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34

酒酿圆子珺
首页 > 考试培训 > 北师大附中高一分班考试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xiaoshu20061

已采纳

我是你学长,开学不分班考试,第一天直接告诉你在哪班,要想去重点班最好提前托关系,房山区教材都一样,但教学速度我们学校与西城区一样,比其它学校快一些

北师大附中高一分班考试

140 评论(8)

落落晓婷

高一新生入学分班考试你了解多少?北京一些中学会有入学分班考试,每个学校不一样,所以分班考试也不是统一进行的,一般重点高中都会有分班考试,重点高中会有实验班,通过分班摸底考试将一些成绩好的学生分到实验班,成绩一般的学生在普通班。下面整理了几个关于分班考试的问题及解答,和大家分享一下。问题一、分班考试为何物?答:北京市的绝大部分高中,尤其是重点高中,会在新高一开学前(多数学校在七月末八月初、少数在八月末九月初正式开课前)对全体新生进行摸底考试,名为分班考试。其目的为选拔实验班学生,并让所有学生在入学前有紧张感,顺利步入高中。有些学校选择先教学,后考试的形式,检查学生功底与快速接受知识的能力,其教学内容往往包涵高中重点板块知识;所出题目难度较大,知识点涉及广泛,题目风格与中考截然不同,且每年都有或多或少的变化。问题二:为什么一定要进入实验班?答:1. 实验班的资源配置更优秀,好老师的影响力毋庸置疑;2. 实验班学习氛围更浓,竞争激烈从而潜移默化;3. 教学进度更快,教学内容更丰富、难度更大;4. 身边的朋友更优秀,与优秀的人群在一起,你必定要是优秀的!问题三:分班考试考察哪些内容?答:数学学科特点:第一类,考前先讲课,考察内容包括初中知识与高中知识。代表学校为人大附中、清华附中。第二类,仅考察初中知识,题目综合性强。多数学校属于第二类。此外北师大二附、中关村中学、北方交大附中、理工附中、八十中学等学校在历年中虽有入学考试,但并不影响分班,其实验班学生直接按中考成绩选拔。物理学科特点:人大附中、清华附中采取先授课再考试的形式,在考试中涉及高中知识。北大附中、四中、101中学等学校在考察时侧重初中及初高中衔接的知识点,难度较大,接近竞赛难度。一些题目的复杂度接近高中考题。八中、八一中学等学校考试以初中知识和中考难度为基准,题量会较大。化学学科特点:第一类是以人大附中、101中学为代表,以考前先讲课或给"信息题"的形式,同时考察初中和高中的内容。第二类学校以北大附中、北京四中为典型,其分班考试基本不涉及到高中知识,但难度较大,是初中竞赛的难度,并且对于做题速度也有一定的要求。在全市重点学校中,也有不少学校在分班考试中不涉及化学内容,理科考察重点放在数学与物理上,如清华附中。文科试卷特点(语文、英语):语文分班考试试题在题型上与中考题型比较像,但难度高于中考。在知识考察上更侧重于考察学生的课外知识积累。默写与文学常识会考到初中课本上没有讲到的古诗词、知识。文言文阅读与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等题目难度都较大,题型灵活。语言运用部分对于对联的考查非常广泛。作文多为材料和话题作文,以议论文为主。部分学校要求写200字左右小作文。英语分班考试在题型上分为单项选择、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写作、听力,其中写作与听力为个别学校的考察内容。英语考试普遍体现考察范围广、考试题量大、考察词汇量大、题目难度高等特点,对学生的英语实力与课外积累有较高的要求。问题四:如何备战分班考试?答:1. 暑期坚持学习,加深初中或巩固高中,不要失去对题的感觉;2. 联系师兄师姐,翻阅学校贴吧,询问查找去年考试方向;3. 分科目对所考查知识做系统复习,适当拓展竞赛知识,坚持不懈。

269 评论(14)

努力坚持

本人是株洲北师大毕业的。。。答案只是我个人感觉。。1:活动也不是经常搞,但是也比较多,像春游啊,红歌唱响红五月啊,趣味运动会啊等等,现在回想起和同学一起玩很怀念。2:我接触过的老师都不错,挺和善的,而且有耐心,我是艺术班的,文化方面可能没有文化班的好,但是老师也没有对我们有不一样的地方。3:高一好像只有月考和期中期末,高二会增加,高三比较苦,周考,月考,期中期末,还不定期的老师组织考试,但是我觉得每个学校都差不多这样。4:北师大的环境应该没话说,虽然没有二中那种岁月沉淀的感觉,但是很舒服,稍微现代化一些。5:我2011年毕业,教育局综合指标完成率148%,居株洲第一。应届重点班(平均3A2B入学成绩)一本上线率,二本上线率。应届理科最高分名列株洲第三。应届生(平均1A4B入学成绩)一本52人,上线率23%,二本143人,上线率62%。一本人数146人,上线率33%,二本人数361人,上线率80%。一人高分超过清华录取线。6:我不是重点班的学生,对学费是否全免不是太清楚,但是三年下来,听说好像是全免,当时我还小小羡慕了一下,哈哈希望可以帮到你。。

314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