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unping1988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一、流行病学1.流行病学定义、常见流行病学分支、研究方法与策略。2.疾病分布;疾病频率的测量指标;疾病的人群分布、地区分布、时间分布的内容。3.流行病学研究的类型;常见方法的适用范围、组织实施、优缺点与注意事项;关键指标的计算方法、常见偏倚与控制。4.流行病学病因和常见的病因模式;流行病学病因研究过程和方法;因果推断方法和准则。5.疾病监测的定义、种类和用途;疾病监测的内容和设计;监测系统的评价;主动监测与被动监测的区别。6.暴发及其调查;流行曲线。7.公共卫生;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疾病三级预防。8.免疫规划的基本概念、监测与评价;我国免疫预防接种的实施;疫苗相关疾病流行病学概况;我国主要疾病免疫预防进展;WHO对免疫预防策略;全球主要疾病免疫预防进展。9.艾滋病预防与控制,我国艾滋病监测系统、主要防控策略、流行病学概况;艾滋病发病和行为因素监测系统及其运行。10.常见传染病、寄生虫病、慢性非传染病流行病学的特征、调查要点与预防控制措施。二、急性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1.传染病报告管理传染病报告的责任人与义务报告人;法定传染病的种类与报告时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定义与分类。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的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传染病防治法相关内容。2.传染病的预防控制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策略;流行过程的概念、三个基本环节及其影响因素;主要预防控制措施;疾病监测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预防接种的定义与分类,我国的免疫规划程序,不良反应的报告与处理;常见传染病的诊断、疫情的调查与处理。三、卫生统计学1.统计学基本概念,定量资料与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常用概率分布的种类、指标计算与意义;参数估计基础。2.假设检验的概念与原理、常见方法及其适用范围。3.常见统计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4.科研设计的种类、原理与优缺点。5.分析流行病学研究的种类、定义与适用范围;统计指标的计算,统计结果的解释。6.调查设计的步骤,调查表制定的要点,常见抽样方法的种类与应用范围;样本量的估算方法。四.卫生毒理1.毒理学基本概念。2.化学毒物的生物转运;化学毒物的生物转化。3.毒作用影响因素;一般毒性作用。4.化学物致突变作用;化学物致癌作用。5.发育毒性与致畸作用。6.毒理基因组学与系统毒理学;管理毒理学。五、环境卫生学1.环境卫生学概念。2.环境与健康的关系。3.大气卫生;水体卫生;饮用水卫生;土壤卫生。4.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环境污染性疾病。5.住宅与办公场所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城乡规划卫生。6.环境质量评价。7.家用化学品卫生。8.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及其应急处理。9.自然灾害环境卫生。六、劳动卫生与职业病1.职业卫生和放射卫生基本概念。2.卫生毒理学。3.职业流行病学。4.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法规。5.职业病诊疗。6.放射卫生。七、营养与食品卫生学1.营养学与食品卫生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和方法。2.各类营养成分的种类、生理功能,营养学评价方法;各类营养成分的食物来源和供给量。3.谷类食品;食品营养价值的评定指标及意义;了解加工、烹调、储存条件等因素对食品营养价值的影响。4.特殊人群的营养需求、合理营养原则及膳食特点。5.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概念;居民营养状况调查的方法;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宝塔的内容;食品强化、新食品开发、营养教育的重要意义。6.食品腐败变质的概念,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细菌污染指标、理化指标及意义;常见食品污染的种类及预防措施。7.食品添加剂。8.常见食品存在的卫生问题;保健食品的概念、功能定位与评价;转基因食品的概念、卫生与安全管理。9.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的概念及发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常见食物中毒的种类、临床表现、治疗和控制措施。10.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八、儿少卫生学1.儿童少年生长发育及其影响因素;儿童少年生长发育调查和评价。2.儿童少年心理卫生;儿童少年健康监测与常见病预防。3.体育锻炼与健康。4.教育过程卫生;学校建筑和设备卫生。5.儿童青少年伤害和危险行为。6.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学校卫生监督。九、社会医学1.社会医学绪论。2.医学模式和健康观。3.社会因素和健康;社会医学研究方法。4.健康状况评价;健康管理;生命质量评价。5.社区卫生服务;社会卫生策略与社会病控制;卫生服务评价。十.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1.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理论。2.健康管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规划设计、实施和评价。3.社会动员;心理评估与心理咨询。4.健康素养;健康传播;调查;健康教育培训。5.重点场所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重点人群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hsx1314520
预防医学的研究重点是( 健康与环境的关系)。
A.疾病的预防B.疾病的流行规律C.疾病的病因D.疾病与健康的关系E.健康与环境的关系。
答案解析:E。
拓展:
预防医学主要研究传染病和流行病的病因、预防、筛查、控制和消灭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传染病和人群流行病的防控、病因调查和疾病监测等。例如:甲肝、肺结核、SARS等传染的预防与控制,禽流感、甲流等疾病的病因调查,传染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普及等。
本专业培养适应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从事公共卫生实践、预防与控制疾病的流行、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促进人群健康的专业人才。
预防医学专业学习的课程主要有:《病理解剖学》、《生理学》、《精神病学》、《传染病学理论》、《劳动卫生学》、《流行病学实践》、《卫生微生物学》、《卫生理化检验》、《妇幼保健》。
该专业的就业方向主要有医疗卫生单位:传染《基础毒理》病预防、疾病控制、卫生防疫、卫生宣传普及。海关、检验类单位:检疫检验、质量监督。考研方向: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公共卫生、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预防医学教育发展:
预防医学是随着现代医学和统计学、微生物学的先后创立而逐步发展完善的。预防医学创立于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后的欧洲,那时并没有专门的预防医学教育和专门从事预防医学的人才,而是由一般医护人员担任。
直到20世纪一战之后,由于非常缺乏解决人群卫生问题的专业人员,因此欧美发达国家和俄罗斯都纷纷在医学院校开设了预防与社会医学系、公共卫生系等,主要进行学生时期和毕业后教育。二战之后,公共卫生医师的作用更加受到重视,欧美各国和俄罗斯都开设了专门的公共卫生学院。
优质考试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