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26

茶舞清香
首页 > 考试培训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踏雪1230

已采纳

一、单项选择题: 1-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下列各题选项中,只有1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括号中。 1.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的会议是 ( c ) A.党的二大 B.遵义会议 C.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D.党的七大 2.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提出的著名论断是 ( a ) A.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B.兵民是胜利之本 C.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二、多项选择题:3-4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下列各题选项中,至少有2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括号中。少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国共合作为基础所建立的统一战线有 ( ac ) A.国民革命联合战线 B.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年,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中指出:我们要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学风。学风问题主要指: ( bcd ) A.对待知识分子的态度问题 B.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 C.我们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 D.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 三、简答题:第5小题,共15分。要求回答简明扼要,答出要点即可。 5.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学习思考题) 第一,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第二,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 第三,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四、辨析题:第6小题,共15分。要求先对所给命题或观点做出正误判断,然后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做到观点正确,言之有理。 6.解决了中国革命问题,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的完成。 错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是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开始的,又是伴随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步伐而不断发展的。只要实践不停止,理论就要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就需要不断中国化。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概论和“三个代表”思想概论》课后复习题) 五、材料题:第7小题,共15分。阅读以下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进行分析。 7.减租减息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减租又称二五减租,即规定地主地地租一律照原租额减收25%,地租的最高额不得超过。减息的原则是“分半减息”,规定放贷的年利率最高不得超过10%。下表系1942年至1944年对北岳、大行等五个抗日根据地调查的数据。(本题系2007年考研政治试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当地土地流向及农村阶级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2)简述实行减租减息政策的意义。 (3)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主要任务。结合此表说明减租减息政策的局限性。 答案要点: (1)从上表可以看出,作为农村直接的剥削者,地主的户数在减少,土地占有率明显降低;直接的被剥削者,广大贫雇农的户数在减少,土地占有量有所增加;中农的户数和土地占有量明显增加。上述土地流向及各阶级、各阶层户数的增减,表明封建势力在削弱,农民的经济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农村阶级关系趋向缓和。(4分) 六、论述题:第8小题,共25分。要求分析论述紧扣题意,合乎逻辑,理论联系实际。 8.为什么说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 ( 1 )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富强的客观要求和必要条件。近代历史证明中华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加速实现国家工业化,只有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面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增强国防实力,有效地捍卫国家的独立与安全。 ( 2 )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迅速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必要的条件。全国大陆解放和土地改革完成后,国内主要矛盾转变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随着形势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的限制和资产阶级反限制的斗争,不仅不可避免,而且冲突越来越明显。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

115 评论(15)

杭州lili

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内容如下:

第一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民族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要前提、终目的。

第二章:阶级局限性、伟大的革命潜力、不能担负反帝反封建的领导重任、软弱性、改良行不通、须用革命的手段。

第三章:推翻封建帝制、未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民族伟大复兴的开始。

第四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群众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坚强的领导核心、科学的指导思想、明确的奋斗目标、新的革命方法、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国共合作、统一战线、合作的政治基础、右倾错误、无产阶级领导权。

第五章: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左”倾错误、不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第六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减租减息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党的建设、整风运动、反对主观主义、毛泽东思想成熟、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共七大。

283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