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01

Camillemcc
首页 > 考试培训 > 高中语文月考试卷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三尺优姬

已采纳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为大家推荐了人教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第Ⅰ卷选择题部分(共27分)

一、基础知识部分(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意全对的一项是( )

A、沁(xīn)园春 百舸(gě) 峥嵘(zhēngróng) B、瞋(chēn)目 厚遗 (wěi)秦王

C、颓圮(qǐ) 方遒(qiú) 岁月稠(cóu) D、青荇 (xìng) 浪遏(è) 濡(rú)缕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怅廖廓 苍茫大地 峥嵘岁月 书生义气

B.浪遏飞舟 五岭逶迤 忤视 凄婉迷茫

C.河畔 星辉班斓 笙萧 天伦之乐

D.青苔 披荆斩棘 花辨 阙秦利晋

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齐白石画册的一幅画上,一根枯枝横出,站立一只鸟,别无长物,但用笔的神妙,令人感到环绕这鸟的是一个无垠的空间,真是一片“神境”。

B.大力提倡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开发高效低耗无污染的新能源,政府责无旁贷。

C.有人认为,文章写得不好就是文字功夫不好,只要掌握了文字,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是一种误解。

D.这部电视剧虽然遭到了一些人的尖锐批评和指责,但是批评者认为,作者的创作动机是无可厚非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嫦娥一号”的基础上,“嫦娥二号”改进了有效载荷性能,这大大提高了对月球和深空的科学探测。

年10月31日上海世博会落下帷幕,世博旅游带来直接经济效益大约800亿元人民币左右。

C.在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上,奥运会跳水冠军何冲,在两位小孩的协助下,用点燃中国爆竹的传统方式,点燃了本届亚洲运动会的火炬。

D.高考一轮复习有三忌:一忌不可盲目追求速度,忽视打牢基础;二忌不可滥做题;三忌不可脱离老师,另起炉灶。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又因词的句子有长有短,不像律诗那样整齐划一,所以又称它为“长短句”。

B.《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诗人因此被成为“雨巷诗人”,叶圣陶说《雨巷》是“替新诗的音乐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C.《烛之武退秦师》选自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著作《左传》,作者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左传》是对历史著作《春秋》较为详细的叙述。

D.《战国策》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主要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作者在记叙历史事件时,有时为了突出谋臣在历史事件中的决定作用,甚至编造一些情节。

6、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A.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译文:沛公第二天跟从一百多骑兵来拜见项王。

B.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译文:杀人唯恐不能杀尽,处罚唯恐不能用尽(酷刑)。

C.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译文:越国别国而把远地当做边邑,您知道这是很困难的。

D.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译文: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处境困窘而来归附我

二、阅读下题完成7—9题。(每题3分)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礼品

B.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遗:给予,赠送

C.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谢:感谢

D.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被:受

8.下列各句中无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图穷而匕首见 B.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C.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D.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9.依据词类活用情况,与例句中加点的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函封,燕王拜送于庭

A.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B.又前而为歌

C.皆白衣冠以送之 D、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第Ⅱ卷非选择题部分(共43分)

三、(24分)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3分)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3分)

11、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下面的问题。(8分)

水仙子 夜雨

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①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②二老忧,都到心头。

注释:①归梦:梦归故乡。②二老:指年老的双亲。

(1)题目为“夜雨”,但全曲却无一个“雨”字,那么作者是如何写“雨”的?请简要分析。

(2)这首曲子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2、填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10分)

(1)看万山红遍,漫江碧透。鹰击长空。 万类霜天竞自由。《沁园春长沙》

(2)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 《雨巷》

(3)寻梦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再别康桥》

(4)、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又前而为歌曰: 《荆轲刺秦王》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15分)

母亲的《锁麟囊》

王虹莲

读完了博士,又从国外镀了金,她却没有很好的前程,在公司里受到排挤。

她整夜失眠,甚至,与这个世界说再见,一直是她心里的念头。

如果不是念着母亲,她真的就去了。母亲抚养她实在是不容易——母亲那时没有工作,一个人糊火柴盒供她上学;她读到博士,是母亲一分钱一分钱供出来的,她想给母亲一个最好的回报,但是……

母亲文化不高,喜欢听单田芳的评书,粗重沙哑的声音几乎天天响起。那却是她不喜欢的,她觉得那是下里巴人的东西,她宁愿一个人沉默地呆着。一天黄昏,她还是一个人发呆,看着外面的天空,暮色沉沉,好象要下雨了。她突然又听到了单田芳的评书,在这寂静的黄昏里,那评书显得更沙哑吵闹。她歇斯底里地嚷了一句:“你能不能不听这种东西!”

声音马上就没有了,以后几天的黄昏也是沉静的,死一样的沉静。她反而又觉得太安静了。她想,真的太没有意思了。

又是一个黄昏。她听到外面有人唱京剧。是一个女人的声音,很婉转婀娜的调子,那戏词更吸引了她: 一霎时把七情俱已味尽, 参透了酸辛处泪湿衣襟。我只道铁富贵一生享定,又谁知祸福事顷刻分明。想当年我也曾撒娇使性, 到今朝只落得旧衣破裙。这也是老天爷一番教训, 他叫我收余恨,免娇嗔,且自新,改性情……

她呆住,这么有禅意的戏词,真是美丽得不像样子,她随便对母亲说了一句:“这京剧唱得可真好。”但她知道,母亲并不能懂得。

第二天,那个女人的声音又响起来,她伸出头去,看到一个快四十岁的女人,微胖,在那里认真的唱着,而且还穿着戏衣,甩着水袖,还是那段。她站在楼上,看呆了。

母亲过来说:“是《锁麟囊》,传统的程派戏,程砚秋先生的,是知识分子的流派,周总理也喜欢呢。”她惊讶地回过头去看着母亲。

程派的调子,倒蛮符合她的心境。那天晚上,她睡得很好。

后来,她几乎每天都能听到这个女人在楼下唱戏,总是程派,幽咽婉转,婀娜悠扬,非常让人喜欢。是那种禅意的喜欢。

“她活得多好啊!”她对母亲说。

母亲说: “你以为她很快乐吧,其实,她下了岗,丈夫前年出车祸死了,儿子还有痴呆症。你看,人家都活得这么快乐。”母亲没有指责她的意思,但她觉得真是让母亲跟着自己受了很多苦。

她居然也喜欢了京剧,喜欢了程派,她出去买了好多光盘,都是京剧程派的——程砚秋、李世济、张火丁……家里终于又出了动静,而且,有一天她说:“妈,您接着听单田芳吧,我觉得他说得蛮好的。”

日子就这样慢慢过来了。

她休息了半年之后换了公司,有了新职位,开着自己的'车,车里放着她最喜欢的京剧,她正准备做五月的新娘……她觉得所有的日子都甜美芬芳。

她想,她得感谢楼下那个女人。

女人不是常常来楼下唱戏了,有一天她休息,女人又来了。她买了一大束香水百合,然后来到楼下找那个女人。

她讲了半年来的经历,然后说:“大姐,谢谢您的京剧,是您那段《锁麟囊》救了我。”

女人笑了:“别谢我,谢您的母亲吧。”“母亲?”她疑惑了。

“我本来只是心烦的时候偶尔来唱唱,你的母亲找到我家里,问我唱的是什么,还请我再去唱……”

13.小说主人公“她”的情绪产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3分)

14.《锁麟囊》是楼下的女人唱的,为什么小说却以“母亲的《锁麟囊》”为题?(3分)

15.请从描写手法的角度对画线句子进行赏析。(3分)

16.小说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母亲形象,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6分)

五、语言表达题

17、下面是某学生向老师祝寿时发言的一个片段,其中有四处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4分)

这次我们专程从全国各地光临母校,给我们至今健在的恩师俞老师做寿。俞老师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八十高龄还在做学问。俞老师又把最近出版的大作赠送给我们几个高足,我们都感到十分欣慰┄┄

(1)将 改为 ; (2)将 改为 ;

(3)将 改为 ; (4)将 改为 。

六、写作部分(50分)

18、根据下述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牵挂是思念,有如高飘的风筝挣不脱细长的绳线;牵挂是多方面的,比如:(1)牵挂是对亲人的思念;(2)牵挂是对友人的情怀;(3)牵挂能催人奋发向上……

请以“牵挂”为话题,选择上述材料某一方面的内容;选择除诗歌以外的某一种体裁,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请以“牵挂”为话题

高一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D

2、B(A.寥,意;C.斑,箫;D.瓣)

3、解析: A。A句中“别无长物”指没有多余的东西,多指贫穷或简朴。B句中“责无旁贷”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贷,推卸。C 项中“迎刃而解”比喻主要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就可以很容易地得到解决。D 项中“无可厚非”的意思是不可以过分责难,从句中意思看电视剧虽遭到批评,但作者的创作动机不可以过分批评指责,中间有转折的语气,所以“无可厚非”正确。

4、选C。A.宾语残缺,应为“提高了….能力”;B.重复,删去“左右”;D.不合逻辑,去掉三个“不可”。

5、C

6、A

7、C(谢:谢罪)

8、D(A“见”通“现”,B“卒”通“猝”,C“振”通“震”)

9、A作状语,(B方位名词作动词;C名词作动词;D意动用法)

10、(1)我不能早点任用您,如今紧急的时候才求您,这是我的过错啊。(得分点:您1分;是:这;1分 过:过错1分)

(2)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得分点:因:依靠1分 与:结交1分 判断句1分)

11、(1)用间接的方法,通过“夜雨”落在梧桐、芭蕉上的声音,使人想见滴滴答答的夜雨。(4分)

(2)漂泊的孤苦、对家乡的思念、对父母的怀想。(4分)少一点减1分,答3点得到满分。

12、答案略

13 、 ①《锁麟囊》调子婉转,戏词富有禅意。② 楼下女人凄惨经历的对她的影响。

③ 母亲对女儿深深地爱与细心地呵护(母亲精心的安排)。(每点1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14 、(1)楼下的女人本来只是偶尔唱唱;在母亲的请求下才天天来唱的;以此为题,更能突出小说的主旨,即母亲对女儿的深深的爱。(每点1分,共3分)

15 、 语言描写:“她歇斯底里地嚷了一句:‘你能不能不听这种东西!’”形象地表现主人公内 心的抑郁、烦躁等心情。

环境渲染:“暮色沉沉,好像要下雨了”形象地表现她心情的压抑、失落、绝望等;

心理描写:“她觉得那是下里巴人的东西”)形象地表现出她内心的烦躁、痛苦等。

(每点1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综合解答亦可:作者用语言描写(如“她歇斯底里地嚷了一句:‘你能不能不听这种东西!’”)、环境渲染(如 “暮色沉沉,好像要下雨了” )、心理描写(如“她觉得那是下里巴人的东西”)这些手法形象地表现出主人公抑郁、痛苦、失落、绝望的心情。(3分)

16、 小说塑造了一个为了女儿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深爱女儿的母亲的形象。她文化不高,坚强无私,没有工作,一个人糊火柴盒供女儿上学,读博。但对女儿体贴入微,想尽办法开导女儿,女儿不喜欢评书,她就不再听了,女儿喜欢听《锁麟囊》,她请人天天唱,还用唱戏女儿的经历开导女儿,她用爱救了女儿。(共6分,意思对即可)

17、【答案】:(1)“光临”改为“回到”;(2)“至今健在”删去,或改为“精神矍铄”;

(3)“高足”改为“学生”;(4)“欣慰”改为“高兴”。

18、依据2017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高中语文月考试卷

254 评论(10)

Moser~子涵

高中语文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

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语文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184 评论(12)

悠闲小猫

学校考查的出发点是测试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这一出发点可以繁衍出成千上万套试卷习题,下面是我整理的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希望能帮助你们。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6分,每题2分)

诺奖得主:他们找到了人类"生命时钟"

因为发现了端粒和端粒酶保护染色体的机理,三位美国科学家———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卡萝尔格雷德、杰克绍斯塔克于2009年10月5日被授予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国内一些科研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三位科学家解决了生物学上的一个重大问题,即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如何进行完整复制,如何免于退化,其中奥秘蕴藏在端粒和端粒酶上。他们的研究成果对癌症和衰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通常奖给那些解决生命医学领域最根本问题的科学家,而端粒和端粒酶的机理就属于此类最根本的问题之一,其发现对于生命医学发展、对于人类攻克癌症等疾病,有着深远影响。”上海交大医学院分子细胞生物学系教授程金科说。

据了解,人们最初研究染色体时,对于其末端是几乎“忽略”的,认为那里没有基因和酶,就算有,也不会对细胞的生长发挥很大作用。而此次获奖的研究内容,则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先入为主的对染色体的看法。

据悉,关于染色体端粒的研究论文最初发表于1978年,端粒酶的研究则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事。这两项成果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研究染色体的方式,因此,30年后的今天,依然对癌症、基因组研究等基础研究起着重要影响。三位获奖者的研究成果虽然从现在来看,早已不是“最尖端”,但堪称“很经典”。

端粒就像一顶高帽子置于染色体头上,被科学家称作“生命时钟”。在新细胞中,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缩短一次,当端粒不能再缩短时,细胞就无法继续分裂而死亡。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和杰克绍斯塔克发现端粒的一种独特DNA序列能保护染色体免于退化。卡萝尔格雷德和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则确定了端粒酶,端粒酶是形成端粒DNA的成分。这些发现解释了染色体的末端是如何受到端粒的保护的,而且端粒是由端粒酶形成的。

当端粒酶处于休眠状态时,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短一些,直到细胞死亡。在正常成年人的几乎所有细胞中,端粒酶转为休眠状态。在胚胎干细胞等频繁分裂的细胞内,端粒酶处于活跃状态。癌细胞通常能获得重新激活端粒酶的能力。“睡醒”后的端粒酶允许癌细胞无限复制,继而出现癌症的典型特征,即癌细胞“生生不息”。大约90%的癌细胞都有着不断增长的端粒以及相对来说数量较多的端粒酶。

若给端粒酶贴个标签,可以写成“一半是魔鬼,一半是天使”。因为端粒酶的活跃,癌细胞不停增殖;但是,如果能够调控正常细胞的端粒酶,使之具备相当的活性,那么正常细胞的寿命就可能延长,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2008年,西班牙国立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将端粒酶植入小白鼠的干细胞中,这些小白鼠的寿命比正常情况下延长了50%。这种改良老鼠经过继续喂养,它们的新DNA形态会进一步加强。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一群“超级老鼠”,它们的寿命更长,而且更有抗癌能力。

1.下列对原文中“端粒、端粒酶”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端粒和端粒酶的机理就属于生命医学领域最根本的问题。

B.细胞分裂时染色体进行完整复制、退化,其中奥秘蕴藏在端粒和端粒酶上,这对癌症和衰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C.端粒就像一顶高帽子置于染色体头上,被科学家称作“生命时钟”。

D.如果能够调控正常细胞的端粒酶,使之具备相当的活性,那么正常细胞的寿命就可能延长,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三位美国科学家的成果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研究染色体的方式,因此,30年后的今天,依然对癌症、基因组研究等基础研究起着重要影响。

B.在正常成年人的所有细胞中,端粒酶转为休眠状态。

C.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和杰克绍斯塔克、卡萝尔格雷德和伊丽莎白布莱克本的这些发现揭示:染色体的末端受到端粒的保护的.,端粒是由端粒酶形成的。

D.西班牙国立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将端粒酶植入小白鼠的干细胞中,这些小白鼠的寿命比正常情况下延长了50%,其中的“超级老鼠”寿命更长,更有抗癌能力。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之所以说端粒酶“一半是魔鬼,一半是天使”,是因为:端粒酶的活跃,癌细胞不停增殖,反之,正常细胞的寿命就可能延长,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B.端粒和端粒酶的机理的发现对于生命医学的发展、对于人类攻克癌症等疾病,有着深远影响,这并不能表明人类将能够战胜癌症,延长生命。

C.只要“睡醒”后的端粒酶允许癌细胞无限复制,就会出现癌症的典型特征,即癌细胞“生生不息”。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癌细胞都有着不断增长的端粒以及相对来说数量较多的端粒酶。

D.在新细胞中,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缩短一次,当端粒不能再缩短时,细胞就无法继续分裂而死亡。

二、文言文阅读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4-17,每题2分,计28分)

4.选出下列“之”字的解释和用法相同的两项( )

A.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B.其翼若垂天之云 C.此亦飞之至也   D.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E.之二虫又何知

5.选出下列“以”字的解释和用法相同的两项( )

A.去以六月息者也 B.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C.以五百岁为春 D.而彭祖以久特闻 E.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6.选出下列句中划线字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 )

A.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B.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C.而后乃今将图南       D.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

7.下列划线字解释相同的一组( )

A.则风斯在下矣     B.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C.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D.此小大之辩也

彼且奚适也        而御六气之辩

8、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A.险衅(xìn) 祚薄(zuò)床蓐(rù) 茕茕孑立(qióng)

B.洗马(xǐ) 逋慢(bū) 拔擢(zhuó)终鲜兄弟(xiǎn)

C.优渥(wò) 期功(qī) 闵凶(mǐn) 逮奉圣朝(dài)

D.伪朝(wèi) 矜悯(jīn)郎署(shǔ) 猥以微贱(wèi)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门衰祚薄  祚薄:福分浅薄 B.听臣微志 听:准许

C.察臣孝廉 察:考察 D.形影相吊 吊:安慰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至于成立 成立:成长,能自立。B.沐浴清化 沐浴:蒙受润泽。

C.拜臣郎中 郎中:医生的古称。D.岂敢盘桓 盘桓:犹豫不决的样子。

11、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②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③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④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1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B.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C.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D.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B.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C.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D.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14、下列词语中的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徐孺(rǔ) 棨(qǐ)戟  襜帷(wéi) 星分翼轸(zhēn)

B.萦(yíng)回 胜饯(jiān) 涸(hé)辙 钟鸣鼎(dǐng)食

C.东隅(yú) 请缨(yīng) 猖(chāng)狂 衡阳之浦(fǔ)

D.暇(xiá)日 雨霁(jì) 邺(yè)水 遥襟甫(fǔ)畅

15、下列词语书写有错的一组是(  )

A.鹤汀凫渚 睢园绿竹 东隅已逝B.落霞孤骛 舸舰迷津  萍水相逢

C.棨戟遥临 躬逢胜饯 逸兴遄飞D.无路请缨 星分翼轸  青云之志

16.选出“故”与“既克,公问其故”的“故”意思相同的一项:( )

A.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B.广故数言欲亡,岔恚尉。

C.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D.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17.选出“尽”字意思不同的一项:( )

A.宾主尽东南之美。尽是他乡之客。

B.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则智者尽其谋。

C.潦水尽而寒潭清。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D.聊乘化以归尽。食之不能尽其才。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

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

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侍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

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节选自《逍遥游》)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

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

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节选自《秋水》)

1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 知:知识。

B.旬有五日而后反 反:通“返”,返回。

C.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 止:栖息。

D.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相:做相国。

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B、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C、 虽然,犹有未树也

眷然有归欤之情

D、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20、下列对原文有关的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己”、“无功”、“无名”也即“无所待”,就要培育一个充满无限自由的精神世界,反映了庄子追求心灵绝对自由的要求。

B.《秋水》中,庄子拒聘、讥讽惠子说明庄子是一个苟全性命、不求闻达的人,也符合庄子淡薄功名利禄的隐士思想。

C.庄子与惠子在濠梁之上辩论,惠子认为,人不可能像鱼那样从容游乐,而庄子却与他所持观点相反。

D.选文使用了多个寓言故事,充满了奇特的想象,体现了庄子散文的独特风格和感人的艺术魅力。

2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2分)

(2)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2分)

(3)今子欲以子梁国而吓我邪?(2分)

三、古代诗歌鉴赏

2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渡湘江 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杜审言,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祖父,仕途失意,唐中宗时曾被贬到南方极偏远的峰州,《渡湘江》写于这次流放途中。

(1)、诗人由眼前的春光回忆起往昔的春游,为什么要用一个“悲”字呢?请简述“悲”的具体内容(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一首很有艺术特色的诗,试就这首诗最突出的一种艺术手法作简要分析。(4分)

答:

四、、默写(7分)

1、策扶老以流憩,

2、 ,抚孤松而盘桓

3、渔舟唱晚,

4、山原旷其盈视,

5、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6、引壶觞以自酌,

7、怀良辰以孤往,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6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27题。

日月行色 杨闻宇

我们村西有一条河,流水清澈,平平的河滩廓大宽展,自远处眺望,浅亮亮的河水仿佛是铺晾在沙滩上的一派银箔,轻轻闪烁。

农村兴订婚,“订”者“定”也,仪式既简单又庄重,记得订了婚的第二天,她随我涉水过河以后,有意地、稍稍拉开些距离,不即不离,不紧不慢地行走在匀净细软的沙滩上。夕阳衔山,晚烟萦树,河那边农家矮矮的房屋半掩在烟霭里,上下远近静极了。她不上二十岁,刚刚撞破乡下小女儿的“壳”儿,正要步入农家姑娘的行列。我斗胆拧过头去,想仔细瞧瞧她。她那儿仿佛早就防我呢,倏地摆过脸去,避开了我,故意注视那落日。顺着她的眼光瞄过去,西方天际遥远的地平线上起伏着矮矮的黛青色的山峦,那就地绵延着的黛青色与她那披下的洁亮浓密的乌发是同一个色调。半边脸颊红红的,与衔山半隐的落日遥相映衬,如火的晚霞从侧面铺张开来,勾画出秀婉窈窕的一尊倩影。

她没有回头,却轻轻放过一句话来:“村里那么多赢人、出众的女子,你咋就……”

“村里人说你聪敏、灵性。”我回答。

“谁说的?”

“老人都这样说。老人经的事阔,我信老人的话。”

她顺下睫毛,不吭声了。我反问了一声:“你……你对我的印象呢?”

滩上晚风习习,清畅、爽凉。她翘起指尖掠掠被晚风扰散了的鬓角,不打算回答。这怎么成!你能问我,我就问不得你么?我暗暗用目光逼住她。她见躲不过去,微微咬咬唇儿,有点不怀好意地瞟了我一眼:“你一定要我说,不说不行吗?”

我郑重地点点头。

“你是个鳖熊!”声不高,字咬得很重。

鳖者,水底烂泥里的硬壳软体爬行运动;熊者,天下蠢笨无二的“黑瞎子”。在我们那个地方,这是恶狠狠的、咬牙切齿的比喻。

“谁说的?这是谁说的?”我止住脚步,脚底猛地腾起一股无名火,屏住呼吸,胸脯一起一伏。

她那细密的牙儿咬住唇儿,眯缝起细长的眸子,平静地、神秘地斜睨住我:“也是村里老人说的!”说这话时,眼波活似乌油油一眨闪电,那一瞬间,致使她的全身在收束将尽的晚霞里显得益发俏丽、撩人。我“咕咚”咽下一口唾沫,像是咽下一个砣秤锤。

“这么说,你……你信那些老不死的嚼舌头了?!”

她垂低头,没有了任何声息。伸出一只脚在软沙上划过来划过去,划过去又划过来,金黄色的细沙净净亮亮的,宛若凝结在地的晚霞,纯洁无比。

“有话早说,回头还来得及。往后后悔就迟啦。”我正告她,催她重新表态。订婚仅仅是个形式,这“订婚”与“结婚”之间,才横亘着爱河里真正的关口。

她抬起美丽的细长的眼睛,瞅了瞅东方那刚刚托起新月而呈现暗紫色的山垣,脚趾依然下意识地划着弧圈,划着划着,长长地舒一口气:“唉!老人还说来:灵性人是鳖熊的奴!”

23.本文开头两段的场景描写有哪些特点和作用?(4分)

24.本文构思具有先抑后扬的特点,请作具体说明,并分析其作用。(4分)

25.本文的人物语言有哪些特色?请分别举例分析。(6分)

26.简要概括本文女主人公的形象特点与文章主旨。(4分)

六、语言表达(27、28题,每题2分)

2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刘明信誓旦旦地讲了许多奇闻轶事,周围的人都听得津津有味。

B海明威是中学生喜欢的作家,但因时间和空间的关系,我们只能对他敬而远之。

C秋雨湿透了衣衫,她双手交叉护在胸前,想留住一点温暖,可是没用,她仍然颤抖着,噤若寒蝉。

D《康熙王朝》是一部以史实为依据的鸿篇巨制,它囊括了康熙在位时所有的重大历史事件。

2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机遇”号火星车对一块火星岩石的分析,科学家发现了硫酸盐等一些必须在有液态水存在的条件下才会形成的矿物质。

B一篇文章,观点鲜明,材料充分,结构完整,是衡量其好坏的重要标准。

C我离开母校已经五年了,也没能回去看看,对母校的思念时常在我的脑海里翻卷。

D、市场经济的概念虽已深入人心,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意识到在人才配置中市场的充分作用

29. 阅读下面文字材料,根据要求答题。(5分)

据中国地震局地震 预测研究所研究员张国民介绍,这次汶川发生的地震是中国大陆内部地震,属于浅源地震,其破坏力度较大。张国民说,地震可按照震源深度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其中,浅源地震的发震频率高,占地震总数的70%以上,所释放的地震能占总释放能量的85%,是地震灾害的主要制造者,对人类影响最大。

专家表示,全球7级以上地震每年18次左右,8级以上1-2次。中国受印

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推挤,地震活动比较频繁。张国民说,从大的方面来说,汶川地震处于中国一个大地震带——南北地震带上,中部地区的中轴地震带位于经度100度到105度之间,涉及地区包括从宁夏经甘肃东部、四川西部、直至云南,属于我国的地震密集带。从小的方面说,汶川又在四川的龙门山地震带上。因此,这里发生地震的几率较高。

(1)从第一段中提取3个关键词:、 、。(3分)

(2)用一句话概括汶川地震在我国地震带上的具体位置。(2分)

七、作文(60分)

3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人们总想到远方去旅行。远方对我们的诱惑不仅仅是风光美景、历史悠久,更多的是一种梦幻,一种精神的归宿,一种灵魂里涌动的看不见的向往。

生活中,近的是现实,远的才是诗。所以远方总像一簇圣火,在人们心头燃烧。于是,我们总是在激情燃烧中期盼着远方……

远方象征着什么,我们为什么总是向往远方,请全面理解本文,根据你的理解写一篇作文,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1(B)细胞分裂时染色体进行完整复制、退化.

2(C)A.三位美国科学家的成果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研究染色体的方式,B.在正常成年人的所有细胞中,D其中的“超级老鼠”寿命更长,更有抗癌能力

3(A )反之,正常细胞的寿命就可能延长,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二、文言文阅读(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4.BC。A取独。D到。E这。BC的。

5.AD。AD凭借。B用。C把。E相当于“而”。

6.B。A在水面上,名词作状语。B下面,名词。C南行,名词作动词。D降落,名词作动词。

7.C。A就;这。B将;况且。C到。D通“辨”,区别。通“变”,变化。

(B项“洗马”应读“xiǎn”,这是古代官职名,古音异读。C项“期功”应读“jī”,满一年之意,不读“qī”。D项“伪朝”应读“wěi”。)

(C项“察臣孝廉”中“察”不仅当“考察”讲,还含有“推荐”之意,即考察并推荐我为孝廉。)

(C项里的“郎中”是官职名,尚书省的属官。秦、汉时“郎中”为皇帝侍卫,管理车、骑、门户,有时也从军出战。晋代称尚书曹司之长为郎中。)

(A项中“蓐”通“褥”,C项中“有”通“又”,D项中“闵”通“悯”。)

(D项“侥幸”,指由于偶然的原因得到成功或免去不幸的事,与现代汉语相同。A项中“告诉”当“申诉”讲,今为“说给人听”;B项中“奔驰”指“奔走效劳”,今为“快速奔跑”;C项中“辛苦”指“辛酸苦楚”,今为“劳苦”。)

14、答案:D(A.轸zhěn;B.饯jiàn;C.浦pǔ。)

15、答案:B(“骛”应为“鹜”。)

16.A(A.原因;B.故意;C.因此;D .原先的。)

17.D(A.完全;B.竭力做到;C.完;D.了结,全部用出)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18、A、知:通智,智慧。19、D 20、C

21、(1)世上的人都夸赞他,他并不感到更加奋勉;世上的人都非难他,他也不感到更加沮丧。

(2)宁愿死去留下骨骸而尊贵呢,还是宁愿拖着尾巴活在泥水里呢?

(3)如今你也要因你的梁国来努叱我吗?

三、古代诗歌鉴赏

22(1) a、诗人缘情写景,回忆往日的欢乐,更反衬了今日处境之可悲。(1分) b、写的是自己被流放的伤悲;(2分)

(2)a、这首诗通篇运用对比(或“反衬”)的手法。(答其中之一即可2分)b、诗的前两句是今与昔的衬比,哀与乐的衬比,以昔日对照今春,以园游对照边愁;诗的后两句是人与物的衬比,南与北的衬比,以京国逐客对照湘江逝水,以斯人南窜对照江水北流。 (2分,任答出其中的2点即可)

四、略五23.①选择的是一个日落黄昏、清清河畔的特定场景,突出了场景的宁静与和谐,具有诗情画意的意境美。②场景描写与人物描写融合在一起,人与景互为映衬,相得益彰。③景中融情,场景描写融入了“我”于“她”约会时的喜悦之情。【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24.(1)女主人公的两次回答最能体现现抑后扬的特点:前面“你是个鳖熊”,激起“我”的“无名火”;结尾“灵性人是鳖熊的奴”表明真心,让“我”突生欣喜之情。(2)①突出了人物的可爱性格(灵性),加强了女主人公表达情感的效果;②前后对照,造成悬念,形成曲折,增加情趣。

【解析】此文以情写人,以反话名真心,以语言和细节描写来推动情节的发展。解答此题要注意前后语言细微的变化,理解女主人公含蓄的表达,透过“灵性人是鳖熊的奴”这一句准确把握女主人公的态度。

25.【答案】①地方色彩鲜明。比如,“老人经的事稠”一句中的“稠”,在当地方言中是“多、丰富”的意思。用这一方言词,使得语言生动富有地方生活气息。②符合山村情侣的身份于心理。比如,“村里那么多赢人、出众的女子,你咋就……”这一句话体现了山村初恋女子欣喜,羞涩的微妙心理。③富有生活情趣。比如,“灵性人是鳖熊的奴”,含蓄俏皮,富有情趣。【解析】此题考查语言特点。分析语言特点要透过语言看到潜在内容,具体到某句话去作细致的分析。

26.【答案】①女主人公的形象特点:美丽、纯朴、灵性(聪颖调皮)。②本文通过描绘一对青年情侣约会的情景,表现了山村青年男女纯朴的爱情之美。【解析】此题考查人物形象的鉴赏和文章主旨的把握。

六、27. D(A誓言说得真诚可信。与语境不合B表示尊敬却有所顾虑不愿接近。C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含贬义D 形容工程大,功夫深的著作。)

28 A (B一面对两面错误C主次关系颠倒D语序错误充分意识 市场在人才--)

29.(5分) (1)浅源地震、发震频率、地震能(3分) (2)南北地震带的龙门山地震带(2分)

266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