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ngkong88888
如果你的普通话没带有地方口音的话,二甲还是容易考的。说话尽量字正腔圆,夸张点,考试时说慢点,尽量发音完整就好了。若是你的普通话带有浓重的地方口音,那就得强化训练了,最好参加培训,听听专业老师是怎么交技巧的。
hyacinth46
1·首先是考试前的复习很重要,在那一段时间的语言环境可以很好的影响考试时候的状态。
2·自己准备一份教材来看,跟着里面的内容多读,多看。并且特别注意容易弄错的部分加强练习,和身边的人都用普通话交流。
3·看新闻学习主持人说话,语调语音,跟着朗诵。
4·考试的时候,会有一份材料读,可以自己控制好自己的语速,慢慢读·想清楚~ 语速过快就容易脱口而出说错。要有感情的朗读出来,这样就算有不标准的地方总体让人听起来也会很舒服。
5·不用紧张,心态要好,才能事半功倍。
普通话(Standard Mandarin/Putonghua) [1-2] 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标准汉语。 [3] 普通话作为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外国人学习中文的首选语言。 [4] 截至2015年,中国70%人口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尚有约4亿人只局限于听懂的单向交流。 [5]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实施方案》计划“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具体为全国普通话普及率平均达到80%以上。 [6]
清末已出现“普通话”一词,清廷1909年规定北京官话为“国语”,民国时期多次制定国语读音,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规定国家通用语言为普通话。国语的前身是明清官话,更早之前则称为雅言。普通话可看作官话方言的次方言。所以现代人读唐诗宋词元曲基本都能押韵),从《唐韵》到宋代《广韵》和明代初期的《洪武正韵》是继承。 [7]
沿革:1909年清政府将北京官话命名为国语;民国时多次制定标准,1918年北洋政府公布了第一套国家认可的国音注音字母,1923年国语统一筹备会第五次会议决定基于现代中国北方官话的白话文语法和北京话语音制定语音,1932年经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国音常用字汇》后,确定国语标准;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以北京市、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为普通话标准音的主要采集地,制定标准后于1955年向全国推广。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