3级为良好,4至6级为合格,7至9级等同不合格 1966~1967:改用英文字母评级,设A至H级,A为优异,B、C代表良好,D、E代表合格,F、G、H则显示不合格 1968~1984:分八等级,英文数字并用,排名由最高的A(1)至最低的H(8) 1985~1990:取消G(7)及H(8)等级;凡低于F(6)级成绩将不予评级(U) 1991~2001:引入一级两等制,由A(1)、A(2)、B(3) 、B(4)…评级至F(11)、F(12) 2002~2006:取消一级两等制,级数排名显示由最高的A(a)至最低的F(f) 2007年:除沿用之前的评法方式,而中英文科目则另分1~5级,5为最高;成绩最优异者更可达5*级 中国香港高级程度会考(1980~2012) 中国香港高级程度会考(HKALE,Hong Kong Advanced Level Examination)的历史则较短。其前身正为中国香港大学自行组织的入学试。直至1980年才由中国香港考试局接办,并于当年举行首届中国香港高级程度会考,及同时举行英语运用考试。高级程度会考主要为英文中学二年制预科学生而设,用以在中七以后,报考3年制的中国香港大学及其它高等院校。然而,其实当其时的高考制度并不统一。除HKALE外,另有中国香港高等程度会考(HKHLE,Hong Kong Higher Level Examination)。 HKHLE的前身是中国香港中文大学入学资格考试,为有意入读该大学的中学生所设立的考试。到1979年由中国香港考试局所接办,改称中国香港高等程度会考。HKHLE与HKALE不同之处,主要为一年制中学预科学生而设(实际授课时间只是从9月至次年春天),用以在中六以后,报考当时唯一行4年制的中国香港中文大学。而且不同于HKALE,大部份科目均提供中文及英文两种试卷,为有意升读大学的中文中学学生提供门路。然而两个制度并存,弊病甚多。教育当局认为这种安排实不恰当,需要以一个统一的制度取代;但因中大一直不愿由4年制转为3年制而一再拖延。在1981年当局呈交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的一份报告中,指出不同入学制度的存在,使学生在大学学位激烈竞争无可避免情况下,更添混乱烦扰。 结果在 *** 的压力下,中文大学终于在1991年开始逐步转行3年制,至1994年完成。中国香港高等程度会考终在1992年最后一届后停办;反之高级程度会考在1992年开始提供中文试卷,改变以往只提供英文试卷的形式。一个高考制度落实后,随后考试局在1994年新增多科高级补充程度科目。新的高补程度中国语文及文化科被列为预科必修科目,又停办原有的英语运用考试,把英语运用列为高补科目之一。 评分方式亦是由最高的A至最低的F级,F级以下不予评级。2002年起取消与会考相同的一级两等制。 Q:60年代有无? A:简单来说,只有中国香港中学会考。 参考: (1).epochtimes/archive/Issue28/sslh-3(2)(3)WIKIPEDIA(4)(必看)
优质考试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