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48

yannychan108
首页 > 考试培训 > 微生物学检验考试重点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健健康康。

已采纳

衰退转G-;无芽孢,无鞭毛,一般不形成荚膜但有荚膜多糖; 需氧/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葡萄状排列;青霉素溶解变成L型; 分解葡萄糖、麦芽糖、蔗糖,产酸不产气; 无芽孢,无鞭毛,有菌毛,幼龄荚膜透明质酸抗吞噬,长大消失; 需氧/兼性厌氧或专性厌氧和微需氧,营养要求复杂血液血清葡萄糖; 无芽孢,无鞭毛; 需氧/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血清培养基不溶血;胆盐中生长; 触酶阴性 双球菌,无芽孢,无鞭毛,有菌毛,有荚膜,专性需氧; 无芽孢,周身鞭毛,有菌毛,荚膜或微荚膜; 需氧或兼性厌氧 分解乳酸产酸,麦康凯培养基红色,伊红美兰培养基紫黑色; 分解葡萄糖、乳糖、麦芽糖、甘露醇,产酸产气; 吲哚甲基红试验阳性,VP实验阴性;典型大肠杆菌不能利用柠檬酸盐 IMViC试验++-- 无芽孢,无菌毛,无鞭毛,有荚膜; 营养要求不高; 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宋内迟缓发酵乳糖;甲基红(+),VP(-),不分解尿素不产生H2S,分解甘露醇产生吲哚 无芽孢,周身鞭毛,有菌毛,无荚膜; 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 不发酵乳糖,生化特性复杂,书上有表格 有菌毛,厚荚膜 周身鞭毛,有菌毛,无荚膜; 迁徙性生长现象; 分解葡萄糖,不分解乳糖,迅速分解尿素; 外斐试验 G-,单鞭毛,O1、O139引起霍乱 单鞭毛,有菌毛,有的有荚膜; 营养要求不高,碱性蛋白胨水培养基; 酸敏感,不耐热,神奈川现象 无芽孢,单鞭毛,无荚膜 无芽孢,单鞭毛,无荚膜; 微需氧 5%O2和10%CO2,初次分离42℃;培养条件严格,选择培养基,万古霉素和多粘菌素B,头孢菌素抑制胎儿弯曲菌; 不发酵糖;氧化酶 过氧化氢酶阳性; 一端两端多鞭毛,运动活泼; 微需氧,营养要求高,血液血清,湿度;鱼群样排列,3d可见细小针尖半透明菌落 不分解糖,氧化酶 过氧化酶阳性,尿素酶丰富,快速尿素酶试验强阳性可鉴定 芽孢正圆形顶端,周身鞭毛,无荚膜; 芽孢椭圆形次顶端,无鞭毛,体内有荚膜; 芽孢椭圆形次级端,汤匙网球拍状,周身鞭毛,无荚膜; 芽孢卵圆形次级端,无荚膜; 一端两端膨大棒状,VYL字排列不规则; 需氧/兼性厌氧,全血血清培养基;Loeffler培养基/亚加蓝染色出现异染颗粒;亚碲酸钾选择培养基黑色菌落; 糖发酵,过氧化氢酶,尿素酶试验 胞壁大量脂质;抗酸杆菌;不产生内外毒素,菌体成分致病; 胞内寄生菌 有菌免疫; 专性需氧,营养要求高,改良罗氏培养基3-4周菜花状;无芽孢,无鞭毛,厚荚膜;齐-尼抗酸染色红色; 不发酵糖类,热触酶实验阳性,抗煮沸试验; 卡介苗BCG--减毒活疫苗 泡沫状麻风细胞 无芽孢,无鞭毛,有菌毛,荚膜不稳定; 需氧/兼性厌氧,营养要求高 X、V因子,巧克力血平板不溶血,与金葡菌卫星现象; 专性需氧,营养要求高 血液淀粉,初次鲍-金培养基,不明显溶血; 不发酵,过氧化氢酶实验阳性 无芽孢,有菌毛,有鞭毛,微荚膜; 需氧,营养要求高--铁和半胱氨酸 BCYE培养基3天才出现雕花玻璃样菌落; 不分解糖类,部分菌株液化明胶,分解马尿酸盐,氧化酶、氧化酶阳性 无芽孢,无鞭毛,S型有微荚膜; 专性需氧,营养要求高--血清肝浸液 硫铵 烟酸 生长素; 不发酵乳糖 葡萄糖,氧化酶阳性,分解尿素产生H2S 短杆菌,无芽孢,无鞭毛,有荚膜; 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太高,肉汤培养基中菌膜成“钟乳石”状下沉,陈旧培养基有“菌影”; (炭疽芽孢杆菌) 腐生菌,土壤 水中形成芽孢椭圆形菌体中央; 体积最大的致病菌,体内不形成芽孢,无鞭毛,有毒株形成荚膜; 兼性胞内菌; 无芽孢,无鞭毛,体内形成荚膜; 专性需氧,营养要求高 半胱氨酸 胱氨酸 血液; (绿脓杆菌) 无芽孢,单端多鞭毛,有菌毛,有荚膜; 4℃不生长 42℃生长;水溶性色素;生姜气味;血平板透明溶血环; 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 无芽孢,有鞭毛22℃4根翻滚运动 37℃1根,产荚膜; 血琼脂β溶血环,4℃生长; 分解葡萄糖、水杨苷;不分解蔗糖、木糖、甘露醇;触酶阳性;吲哚、尿素酶阳性; 其他

微生物学检验考试重点

101 评论(12)

百叶书店

有没有学校发的习题册?有的话看那个就行。一般情况下,球菌,肠道细菌,破伤风,病毒总论,流感,肝炎病毒考得比较多。

178 评论(8)

loversea2005

第一遍快速学习:

整理出初级微生物检验技术士每个章节的脉络和重要内容,理解、弄懂所学的知识点。

结合课本、笔记,先把每个章节的重点、难点知识仔细地用荧光笔、或彩笔在书中划出来,然后在16开大纸上用树形图的方式或画表格的方式把这些重要知识一层一层地写下来,反复加以理解,并把重要的习题的解题思路在旁边简要备注出来。

第二遍在理解的基础上开始记忆:

随身携带自己写下的笔记,反复背诵自己所总结出来并写下来的概念、定理、公式、性质、特点等重点难点内容。

复习笔记要尽量反映知识的系统性。特别应当把重点概念和原理的联系与区别反映出来,做到一看见笔记,就可以从整体和全局上把握某个专题的知识,即可以把“知识网”展现出来。

第三遍尝试回忆:

重新书写笔记,能清晰回忆出来的内容只需略写概念、术语、数字,而不需要写出具体内容。回忆不出来的内容把详细内容写下来。再反复背诵。

第四遍构筑知识网络并思考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

网络图(大括号、小括号、表格等形式)帮我们把每一个章节的重要概念、定理公式等重要知识点的层级关系整理得一目了然。

由于内容的熟悉和空间距离的接近,我们会突然领悟到,原来每一个章节内部知识点之间,以及前后各个章节的知识点之间存在的内在的联系。这种感悟会让我们醍醐灌顶,欣喜若狂。我们要把自己的发现用尖头和简单的术语在这张网络图上表现出来。

第五遍加以巩固:

最后一定要做题,用来学宝典app做题,配合笔记书本,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只有做题才能明白自己哪些地方学得好,哪些地方是弱点,然后再通过重做来写宝典app的错题收集功能,查漏补缺,弥补自己的不足。

扩展资料:

微生物的世界之最:

目前世界上已知最大的微生物:

1985年Fishelson、Montgomery及Myrberg三人发现一种生长于红海水域中的热带鱼(名叫surgeonfish)的小肠管道中的微生物费氏刺骨鱼菌(Epulopiscium fishelsoni),这是当时世界上所发现最大的微生物。

它外形酷似雪茄烟,长约200~500μm,最长可达600μm,体积约为大肠杆菌的100万倍,这种微生物并不需要由显微镜观察便可直接由肉眼察觉到它的存在。

目前最大的微生物则是1997年,由Heidi Schulz在纳米比亚海岸海洋沉淀土中所发现的呈球状的细菌,直径约100~750μm。这比之前所提的微生物大上2~4倍。

2011年9月我国科学家在海南发现世界最大真菌子实体,该子实体已生长了20年,长度超过10米,宽度接近1米,厚度在5厘米左右,体积为409262–525140立方厘米,重量超过500千克。

目前世界上已知最小的能独立生活的微生物:

支原体,过去也译成“霉形体”,它是一类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单细胞微生物,是地球上已知的能独立生活的最小微生物,大小约为100纳米。支原体一般都是寄生生物,其中最有名的当属肺炎支原体(),它能引起哺乳动物特别是牛的呼吸器官发生严重病变。

病毒:

最小的植物病毒,莴苣花叶病毒,粗纳米,长28纳米;

最小的动物病毒,口蹄疫病毒,直径只有纳米。

亚病毒:(包括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是世界上最小的微生物。

拟病毒的大小和类病毒相似;朊病毒比已知的最小的常规病毒还小得多(约30~50nm);类病毒是目前已知最小的可传染的致病因子,比普通病毒简单,1971年首次报道的马铃薯纺锤形块茎病类病毒,它的大小只有莴苣花叶病毒的三十九分之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微生物

171 评论(12)

VivianYan~

1.微生物2.微生物学3.细菌4.细胞壁5.原生质体7.细胞质8.核区9.糖被10.荚膜11.鞭毛12.芽孢13.孢囊14.伴孢晶体15.二分裂16.菌落17.放线菌18.蓝细菌19.支原体20.立克次氏体21.衣原体22.真核生物23.酵母菌24.霉菌25.菌丝体26.蕈菌27.病毒28.一步生长曲线29.温和噬菌体30.烈性噬菌体31.噬菌斑32.溶源性细胞33.亚病毒34.类病毒35.拟病毒36.朊病毒37.生长因子38.营养类型39.光能无机营养型40.光能有机营养型41.化能无机营养型43.培养基44.选择培养基45.鉴别性培养基47.呼吸作用48.呼吸49.无氧呼吸50.发酵51.生物固氮52.同步生长53.最适生长温度54灭菌55.消毒56.防腐57.化疗58.巴氏消毒法59.抗生素60.抗代谢药物61.选择毒力62.生长限制因子63.质粒64.自发突变65.诱变育种66.基本培养基67.完全培养基68.补充培养基69.野生型70.营养缺陷型71.原养型72.转化73.转染74.转导76.局限传导77.接合78.有性杂交79.准性生殖80.基因工程81.衰退82.复壮83.微生物生态学84.嗜极菌或极端微生物85.拮抗86.种87.新种88.亚种89.菌株

225 评论(8)

乱世美女

考试用书是人民卫生出版社的,年底报名期间才能有下一年度的新书。建议你借一本往年的书先复习,个人感觉复习最好而且效率最高的方法是做题

112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