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81

蝎子豆丁
首页 > 考试培训 > 6年级考试题语文试卷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啃鲍鱼的螺丝

已采纳

同学们准备迎接期末考试的挑战了吗?以下是我为您整理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供您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查看。

一、字词练习。(15分)

1.根据拼音写词语或给加点的字注音。(6分)

(1)屋外寒风呼啸(),汹涌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

(2)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地提供()矿产资源。

2.用恰当的词语替换下列句子中画“”的词语。(3分)

(1)我真想也跟它们寒暄一下,可惜我不懂它们的语言。( )

(2)这些话使我感到十分沮丧,我不敢在家里练琴了。( )

(3)我摩挲着那本书,舍不得丢开,不说买,也不说不买。( )

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6分)

()高()寡 震()欲()

竭泽()() ()惊()跳

水()石() ()()乐道

二、句子练习。(11分)

1.仿写句子。(4分)

(1)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不属于 ,而 是属于 的。

(2)我们热爱大地,就像初生的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

我们热爱 ,就像 。

2.修改病句。(4分)

(1)《怀念母亲》的作者是我国当代著名学者季羡林写的。

(2)动听的歌声被我的思路打断了。

3.请你用“流连忘返”“身无分文”“溜之大吉”写几句通顺连贯的话。(3分)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9分)

1.按原文填空。(9分)

(1)的天空中挂着一轮的圆月,下面是,都种着

的 的西瓜。

(2),当春乃发生。,润物细无声。

(3)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

2.课文回放站。(10分)

(1)这学期有许多课文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最令我感动的部分是 , 我被打动的原因是 。(5分)

(2)通过课文学习,我们认识了 的詹天佑,的桑娜,的鲁迅先生;而富有同情心、琴技高超的 ,机智勇敢、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也给我们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5分)

四、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10分)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么——”

“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1.文中的“伯父”指的是 ,他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 家和革命家。(2分)

2.选文在描写人物时主要采用了描写。(2分)

3.选文中画“”的句子表面上指什么,实际上指什么?请你解释一下它所包含的深刻含意。(3分)

4.从选文可以看出伯父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

书,一度是我的堡垒,也是我的王国。

那还是初病的前几年中,面对日趋恶化的病体,不可知的命运,真有前途茫茫,不知()之感。甚至天边掠过一只飞鸟,也能让我(),潸然泪下。

于是,我用书为自己建筑了一个很好的堡垒,躲在里面,可以忘掉病痛,忘掉眼泪,忘掉一切的不幸。甚至()的是每天晚饭后,母亲就走出门为我借书,不管认识不认识人家,都要敲门问询一番。自己村子的借光了,就到别的村去借,常要走很远的路。而母亲辛辛苦苦好不容易借来的书,往往在我饥不择食、狼吞虎咽之下,三两下就“清洁溜溜”了。母亲只好一趟趟走得更远了。一直到父亲认识了一位图书馆的管理员,母亲肩头的重担才算放下。

慢慢地,书为我开拓了一个新的人生领域,我又找到了自己,肯定了生命的意义。原来,生活的天地虽小,方格子的世界却广大无比,生老病死、悲欢离合,都由着我去创造,去发挥。我从爱书人又迈上了写书人的艰苦路程。由于学识不足,经历太少,我需要看更多的书,吸取更多的知识。家中除订了许多份书报之外,也不断地买新书。每日看书写书,我生活在书的王国,()。

我发现,一个人只要肯做,即使在三尺宽六尺长的病床上,也能为自己开创出一片广阔的新天地。

1.从下面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内。(4分)

其乐无穷触景生情 记忆犹新何去何从

2.短文首句是个句,把比作和。这句话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5分)

3.读了文中对母亲到处借书的描写,你感受到了什么?(3分)

4.书在你的生活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呢?(3分)

六、习作。(30分)

生活中,我们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你印象最深的人是谁?他(她)为什么使你一直无法忘记?请自拟题目,写一写这个人吧。不少于400字。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检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1.(1)xiào澎湃(2)慷慨ɡōnɡ

2.(1)问候(2)懊恼 (3)抚摸3.曲和耳聋而渔心肉

落出津津

二、1.(1)海洋游鱼游鱼海洋(2)读书饥饿的人渴望香喷喷的面包一样2.(1)《怀念母亲》的作者是我国当代著名学者季羡林。(2)动听的歌声把我的思路打断了。3.肖辉经常在书摊前流连忘返,但是他身无分文,家里的条件也不允许他买自己心爱的书,他只能偷偷翻看几页然后在摊主注意之前溜之大吉。

三、1.(1)深蓝金黄海边的沙地一望无际碧绿

(2)好雨知时节随风潜入夜(3)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2.(1)略(2)爱国善良关心晚辈贝多芬 闰土

四、1.鲁迅先生思想2.语言3.表面指四周黑洞洞的,走路很容易碰壁。实际上指当时的社会黑暗。当时像鲁迅那样关心劳苦大众,宣传革命真理,揭露反动派罪恶的人到处受到限制、迫害。4.他是一个幽默风趣、敢于抨击旧社会黑暗现实的人。

五、1.何去何从 触景生情 记忆犹新 其乐无穷

2.比喻书堡垒王国总领全篇,点明了书在“我”的生活中的重要作用3.我感受到了母亲对孩子的理解与关怀,用一切努力去满足孩子读书的心愿。4.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六、略

6年级考试题语文试卷

267 评论(9)

西尔米奥奈

【编者按】为了丰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小学频道为同学们搜集整理了-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考试试卷(十二),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4分)

1、下列加短横线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2分)

⑴、今日经过北京晶莹⑵、存款嘴唇纯洁鹌鹑

⑶、谨慎渗透甚至昌盛⑷、大山衬衫蹒跚删去

2、下面是“黄、董、郭、张、唐”五种姓的几种排列,正确的一种是()。(2分)

⑴按笔画从少到多排列:郭、董、唐、张、黄

⑵按部首笔画从少到多排列:郭、董、黄、唐、张

⑶按音序排列为:董、郭、黄、唐、张

二、根据要求填空。(24分)

1、按要求填写字的笔顺笔画(不写名称)。(2分)

(1)“忆”的第3笔是。

(2)“爽”的第3笔是。

(3)“火”的笔顺是。

(4)“撇”的第7笔是。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liáo”字。(2分)

⑴星星之火,可以()原。

⑵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令人眼花()乱。

⑶他的作业一向字迹()草。

⑷奥运会()亮的会歌旋律随水柱飞扬。

3、根据意思用“自”字组词填空。(3分)

(1)自己尊重自己叫()(2)只顾自己利益叫()

(3)自己克制自己叫()(4)自己感到骄傲叫()

(5)自己埋怨自己叫()(6)自己相信自己叫()

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诗句和“高瞻远瞩”的成语可以互为解释,请你根据下列诗句的意思各写出一个含相同道理或意境的成语。(2分)

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⑵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5、写出下面的代称的含义:(2分)

“杏林”指,“桃李”指,“高足”指,“汗青”指。

6、古人写诗常常“借月抒怀”,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请你也写出两句这样的“借月抒怀”诗来:(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发挥想象,补充句子。(3分)

⑴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子走来了。她提着神奇的小花篮,把五彩的鲜花洒向山坡,撒向田野;她。(2分)

⑵“A”是一座金字塔,“C”是未满的月牙儿,“D”是一把竖琴,“0”是__________,“S”是_____________。(1分)

8、按要求写句子。(8分)

(1)写一个表现读书的句子,用上“如饥似渴”。(1分)

(2)请以“日出”为内容,写一个比喻句和拟人句。(2分)

比喻句:

拟人句:

(3)、改写句子,使表达的感情更强烈。(3分)

北京申奥成功,我们非常自豪。

①。

②?

③!

(4)、仿写句子。(2分)

例句: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仿句:如果我是清风,我将 。

如果我是春雨,我将 。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7分)

1.________,________。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急走”的意思是________;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的________,描写的是________生活的情景。

2.黄果树瀑布气势非凡、雄伟壮观。瀑布从岩壁上直泻而下……“看”了这景象,我们不由得想到李白的一句名诗:

_____________。

3.采茶姑娘个个________,她们用________的双手________地从茶树上________。绿树映衬,构成________。这段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

4.本学期你读了不少课文,认识了不少古今中外的名人,如海伦??凯勒、孔子、巴金……他们当中,你最敬仰的是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判断题。(5分)

1、《史记》是一部按年代顺序记叙历史的文学巨著。 ()

2、“圆舞曲之王”贝多芬创作了《蓝色多瑙河》。 ()

3、西汉时期,让匈奴心惊胆战的“飞将军”是张骞。()

4、杨绛笔下的老王是个典型的勤劳、朴实、本分的普通劳动者。()

5、《那时侯,我爱“玩儿课”》中的“玩儿课”指的是课外活动。

( )

五、阅读短文,完成相关要求。(20分)

(一)应运而生的“软广告”

从80年代起,世界企业界兴起提高企业美誉度的热潮。以前企业都重视广告——直接jièshào()产品,“上帝”对这种“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反感了,于是企业顺应“上帝”心理,来个新的攻关战术——“王婆卖瓜,不yāohe()卖瓜,但又要让你知道在卖瓜”,提高企业美誉度的“软广告”由此应运而生。美国的“可口可乐”公司,一会儿到中东解救饥荒,一会儿到非洲_______灾民。不久前,他们在莫斯科街头,竖起了1000个电话亭。种种公益壮举,把“可口可乐”宣扬得全球闻名。

随着三资企业在中国大地雨后春笋般地yǒngxiàn(),“软广告”也随之发展起来。“雀巢咖啡”落户中国后,年年________上海少年宫。今年七月,它还将________华东少儿比智慧、比动手能力的“拼拼乐”大赛。

1、根据拼音,在文章括号里填写正确的`词语。(分)

2、将“援助、赞助、资助”填入上文空格中。(分)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2分)

应运而生:_____________________

雨后春笋: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文章内容,写出“软广告”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1分)

5、有的公司为提高美誉度,还设计了公益广告,你知道的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写一条)(1分)

6、画出文中的一句歇后语,你能再写一句熟悉的歇后语吗?(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生命的礼物

那年,在美国考得驾驶执照,同时发给一张淡红色的小卡,卡上写着:按照统一的人体捐献法规,当我死之时,我作如下选择:

a、捐献我的任一器官和部件。

b、捐献我的心脏起博器官(植入日期为某年某月某日)

c、捐献下列部件和器官——

d、不捐献我的任一器官部件和心脏起博器。

以下是亲笔签名和日期。

真新鲜!要是我母亲见了,一定大惊失色。美国人简直是疯子!她虽然不相信“来生转世”之类的说法,但刚领到驾驶执照就谈死,她会认为“不作兴”。再说捐献器官,把尸体弄得支离破碎,她会认为太残酷。不过,我在a项上作了选择,就是说,一旦发生意外而死亡,我愿意捐献我的任何一个器官和部件。我签上自己的大名,把卡贴在驾驶执照后面,并把“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贴在驾驶执照正面。我端详这张驾驶执照,想象万一我遭不测,警察和救护人员赶到现场,翻开驾驶执照一眼就能看见“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就会立即拿我的器官去解求另一个垂危的生命……这是一份生命的礼物,赐予和被赐予都是一种幸福。美国大多数人都愿意做这种选择,我非常赞成这种做法。只是当时,我不曾将此事告诉母亲,怕她整天提心吊胆。

不久前,在一份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一美国青年在一场车祸中不幸丧生,根据他生前的愿望,医生摘取了他身上所有的可供利用的器官。两只肾脏分别移植给当地和欧洲的两名肾功能衰竭者,心脏和肝脏分别移植给两名濒(bīnpīn)临死亡的患者,两只眼球给两个失明者作了角膜移植。这位青年捐献的生命礼物,使四个垂死者重获亲生,两个盲人重见光明。当记者访问这个青年的母亲时,她说,她为儿子的行为感到骄傲,同时她还感谢那些接受她儿子器官的人。他们使她儿子的一部分在他们体内存活,她儿子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得以延续。看到他们,就像看到自己的儿子!

我把文章拿去读给我80岁的母亲听,她听了半晌(xiǎngshǎng)不说话,最后她缓缓地说这个母亲实在了不起只是我这样老的器官不知还能不能派上用场

我激动得一把抱住她:“你真是我的好妈妈!”

1、给文章最后倒数第2小节缺标点的地方补上标点符号。(2分)

2、在文中括号中选择字的正确读音。(1分)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分)

残酷()延续()激动()

4、将下列句子换一种说法。(2分)

⑴医生摘取了他身上所有的可供利用的器官。(改成“被”字句)

⑵她儿子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得以延续。(改成反问句)

5、在“人体捐献法规”中a项是“任一器官和部件”“任一”可否换成“所有”?为什么?(简要回答)(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开头详细描写捐献卡的目的是什么?(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我把卡贴在驾驶执照后面,并把‘捐献者’三个字

的小红点贴在驾驶执照正面。”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中“她儿子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得以延续”一句中“另一种形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9、倒数第二段中母亲的话“……只是,我这样老的器官不知还能不能派上用场?”的意思是什么?(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写作。(30分)

同学们,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因为有“爱”而美丽,也因为有“爱”而精彩。如果你是一个有爱心的孩子,一定能够发现自己身边那许许多多关于“爱”的故事。请你以《爱》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感情真实,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有一定条理,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少于600字。

编辑推荐:

小学 频道

作文频道

小升处频道

209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