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43

fanfanwing
首页 > 考试培训 > 软考试题及答案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蛋蛋love祺祺

已采纳

比特培训-25期(2017年下)-软件设计师培训课件,免费下载

链接:

比特培训-25期(2017年下)-软件设计师培训课件|年上半年软件设计师试题及解析|年-2016年试题及解析|13.常用算法设计方法(2017年上-打印版本--邓少勋--有答案--改革版本).docx|12.数据流图与数据库分析与设计(2017年年下-打印版本).doc|分析与设计(2017年下-第25期打印版本).doc|10.多媒体和知识产权(2017年下半年-打印版本).doc|09.计算机网络和安全(2017年下-25期-打印版本).docx|08.数据库打印版本(2017年下格式ok).docx|07.面向对象之设计模式代码.rar|07.面向对象设计模式--打印版本(2017年下-Java版本-25期).docx|06.操作系统原理与技术(打印版本-2017年下-25期).doc|05.数据结构(2017年下-打印版本)(邓少勋).docx|04.面向对象及Java实践(2017年下--完整打印版本).docx|03.计算机体系结构-打印版本(25期-2017年下).docx

软考试题及答案

164 评论(14)

已然晕菜

1、通信系统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要素是(C)。 A.终端、电缆、计算机 B.信号发生器、通信线路、信号接收设备 C.信源、通信媒体、信宿 D.终端、通信设施、接收设备 2、通信系统中,发射器的主要功能是(B)。 A.产生代传送的数据 B.将数据转换成适合在传输系统中传送的信号 C.将数据转发到传输介质上 D.将信号从一端送到另一端 3、今后数据通信的发展方向是(D)。 A.模拟传输 B.数字传输 C.模拟数据 D.数字数据 4、下列陈述中,不正确的是(D)。 A.数字通信系统比模拟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性更好 B.数字通信系统比模拟通信系统更便于集成化 C.数字通信系统比模拟通信系统更便于微形化 D.数字通信系统比模拟通信系统的信道利用率更高 5、波特率等于(B)。 A.每秒传输的比特数 B.每秒可能发生的信号变化的次数 C.每秒传输的周期数 D.每秒传输的字节数 6、承载信息量的基本信号单位是(A)。 A.码元 B.比特 C.数据传输速率 D.误码率 7、传送速率的单位“bps”代表(A)。 8、如果网络的传输速率为,要传输2MB的数据大约需要的时间是(C)。 分钟 分钟 小时10分钟 分钟 9、假设某个信道的码元传输速率为2000band,而且每一个码元携带4bit的信息,则该信道的信息传输速率为(D)。 10、在计算机网络中,表示数据传输可靠性的指标是(B)。 A.传输率 B.误码率 C.信息容量 D.频带利用率 11、在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中,一般要求误码率低于(C)。 12、下列关于信道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 A.信道所能允许的数据传输率 B.信道所能提供的同时通话的路数 C.以兆赫为单位的信道带宽 D.信道所允许的误码率 13、香农定理的结论可以定性地表达为:带宽一定的时候,信噪比越高,(A)越高。 A.信息量 B.信号衰减 C.数据传输率 D.信号频率 14、在TCP/IP体系结构中,与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对应的是(B)。 A.网络接口层 B.互联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 15、TCP/IP协议簇的层次中,解决计算机之间通信问题是在(B)。 A.网络接口层 B.网际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

281 评论(10)

先锋之家

5月16日 10:35 软件设计师考试大纲中计算机与软件工程知识 (1)首先基础知识中涉及到计算机硬件的内容和多媒体知识以及语言知识问题,这是一个量的积累,最后实现质的飞跃。 (2)数据结构部分,这是首次学习线性表、数组、广义表、树、图、查找算法和排序及算法的分析等。这部分的学习,要吃透理论、适当加大习题量、最好能结合上机,深化理解。数据结构好比是武功中的内功,数据结构学习用了我一至二年的时间,以自学教材为主。吃透理论就是反复读书,以一本书为主(目前清华大学严蔚敏老师的数据结构是一个经典),可能的话,再搜罗其他版本的教程,这样可以互相印证,就同一问题,多看几本书这一做法,也可推广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 (3)操作系统知识,主要从资源管理的角度来分析系统功能的实现。假设你要设计一个新的操作系统,如何实现它?操作系统理论就是向读者逐步介绍和解释。重点是五大管理职能的实现及其原理。 (4)计算机网络中对ISO/OSIRM七层的划分以及各种协议的功能。传输理论、互联设备、Internet知识,除参考模型理论外,其他的比较比较凌乱。 (5)系统安全问题是目前社会关注的问题,也是应用价值较高的知识,可结合现实中的相关问题来加深理解。 软考中的信息化、标准化知识是新增考点,是对基本素质的考查,也要重视。 专业英语,不是软件考试特有的,是专业知识+英语水平,考前不需专业准备,平时有意识地上网读点英文专业资料。 软考的考试内容既是大学计算机本科专业的必修课,同时又有着鲜明的侧重点,这对于没有经过系统学习的朋友们来说,无疑是一次全面、深入学习的机会,无论是自学或是参加培训,只要去学了就会对计算机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而不只是停留在过去那些肤浅的认识上面。 以上是专业背景知识,是对软件设计师基本素养的要求。 软件设计师的专业能力 软件设计师,关键是设计软件的能力。考试大纲要求:要熟悉软件工程、软件过程改进和软件开发项目管理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软件设计的方法和技术;掌握C程序设计语言及指定的四种面向对象语言中的一种。这部分专业能力严重依赖工作实践,要求有一定经验的积累,是具有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的体现,但目前大量在校生参加考试,虽没什么工作经验可言,但通过学习和借鉴,仍可以取人之长,补已之短。 这部分内容主要体现在下午的考试题中,现就如何应对下午的考试进行分析: 在近几次考试中,下午试题分五个题目,一个数据库、一个程序填空题、一个面向对象的语言题,另两个题目分别为数据流图、UML或流程图等。 数据库题目,要求补全SQL语言,这要求考生熟悉SQL的语言,无论对上午题目还是下午题目都很重要。这是学习和复习的一个重点。 数据流图,DFD是一种分析系统数据流程的图形,意在让用户理解系统的功能、输入、输出和数据存储等。请认真弄清其应用后,在画出数据流图的情况下,系统的功能也就确定了,再经过细化,逐步向物理结构迈进。考核时,试题多从父图和子图的平衡来分析。这部分内容,解题的关键是高度重视题目说明,务必正确、深入理解其内容,必要时要读几遍,同时对于给出的图表,也要务必看懂。这样答题就轻松了,答案实际就蕴含在说明中。 流程图类题目,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了,它就一个具体问题的解题思路进行描述,是面向过程的。但所求问题是千差万别的,因此应理解思路,细心作答。 程序填空是答题形式最简单同时也是难度最大的。为便于阅卷,这类题目以程序填空形式出现,这不仅要求理解问题本质,同时也要弄清作者解题思路,这一点比自己独立完成程序设计要难得多。依个人经验,首先要针对问题,设计自己的思路,解决问题,确定先后顺序;然后试读程序,如果思路大体一致,题就容易解决了,如果思路不一致,就要设法弄清每一段代码的功能及其逻辑结构,进而弄清命题人的解题思路,再顺势解决问题。人们常讲,答案就在题目中,这是对的。在分析问题过程中,找到所求答案。不过前提条件是考生要熟悉这种语言,又要明白解题思路,这样才能正确作答。 近年来对于统一建模语言UML考查较多,已引起了考生的注意。它代表了软件工程的发展趋势,目前是可视化建模的事实上的工业标准。人们对于图的理解相对其他形式更容易一些,图能更清晰地描述和说明问题的本质,因此,UML体现了这一特点。这类题目难度与数据流图相似,自然解题思想也相同。从形式上看,数据流图更朴实一些,UML类的题目则透出一种新颖、现代的气息。 最后的题目面向对象语言是一个选做题,给考生以自由,可以发挥个人的优势。命题已注意到不同语言的考查难度的一致性,要求考生就同一问题回答,实现了形式上的公平。 应考的核心问题 要高度重视近几年的试题。试题是对考试大纲的外化,是对相应知识的梳理,直接体现考查意图。如能把历年试题研究几遍,通过考试不成问题。因此,一个高效的学习方法,就是先研究历年考试题,通过做题,巩固已有知识,强化能力。针对试题不同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找出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然后带着问题去读书,查找相关资料,做到有的放矢,针对性强。从应考角度讲,这种方法效率可能最高。 考试是对参考人的综合性评测,每个考生只要答对60%的题目就能通过考试。考过了,意味着一个学习阶段的终结,另一个学习阶段的开始,是对个人知识体系和实践能力的检测。 我的考试经验:考前集中学习是必要的,研究往年考题很重要,考试信心要增强。虽然软考的通过率并不高,但要相信“天道酬勤”的道理。

296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