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29

hailanlan75
首页 > 考试培训 > 司法考试卷二答案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飛天彩绘

已采纳

注明:以下各题所列A、B、C、D选项中,下划黑线的即参考答案。 2008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二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甲男(25岁)明知孙某(女)只有13岁而追求她,在征得孙某同意后,与其发生性行为。甲的行为没有造成危害后果 B.警察乙丢失枪支后未及时报告,清洁工王某捡拾该枪支后立即上交。乙的行为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C.丙诱骗5岁的孤儿离开福利院后,将其作为养子,使之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丙的行为造成了危害后果 D.丁恶意透支3万元,但经发卡银行催收后立即归还。丁的行为没有造成危害后果 2.A.甲明知自己的财物处于国家机关管理之中,但不知此时的个人财物应以公共财产论而窃回。甲缺乏成立盗窃罪所必须的对客观事实的认识,故不成立盗窃罪 B.乙以非法占有财物的目的窃取军人的手提包时,明知手提包内可能有枪支仍然窃取,该手提包中果然有一支手枪。乙没有非法占有枪支的目的,故不成立盗窃枪支罪 C.成立猥亵儿童罪,要求行为人知道被害人是或者可能是不满14周岁的儿童 D.成立贩卖毒品罪,不仅要求行为人认识到自己贩卖的是毒品,而且要求行为人认识到所贩卖的毒品种类 3.A.甲的预备行为导致了乙死亡,仅成立故意杀人预备 B.甲虽已着手实行杀人行为,但所预定的实行行为(勒乙的脖子)并未实施完毕,故只能认定为未实行终了的未遂 C.甲已着手实行杀人行为,应认定为故意杀人既遂 D.甲的行为是故意杀人预备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想象竞合犯,应从一重罪论处 4.A.由于违法性认识不是故意的认识内容,所以,甲仍然构成故意犯罪 B.甲没有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所以不成立犯罪 C.甲虽然不成立故意犯罪,但成立过失犯罪 D.甲既可能成立故意犯罪,也可能成立过失犯罪 5.A.儿童赵某生活在贫困家庭,甲征得赵某父母的同意,将赵某卖至富贵人家。甲的行为得到了赵某父母的有效,并有利于儿童的成长,故不构成拐卖儿童罪 B.在钱某家发生火灾之际,乙独自闯入钱某的住宅搬出贵重物品。由于乙的行为事后并未得到钱某的认可,故应当成立非法侵入住宅罪 C.孙某为戒掉网瘾,让其妻子丙将其反锁在没有电脑的房间一星期。孙某对放弃自己人身自由的是无效的,丙的行为依然成立非法拘禁罪 D.李某同意丁砍掉自己的一个小手指,而丁却砍掉了李某的大拇指。丁的行为成立故意伤害罪 6.A.甲成立盗窃罪(既遂),丙无罪 B.甲成立盗窃罪(未遂),丙成立盗窃罪(既遂) C.甲成立盗窃罪(既遂),丙成立侵占罪 D.甲成立盗窃罪(未遂),丙成立侵占罪 7.A.甲与乙构成故意杀人的共同犯罪 B.甲构成故意杀人罪,乙构成包庇罪 C.甲构成故意杀人罪,乙构成遗弃罪 D.甲构成故意杀人罪,乙无罪 8.A.甲在嫡拘星允钡恋靡惶岚丶乙豢床欧⑾痔岚诮鲇幸恢智埂R蛭P谋蝗朔⑾郑妆憬智共卦谠「紫隆<追欠ǔ钟星怪У男形皇粲诓豢煞5氖潞笮形? B.乙抢夺他人手机,并将该手机变卖,乙的行为构成抢夺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应当数罪并罚 C.丙非法行医3年多,导致1人死亡、1人身体残疾。丙的行为既是职业犯,也是结果加重犯 D.丁在绑架过程中,因被害人反抗而将其杀死,对丁不应当以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实行并罚 9.A.徐某被行政拘留的15天可以折抵刑期 B.徐某被行政拘留的15天不应当折抵刑期 C.应当将1年有期徒刑与15天的拘留按照限制加重原则实行并罚 D.15天的行政拘留应当被1年有期徒刑吸收 来源:考试大 10.A.危险物品肇事罪 B.失火罪 C.放火罪 D.重大责任事故罪 11.A.甲、乙构成高利转贷罪,丙无罪 B.甲、乙构成骗取贷款罪,丙无罪 C.甲、乙构成高利转贷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丙构成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 D.甲、乙构成骗取贷款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丙构成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 12.A.抢劫罪(未遂) B.抢劫罪(既遂) C.绑架罪 D.敲诈勒索罪 13.A.乙构成拐卖妇女罪 B.甲构成拐卖妇女罪的共犯 C.甲构成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 D.丙构成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 14.A.侵占罪 B.盗窃罪(间接正犯) C.诈骗罪 D.金融凭证诈骗罪 15.A.抢夺罪(未遂) B.抢夺罪(中止) C.抢夺罪(既遂) D.抢劫罪(转化型抢劫) 16.A.构成盗窃罪 B.构成侵占罪 C.构成抢夺罪 D.仅成立民法上的不当得利,不构成犯罪 17.A.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B.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 C.妨害公务罪 D.故意伤害罪 18.A.甲虽然是国家工作人员,但没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应认定为盗窃罪 B.甲虽然没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但也不属于将他人占有的财物转移为自己占有,故应认定为侵占罪 C.甲将自己基于职务保管的财物据为己有,应成立贪污罪 D.甲实际上是通过欺骗手段获得财物的,应认定为诈骗罪 19.A.甲的行为属于盗窃中止 B.甲的行为属于盗窃预备 C.甲的行为属于盗窃未遂 来源:考试大 D.甲与乙构成盗窃罪(既遂)的共犯 20.A.第①句正确,其他错误 B.第②句正确,其他错误 C.第③句正确,其他错误 D.第④句正确,其他错误 21.A.甲市法院 B.乙市法院 C.丙市法院 D.丁市法院 22.A.补充侦查完毕后的审查起诉期限 B.发现犯罪嫌疑人另有重要罪行后的侦查羁押期限 C.处理当事人回避申请后的法庭审理期限 D.检察院补充侦查完毕移送法院继续审理的审理期限 23.A.自诉案件是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B.告诉才处理的案件是自诉案件 C.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与自诉案件,只是说法不同,含义相同 D.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与自诉案件二者之间没有关系 24.A.公安机关有权申请复议复核 B.某甲有权向原决定检察院申诉 C.某乙有权向上一级检察院申诉 D.申诉后,上级检察院维持不起诉决定的,某乙可以向该地的中级法院提起自诉 25.A.应当排除,不得用作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B.由检察机关侦查部门负责人根据情况决定 C.由检察委员会或者检察长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决定 D.在审判时,由人民法院根据案件具体情况作出裁判

司法考试卷二答案

210 评论(13)

许文强的爷

受司法部国家司法考试办公室委托,中国普法网现予公布 2013 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参考答案。以下各题所列 A 、 B 、 C 、 D 选项中,下划黑线的即参考答案。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转载。

试 卷 二

一、单项选择题。

1 .

A .为维护社会稳定,无论甲的行为是否严重扰乱社会秩序,都应追究甲的刑事责任

B .为防范危害航空安全行为的发生,保护人民群众,应以危害公共安全相关犯罪判处甲死刑

C . 从事实和法律出发,甲的行为符合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犯罪构成,应追究其刑事责任

D .对于散布虚假信息,危及航空安全,造成国内国际重大影响的案件,可突破司法程序规定,以高效办案取信社会

2 .

A .第①句正确,第②③④句错误

B .第①③句正确,第②④句错误

C .第①②③句正确,第④句错误

D . 第 ① ② ③ ④ 句均正确

3 .

A . 学理解释中的类推解释结论,纳入司法解释后不属于类推解释

B .将大型拖拉机解释为《刑法》第 116 条破坏交通工具罪的“汽车”,至少是扩大解释乃至是类推解释

C .《刑法》分则有不少条文并列规定了“伪造”与“变造”,但不排除在其他一些条文中将“变造”解释为“伪造”的一种表现形式

D .《刑法》第 65 条规定,不满 18 周岁的人不成立累犯;《刑法》第 356 条规定,因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过刑,又犯本节规定之罪的,从重处罚。根据当然解释的原理,对不满 18 周岁的人不适用《刑法》第 356 条

4 .

A . 2011 年 4 月 30 日 前犯罪,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适用修正前的刑法条文,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B . 2011 年 4 月 30 日 前拖欠劳动者报酬, 2011 年 5 月 1 日 后以转移财产方式拒不支付劳动者报酬的,适用修正后的刑法条文

C . 2011 年 4 月 30 日 前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的,适用修正后的刑法条文

D . 2011 年 4 月 30 日 前扒窃财物数额未达到较大标准的,不得以盗窃罪论处

5 .

A .甲的行为属于作为的危害行为

B .甲的行为与乙的重伤之间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C . 甲具有伤害乙的故意,但不构成故意伤害罪

D .甲的行为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

6 .

A .甲断定玉坠为不值钱的仿制品具有一定根据,对“数额较大”没有认识,缺乏盗窃犯罪故意,不构成盗窃罪

B .甲将所盗玉坠卖给丙,具有可罚性,不属于不可罚的事后行为

C .不应追究甲盗窃玉坠的刑事责任,但应追究甲诈骗丙的刑事责任

D . 甲诈骗丙的诈骗数额为 5 万元,其中 3 万元既遂, 2 万元未遂

7 .

A .甲的不救助行为独立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B .甲的不救助行为独立构成不作为的过失致人死亡罪

C . 甲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

D .甲的行为仅成立正当防卫

8 .

A .甲进入的虽是小超市,但乙已在椅子上睡觉,甲属于入户抢劫

B .只要持枪抢劫,即使分文未取,也构成抢劫既遂

C .对于持枪抢劫,不需要区分既遂与未遂,直接依照分则条文规定的法定刑量刑即可

D . 甲虽“亏了” 12 元,未能获利,但不属于因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构成抢劫罪既遂

9 .

A .无论是被教唆人接受教唆实施了犯罪,还是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教唆他人犯罪,都能适用该款前段的规定

B .该款规定意味着教唆犯也可能是从犯

C .唆使不满 14 周岁的人犯罪因而属于间接正犯的情形时,也应适用该款后段的规定

D . 该款中的“犯罪”并无限定,既包括一般犯罪,也包括特殊身份的犯罪,既包括故意犯罪,也包括过失犯罪

10 .

A .冒充警察招摇撞骗,骗取他人财物的,适用特别法条以招摇撞骗罪论处

B .冒充警察实施抢劫,同时构成抢劫罪与招摇撞骗罪,属于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论处

C . 冒充军人进行诈骗,同时构成诈骗罪与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的,从一重罪论处

D .冒充军人劫持航空器的,成立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与劫持航空器罪,实行数罪并罚

11 .

A .均应填“假释”

B . 均应填“缓刑”

C .既可均填“假释”,也可均填“缓刑”

D .既不能均填“假释”,也不能均填“缓刑”

12 .

A . 甲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死伤,触犯交通肇事罪

B .甲在作业中违反安全管理规定,发生重大伤亡事故,触犯重大责任事故罪

C .甲不构成交通肇事罪与重大责任事故罪的想象竞合犯

D .甲为逃避法律责任,将丙带离事故现场后遗弃,致丙不得救治而亡,还触犯故意杀人罪

13 .

A .虚报注册资本罪

B .虚假出资罪

C .抽逃出资罪

D . 无罪

14 .

A .伪造货币罪中的“货币”,包括在国内流通的人民币、在国内可兑换的境外货币,以及正在流通的境外货币

B . 根据《刑法》规定,伪造货币并出售或者运输伪造的货币的,依照伪造货币罪从重处罚。据此,行为人伪造美元,并运输他人伪造的欧元的,应按伪造货币罪从重处罚

C .将低额美元的纸币加工成高额英镑的纸币的,属于伪造货币

D .对人民币真币加工处理,使 100 元面额变为 50 元面额的,属于变造货币

15 .

A .侵占罪

B . 信用卡诈骗罪

C .诈骗罪

D .盗窃罪

16 .

A .为寻求刺激在车站扒光妇女衣服,引起他人围观的,触犯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未触犯侮辱罪

B . 为报复妇女,在大街上边打妇女边骂“狐狸精”,情节严重的,应以侮辱罪论处,不以诽谤罪论处

C .捏造他人强*妇女的犯罪事实,向公安局和媒体告发,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触犯诬告陷害罪,未触犯诽谤罪

D .侮辱罪、诽谤罪属于亲告罪,未经当事人告诉,一律不得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

17 .

A .侵占罪

B . 盗窃罪

C .诈骗罪

D .盗窃罪与诈骗罪的竞合

18 .

A . 以非法行医罪的结果加重犯论处

B .以非法行医罪的基本犯论处

C .以过失致人死亡罪论处

D .以医疗事故罪论处

19 .

A .盗伐林木包括砍伐树枝,甲公司的行为成立盗伐林木罪

B .盗伐林木罪是行为犯,不以破坏林木资源为要件,甲公司的行为成立盗伐林木罪

C .甲公司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只成立滥伐林木罪

D . 不能以盗伐林木罪判处甲公司罚金

20 .

A . 贪污罪

B .为亲友非法牟利罪

C .诈骗罪

D .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

21 .

A .对于“关系密切”应根据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实质进行解释,不能仅从形式上限定为亲朋好友

B .根据 A 选项的观点,“关系密切”包括具有制约关系的情形,甲构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C .丁构成徇私枉法罪,甲构成徇私枉法罪的教唆犯

D . 甲的行为同时触犯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与徇私枉法罪,应从一重罪论处

22 .

A .正当程序主义

B .形式真实发现主义

C .积极实体真实主义

D . 消极实体真实主义

23 .

A .职权主义

B . 当事人主义

C .纠问主义

D .混合主义

24 .

A . A 市中级法院

B . B 市中级法院

C . C 市中级法院

D .乙省高级法院

25 .

A .再次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并要求在一个月内补充侦查完毕

B .要求公安机关收集并提供新发现的盗窃犯罪的证据材料

C .对新发现的盗窃犯罪自行侦查,并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D . 将新发现的盗窃犯罪移送公安机关另行立案侦查,对已经查清的抢劫犯罪提起公诉

26 .

A .人民陪审员制度目的在于协助法院完成审判任务,陪审团制度目的在于制约法官

B . 人民陪审员与法官行使相同职权,陪审团与法官存在职权分工

C .人民陪审员在成年公民中随机选任,陪审团从有选民资格的人员中聘任

D .是否适用人民陪审员制度取决于当事人的意愿,陪审团适用于所有案件

27 .

A . 将刘某涉嫌的两个犯罪以及苏某涉嫌的犯罪并案处理,由检察院一并侦查

B .将刘某涉嫌的两个犯罪并案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C .将刘某和苏某涉嫌的非法拘禁犯罪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D .将刘某涉嫌的两个犯罪以及苏某涉嫌的犯罪,移送公安机关一并侦查

28 .

A . 赵某的申请理由不符合法律规定,法院院长应当驳回申请

B .赵某在法庭调查前没有申请回避,法院院长应当驳回申请

C .如法院作出驳回申请的决定,赵某可以在决定作出后五日内向上级法院提出上诉

D .如法院作出驳回申请的决定,赵某可以向上级法院申请复议一次

29 .

A . 沈律师不得担任洪某辩护人

B .如果洪某系法律援助对象,沈律师可以担任洪某辩护人

C .如果被告人洪某同意,沈律师可以担任洪某辩护人

D .如果公诉人未提出异议,沈律师可以担任洪某辩护人

30 .

A .在现场立即询问证人甲

B . 传唤证人乙到公安机关提供证言

C .到证人丙租住的房屋询问证人丙

D .到证人丁提出的其工作单位附近的快餐厅询问证人丁

31 .

A .保证金应当由决定机关统一收取,存入指定银行的专门账户

B .对于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不得采取取保候审措施

C . 对同一犯罪嫌疑人不得同时使用保证金担保和保证人担保两种方式

D .对违反取保候审规定,需要予以逮捕的,不得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32 .

A .不予受理

B . 可以采取查封、扣押或者冻结被告人财产的措施

C .只有在王某提供担保后,法院才予以财产保全

D .移送财产所在地的法院采取保全措施

33 .

A . 甲被判处拘役六个月,其被指定居所监视居住 154 天的期间折抵刑期 154 天

B .乙通过贿赂手段被暂予监外执行,其在监外执行的 267 天不计入执行刑期

C .丙在暂予监外执行期间脱逃,脱逃的 78 天不计入执行刑期

D .丁被判处管制,其判决生效前被逮捕羁押 208 天的期间折抵刑期 416 天

34 .

A . 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理由

B .拒绝受理并向卢某的父母解释不立案原因

C .认为符合立案条件的,可以立案并交由公安机关侦查

D .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应当建议公安机关立案

35 .

A .事后审查的对象主要包括逮捕、羁押、搜查等

B .事后审查主要针对的是强行性侦查措施

C .采取这类侦查行为不可以由侦查机关独立作出决定

D . 对于这类行为,公民认为侦查机关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寻求司法途径进行救济

36 .

A .起诉便宜主义

B . 起诉法定主义

C .公诉垄断主义

D .私人诉追主义

37 .

A .职权主义原则

B .证据裁判规则

C . 直接言词原则

D .集中审理原则

38 .

A . 被告人有权拒绝辩护人辩护,合议庭应当准许

B .辩护律师独立辩护,不受当事人意思表示的约束,合议庭不应当准许拒绝辩护

C .属于应当提供法律援助的情形的,合议庭不应当准许拒绝辩护

D .有多名被告人的案件,部分被告人拒绝辩护人辩护的,合议庭不应当准许

39 .

A .应当建议检察院改变起诉罪名,不能直接以抢劫罪定罪

B . 可以直接以抢劫罪定罪,不必建议检察院改变起诉罪名

C .只能判决无罪,检察院应以抢劫罪另行起诉

D .应当驳回起诉,检察院应以抢劫罪另行起诉

40 .

A .可以建议检察院提出抗诉,通过审判监督程序加以改判

B .可以自行启动审判监督程序加以改判

C .可以撤销原判并建议检察机关重新起诉

D . 可以用裁定对判决书加以更正

41 .

A .写出强制医疗意见书,移送检察院向法院提出强制医疗申请

B . 撤销案件,将何某交付其亲属并要求其积极治疗

C .移送强制医疗机构对何某进行诊断评估

D .何某的亲属没有能力承担监护责任的,可以采取临时的保护性约束措施

42 .

A .对叶某强制医疗的决定,检察院可以提出纠正意见

B .叶某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复议

C . 叶某对强制医疗决定可以向上一级法院提出上诉

D .郭某的近亲属可以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复议

43 .

A .行政处罚

B . 行政强制措施

C .行政强制执行

D .行政许可

44 .

A .有权制定规章

B .主管国务院的某项专门业务,具有独立的行政管理职能

C . 该局的设立由国务院编制管理机关提出方案,报国务院决定

D .该局增设司级内设机构,由国务院编制管理机关审核批准

45 .

A .因田某不具有申请人资格,拒绝公开合法

B .因行政处罚决定为重点公开的政府信息,拒绝公开违法

C .田某应先申请复议再向法院起诉

D . 田某的起诉期限为 3 个月

46 .

. 如复议机关撤销对关某的处罚,公安分局应当及时将收取的保证金退还关某 D

47 .

A . 规划局发放许可证不得向某公司收取任何费用

48 .

C . 可以在上位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范围内,对实施该许可作出具体规定

49 .

B . 5000 元

50 .

A . 申请复议的期限为 30 日

354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