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雪清芳
语文学习应注重基础,不能急于求成。每天制定好计划,哪怕只做一点儿但只要坚持语文水平就会大有长进。不妨看看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真题,以下仅供参考!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1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菜畦(qí) 磐石(pán) 炽痛(chì) 回环曲折(qǔ)
B.踌躇(chú) 嗥鸣(háo) 蝉蜕(tuì) 踱来踱去(duó)
C.彷徨(páng)机杼(shū) 亘古(gèn) 锲而不舍(qiè)
D.殷红(yīn) 红妆(zhuāng)云鬓(bìn) 妇孺皆知(rú)
2、下列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谰语 摇篮 人声鼎沸 一返既往 B.鉴赏 伫立 来势汹汹 警报叠起
C.怪诞 幽寂 扑朔迷离 一拍即和 D.斑斓 骊歌 义愤填膺 和蔼可亲
3、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没有其它声音,天地又如此空旷,因此,这叫声既显得寂寞,又使人感到振奋。
B.音乐界、教育界一些知名人士大声急呼:让好儿歌尽快走向我们的少年儿童。
C.她总是对人们微笑着,总是迫不急待地想对人民有所贡献。
D.如果那里的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引进几个人才也是杯水车薪,无计于事。
4、根据下面这段话的意思,填到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有的知识只须浅尝,有的知识只须粗知。只有少数专门知识需要深入钻研,仔细揣摩。所以,________________,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精读,细读,反复地读。
A.有的书只须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必须咀嚼揣摩
B.有的书必须咀嚼揣摩,有的书只须读其中一部分
C.有的书只须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
D.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有的书需要钻研、咀嚼
5、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如果仅仅满足于“浅阅读”,对于国家和民族将是灾难性的
②一个浅薄、浮躁的民族是无法强大和发展的
③这就是在高科技浪潮中,很多网络发达的国家反而更强调传统式阅读的原因
④阅读决定着一个民族思维的深度和高度,对文化传承、国家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A.①②③④ B. ③②①④ C. ④②①③ D. ①③④②
6、选出没有语病的一个句子( )(2分)
A. 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而且能丰富人的感情。
B. 目前,我国各方面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
C. 育才中学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开展多项综合实践活动,学生非常受欢迎。
D. 江中药业集团采取积极有效的节水措施,日用水量由去年同期的四十吨下降为现在的十吨,下降了三倍。
7、2011年7月20日下午2时,姚明在上海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正式退役。在新闻发布会主席台的背景墙上有大大的“明谢”二字。说说你对这二字的理解。(2分)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共16分)
(一)古诗文积累。(6分)
8、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共6分)
①《木兰诗》中描写战地寒冷、战斗生活艰苦的句子是: , 。
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有许多歌颂黄河、赞美黄河的诗词,请你写出与黄河有关的古典诗词(上下相连的两句): , 。
③赵师秀《约客》一诗中,常被用来形容江南梅雨季节的清新幽静的可爱景色的两句是: , 。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9——12题。(10分)
任末好学
任末①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②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③,削荆④为笔,克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⑤以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⑥其勤学,更以净衣易⑦之。临终诫⑧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选自王嘉《拾遗记》【注释】①任末:字叔本,东汉繁人(令属成都市新都县),少习《齐诗》,学识渊博,游京师,教授十年。②笈(jí):书箱。③庵:茅草编制的小屋。④荆:这里指荆的枝条。⑤麻蒿(hāo):一种植物,点燃后可照明。⑥悦:敬佩。⑦易:交换 ⑧诫:告诫。这是他临终时对他弟子说的话。
9、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的节奏。(只划一处,1分)
门 徒 悦 其 勤 学
10、解释文中别点的词语。(3分)
(1)每: (2)或: (3)题:
11、翻译下列两个句子。(4分)
①人而不学,则何以成?
②暗则缕麻蒿以自照。
12、本文具体表现了任末的什么精神品质?根据你对本文内容的理解,说说成语“行尸走肉”的意思。(2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3——19题。(16分)
小时候,日子是坎坷的,家里很少有一种欢乐的气氛,但每年我生日那天,家里总是愉快的。妈妈会烧那么多好吃的菜,爸爸也会买几件礼物,我便俨然成了骄傲的小公主。那时常想:莫非我的生日,真有一种能使大家欢乐的神奇魔力!
每年,我都盼望生日。每年,都在欢乐中度过生日。终于,我二十岁了。
“二十岁是个大生日”,同学对我说,爸爸妈妈也这么说。我参加过好几个同学的二十岁生日宴会。有的由于家里的房子不大,有的由于长辈在旁边,大都是有几分别扭的宴会。但是,爸爸妈妈不参加,景况就大不相同啦!同龄人有的是自己的快乐。一个狂欢的夜晚,常常让我们一下子感觉到自己长大了。
我的生日也要这样过!我想。可是,我有些为难了。
母亲早几天就在张罗,问我爱吃什么。父亲还问我喜欢什么礼物。我怎么开口呢?
时间不等人,同学早就约好了。如果爸爸妈妈请来外婆一家,就麻烦了。我嗫嗫嚅嚅地开了口:“我想请同学来热闹一天,你们那天先不参加,过几天家里再过,好吗?”
他们都不吭声了,脸色也不太好看,我差不多要哭了。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能理解女儿吗?她也是大人了,也有自己微不足道的`社交和由此产生的欢乐。而这一切,我怎么说得清楚呢?
僵了好一会儿,爸爸叹口气说:“好吧!我们出去躲一个晚上。”
生日那一天,妈妈还是为我买了许多荤素小菜,但大家却有些沉默,我也有些不知所措。不久,爸爸妈妈带着弟弟出去了。
我一个人,忙得不亦乐乎。菜摆满了一桌子,够丰盛的。我欣赏着自己的杰作,得意中常常掠过几丝不安,剪不断,理还乱,拂去又来。直到同学们来了以后,这几丝不安才冰消雪融。
欢乐一下子充满了整个房间,相册、娃娃、围巾……堆了一桌子,我们吵啊,闹啊,笑声夹着歌声一次又一次地爆发,当二十只蜡烛点燃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在这一个晚上,拥有了太多的快乐。
十点,爸爸妈妈回来了,我笑着请他们吃蛋糕,他们也似是高兴地与同学打招呼,吃了蛋糕,回自己房间去了。我送走同学回来时,他们已关灯睡了。以后几天,爸妈变得沉默寡言了,我也很难解释。
不久的一个下午,朱叔叔突然夫妻联袂来访。一进门,就对爸爸说:“今天要躲儿子生日,来你家混顿晚饭,你招待不招待?”他爱人俞阿姨也忍不住说:“十月怀胎,一把屎一把尿的,好容易盼他到二十岁,想同他欢欢喜喜过个生日也不成,他要请同学,不要老头子老太婆了,想想真伤心啊!”说着眼泪真的下来了。
大家都愣住了,妈妈跟着长叹一声,爸爸朝我眯眼睛。我鼻子一酸,哭了。
13、“小时候,日子是坎坷的,家里很少有一种欢乐的气氛”中“坎坷”一词使用是否准确?为什么?(2分)
14、文章开头写“我”小时候过生日家里很快乐有何作用?(2分)
15、体会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①我嗫嗫嚅嚅地开了口:“我想请同学来热闹一天,你们那天先不参加,过几天家里再过,好吗?”
②僵了好一会儿,爸爸叹口气说:“好吧!我们出去躲一个晚上。”
16、父母为什么要给“我”过20岁生日?“我”为什么希望生日聚会他们不要出席?(2分)
17、文章结尾写朱叔叔夫妻来访有何作用?(2分)
18、最后,“我鼻子一酸,哭了”,其中包含哪些感情?(2分)
19、读完这篇文章,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感受。(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0——24题。(14分)
1850次失败
许扣锁
①美国有一个小男孩,从小辍学在社会上混,父亲是个赌鬼,母亲是个酒鬼,他常被父母无缘无故打得鼻青脸肿。长大了,要独立做事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一无所长,没有学历,没有背景,更没有钱财。最后,决定当演员,他认为当演员的关键只要会表演就行了。
②为了演电影,他好不容易找了一份电影院引坐员的工作,一边工作,一边看免费 电影。每看完一场电影,他就仔细琢磨体味、吸取其中精华部分,然后尝试着写出同类型的一幕,一个人对着卫生间的镜子反复刻苦练习。一天晚上,他意外地看了一场电视直播的拳赛,由拳王穆罕 默德·阿里对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拳击手查克·威普勒。这个威普勒在阿里的铁拳下居然支撑了15个回合。拳赛一结束,他就找到了创作新剧本的灵感,写出了剧本——《洛奇》,讲述了一个穷困潦倒的青年靠个人奋斗,拼搏,最终获得世界拳王的故事。
③剧本完成后,他就揣着梦想开始拜访电影一条街的500多家电影公司。但事情并没想象的那么简单。拜访,被拒绝,又拜访,又被拒绝,再拜访,再次被拒绝……在两年多的时间里,被无情地拒绝了1850次,但他毫不气馁!第1851次时,他终于成功了。接着,他主演洛奇,结果竟一炮走红,初步奠定了他在好莱坞武打动作巨星的地位,成为观众心目中的超级偶像,更成为美国“自我超越,顽强拼搏,个人奋斗”的象征。
④他便是西尔维斯特·史泰龙。
⑤回首过去的奋斗历程,史泰龙说:“我得到了许多机会,也曾失败过许多次,但我从挫折中学会了成功,这便是人生。”
⑥其实,所谓成功者,就是站起来的次数比跌倒的次数多一次的人。
20、本文的标题有何表达效果?(3分)
21、本文是用第几人称写的?有什么作用?(3分)
22、第三段中“拜访,被拒绝,又拜访,又被拒绝,再拜访,再次被拒绝……”有何表达效果?(3分)
23、第五段中的“这”指代什么?(2分)
24、说说你对文中最后一句话的理解。(3分)
四、写作(40分)
25、以“微笑”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要求:(1)可以另拟标题,但标题中要有“微笑”一词,如:微笑的力量、最美的微笑、微笑是通用语、微笑是张名片等等。
(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班级、学生姓名等。
(3)文体不限,从自己的生活中取材,写真事、抒真情、说真话。
许多多000
1.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重点 篇一
一、南方农业的发展
1、原因:
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①南方战乱少,为经济发展提供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②南迁的中原人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③自然条件的变化,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南方自然条件保持较好;④引进新品种--从越南引进占城稻。
2、表现:①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②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茶树的栽培在江南的丘陵地区。
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1、丝织业水平的提高:(蜀地丝织业"号为冠天下")
2、棉织业的兴起:(海南岛发展到东南沿海)
3、制瓷业的成就: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哥窑的冰裂纹瓷器;瓷都:景德镇)
4、造船业的发展:(宋朝的造船业成当时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
三、南方商业的繁荣
1、南方商业都市的发展(商业都市:开封、杭州)杭州改为都城临安后,繁荣程度远远超过了北宋时的开封。
2、海外贸易的发展
3、货币制度的变化(四川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1)南宋时的商业都市是临安,其繁荣程度远远超过北宋时的开封,而且还出现有早市、夜市。
(2)宋朝的海外贸易,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中国商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3)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纸币发展趁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发展。
2.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重点 篇二
1.建立: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随后消灭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平定了全国。
2.即位:626年,李世民(唐太宗)即位,年号“贞观”。
3.统治
(1)纳谏:唐太宗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大臣魏征敢于直言,前后进谏200多次。
(2)用人: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宰相房玄龄、杜如晦。
(3)政治:①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②制定法律,减省刑罚;③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④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4)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5)军事上,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二、开元盛世
1.背景:唐玄宗多才多艺,治理国家也很有能力。即位后,稳定政局,励精图治。
2.措施
(1)重用贤能,出现贤相姚崇和宋璟。
(2)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3)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4)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三、遣唐使
1.含义:唐朝时,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
2.概况: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最多的一次达到500多人,同行的还有许多留学生和留学僧。
3.贡献: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安史之乱
1.背景: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 败。边将安禄山一身兼任范阳等三地的节度使,担负东北地区防御重任,逐渐扩张势力。
2.爆发: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3.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重点 篇三
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⑴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
⑵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次革命。
⑶影响: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二、都江堰
⑴时间:战国时期;⑵人物:秦国蜀郡太守李冰;⑶目的:防洪灌溉;
⑷作用: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
三、商鞅变法
1.背景:
⑴铁农具和牛耕使用和推广,土地逐步私化。
⑵封建地主阶级产生,封建经济发展。
⑶各国纷纷展开变法运动。
2.目的: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3.人物:商鞅(“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具有法家思想。时间:公元前356年
4.内容:
⑴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⑵奖励耕战。①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②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⑶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5.作用:⑴秦国经济得到发展;⑵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⑶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6.战国时变法的影响:
⑴通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
⑵地主阶级统治代替奴隶主贵族统治。
⑶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我国封建社会形成。
4.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重点 篇四
(一)夏朝的兴衰(夏朝是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
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2、“家天下”局面。家天下的局面是从启开始的。
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标志着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标志着“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3、巩固统治:建立了一整套国家机构,制定夏历。
4、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
5、灭亡:桀统治残 暴,约公元前1600年被商汤所亡。
(二)商朝(商朝是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
1、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
2、盘庚迁殷:盘庚迁都至殷,统治稳定。
3、灭亡:商王纣统治残 暴,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双方在牧野大战,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动脑筋: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1)暴 政引起民愤。
(2)商汤和周武王伐无道、除暴君深得民心。
(3)重用贤人,联合周边小国。
(三)西周(西周是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
1、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2、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2)内容:
①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
②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3)分封制的意义或作用: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4)实质: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
(西周时期社会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5)弊端:诸侯国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当诸侯国力量强大后,会威胁到周天子的统治地位,最终导致春秋战国的战乱与纷争。
3、灭亡:公元前841年,周厉王时发生国人暴 动。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时,西周被犬戎族所亡。
(四)东周建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阳,史称东周。
总结讨论:
(1)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
都是由于国君暴虐无道,统治残 暴,失去民心。
(2)从夏朝和商朝灭亡中我们能得什么启示?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5.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重点 篇五
一、元谋人:
⑴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⑵距今年代:约一百七十万年。
⑶生产生活:会制造工具,知道用火。
(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⑷历史地位: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
二、北京人:
⑴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
⑵距今年代:约七十至二十万年。
⑶生产生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会使用天然火和保存火种,过群居生活。
⑷历史地位: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
三、山顶洞人:
⑴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
⑵距今年代:约三万年。
⑶生产生活:用打制石器,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会与别的原始人群 交换生活用品。生活的集体——氏族。
第二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一、河姆渡原始居民:(南方的代表)
⑴地点:长江流域(浙江余姚河姆渡)。
⑵距今年代:约七千年。
⑶种植作物: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南方雨水多,气候温暖)
⑷生产生活: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子(南方多雨潮湿,干栏式可以通风防潮),过定居生活,会挖掘水井,饲养家畜,会制陶器,还会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二、半坡原始居民:(北方的代表)
⑴地点:黄河流域(陕西西安附近半坡村)。
⑵距今年代:约五六千年。
⑶种植作物: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的国家。
(粟,北方通称谷子,去壳后叫小米)
⑷生产生活:使用磨制石器,用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耒耜开垦土地,用石刀收割庄稼。饲养猪狗等动物,用骨制箭头、鱼叉、鱼钩打猎捕鱼。主食有粟,副食有鱼、肉、蔬菜等。住半地穴式房子(北方寒冷,干燥),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会纺线、织布、制衣。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北方)
⑴地点:山东泰安大汶口。
⑵距今年代:约四五千年。
⑶生产生活:用磨制石镰、石锄,陶器有黑陶、白陶。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
优质考试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