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胖子0528
福建省专升本考试生物类公共基础课考试大纲 《无机与分析化学》考试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考试基本要求: 无机与分析化学是介绍整个化学领域和定量分析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一门学科,是生物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过考试使考生能够较好地、系统地掌握四大化学平衡,物质结构等化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通过考试,使学生能较熟练地掌握定量分析的误差及分析结果数据处理与主要定量分析法。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第一章:溶液与胶体 (一)溶液的一般概念 1、了解分散系的分类,掌握物质的量的浓度、质量摩尔浓度、质量分数等概念; 2、理解几种浓度表示法间的换算,掌握有关溶液配制的计算。 (二)稀溶液的依数性 1、了解溶液的蒸气压、沸点、凝固点概念,渗透作用和渗透压; 2、掌握稀溶液依数性与其浓度的关系,并能进行有关计算,能运用稀溶液性质解释动植物的有关生理现象。 (三)胶体溶液 1、了解胶体分散系的特点及溶胶的胶团结构; 2、掌握溶胶的稳定性因素和聚沉方法。 第二章:电解质溶液和解离平衡 (一)化学平衡及其移动 理解掌握平衡常数、平衡常数的意义及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 (二)弱电解质和强电解质 1、了解:①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的pH标度;②一元弱酸、弱碱部分解离、多元弱酸的分步解离特点及弱酸弱碱溶液的pH值的计算公式及应用范围;③盐类水解的本质。 2、掌握:①一元弱酸、一元弱碱溶液的pH值的计算和多元弱酸溶液pH值的计算;②定性判断各种盐溶液的酸碱性;③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三)缓冲溶液 1、了解缓冲溶液和缓冲作用; 2、掌握缓冲作用原理、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缓冲溶液的选择和配制; (四)沉淀溶解平衡 1、掌握溶度积概念及其表达式、溶度积规则; 2、理解沉淀生成和溶解的条件,能运用溶度积进行有关计算。 第三章:氧化还原反应 (一)氧化还原反应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氧化作用、还原作用、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及氧化数的确定方法; 2、了解氧化数法和离子电子法配平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一般步骤; 3、掌握运用上述方法配平氧化还原方程式 (二)电极电势 1、了解能斯特方程,能正确书写能斯特方程; 2、掌握电极电势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能熟练运 1 2 3
0密星猛龙0
福建省专升本考试临床医学类、医学检验类、护理学类、 药学类考试大纲 《人体解剖学》考试大纲 一、骨学 1.掌握全身骨的分部、骨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2.了解椎骨一般形态,掌握各部椎骨的形态特征 3.掌握胸骨角的概念和意义 4.掌握颅的组成和功能;翼点的概念及其临床意义;颅底主要孔裂的名称及其穿经结构 5.了解新生儿颅的形态特征及其出生后的变化 6.了解上肢骨的组成和分部 7.了解下肢骨的组成和分部 二、关节学 1.掌握关节的基本结构及辅助装置 2.掌握椎间盘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3.掌握脊柱整体的形态、生理性弯曲及其运动 4.了解胸廓的组成及其功能 5.掌握肩关节、肘关节的构成、结构特点及其运动 6.掌握骨盆的构成、形态及其分部,了解男、女性骨盆的区别 7.掌握髋关节、膝关节的构成、结构特点和运动 三、肌学 1.骨骼肌的形态、构造 2.了解背肌浅、深层各肌的名称、位置及其主要功能 3.了解胸上肢肌、胸固有肌的名称、位置和功能 4.掌握膈的形态、分部、裂孔的名称及其穿经结构 5.了解腹前外侧壁各肌的名称、位置、排列关系和作用,掌握腹直肌鞘、腹股沟管的组成和内容 6.了解胸锁乳突肌的形态、起止和功能,掌握斜角肌间隙构成及其穿经的内容 7.了解上肢肌的配布、名称及各肌群的主要作用 8.了解下肢肌的配布、名称及各肌群的主要作用 四、神经系统 1.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元的分类,掌握神经系统的主要常用术语 (一)中枢神经系统 1.掌握脊髓的位置、形态和脊髓节段的概念;了解脊髓内部结构概况 2.掌握脑干的分部,了解外形和脑干的内部结构概况 3.掌握小脑的位置、分叶和功能 4.了解间脑的分部、各部的外形及间脑的内部结构概况 5.了解大脑半球的分叶、重要沟回及其功能;掌握脑基底核的组成及其功能,掌握内囊的位置和分部;掌握大脑皮质的主要功能区 6.了解中枢神经系统感觉传导路和锥体系 7.掌握脑和脊髓的被膜及硬膜外隙、蛛网膜下隙、硬脑膜窦和珠网膜粒的概念 8.掌握脑室系统的组成、位置,脑脊液的产生及其循环途径 9.了解脑动脉的来源和它们主要的分支和分布;掌握大脑动脉环的构成及其功能意义 (二)周围神经系统 1.了解周围神经系的组成 2.掌握脊神经各丛的组成、位置及主要分支的名称和分布概况 3.了解胸神经的分布特点 4.掌握脑神经的名称、连脑位置和进出颅的位置,脑神经的主要分支名称及分布概况 5.掌握内脏运动神经的组成及其低级中枢的位置;了解交感神经和副交感 1 2 3
优质考试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