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黄条条猫
教育培训行业的产品是知识,是内容产品。在今天的社会,知识更新迭代很快,每个人都要保持终身学习的状态,才不会容易被社会给抛弃,因此,教育培训行业的需求是很旺盛的;与此同时,竞争也是很激烈的。1、在未来几乎不存在能够用单一品类定义的教培行业。大多成功的教培机构的业务其实是横跨多个教育赛道的。2、在线教育创业的门槛越来越高,且会持续高下去。教培行业的创业热点正在从K12课外辅导向在线教育转变。3、对互联网巨头保持警惕,教育和流量本身是有差别的,但是互联网公司仍在进入到教育赛道,所以保持警惕做好准备,防患于未然。4、教育培训行业将会变得更具专业化,教学更具系统化。例如招生运营变革,线下机构趋向科技化、网络化。
小小锅盖子
引言:说起教育培训机构许多人都会感觉到很唏嘘,而那些一毕业就进入教育培训机构,没干几年就被辞退的人也是很痛苦的。在”双减政策“之下,教育培训机构确实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那么教育培训市场未来的走向将会是怎样的呢?
在”双减政策“中最根本的一项就是减少对教育培训机构的资本化运作,也就意味着不可以让这些教育培训机构上市,也不能获取太多的投资。所以这些教育培训机构尤其是中小学学科教育培训方向,是不能做任何宣传的。那么既然少了钱,那自然就没有发展壮大的动力,也不会野蛮生长。所以大多数的教育培训机构肯定会切割掉一些不必要的业务,从而让整个教育培训机构变得小而精,就不必负担太多的运营成本,也会减少自己的营销成本。当然除了中小学科教育以外,其他的成人教育肯定也会收紧自己的投资方向,避免投资过快,盲目扩张造成的负债过高,风险过高。
终身教育理念是受提倡的,中小学的教育不应该给予太多的负担。但是对于一个人逐渐长大的过程中,肯定是希望自己的能力不断提高的,就必然要接受教育。而市场化的运作就能够为每个人都提供合适的方法和渠道,所以说成人教育并不会受到影响,而且每个人都可以去选择自己想学的东西。当然这个时候就会加强资金的监管和收费措施的管理,防止里面有一些人钻了资金的空子,让学生本来想学习的,但同时又有很强的负债。
教育培训机构的影响在不同阶段是不一样的,中小学的影响是最大的,其他阶段的影响比较小。而且人们对教育培训确实是有需求的,所以这个行业并不会完全消失。
yinyuyinyusuzezz
教育培训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教育培训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新东方(美股EDU)、昂立教育(600661)、达内科技(TEDU)等。
本文核心数据:上市公司数量、上市公司市值规模、线上教育培训规模、投融资规模
2021年7月,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对原备案的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改为审批制;同时对培训机构融资活动也加强了限制。该政策影响下,我国教育培训行业将进入洗牌阶段。
教育培训机构数量多但规模小
根据企查查模糊搜索结果(以“教育培训”为搜索关键词),我国现有教育培训机构数量超过60万家,但企业规模大多较小,大规模连锁教育培训机构并不多。
由于国内教育行业上市较为困难,绝大多数教育培训机构选择在海外上市,国信证券数据显示,2016年以前我国海外上市的教育培训企业不超过10家,2017年起行业内企业上市步伐明显加快,多家教育培训公司陆续登陆港股和美股市场。2021年上半年,受政策监管影响,新上市公司数量较前些年有所下滑,截至2021年6月30日,共有65家教育培训企业在海外上市成功。
行业政策收紧,上市公司市值骤降
教育培训上市企业数量的快速增加,反映出行业日趋成熟,市场向头部机构集中,这对于行业长期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教育培训行业企业多且小,大量中小型企业难以统计规模,但行业领军企业大多已海外上市,通过分析上市公司总市值,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我国教育培训行业市场规模的走向。
2019-2020年我国教育培训行业整体行情较好,海外上市公司总市值大幅增加。但2021年年初以来,教育培训行业监管政策收紧,股票价格大幅下跌,板块总市值持续萎缩,由2020年的8651亿元骤降至4578亿元。
注:统计时间截至2021年6月30日,港股上市公司包含在内。
疫情影响下线上教育培训爆发
2020年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大中小学开学推迟,教学活动改至线上,推动在线教育用户规模爆发式增长,下半年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规模有所回落但行业发展态势仍然能良好。截至2020年12月,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亿,占网民整体的;手机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亿,占手机网民的。
资本加持趋势减缓
教育培训行业利润空间较大,而且预先付款,不存在库存、应收账款等问题,抗经济周期性衰退的能力也比较强,因此,教育培训行业一度受到投资者的青睐。2014年以来,我国教育培训领域融资事件频发,成为投资热点之一。根据IT桔子数据,2014-2020年,教育培训行业投资事件数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尽管2020年投资事件仅有429起,较2019年有所下降,但投资金额却达到近年来最高,为亿元人民币。
2021年《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出台后,教育培训投融资市场开始降温,截至2021年10月,共发生投资事件319起,投资金额达亿元,较2020年已出现下降趋势。
行业进入洗牌阶段
由于政策影响下占据细分市场半壁江山的课外辅导培训市场遭到重创,大量资质不全的中小型机构被整改或取缔,大型机构也频频被罚,教育培训上市公司股价持续下跌。前瞻预测,未来几年我国教育培训行业将迎来洗牌阶段,市场规模或将所减小。但从长期发展来看,洗牌过后教育培训行业将迈进更正规更成熟的阶段,目前存在的产业集中度低、市场秩序混乱、“应试”倾向明显、师资建设水平低下等问题将得到改善,市场规模仍将继续扩大。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教育培训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liyaze0102
我认为国内教育培训未来发展趋势有以下三种:
一、我国教育培训业的品牌化格局将逐步形成,各个大品牌将在自己的领域内不断地发展壮大,将标准化和专业化的运营模式推向全国,这也将是中国教育培训业的未来发展格局。
二、随着国际教育集团不断入住中国教育市场,我国的教育机构也将走向国际大舞台,我们既要学习国际先进的教育模式,同时也要借助本土的优势研发国内教育产品,努力提高国际竞争力。
三、中小学课外辅导市场将是最受投资者关注的细分市场。调查表明,目前全国有73%的中小学生,选择用课外辅导的方式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调查显示,1/3的家长愿意拿出上万元为孩子进行课外辅导,中小学课外辅导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幼儿教育市场发展潜力巨大。近些年来,我国教育培训市场受到投资商的广泛关注,我国教育培训领域的市场空间巨大。统计数据表明,教育支出在中国已经超过其他生活费用成为仅次于食物的第二大日常支出。
但是在互联网在线教育的冲击之下,线下的传统教育在未来应当要向未来趋势的线上教育进行合理的融洽以及本地化,寻求其中更加稳定且具备未来性质的发展方向。
例如目前线下传统的学科类教育(语文、数学、英语等),可以将上课过程录制下来,然后通过免费或者付费的方式,在互联网知识付费平台上进行上线发布,其课程面对的用户可以大众也可以是学生群体内,其优点在于学生可以将上课内容进行再次听讲,利于使知识更加的牢固。
另外,还可以将一些课上笔记、练习题以及一些小知识等也统一上传到互联网上,如果条件支持的话,最好就是能线上进行相关的授课,使线上与线下得到更完美的融合。
秋末夏初
传统的教育培训形式并不好,艺术素质类的培训才是未来。
一、教改新政、美育教育、普惠幼儿园等政策推行的大背景是整个社会的转型升级,要求社会办学机构脱离低端市场的价格竞争,国家政策的推行的目的是要确保在基础面满足人们的教育需求。
二、所谓升级最直接的表现因素就是价格,只有更高的价格才有可能促使机构更多的在机构运营、教学环境、教学水平、从业人员收入上投入的增加。
三、价格的提升背后反映的是价值,价值的核心是在于知道自己可以满足哪种人群的那种需求。
从机构的使命、愿景、价值观以及企业文化,到组织结构、岗位职能、培训体系、教学输出、招生和营销模式、教研体系所体现的一致性。
四、升级不是简单的一句话的问题,从校长的层面而已,最大的挑战是是否能真正认识到社会变革对于行业做带来的巨大冲击,是否有足够强烈的意愿度去把握变革中的机遇。
对于机构从业人员而言,其最大的挑战是是否能明确个人在机构中贡献度以及在行业中的个人竞争力,这种竞争力更多的体现在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跨学科知识储备、跨领域资讯加工能力等。
五、艺术类的教育机构理论上而言是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素养。
其在市场上的价格体现却很多时候反映在辛苦程度上,对比STEM、机器人、体育类的教育品类,这是非常值得艺术类的教育机构反思的问题。
以机器人为例,其创造的面向未来的概念,给价值所带来的是一种不学习随时落伍的危机感、是一种不学习即无知的神秘感。而艺术类的机构在这些层面上做的还远远不够。
qq小妹头
大行业、小公司,同质化严重据权威人士预测,到2023年全国教育产业将达到5万亿,基本上年均复合增长率为,特别是培训领域,早教、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领域会成为未来的主力增长。目前行业整体结构呈现分散型市场竞争。头部机构占据10%的市场份额,腰部企业占20%,小微型机构占据70%。在新冠疫情推动下,教育培训行业未来趋势将向哑铃型竞争格局改变。在这个过程中,上百万家小微型机构成为了整个行业的“蚂蚁雄兵”。但行业的师资、技术、资金却又都向头部团队积聚,小微型机构苦于没有自研能力,同质化情况严重。所以靠自身力量招生运营难上加难。
michellellll
在线教育产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在线教育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豆神教育(300010)、学大教育(000526)、开元教育(300338)、中公教育(002607)、传智教育(003032)、行动教育(605098)、昂立教育(600661)等。
本文核心数据:用户规模、市场规模
行业概况
1、定义
在线教育指的是一种基于网络的学习行为,是以网络为介质的教学方式,通过网络,学员与教师之间开展的教学活动。在线教育行业是教育技术变革的产物,在互联网和移动智能设备的发展和普及下,在线教育使得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被打破,使教育得到技术、内容、形式及主体等全方位的改变,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在线教育行业是教育技术变革的产物,在互联网和移动智能设备的发展和普及下,在线教育使得传统线下教育的时空限制被打破,使教育得到技术、内容、形式及主体等全方位的改变,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2、产业链剖析:中游类型多样,企业众多
在线教育行业产业链上游为相关供应商,云计算、通讯技术等技术供应商,以及师资课程和配套设施的资源供应商;中游从产品形式来看,有直播、录播、学习工具等;从课程类型上看,有低幼教育、K12教育、职业教育等;下游主要是使用用户,包括B端和C端。
从参与企业来看,上游包含科大讯飞(002230)、星网锐捷(002396)等技术支持商,以及洋葱学院等资源供应商;在中游领域,K12教育有好未来()、新东方()、猿辅导、高途课堂、掌门1对1、作业帮等企业,低幼教育线上代表机构有宝宝巴士。火花思维、凯叔讲故事等;高等教育线上代表机构有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等;职业教育线上代表机构有中公教育、中华会计网校、高顿教育等;素质教育线上代表机构有编程猫、流利说、斑马AI课等。
行业发展历程:2021年迈入规范发展期
我国在线教育行业2013年在资本推动下开始蓬勃发展,并于2017年借助直播形式实现规模化,并逐步走向成熟。近年来,在线教育行业已形成多样的细分领域,行业呈现精细化发展趋势。2021年7月国家监管措施陆续发布,相关政策配套不断完善,由K12板块开始的在线教育市场规范化发展正式拉开序幕。
行业政策背景:鼓励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发展
2021年以来,国务院、教育部、发改委等多部门都陆续印发了支持、规范在线教育行业的发展政策。尤其是在2021年7月“双减”靴子落地后,政策着重整顿、监管K12学科培训机构。
2021年7月23日,我国出台《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对于教育培训机构进行了资质限制和融资限制,政策明确规定,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对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各地要区分体育、文化艺术、科技等类别,明确相应主管部门,分类制定标准、严格审批。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已违规的,要进行清理整治。
行业发展现状
1、我国在线教育行业用户规模2021年呈下降趋势
2020年,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亿,较2020年3月减少8125万,占网民整体的;手机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亿,较2020年3月减少7950万,占手机网民的。下半年,随着疫情防控取得积极进展,大中小学基本都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进一步回落,但较疫情之前(2019年6月)仍增长了亿,行业发展态势良好。
2021年上半年,由于K12市场的政策趋严,高等教育市场因疫情影响业务受到影响,如留学课程等,市场整体稍有降温,在线教育用户规模为亿人,同比下降5567万人。
注:CNNIC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未披露手机在线教育用户规模情况,望知悉。
2、我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2021年或首次下降
随着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的快速增长,以及居民收入水平上升,对教育支出意愿不断上升,推动了我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快速上升。
据网经社发布的《2021年(上)中国在线教育市场数据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达4328亿元,同比2019年的3468亿元增加。
据中科院发布数据,2020年我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为3807亿元,同比上升。
两家权威机构发布数据均在4000亿元左右,数据较为接近,说明我国在线教育行业市场体量较大。此外,用户对在线教育的接受度不断提升、在线付费意识逐渐养成以及线上学习体验和效果的提升是在线教育市场规模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
但受“双减”政策影响,K12教育板块遇冷,低幼板块外教课程全部叫停,鉴于两者占比约在40%左右,对在线教育行业整体影响较大,未来在线教育行业整体的发展趋势不容乐观。
注:2021年前瞻依据细分领域增长情况测算而得。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广东企业密度最高
从我国在线教育产业链企业区域分布来看,我国在线教育企业分布广泛,初步形成了以广东为首的产业集聚区,此外,在安徽、福建、北京等教育发展较为成熟的地区,在线教育水平也得到快速发展。
注:颜色越深代表相关企业数量越多。
从上市公司的区域分布来看,我国在线教育产业主要集中在广东、北京、浙江、湖南、江苏等地区。其中,北京坐拥两大老牌龙头企业好未来()、新东方(),安徽省含有国内领先全品类职业教育机构中公教育(002607)以及上游顶尖技术支持企业科大讯飞(002230)。
2、企业竞争:K12教育龙头实力强劲,职业教育领先企业数量占优
在线教育行业企业依据2021年前三季度的营收情况,可分为三大梯队。第一梯队,以新东方()和好未来()为主,2021年前三季度营收突破100亿元;第二梯队以中公教育(002607)和学大教育(000526)等为主,营收在20-100亿元;第三梯队以昂立教育(600661)、开元教育(300338)、豆神教育(300010)等企业为主,营收在1500亿元以下。
注:营业收入统计时间范围为2021年前三季度。新东方和好未来为预测值。
依据网经社发布,2021年度,我国在线教育百强榜中,职业教育和教育服务两大类型的企业上榜数量最多,分别有28家和21家。
注:排名不分先后。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市场良性竞争,用户下沉,商业模式转变
我国在线教育行业迎来“强监管”期,市场良性竞争,用户由一二线城市下沉至三四线城市。未来,在线教育行业的商业模式亦有所创新,将与知识付费相结合,并利用直播和AI等现代化方式升级。
2、未来在线教育规模增速有所放缓
过去几年,基于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发展,以及教育意识的增长,中国在线教育行业市场规模一直保持在20%以上的增速增长,尤其是低幼及素质教育领域和K12学科培训领域在线化进程加快,是在线教育市场快速增长的最主要贡献因素。疫情影响下,低幼及素质教育领域的在线化范围持续纵深,职业教育领域的在线化进程也在不断加速,新的供给和需求不断产生。
但是,2021年“双减”政策下,K12在线教育受挫,语言培训以外教课程为主的机构面临生存危机,未来2-3年,在线教育行业受政策的影响较大,且市场修复需要一定时间。前瞻预计,到2027年中国在线教育行业市场规模约在4800亿元左右。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在线教育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优质考试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