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16

clover2011
首页 > 考试培训 > aicpa考试科目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井中月2500

已采纳

一共有四科考试,每门考试时间为4小时:

aicpa考试科目

148 评论(8)

会舞蹈的兔子

一般来说,大部分学员都会选择先考FAR(财务会计)这门课程,因为这门课程相对于其他三门课程来说还是比较难的;因为这门课程基础知识比较多,想要考其他三门课程,FAR肯定是排在前面先学习的。有人说BEC(商业环境)比FAR难,我是觉得它们两个没有可比性,只能说性质是一样的只是内容不同罢了。之所以说BEC这门课程难是因为它所涉及的概念较多;计算一些列的问题还是比较容易理解。AUD(审计)这门课程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门;真的是能开拓思维能力,这门课程其实在学习过程中还是挺轻松的;如果你在最后一个学期上审计这门课程而且在毕业后你会去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话,那么你先考取这门课程。最后就是REG(法规)了,法规这门课程是联邦税法和商法的融合,包含职业道德标准。假如你从事的是税务工作,推荐先考这门课程,那样会使你更有信心的备考下去。FAR(基础);推荐先考FAR这门课程,这门课程备考过程中还是挺漫长的,信息量也很广泛,而且具有挑战性;这就是说,大多数的学生在他们的学位课程期间,都会选择与此相关的课程考试进行学习,所以金融学也可能是比较记忆犹新的。如果你有机会参与政府或者非盈利组织的会计课程,这将是选择这门科目额外的提高。BEC(商业环境),这门课程所涉及的就是概念问题了;目的是为了拓展财务人员的知识--宏观经济、信息系统、公司业绩评价等,虽然可能有些财务人员这方面用的少,但是职业发展向上走,基本概念不可能不知道。计算一些列的问题还是挺简单的。AUD(审计),每次提起AUD就使我信心大增,很过瘾也很成功;AUD有三块内容:审计准则体系介绍、审计操作方法、政府审计。审计体系其实是个框架,既然是框架,就需要我们在学习的时候站在高点,首先知道有哪些准则来管什么业务,其次知道准则中间的关键点,最后关键点项下的东西,将体系搭起来就没问题了。REG(法规),REG作为已经成型的税务框架,是唯一一门相对来说老美的考生比我们有优势的地方,需要我们花时间理解和记忆。唯一好的方法就是多看几遍书,加深理解,将税法的框架建立。法规这门课程是联邦税法和商法的融合,包含职业道德标准。有一些税务基础的学生,不管是个人合伙制企业还是公司税,会比较熟悉这门考试的内容。有关商法的内容,涵盖了美国大学商法基础课的主要内容。考试顺序当然是学员自己决定的,这里知识给大家一个小小的建议;仅供参考而已;不管是先考哪门课程;大家都要调整好心态;认真备考。AICPA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难。

127 评论(10)

致远……

美国注册会计师AICPA和美国管理会计师CMA的区别如下:

1、资格认证不同

CMA 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管理会计领域的权威职业资格认证。

AICPA美国注册会计师,财务会计和审计领域的职业资格认证。

2、考试内容不同

AICPA考试分为四个科目,AUD、FAR、REG、BEC,对会计知识考察范围广,几乎全面覆盖。考生表示,在系统学习AICPA之后,对于整个会计理论和架构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CMA两门考试,有中、英两种语言课选择,同时还需综合评估学员在管理会计及财务管理方面的相关工作经验、教育背景、职业道德规范。CMA考试内容是AICPA考试中一门科目的延伸,专注于管理会计。

3、就业方向不同

美国注册会计师AICPA偏向于管理和战略层面。

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CMA偏向于专业和技术层面。

4、工作内容不同

AICPA持证人主要负责财务、审计:在世界各地,注册会计师享有与众不同的威望,注册会计师更多的工作机会,更快受到提拔,以及得到公众的信任。拥有美国CPA证书的人士可以从事高级财务会计、独立审计、税务咨询、财务规划等职业。

CMA则偏向管理,通过参与企业战略规划、经营管理和风险管控等重大活动,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成长的良性循环,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

5、考试形式不同

AICPA考试在美国各州,中国没有考点,每个季度的前两个月都会开放考试窗口,考生可自行预约考试,时间很灵活。全英文考试,四门科目满分为99分,75分及格;题型共分为三种:multiple choice、simulation、writing考试形式简单,多为选择题。

CMA分为英文考试和中文考试。每门考试分两个section,分别为100道单项选择题(multiple-choice)和2道主观题(essay question)。新考纲满分500分,360分及格,需要答题准确率在70%才可以通过考试。英文考试和AICPA相同可自行预约,中文考试每年举行三次。

扩展资料:

1、AICPA该考试从 2004年4月后该为上机考试。考试时间每年每个季度第三个月不能考。

2、AICPA考试时间合计有14个小时,考试科目4个,分别是:审计和鉴证(小时)、财务会计与报告(4小时)、法律法规(3小时)、商业环境和概念(小时)。在考试时间之外会额外提供半小时作为上机准备和参加调 查的时间。考试题型为多选题和案例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CMA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128 评论(9)

江苏友道木业

AICPA考试全面解读:AICPA四科特点介绍

AICPA考试四科包括FAR、BEC、AUD、REG,报考的同学肯定都十分熟悉了。而四门课都有不同的特点:FAR是基础,重计算;BEC是概念,重记忆;AUD是思维,重理解;REG是框架,重运用。抓住不同科目的特点,分别采用不同的策略,通过考试也很容易。

AICPA考试——FAR是基础 ,是理解其他科目必须清楚的,学习过程中弄明白每个科目的概念、计量方式、记账方式等是必须的,这门课我建议在学习的时候先了解每个单元的概念、分类、确认、计量等,把这个框架先建立起来,清楚这个单元在说什么,怎么确认,怎么计量,有这么一个概念,再把细节琢磨清楚,把整个知识体系丰富,脑子里有一个整体的概念,争取学完FAR能清楚每一章讲什么,大体的处理方法,需要注意的细节,有这么一个水准去做题,有一个题感,然后考试就完全没问题了。除此之外,就是一个计算熟练度的提升,考试其实是题库出题,题目是做不完的,重质量,做过的题都有印象,就足够了。还有个小技巧,题目选项其实有一些是有联系的,选项之间的差值同时题目出现的就有可能你没有考虑到的,好好想想就可能避免思维盲点。

AICPA考试——BEC是概念 ,主要是经济学内容,把其中关键的知识点记住了,就没问题。BEC,顾名思义,商业环境和概念,目的是为了拓展财务人员的知识——宏观经济、信息系统、公司业绩评价等,虽然可能有些财务人员这方面用的少,但是职业发展向上走,基本概念不可能不知道。BEC可以换个心态来学,不要只为了考试,在学习过程中首先把知识分类,理顺,用轻松的心态来应对,其实只要都了解了,多读几遍书,很多题目都能解决,其次就是有针对性的训练,BEC中计算模式很固定,就是存货(BASE)、比率等,不要被字数多的题目吓到,有的时候这反而是最简单的,细心点,都能通过。现在BEC多了三篇memo要写,对于这个我没怎么练,考前看看书上的例子和tips,记了个开头和结尾的一般说法“Thepurposeof

thismemois……”和“Iwouldbedelightedtodiscuss……”,然后就是中间三段式,先介绍下题目中的概念是什么,然后分析差异,最后写到底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影响。我这么做,是本着这样的策略:前面的选择题正确率提上来,即使memo出什么大错也不会影响大局。如果有同学要采用这种方法的话,要多练练选择题,memo当然也得知道什么能得分,不写跑题,别的就很简单了。

AICPA考试——AUD是思维 ,注重的是对风险导向审计的理解,如果你是在公司负责报表的,那就反向思维,如果你为了提高收入,会怎么做,如果要你来查这件事儿,什么地方最有可能查出来。AUD在我看来有三块内容:审计准则体系介绍、审计操作方法、政府审计。审计体系其实是个框架,既然是框架,就需要我们在学习的'时候站在高点,首先知道有哪些准则来管什么业务,其次知道准则中间的关键点,最后关键点项下的东西,将体系搭起来就没问题了。审计操作方法是比较难理解的,我没做过审计,但是因为之前考CICPA时,有一个审计的概念,理解了审计的思维方式,虽然没有实务经验,但是对于考试中的内容基本明了,这部分主要需要对审计对象、审计方法、应对的审计风险进行理解。审计就是为了了解公司有没有超出合理范围的调账,从而引起公司财务报表不可信,学习需要用反向思维理解,什么手段查什么,能在什么程度上保证审计目标实现,控制了什么风险。最后一块是政府审计,其实和商业审计差不多,还是一个思维的理解,就不多说了,建立对于审计的理解,然后略加记忆,就没问题了。除此之外,提一个醒,因为USCPA考试AUD大题可以查文献,有一些题目是有可能在文献中找到类似的例子,因此,同学们在考试的时候一定不要放弃题目,实在没辙,查查文献,有帮助的,写完的也可以查查文献对照对照,更加确信自己的答案。

AICPA考试——REG是框架 ,是一个已经成型的税务框架,是唯一一门相对来说老美的考生比我们有优势的地方,需要我们花时间理解和记忆。唯一好的方法就是多看几遍书,加深理解,将税法的框架建立。美国税法其实是建立在既保证纳税人合理纳税,又保证税收收入正常进账,这就是为什么出现AlternativeMinimumTax的原因。在做税法题目的时候,要站在国税局和纳税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什么支出是合理支出,能调整,能扣减,什么税收抵免能refund,什么不能。基本原则就一条,就像“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死亡和税是逃不掉的”,该交的税一分钱都不能少,可以免的税千方百计少交。学习REG,一定要理解税务计算的基本步骤:先是调整出AGI,其次是扣减(标准扣减或分项扣减,二选一)和免税额(exemptions)至TI,计算出联邦税额(谨记:因为基本上都是计算联邦税,所以其本身在计算过程中不能抵扣、扣减或抵免,但是州税可以有这些变化)。之后,因为已经有纳税额了,需要考虑应交多少钱,就涉及到Credit和Payment,比较纳税额与(Credit+Payment)的大小,就出现refund和due,多退少补。有这么一个框架之后,就是详细规定,调整是什么,扣减是什么,Credit是什么,不要混淆,基本上不会犯大错,整体的概念也清楚。我还是强调要多读几遍书,绝对是通过考试最有效的一招,REG和其他三门不大一样,一般来说仅靠做题是没办法通过的,还有不要有侥幸心理,一定要把所有税的情况弄清楚,别混淆。

200 评论(12)

Banyantree212

因为USCPA考试是美国注册会计师考试,所以是全英文的考试,然而在中国又并未设有考场,所以必须去美国本土及附属国参加考试。对于国内考生来说,环境、语言和会计准则的不同是国内USCPA考生必须过的三大关,其实挑战的不仅是自我学习能力还有心理承受力。总结以往USCPA考生的经验,AICPA的四门科目考试,REG被大家公认为最难的一科,BEC则被认为是最简单的,AUD则需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以下是关于USCPA考生四门课程的考试经验,供USCPA考生参考!---AUD这门的考试内容如果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可能会觉得有些抽象,AUD整个六章内容不算太多,但最好有个整体的的Framework的概念。首先明白为什么会产生AUDIT这个东西,auditor是干什么的,与management的关系是怎样的,还有risk的内延和外涵,三大报表的关系,businesscycle等等。这些东东不一定会出现在你的考试中,但对你理解AUD这门课很有帮助。在我看来,AUD需要死记的地方不多。当然GAAP对disclosure的要求除了谨慎性原则还需要花些功夫。整体来说,这门课我花的时间不太多,题目做的也不多,大概30%吧。finalreview在时间不是很充足的情况下比较好用的,很精炼。所以时间再不够用,一定不要放弃Final review.理解万岁!---FAR这门课程最杂,计算也最多,所以需要的时间相对比较多。总共10章,几乎会觉得每章都很重要!所以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分配好时间。Gov,NFP是重中之重!一定不能丢下这两章,除非你其他章节十分有把握,毕竟占了20%左右的比重!刚开始接触这两章内容相信中国考生都很头疼,因为我们从来没有见到过!克服了恐惧,细细掰开了,其实也不复杂,至少考试难度不会大到哪里去。gov无非就是弄清楚fund的类别,modifiedaccrual, gov wide FS reconciliation;NFP也就那三张表,关注与commercial的不同之处,然后搞清楚医疗教育两个代表的收入费用的特殊地方就ok了。另外,比较生疏的就是pension之类了,还是同样的道理,难点掰开了也就那么回事,无非就让计算fundstatus,expense。其他的内容正常对待就行,但一定要重点关注US-GAAP和IFRS的不同!我这次考试考了好多,有时候会迷糊到底这种处理方法是IFRS还是US-GAAP。最后提醒一点,这门课一定要多做题,熟能生巧,看书理解了和把题目做对了还是有距离的。我的题就做的不够多,最后去了美国才把历年的题目倒出来过了一遍。---REG这是一个让人害怕的monster!我最担心的一门!复习的时候最痛苦,经常看完书了去做题都做不对,很让人崩溃!不过,还是那句话,静心下来,慢慢研究吧!前两章individualtax建议复习前每次都看看那个最前面的computation flowchart,虽然这个考试让你一口气算出最后税金的可能性不大,但一定要对这个flowchart很熟悉!因为这个会帮助到你理解整个individualtax!我的经验是自己经常画一画这个图,分清楚步骤,记清楚adjustment和itemization的内容,至于后面的ATM以及credit相对考的少一些,但还是掌握为妙。接下来的章节需要融会贯通,我会自己按照生命周期顺序拉出一张表对比。

244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