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56

新雨初晴水星
首页 > 考试培训 > 逻辑学导论期末考试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豆包么么

已采纳

先说结论,本章重要知识点:

传统逻辑(亚里士多德逻辑)中基本命题的关系

注意两个条件 1)必须符合存在假设,即预设所涉及的类不为空 2)考虑反对关系和下反对关系时,命题必须是偶真的(contingent) 不能是必然真(或必然假)的,否则就不可能同假(真)。 必然为真(假)指逻辑和数学上为真(假),例如所有三角形是三边形、有正方形是圆。

换位法和换质法,带入例子就可以理解。换质位法是前两者的运算。以换质位法第一条 A 到 A 为例。先从换质法的 A 到 E,再从换位法的 E 到 E,再从换质法的 E 到 A 推出。

上表 左边的命题蕴含(imply)右边命题。即左边为真,右边必为真;右边为假,左边必为假。其他情况则无法推断。

传统逻辑的存在假设有诸多问题,乔治·布尔(George Boole)发展了现代逻辑学,提出了布尔解释。

布尔解释核心是说:

在实际应用中,如果主项不为空,可看对当方阵,如果为空,看布尔解释。

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约翰·文恩(John Venn,1834-1923)最早使用的图示法,用来表达标准直言命题。

斜线表示为空,x 表示存在,其中至少有一个元素。 文恩图对于后续的直言三段论有重要作用。

亚里士多德传统逻辑讨论的都是直言命题。直言命题是探讨类(classes)或分类(categories),声明(affirming)或否定(denying)某个类全部或部分包含在另一个类中。(直译为“分类命题”不好么!!!)

AEIO 是标准直言命题。 A:所有 S 是 P E:没有 S 是 P I:有 S 是 P O:有 S 不是 P

直接推论:从一个前提推论 间接推论:从至少两个前提推论

在第一篇里我说过,演绎部分的概念层层递进至少是树形结构10层,这篇开始数给你们看。

一个标准直言命题的组成是:量项(quantifier)+主项(subject term)+联项(copula)+谓项(predicate term)

量项:所有、没有、有些;联项:是、否

标准直言命题的组成,这是第 1 层。

根据功能,还有质(Quality)、量(Quantity)、周延(Distribution)的概念。

质:肯定(affirmative)还是否定(negative ) 量:全称(universal)还是特称(particular )

周延需要好好解释一下。 周延指的是一种描述命题与其内的项(terms,也就是主项或谓项)的关系的一种特质。当命题提及该项所指的类的每一个成员(member),我们就说该项是周延的。(周延这个翻译实在无力吐槽,直译成“分布”不好么!!!)

A 命题:所有参议员是公民。命题论述了所有参议员,并没有论述所有公民是怎样。所以 A 命题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E 命题:没有运动员是素食主义者。命题论述了所有运动员,这个类排除在素质主义者这个类之外。同时也论述了素食主义者这个类排除在运动员这个类之外。所以 E 命题主项、谓项周延。

I 命题:有些士兵是胆小鬼。 I 命题主项、谓项不周延。

O 命题:有些士兵不是胆小鬼。胆小鬼被排除在特定的“有些士兵”这个类之外。胆小鬼的每个成员都不能在这群“有些士兵”中被找到。当一个类被排除在一个类之外,我们就说这个类的每个成员都被提及了。 O 命题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 (这里我不太理解)

按特征分类,这是第 2 层,有了第 2 层,就可以玩换位、换质这种游戏。而换质位是在换质、换位基础上运算,是为第 3 层。

I、O 命题有存在含义。有些士兵是胆小鬼,必然存在至少一个士兵,他是胆小鬼。有些士兵不是胆小鬼。必然存在至少一个士兵,他不是胆小鬼。

在传统逻辑中,I、O 命题是从 A、E 命题推断而来,那么 A、E 命题也须有存在含义。但是当全称命题(比如 A 命题)的主项不存在即为空时,会出现 A、O 同假,那么矛盾关系不存在。

比如,所有火星人都是金发的。有些火星人不是金发的。当火星人不存在时,这两个命题同假。

为了挽救传统逻辑方阵,预设所有直言命题涉及的类都不为空。

但是这种预设是有问题的。首先,它不能论述为空的类。其次,科学研究中的理论经常涉及为空的类。因此逻辑学家布尔发展了现代逻辑(mordern logic),提出了布尔解释。

约翰·布尔(George Boole,1815-1864)。英国逻辑学家、数学家。现代符号逻辑奠基人之一。

布尔解释:

当无法直接推论时, 看原命题的矛盾命题或试图从某命题推得原命题。

原命题为假时,其矛盾命题必为真。则可通过矛盾命题的差等关系及换质位大法去看和某命题的关系。(是否能推得某命题)

根据“上位蕴含(imply)下位。即上位为真,下位必为真;下位为假,上位必为假。”和换质位表“左边的命题蕴含(imply)右边命题。即左边为真,右边必为真;右边为假,左边必为假。”

原命题若是某命题的下位命题,则某命题为假。若某命题通过换质位大法如果能推得原命题,那由于原命题为假,可得某命题为假。

逻辑学导论期末考试

80 评论(15)

蓝梦蝶朵丽卡

满足某种规范,并满足某种逻辑性质的命题形式 参数域和结果域都是{T,F}的函数。每个命题连接词都是一个真值函数,因为它相当于一个函数,它的参数是{T,F},结果也是。 同理每个复合命题形式也是一个真值函数 每个复合命题形式对应一个真值函数 不同复合命题形式可以对应相同真值函数 例子 p->q  和(非p)析取q 任一复合命题形式,可以用真值表得到对应的真值函数 命题连接词与电路中与门,或门,非门的对应 析取范式:有相同基本变元的基本合取式通过析取连接符连接成的命题形式 析取范式是可以化简的 基本合取式:n个基本变元或者其否定通过合取连接符连接而成的命题形式 三个裁判中有两个通过,则通过 p1    p2    p3      T      T      T      T  p1合取p2合取p3 T      F      T      T  p1合取(非p2)合取p3T      T      F      T  p1合取p2合取(非p3)T      F      F      FF      F      T      FF      T      F      FF      T      T      T  (非p1)合取p2合取p3F      F      F      F步骤: 1列真值表 2把真的情况列出来它的基本合取式 3把基本合取式用析取连接起来 重言式,可满足式都可以作出析取范式,但矛盾式不行 转化的意义:把其它连接词转化为只有合取和析取 合取范式 n个基本析取式通过合取符号连接成的命题形式 步骤 1对命题形式求反 2写出求反后的命题对应的析取范式 3对上面的析取范式求反,得到与原始命题形式等值的命题形式 4应用德摩根律和双重否定律把上面转为合取范式 非(p^q) ——————            倒过来也是 (非p)v(非q)非(p v q) ——————            倒过来也是 (非p)^(非q) 非(非p) —————— p 所有命题形式都能写出对应的范式 永真式(重言式)一定能写出其析取范式 永假式(矛盾式)一定能写出其合取范式 可满足式既能写析取范式也能写合取范式 每个真值函数可以用一个符号(命题连接词)来表示。之前学习的是常用的命题连接词 2的(2的n次方)次方 就像二进制可以表达无限的自然数一样,有限个数的命题连接词就可以表达无限的真值函数 范式存在定理:非,合取,析取 德摩根律,合取可以转化为非,析取……:非,合取;非,析取 通过真值表可以得到 合取和析取可以转化为非,蕴涵:非,蕴涵 {非,析取,合取} {非,析取}{非,合取}{非,蕴涵} 符号是向下的剪头  nor p  q    p或非q T  T      F T  F      F F    T    F F    F    T A或非A    非A T      T        F F      F        T (A或非A)或非(B或非B)  等同于  A ^ B (A或非B)或非(A或非B)  等同于  A V Bp  q  p|q T  T  F T  F  T F  T  T F  F  T (A|B)|(A|B)  等同于  A ^ B (A|A)|(B|B)  等同于  A V B 与非,或非在自然语言中找不到对应,它们又叫谢弗尔竖,是命题连接词的单元素(独元)充足集 它们可对应到数字电路的或非门,与非门

198 评论(15)

陌茉默墨

说实话,是真的不太难,逻辑是一门很有意思的学科,当然了,刚开始的时候,学习逻辑的论证逻辑和推理这都很绕,什么p推q,但是当你拿到199管理类联考的时候,即是你没有学过逻辑,你也能作对将近一半。但是当你学习了一个阶段后,或许你连一半都做不对了。这不是在吹牛,这是在讲述事实。不信你试试看。那么逻辑真的不难嘛?实话实说,真的不难!

321 评论(9)

开心土星

每个人说的是三句真一句假。很明显,基德说没有杀人和反驳奥托的指认,一定是真的,否则与3真1假的条件矛盾,基德排除。因此奥托指认基德的是假的,他说的其他的一定都是真的,米基是奥托好友必为真,同时排除奥托。米基说的他未见过奥托一定是假的,米基被排除。最后柯列否认杀人和当天不在现场,必同时为真,否则也是违反3真1假。只有斯列姆是凶手,无法排除。

289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