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茉默墨
青海干部网络学院官网。青海干部网络学院考试答案可以在青海干部网络学院官网查询,青海干部网络学院是青海省委省政府贯彻中央有关要求,立足省情实际,主动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积极遵循现代培训需求而建立的干部网络培训新阵地。
开心土星
1 安徽实施东向战略的重点是(2 )。(分值:2/得分:2) 产业东接 投资东引 游客东徕 服务东借 2 清代时期,长三角主体文化是(1 )。(分值:2/得分:2) 徽文化 浙文化 海派文化 吴文化 3 与安徽省东面接壤的省份是(4 )。(分值:2/得分:2) 河南、江西 江苏、山东 浙江、湖北 江苏、浙江 4 安徽省申报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的城市是( 3)。(分值:2/得分:2) 合肥 阜阳 黄山 芜湖 5 作为中国目前最富有经济活力的地区,长三角地区已经成为领跑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火车头,GDP占了全国近四分之一,成为中国最富庶的地区。长三角地区的龙头是( 3)。(分值:2/得分:2) 浙江 广东 上海 江苏 6 中国三大城市经济圈是在( 1)。(分值:2/得分:2) 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 长三角、环渤海、中部 珠三角、环渤海、中部 长三角、珠三角、中部 7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提出要加快形成 “两横两纵”经济带。“两横两纵”是指(2 )。(分值:2/得分:2) 沿长江、淮河、京广和京九 沿长江、陇海、京广和京九 沿长江、淮河、京广和京沪 沿长江、陇海、京沪和京九 8 2006年,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将皖江城市带纳入国家级发展的重点区域,进入国家战略层面的区域,这在安徽省是(4 )。(分值:2/得分:2) 第三个 第二个 第四个 第一个 9 2009年安徽省人均GDP在中部六省排名(1 )。(分值:2/得分:2) 第六 第四 第三 第五 10 把安徽和上海连在一起的是(3 )。(分值:2/得分:2) 淮河 新安江 芜申运河 钱塘江 11 距离长江三角洲最近的省份是( 2)。(分值:2/得分:2) 河南 安徽 湖北 江西 12 皖江城市带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滁州、宣城等九市,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没有列举的三座城市是(4 )。(分值:2/得分:2) 池州、巢湖、蚌埠 安庆、黄山、池州 安庆、池州、蚌埠 安庆、池州、巢湖 13 长江下游全长800公里,安徽段占了(3 )。(分值:2/得分:2) 2/3 1/3 1/2 1/4 14 中央决定开发开放浦东两个多月后,安徽省委、省政府作出“抓住机遇、开发皖江、强化自身、呼应浦东、迎接辐射、带动全省”的战略决策。这是在(4 )。(分值:2/得分:2) 正确答案(4) 1992年 1986年 1988年 1990年 15 安徽省提出“外向带动战略”是在(4 )。(分值:2/得分:0) 正确答案(1) “九五”时期 “十五”时期 “十一五”时期 “八五”时期 16 1980年我国建立的4个经济特区是( 1)。(分值:2/得分:2) 深圳、珠海、厦门、汕头 深圳、海南岛、厦门、汕头 广州、深圳、厦门、汕头 深圳、珠海、厦门、东莞 17 国家关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规划提出“一轴双核两翼”布局。“两翼”是指(3 )。(分值:2/得分:2) 合肥、芜湖 安庆、铜陵 滁州、宣城 黄山、蚌埠 18 安徽省申报的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在(3 )。(分值:2/得分:2) 芜湖 铜陵 合肥 马鞍山 19 安徽省最东边的地级市是(1 )。(分值:2/得分:2) 宣城 滁州 黄山 马鞍山 20 安徽省会经济圈包括(2 )。(分值:2/得分:2) 合肥、芜湖、巢湖 合肥、六安、巢湖 合肥、安庆、巢湖 合肥、蚌埠、巢湖 21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战略定位是(1234 )。(分值:4/得分:4) 科学发展的试验区 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 合作发展的先行区 中部崛起的增长极 22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特点是(1234 )。(分值:4/得分:4) 不止简单地进行产业“搬家”,更注重扶持自主创新和培育新兴产业发展 在示范区建设上将工业化与城市化紧密结合,推进城乡一体化 通过产业转移和升级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 将产业发展与生态、环保、节能紧密结合起来 23 2008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皖视察期间指出,安徽省要(1234 )。(分值:4/得分:4) 不断加强同兄弟省份的横向经济联合和协作 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 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 24 安徽省东向发展,向东扩张的包括(1234 )。(分值:4/得分:0) 交通东连 能源东送 商品东进 劳务东输 25 国家提出将中部地区建设成( 1234)。(分值:4/得分:4) 能源原材料基地 粮食生产基地 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高技术产业及现代装备制造基地 26 安徽省要推动三大区域协调发展,这三大区域是指(234 )。(分值:4/得分:4) 皖南旅游区 沿淮城市群 皖江城市带 合肥经济圈 27 皖南旅游区以“两山一湖”为中心, “一湖”是指太平湖,“两山”指(23 )。(分值:4/得分:4) 天柱山 黄山 九华山 齐云山 28 构建泛长三角经济区是(1234 )。(分值:4/得分:0) 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 拓展长三角发展空间的内在要求 促进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布局的现实选择 29 从区域结构看,安徽省的特点是(1234 )。(分值:4/得分:4) 大城市和城市群发展薄弱,缺乏竞争优势 中心城市带动力不强 皖北地区发展滞后 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30 “3+2”泛长三角概念,就是包括苏浙沪三省市和( 14)。(分值:4/得分:4) 江西 湖北 河南 安徽 31 地理学表明,长三角是黄山山脉和天目山山脉水系及长江泥沙的冲积。(√)(分值:2/得分:2) 是 否 32 皖江城市带是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桥头堡和第一站。( √)(分值:2/得分:2) 否 是 33 安徽与东部地区在观念和机制、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层次等方面还有不小的差距,东向发展最终实现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将长远目标和阶段性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向前推进。( √)(分值:2/得分:2) 是 否 34 2006年安徽省进一步提出“融入长三角、建设五大基地”的设想。(√ )(分值:2/得分:0) 正确答案(*) 否 是 35 安徽省提出“东向发展,融入长三角”、实施皖江城市带开发开放的战略,并非近期形成,早在20年前就已经“初露端倪”。( √)(分值:2/得分:2) 是 否 36 安徽企业要强调核心竞争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能一味期待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否则只能把自己固定在低端上,造成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马太效应。(√ )(分值:2/得分:2) 是 否 37 历史上的安徽和长三角是属于不同的经济区。(x )(分值:2/得分:2) 否 是 38 安徽省要以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为突破口,进一步提高承接产业转移的规模和水平。(√ )(分值:2/得分:2) 是 否 39 2010年1月份,国务院批复了国家发改委关于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报告。(x )(分值:2/得分:2) 否 是 40 合肥是铁道部新规划的纵横交通中的枢纽之一。(√ )(分值:2/得分:2) 是 否
优质考试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