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38

有毒的少女
首页 > 考试培训 > 医学影像学考试题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我爱鸡爪啊

已采纳

1. 原子核放射下列何种粒子为α衰变:

B.电子

C.正电子

D.光子(电磁辐射)

2. 原子核放射下列何种粒子为β-衰变:

B.电子

C.正电子

D.光子(电磁辐射)

3. 原子核放射下列何种粒子为β+衰变:

B.电子

C.正电子

D.光子(电磁辐射)

4. 原子核放射下列何种粒子为γ衰变:

B.电子

C.正电子

D.光子(电磁辐射

5. 下列哪项不是长管状骨的正常X线表现:

A.骨膜

B.骨皮质

C.骨松质

D.骨髓腔

E.骨折线

6. 下列哪项不属于骨骼异常影像学表现:

A.骨质疏松

B.骨质软化

C.骨质破坏

D.骨皮质密度均匀一致

E.软骨钙化

【 参考答案与解析 】

1.【参考答案】A。解析:衰变时放射出α射线,衰变后原子序数减少2,质量数减少4的衰变为α衰变。α衰变的产物是氦核。

2.【参考答案】B。解析:因核内中子数过多,中子、质子数不平衡,由中子转化为质子的同时由核内放射出β―射线的过程,核素质量数不变,原子序数增加1。β-衰变的产物为电子。

3.【参考答案】C。解析:因核内质子数过多,质子、中子数目不平衡,由质子转化为中子同时由核内放射出β+射线的过程,核素的质量数不变,原子序数减少1。正电子是β+衰变的产物。

4.【参考答案】D。解析:是一种能量跃迁。放射性核素的核由激发态向基态或由高能态向低能态跃迁时,放出γ射线的衰变过程称γ衰变,也称γ跃迁。γ衰变往往是原子核以放出γ-ray释放出过剩能量。

5.【参考答案】E。解析:长管状骨在X线上正常表现为:骨膜、骨皮质、骨松质、骨髓腔。骨折线是骨折的影像学标志。

6.【参考答案】D。解析:骨皮质密度均匀一致是正常的影像学表现,骨质疏松、骨质软化、骨质破坏、骨质增生硬化、骨膜反应、软骨钙化、骨质坏死、骨质内矿物质沉积、骨骼变形等都属于骨骼的异常表现。

医学影像学考试题

125 评论(8)

么么三姨

1. 下列关于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描述正确的是:

A.女性多发

B.常有包膜

增强扫描呈“快进慢出”表现

D.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E.肉眼呈紫红色,质地较软

2. 下述哪些不是慢性胆囊炎的特征性表现:

A.合并结石

B.胆囊壁增厚,可钙化

C.胆管扩张

D.胆囊缩小

E.胆囊增大

3. 关于脊髓空洞症:

A.目前尚无特效治疗,一般给予对症处理,如合并其他先天性畸形更支持诊断

B.磁共振是确诊的首选方法,放射治疗常用

C.张力性空洞可行空洞-蛛网膜下隙分流术

线可发现夏科关节,延迟CT扫描显示正常影像

E.空洞较大,伴有椎管梗阻者可行手术治疗

4. 脊髓内肿瘤的MRI表现为:

A.患侧蛛网膜下隙变窄

B.患侧蛛网膜下隙受压增宽

C.蛛网膜下隙对称性增宽

D.蛛网膜下隙对称性变窄

E.健侧蛛网膜下隙增宽

5. 关于髓内肿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椎管造影示脊髓移位,无变形

B.成年人以室管膜瘤最常见

C.儿童以星形细胞瘤最常见

D.常导致蛛网膜下隙狭窄、闭塞

椎管造影示脊髓增粗

6. 脊髓空洞症与髓内肿瘤的鉴别要点是,后者:

A.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

B.病情进展较慢

C.皮肤及关节营养障碍

D.尿便障碍、瘫痪及椎管梗阻早期出现

E.脊髓MRI检查可显示空洞

【 参考答案与解析 】

1.【参考答案】ACDE。解析:考查肝海绵状血管瘤的基本知识。肝海绵状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的肿瘤,好发于女性,大体上呈紫红色,边界清楚,一般无包膜,切面呈囊状或蜂窝状,犹如海绵,CT增强检查呈“快进慢出”的特点。故选ACDE。

2.【参考答案】ACDE。解析:考查慢性胆囊炎的特征性影像学征象。慢性胆囊炎的CT表现:CT多见胆囊缩小,为胆囊萎缩所致;也可增大,由胆囊积水引起,胆囊壁均匀或不均匀增厚,可有钙化,增厚的胆囊壁显示均匀强化,其中胆囊壁增厚及钙化是其特征性表现。故选ACDE。

3.【参考答案】D。解析:延迟CT扫描可显示空洞影像。

4.【参考答案】D。解析:髓外硬膜内肿瘤时患侧蛛网膜下腔增宽。脊髓内肿瘤则常致蛛网膜下隙对称性变窄。

5.【参考答案】A。解析:脊髓内肿瘤则常致蛛网膜下隙对称性变窄。

6.【参考答案】D。解析:髓内肿瘤尿便障碍、瘫痪及椎管梗阻早期出现。

85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