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27

与口水长流
首页 > 考试培训 > 绿豆糕技术培训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许多多000

已采纳

用料

主料

绿豆糕技术培训

315 评论(10)

激排爱畅想

配方1绿豆糕不仅可作糕点,而且可消暑,在我国南北方均有制作,但北方的绿豆糕一般不带馅,南方则有的带馅。原料配方 绿豆粉公斤 白糖13公斤 香油3公斤 桂花1公斤 豆沙馅料公斤 柠檬黄色素5克 香油公斤(做涂料)制作方法 1.制绿豆粉。绿豆进行挑选,筛尽,用清水清洗,滤除泥沙杂物,下锅蒸煮,至皮碎开花,取出用清水冲洗后晒干,上粗磨退除豆皮,再上精磨磨粉,筛除粗粉后即制得绿豆粉。2.调粉。调粉时先在调粉机内放入糖粉,再加入相当于绿豆粉量10%的水和少量柠檬黄色素,搅拌均匀。再加入绿豆粉和香油搅拌混合均匀,使料软硬干湿适当,调好后取出,过16目的筛,使料粉充分松散。3.成模。绿豆糕的成型模子,一般均用硬木制成。可根据需要制成正方形、长方形、六角形、梅花形等。还可以刻上花纹图案。料粉在入模时要撒满木模,带豆沙馅的须预先将馅揪成小块剂子,放在木模中心处,上下四周用普粉填平,翻转印模,用木棒轻敲底面,扣在垫有纸垫的蒸板上。也可先将料粉撒满木模后,用手指轻压印模,去掉1/3左右的料粉,再放入预先制成的豆馅剂子,用手压实后再撒满料粉、刮平。4.蒸煮。扣在蒸板上的绿豆糕生坯、可用高压蒸汽柜,也可用大蒸笼蒸熟。蒸的时间要掌握好,因蒸煮时间过长会产生糊化,若蒸汽过大,时间太短,都会使成品底部变硬。从蒸板上取下蒸好的绿豆糕时,也要同上料时一样,要采用翻转轻敲的方法退出木模,以免造成松散破碎,影响成品质量。为了便于从蒸板上取下成品,通常采用一块与蒸板同样大小的木板盖在绿豆糕上,使绿豆糕夹在蒸板与木板之间,翻转蒸板与木板的上下位置,放在操作案上,揭开蒸板,除去垫纸,过风凉透,即可包装。配方2水绿豆糕水绿豆糕是浙江宁波的传统名点,已有多年的产销历史。过去,水绿豆糕为春季应时茶点,多在清明节至靖午节期间生产。因此点受人欢迎,现在经改革工艺,已全年供应。这种绿豆糕,块型整齐,色泽黑绿,油润光亮,酥软甜香,带有沙性,味美爽口,营养丰富,尤宜老人和儿童食用。原料配方(100公斤成品) 白糖粉29公斤 绿豆粉21公斤 糯米粉7公斤 芝麻油25公斤 豆沙馅16公斤 玫瑰1公斤制作方法 先加工绿豆粉,将绿豆洗净,煮至开花,晒干、去皮后,碾成粉;然后制豆沙馅,将红豆煮熟,轧成糊,再加糖水煮,煮到适当时候加入玫瑰及少许麻油,拌和即成;将白糖粉用麻油拌匀;加入绿豆粉,最后加糯米粉拌匀;准备好糕模,将拌好的绿豆粉筛至模内(中间加豆沙馅),刮平表面,脱模至蒸板上。上炉蒸熟即可(蒸时要控制火候和时间,时间太长要散开,时间短则硬底);出锅冷却后好可装箱,装箱时在糕面上用麻油刷一遍。配方3四川绿豆糕绿豆糕是四川省传统的夏令糕食品种。特点为松软细腻,芳甜甘凉,特别爽口。原料配方 绿豆粉公斤 豆沙公斤 花生油公斤 川白糖公斤 饴糖公斤制作方法 1.制绿豆粉:绿豆用净砂拌砂,炒5分钟左右,豆子成金黄色即可。炒后磨碎成瓣子,筛去豆壳,洒温开水润湿(100公斤绿豆需8~9公斤温开水)。润湿后静置2小时左右,磨成粉子,再用80眼筛子过筛,备用。2.拌糖粉:先将白糖粉、饴糖、花生油放搅拌机内搅拌2~3分钟,再下绿豆粉,并按产品的5~7%加入清水再搅拌7~8分钟,使之融合柔细,成为半成品。3.制豆沙:将饭豆掏净,煮熟,煨制(小火煨制10小时左右),再用纱布或擦筛揉挤(也可以用粉碎机粉破后过滤);然后取浆去渣,浆汁榨干成沙,再同白糖、饴糖、少量花生油(豆沙重量的4%)下锅炒制。边炒边下花生油。花生油分多次自锅边周围淋下,按配方用油量,保持至成品起锅前均有油下锅。在制品温度升到110~115℃,手试不粘手,口尝很滋润时即可起锅,炒制时间约2小时。豆沙配方(豆沙100公斤) 饭豆粉公斤 川白糖公斤 饴糖公斤 花生油公斤 蜜玫瑰公斤4.成型:产品分3层,绿豆粉作底、面,豆沙作心。绿豆粉与豆沙比例为4∶1。具体操作是先将1/2绿豆粉放入印模中,再将豆沙抟成粒,嵌入印模中绿豆粉内,再把1/2绿豆粉加在上面,加盖把绿豆粉压平,即为成品。质量标准 规格:符合印模,大小均匀,无缺角掉边现象。色泽:粉绿色。组织:松软细腻,豆沙隐约可见。口味:细腻爽口,芳甜甘凉,突出绿豆的清香。配方4京式桂花绿豆糕京式绿豆糕与苏式不同,苏式重油、重糖,盛销于初夏;京式全无油分,清凉爽口,行销于夏季,一般与酸梅汤同时出售。原料配方 绵白糖5公斤 甜桂花公斤 绿豆粉公斤 加水公斤制作方法 将糖溶化后加入桂花拌和,与绿豆粉一起和匀,用筛过细,装入木格内略加按实(木格底的竹帘上衬两层纸),放入笼屉内蒸制约30分钟,待糕质带粘性成块即成。配方5亳县绿豆糕原料配方 绿豆1公斤 绵白糖500克 香油100克 蜂蜜0克 饴糖50克制作方法 1.将绿豆过水漂净,倒入锅里煮熟,以末煮破皮为好。出锅摊开晾干,脱去豆皮,碾成绿豆粉。2.将绵白糖掺入绿豆粉中,当中开成坑,倒入香油、蜂蜜或饴糖,搅拌均匀。3.将拌好的绿豆粉填入糕模里,按实后削平,磕出后即为清凉爽口配方6蒸绿豆糕蒸绿豆糕是四川特产之一,以绿豆为主料,辅以油、糖、特制粉等精工制作蒸熟而成。加心料制作的叫夹心绿豆糕。无心料的叫清水绿豆糕。本品糖大油重,清香芳甜,素为夏令佳品。原料配方 绿豆粉24公斤 搅糖14公斤 熟清油公斤 化猪油5公斤工艺流程 制备绿豆粉→称料→合料筛粉→装盆开切→蒸制→翻盆→冷却→成品制作方法 1.制备绿豆粉:将生绿豆煮熟后(不宜煮烂),捞起用冷水冲净,晒干,进行粗磨。去掉绿豆壳后,再磨成粉末,用100眼罗筛过筛,备用。2.称料:按配方配比,将各种原料称准备用。3.合粉:先将绿豆粉在案台上做粉圈,将油脂、搅糖置于中间,用手擦透擦匀。再将周围豆粉加入,混合均匀,立即用80眼罗筛过筛(合粉必须均匀,否则在蒸制后表面会裂口)。4.装盆:将盆框套上盆底,铺上草纸,再将筛过的粉料称公斤装入盆内,用手刨平,然后用铜压子将表面及边缘压平,用规尺开成8×8即64小方块,待蒸。5.蒸装好的糕坯连盆入笼蒸制。约蒸15分钟,检视粉的边缘发松、不粘牙时即出笼(如蒸得过久,会使粉坯松散或缩筋)。6.翻盆:出笼后,待粗坯稍冷时另用一块方木板盖在盆框上,将粉坯翻过面,随即撕去草纸再用木板盖住,翻转过来即为成品。质量标准 规格:正方形,形态完整,无烂边裂口,每个50克。色泽:相似绿豆芯色,色泽均匀。组织:松软、细嫩,不翻粗,不腻口。口味:芳甜滋润,具有绿豆清香味,无异杂味

207 评论(9)

五月的史努比

绿豆糕的做法

绿豆有清热解毒,祛暑止渴美肤养颜的功效,是很好的消暑食材。其实绿豆也是做出很多美味的糕点,比如绿豆糕。不妨看看美味绿豆糕的做法。希望大家喜欢!

绿豆糕相传为中国古代,人民在端午节时,为寻求身体平安健康,除了吃粽子外,还要喝雄黄酒、吃绿豆糕和咸鸭蛋这三种凉性食物,可以避免因为夏至到来所带来的褥夏的疾病。

绿豆糕的简介

绿豆糕是著名的京式四季糕点之一。它具有形状规范整齐,色泽浅黄,组织细润紧密,口味清香绵软不粘牙的特色。

制作绿豆糕的原料有绿豆粉、豌豆粉、黄砂糖、桂花等,是很好的清热解毒,保肝益肾的消夏小吃。

绿豆糕相传为中国古代,人民在端午节时,为寻求身体平安健康,除了吃粽子外,还要喝雄黄酒、吃绿豆糕和咸鸭蛋这三种凉性食物,可以避免因为夏至到来所带来的褥夏的疾病。

绿豆糕的做法

配料比例

绿豆粉13公斤,白糖粉13公斤,炒糯米粉2公斤,面粉1公斤,菜油6公斤,猪油2公斤,食用黄色素适量。

制作方法

顶粉:绿豆粉3公斤,面粉1公斤,白糖粉3、2公斤,猪油2公斤,食用黄色素适量加适量凉开水和成湿粉状。

底粉:绿豆粉10公斤,炒糯米粉2公斤,白糖粉9、8公斤,菜油6公斤,加适量凉开水和成湿粉状。

把筛好的面粉撒在印模里,再把顶粉和底粉按基本比例分别倒入印模里,用劲压紧刮平,倒入蒸屉,蒸熟即可。

绿豆糕的营养价值

绿豆糕用绿豆制成,绿豆又称青小豆。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使用绿豆糕,孕妇、心脑血管系统疾病者、骨科疾病者、神经性疾病者、素体虚寒者等不宜多食或久食,脾胃虚寒泄泻者慎食。

绿豆中含有一种球蛋白和多糖,能促进动物体内胆固醇在肝脏中分解成胆酸,加速胆汁中胆盐分泌并降低小肠对胆固醇的吸收。

绿豆中的多糖成分能增强血清脂蛋白酶的活性,使脂蛋白中甘油三酯水解达到降血脂的.疗效,从而可以防治冠心并心绞痛。

选购绿豆糕的技巧

生产日期

因为绿豆糕的保质期不长。购买时,要看其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由于夏天气温较高,通常情况下,没加入防腐剂的绿豆糕保质期在2-3天之间。

颜色

优质的绿豆糕采用天然绿豆粉制成,颜色并不会太绿,而是微微偏黄,酷似煮熟后的绿豆汤的颜色,如果绿豆糕外表看上去绿油油的,肯定添了人工色素。

口感

优质绿豆糕选料精细,口感细润紧密,清香绵软不粘牙,劣质绿豆糕大多甜得发腻,而且易粘牙。

绿豆糕的种类有哪些

潍坊景芝绿豆糕

产于安丘市景芝镇,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其特点是工艺独到,风味奇特,呈淡黄色,结构松软,富有弹性,味道甜美,入口即化,还能消暑解毒,清肺利痰。分单料、全料两种。单料用绿豆和白糖制成。将绿豆煮熟晾干,去皮、磨细,加白糖调匀,用细筛筛在特制的方形蒸笼内,用铜铲压匀,割为适宜的长方形,蒸熟即成,全料绿豆糕,另加青红丝、玫瑰酱、核桃仁、桔饼等佐料,多味并重,年长及喜清淡者食用,倍感新鲜爽口。

震远同绿豆糕

绿豆糕自古就有药食同源的说法,绿豆具有清热解暑的功能,采用绿豆粉为原料的绿豆糕,历来就是中国传统的初夏食品。且经现代食品卫生分析:绿豆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油、维生素A、B1、B2,烟碱酸等营养成份,食之对人体甚有裨益,妙用甚多。而震远同绿豆糕就是在此基础上,生产出了各种口味的绿豆糕。

樟林古港绿豆糕

澄海樟林古港,是明清年代“红头船”的“通洋总汇之地”。每逢中秋佳节,千家万户手巧艺妙的贤慧妇女,常喜爱加工制作美食糕点——绿豆糕。其传统技术工艺和加工制作方法考究,蒸熟后金碧晶莹,入口清香甜美,风味独特,既是一味适合时令的可口药膳糕点,又是樟林饮食文化独创的一种营养丰富的美食,堪称是潮汕地区中秋糕点的佼佼者。

越南绿豆糕

越南绿豆糕是越南传统糕点,也是值得品尝的风味食品。上等的越南绿豆糕出产于离海防不远的海洋(地名),且以金龙牌为最佳。越南的绿豆糕选用上等绿豆,磨成十分细腻的粉末,再配以精白糖和油脂,吃起来酥软香甜。

绿豆糕热量

热量(大卡): 349。

绿豆糕是著名的京式四季糕点之一,也是满族人的传统糕点。

它具有形状规范整齐,色泽浅黄,组织细润紧密,口味清香绵软不粘牙的特色。

制作绿豆糕的原料有绿豆粉、豌豆粉、黄砂糖、桂花等。

普通绿豆糕

1、配料比例

绿豆粉13公斤,白糖粉13公斤,炒糯米粉2公斤,面粉1公斤,菜油6公斤,猪油2公斤,食用黄色素适量。

2、制作方法

(1)顶粉:绿豆粉3公斤,面粉1公斤,白糖粉3、2公斤,猪油2公斤,食用黄色素适量加适量凉开水和成湿粉状。

(2)底粉:绿豆粉10公斤,炒糯米粉2公斤,白糖粉9、8公斤,菜油6公斤,加适量凉开水和成湿粉状。

(3)把筛好的面粉撒在印模里,再把顶粉和底粉按基本比例分别倒入印模里,用劲压紧刮平,倒入蒸屉,蒸熟即可。

蜂蜜绿豆糕

1、取适量绿豆面。

2、封好保鲜膜入蒸锅蒸熟。

3、蒸熟以后有些块状,将其压碎。

4、加适量橄榄油。加些橄榄油,可以避免绿豆糕食用时掉渣。

5、加蜂蜜。蜂蜜量大些,但要一点一点加,防止面太软了。

6、加白砂糖。

7、加糖桂花搅拌。

8、边搅拌边用蜂蜜找软硬度,用手可以攥成块儿即可。

9、取大小适中的一块,放到模具中。

10、再压出。

11、可以换不同的花形,依次做好,即可享用。

小贴士

蒸绿豆面时不蒙上保鲜膜,蒸后会结成硬块,再碾压很麻烦。

喜欢口感更细腻,可以将蒸后的绿豆面过筛。

完全用蜂蜜和的绿豆面,使绿豆糕的颜色偏深,如果喜欢淡色的,可以加适量水,但绿豆糕的口感会打些折扣。

通过以上介绍,对绿豆糕热量也是有着很好了解,因此对它选择,也是可以放心进行,它对人体各方面都是没有任何损害,而且在对它的制作,也是可以按照以上方式进行,不过每次吃这样食物都是要节制,以防有腹泻的现象。

280 评论(13)

Dianping达人0459

1.普通绿豆糕1.配料比例:绿豆粉13斤,白糖粉13斤,炒糯米粉2斤,面粉1斤,植物油6斤,猪油2斤,食用黄色素适量。2.制作方法(1)顶粉:绿豆粉3斤,面粉1斤,白糖粉斤,猪油2斤,食用黄色素适量,凉开水适量,湿粉适量。(2)底粉:绿豆粉10斤,炒糯米粉2斤,白糖粉斤,植物油6斤,凉开水适量,湿粉适量。(3)将筛过的面粉撒在印模上,然后将顶粉和底粉按基本比例分别倒入印模中,用力压平,刮平,倒入蒸笼蒸熟。第二,北京风味的绿豆糕1.配料比例:绿豆粉13kg,绵白糖或白糖粉,桂花,水适量。2.制作方法1。拌粉:将糖粉放入和面机中,加入用少许水稀释的桂花,搅拌:加入绿豆粉,搅拌均匀,通过80目筛倒出,形成蛋糕粉(以揉成球为准)。2.成型:蒸笼上铺上纸,蒸笼内铺上蛋糕粉,用平板轻轻压平表面,约1cm厚;筛一层饼粉,然后用一张比蒸笼略大的油光纸盖在饼粉上,用饼镜(即铜镜、铜压机)压光;取下油光纸,轻轻扫去抽屉边框边缘的浮粉,用刀切成4cm× 4cm的正方形。3.蒸:将装满蛋糕粉的蒸笼四角垫好,依次叠好,放入专用蒸笼封口;将水烧开(不宜烧开,以免饼变红),蒸15分钟,然后取出。在每一小块产品的顶面中间,用适当稀释和融化的食用红色素溶液制成一点红色;然后,将每个抽屉水平扣在手术台上,然后冷却。第三,苏式绿豆糕1.配料比例(1)豆沙绿豆糕:绿豆粉,绵白糖8kg,香油,面粉1kg,豆沙3kg。(2)清水绿豆糕:绿豆粉,绵白糖,香油,面粉1kg。2.制作方法1拌粉:将绿豆粉和面粉放在床板上,中间放糖,加入一半香油,拌匀,然后倒入黄豆粉和面粉,揉匀,做成蛋糕粉。2.下料:准备花形或方形的木制模型进行下料。绿豆糕制作简单,只需将糕粉过80目筛,填入模具中(木模具内壁要涂上香油),压平压实,翻过来敲出,放在铁板上,即可制成糕坯。也就是夹心豆沙做绿豆糕,就是在糕粉不到一半的时候把馅——豆沙放进模具里,然后盖上糕粉,压实,刮平。3.蒸饼:将饼坯连同铁板一起放在多层木架上,然后将饼坯连同木架一起放入笼中蒸10 ~ 15分钟,直到饼的边缘变松,不粘手为止。如果蒸的时间过长,会使粉坯松散或收缩。4.成品:蒸熟冷却后,在饼面刷一层香油。

350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