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苗条龙龙
大学语文考试经典试题及答案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我们都离不开试题,通过试题可以检测参试者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你知道什么样的试题才是好试题吗?下面是我整理的大学语文考试经典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1.《饮酒》是一首()
A.五言律诗B.乐府诗C.五言绝句D.五言古诗
2.下列作品中带有寓言性的纪传作品是()
A.《张中丞传后序》B.《李将军列传》C.《种树郭橐驼传》D.《马伶传》
3.小说《苦恼》的作者是()
A.契柯夫B.莫泊桑C.巴尔扎克D.都德
4.“祸起萧墙”一语出自()
A.《韩非子》B.《墨子》C.《论语》D.《诗经》
5.曹操《短歌行》诗篇‘何以解忧,惟有杜康”中的“杜康”所用的修辞格是()
A.借喻B.借代C.比拟D.比喻
6.下列作品中,属于汉代乐府民歌的是()
A.《陌上桑》B.《氓》C.《短歌行》D.《杜陵叟》
7.“青海长云暗雪山”中的“暗”从语法角度看是()
A.意动用法B.使动用法C.为动用法D.一般用法
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一句诗出自()
A.《行路难》B.《杜陵叟》C.《蜀相》D.《泊秦淮》
9.诗集《死水》的作者是()
A.鲁迅B.郭沫若C.艾青D.闻一多
10.我国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是()
A.李白B.杜甫C.王维D.岑参
11.《论快乐》一文提出精神的炼金术能()
A.比一切宗教信仰更有效力B.教人学会休息
C.使肉体痛苦都变成快乐的资料D.洗涤灵魂
12.下列四句中,有宾语前置这一语法现象的一句是()
A.姜氏何厌之有?B.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C.姜氏欲之,焉辟害?D.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13.从文体方面讲,《前赤壁赋》是()
A.骚赋B.古赋C.骈赋D.文赋
14.《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
A.关汉卿B.王实甫C.汤显祖D.马致远
15.“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句中的“暂”字的意义是()
A.暂时B.突然C.新颖D.姑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把答案镇在题中横线上)
16.“填然鼓之”中的“鼓”的词性是_____________。
17.所谓“四书”指的是《论语》、《_________》、《大学》和《中庸》。
18.陶渊明《饮酒》诗:“山气日夕佳,_____________。”
19.王维《山居秋暝》:“___________,天气晚来秋。”
20.杜甫《蜀相》:“三顾频繁天下计,________________。”
21.《论毅力》一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
22.鲁迅先生曾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_____________。”
23.《西厢记·长亭送别》:“晓来谁染霜林醉,______________。”
24.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___________。
25.《战国策》是一部__________体史书。
三、词语解释题(解释句中加点词的词义。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6.首身离兮心不惩
惩:
27.玉盘珍羞直万钱。
羞:
28.麦苗不秀多黄死。
秀:
29.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凶:
30.拘于虚也。
虚:
31.然而不王者,未知有也。
王:
32.抑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其宫者。
宫:
33.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绝:
34.梨园以技鸣者,无论数十辈。
无论:
35.冬雷震震,夏雨雪。
雨:
四、翻译题(将下列各小题中画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6.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郑伯克段于鄢》)
必自毙:
37.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冯谖客孟尝君》)
贫乏不能自存:
38.(程不识)为人廉,谨于文法。(《李将军列传》)
谨于文法:
39.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能!(《种树郭橐驼传》)
故不我若也:
40.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报刘一文书》)
袖金以私之: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41.“国殇”的含义是什么?
42.《季氏将代颛臾》的议论方式有什么特点?
43.《陈情表》中李密陈述的不能奉召出仕的理由是什么?
44.《关山月》里“月夜”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45.怎么理解《再别康桥》飘逸清丽的'艺术风格?
六、分析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40~50每小题4分,51~55每小题3分,共35分)
(一)阅读《李将军列传》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46.这段文字表现了李广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47.兵士为什么爱乐为李广所用?
(二)阅读《往事(之十四)》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他们都笑了——我也笑说,“不是说做女神,我希望我们都做个“海化”的青年。像涵说的,海是温柔而沉静。杰说的,海是超绝而威严。辑说得更好了,海是神秘而有容,也是虚怀,也是广博……”
48.大海有哪些优良品质?
49.“海化”的青年应怎么样理解?
(三)阅读《国殇》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桴兮击鸣鼓。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50.本节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51.“族蔽日兮敌若云”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52.本节体现战斗结果的是哪一句?
(四)阅读《张中丞传后叙》中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53.韩愈在这段文字里,怎样论述了张巡、许远的功劳?
54.文中韩愈所批判的“自比于逆乱”的是指什么人?
55.此段文字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
七、作文(50分)
56.题目:人人争做环保使者
要求:A.必须写成议论文。B.不少于800字。C.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16.孔子17.孟子18.黄河伯19.长宜子孙20.悠然见南山
21.传记22.权者23.子魂魄兮为鬼雄24.杜牧25.杜陵叟
三、词语解释题
26.此27.凶年,灾年,收成不好28.仰视的样子
29.杜绝30.谦词,鄙31.和煦的样子
32.沉溺,执迷不悟33.屡次34.活捉35.熏染
四、翻译题
36.必定自己倒台。37.贫穷困乏不能养活自己。
38.严格遵守法令条例。39.所以不如我呀。
40.把金银藏在袖子里偷偷给他(门者)。
五、简答题
41.国殇,指为国捐躯的人。殇,未成年而死或客死在外。
42.这是一篇驳论性质的议论文,以对话方式展开批驳,破中有立。
43.为了侍奉自幼相依为命、现已年老多病的祖母。
44.“月夜”在结构上是贯穿全诗的线索。月光笼罩着权贵深宅、边境戍卒和沦陷区遗民。
45.所谓飘逸清丽的艺术风格是指:飘逸是举重若轻,潇洒自得,一、七两节最明显。清丽是清新柔美,二节写金柳,三节写青荇,四节写潭水,是具体例证。
六、分析题
46.表现了李广爱兵如子的性格特征:打仗时他身先士卒,饮食上他让士卒优先。
47.因为李广关心、体恤、爱护他们。
48.大海的优良品质是:温柔而沉静;超绝而威严;神秘而有容,虚怀、广博。
49.“海化”的青年、就是像大海一样的青年,具有大海的优秀品质的青年。
50.描写战斗进程、战斗结果。极言战斗的残酷和激烈。
51.夸张和比喻的手法。
52.体现战斗结果的句子是“严杀尽兮弃原野”。
53.面对强大的叛军,张巡、许远坚守睢阳城长达一年以上,保卫了江淮地区,对扭转战局、捍卫唐朝中央政权,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54.主要是指诬蔑了张许的人,还有那些弃城逃遁的人,还有就像贺兰进明那种拥兵自存、见死不救的人。
55.这段文字运用了对比、反问等艺术手法。把张许的“守一城,捍天下”’的正义行为、报国之举,与“弃城图存”的、“擅兵坐观”的、责怪张许的,作了对比,使得忠奸、正邪十分分明。
七、作文(略)
美林小姐
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的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特点。下面是高一语文期末的考试题,请参考!
一、基础知识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提防(dī) 亲眷(juàn) 珠玑(jī) 鳏寡孤独(ɡuān)
B.伺候(shì) 缜密(zhěn) 谂知(shěn) 阿谀逢迎(yū )
C.埋怨(mán ) 栖迟(qī) 樯橹(qiáng) 繁文缛节(rù)
D.自诩(xǔ) 吝啬(lìn sè ) 纶巾(ɡuān) 刎颈之交(wěn)
2.下列各组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谛听 淋漓 报应 残羹冷炙 无可置疑 B.干燥 鲁莽 国粹 晓风残月 礼尚往来
C.教诲 斟酒 暮蔼 灰飞烟灭 舞榭歌台 D.料峭 骸骨 玉簪 咄咄逼人 良辰好景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写文章要_______搜集和引用第一手材料,决不贪图方便,随便录用第二手、第三手材料。②老人没有喝茶,点起一支香烟,很有_______地吐了一口烟雾。③中国人的________、韧性、吃苦耐劳真是举世无双。
A.尽力 气派 耐心 B.尽量 气度 耐心
C.尽量 气派 耐性 D.尽力 气度 耐性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次班长竞选,他作了充分准备,竞选演说那天,他粉墨登场,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
B.集电话、电脑、相机、信用卡等功能于一体,手机在生活中的作用被发挥得酣畅淋漓。
C.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6月25日晚22点的“意大利—斯洛伐克”小组对抗赛中,新军斯洛伐克队以3比2战胜了意大利队;意大利队追2球难救卫冕冠军 ,意大利队2-3负垫底出局,意大利队在观众的眼中真是差强人意。
D.上海世博会开幕式那天晚上,上海城万人空巷,人们兴高采烈走上街头,庆祝上海世博会开幕成功。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让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的人们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平台上共同寻找答案。
B.“低碳生活”这一理念,经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的成功和失败的实践,无可争辩地证实了这一理念的正确。
C.刘老先生热心支持家乡的教育、慈善等公益事业。他这次返乡,主动提出要与部分福利院参加高考的孤儿合影留念。
D.成千上万的亚运志愿者都在忙碌着,他们在共同努力,完成举办一次令亚洲乃至全世界都瞩目的文明亚运的理想。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李白传
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阻之。白益傲放,与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洲,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
(节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读本④)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十岁通五经 通:通晓 B. 自蜀至长安,道未振 振:振作
C.白益傲放 益:更加 D. 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 辟:征召,被…聘用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因以命之 衡因上疏陈事 B.以所业投贺知章 何面目以归汉
C.遂荐于玄宗 而君幸于赵王 D.白长笑而去 天苍苍而高也
8.能体现李白“傲放”个性的一组是( )
①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②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③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④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⑤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A.②③④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⑤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母梦见太白金星而生下李白,所以李白的名字中有“白”字。李白天赋过人,才华横溢。
B.贺知章很欣赏李白的诗才,感叹他是遭贬的'仙人。李白后经贺知章的推荐,担任翰林供奉。
C.在朝廷上下,李白都表现出放荡不羁的个性,这说明李白是个决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人。
D.郭子仪曾有恩于李白。后来,李白受牵连下狱,郭子仪又请求用自己的官爵来赎免李白的死罪。三、翻译、古诗鉴赏及默写:
10.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帝每欲与官,妃辄阻之。(3分)译文:
(2)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3分)译文:
11.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题目。(6分)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 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释】此词作于苏轼被贬黄州之时。
(1).上片开头两句写出了寓居环境的 。(2分)
(2).下片采用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答:
12.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赤壁怀古》)
(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3)楚天千里清秋, 。(辛弃疾《登建康赏心亭》)
(4)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5)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6)吾所以为此者, 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7题。(14分)
文学的趣味
朱光潜
①孔子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仿佛以为知、好、乐是三层事,一层深一层;其实在文艺方面,第一难关是知,能知就能好,能好就能乐。知、好、乐三种心理活动融为一体,就是欣赏,而欣赏所凭的就是趣味。许多人在文艺趣味上有欠缺,大半由于在知上有欠缺。
②有些人根本不知,当然不会感到趣味,看到任何好的作品都如蠢牛听琴,不起作用。这是精神上的残废。犯这种毛病的人失去大部分生命的意味。
③有些人知得不正确,于是趣味低劣,缺乏鉴别力,只以需要刺激或麻醉,取恶劣作品疗饥过瘾,以为这就是欣赏文学。这是精神上的中毒,可以使整个的精神受腐化。
④有些人知得不周全,趣味就难免窄狭,像上文所说的,囿于某一派别的传统习尚,不能自拔。这是精神上的短视,“坐井观天,诬天藐小”。
⑤要诊治这三种流行的毛病,唯一的方剂是扩大眼界,加深知解。一切价值都由比较得来,生长在平原,你说一个小山坡最高,你可以受原谅,但是你错误。“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天下”也只是孔子所能见到的天下。要把山估计得准确,你必须把世界名山都游历过,测量过。研究文学也是如此,你玩索的作品愈多,种类愈复杂,风格愈纷歧,你的比较资料愈丰富,透视愈正确,你的鉴别力(这就是趣味)也就愈可靠。
⑥人类心理都有几分惰性,常以先入为主,想获得一种新趣味,往往须战胜一种很顽强的抵抗力。许多旧文学家不能欣赏新文学作品,就因为这个道理。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起初习文言文,后来改习语体文,颇费过一番冲突与挣扎。在才置信语体文时,对文言文颇有些反
感,后来多经摸索,觉得文言文仍有它的不可磨灭的价值。专就学文言文说,我起初学“桐城派”古文,跟着古文家们骂六朝文的绮靡,后来稍致力于六朝人的著作,才觉得六朝文也有为唐宋所不可及处。在诗方面,我从唐诗入手,觉宋诗索然无味,后来读宋人作品较多,才发现宋诗也特有一种风味。我学外国文学的经验也大致相同,往往从笃嗜甲派不了解乙派,到了解乙派而对甲派重新估定价值。我因而想到培养文学趣味好比开疆辟土,须逐渐把本来非我所有的征服为我所有。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说道:“一个诗人不仅要创造作品,还要能欣赏那种作品的趣味。”我想不仅作者如此,读者也须时常创造他的趣味。生生不息的趣味才是活的趣味,像死水一般静止的趣味必定陈腐。活的趣味时时刻刻在发现新境界,死的趣味老是囿在一个窄狭的圈子里。这道理可以适用于个人的文学修养,也可以适用于全民族的文学演进史。
(节选自《谈美?谈文学》)
13.阅读全文,提取整合文段信息,完成下列填空。(2分)
本文第①段从孔子的名言谈起,指出许多人在文艺趣味上有欠缺。第②③④段列举
,第⑤段提出 ,从第⑥段起,作者就文艺欣赏问题,提出一系列重要的论断。14.“精神上的残废”“精神上的中毒”“精神上的短视”具体指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
(1)精神上的残废:
(2)精神上的中毒:
(3)精神上的短视:
15.第⑥段说“许多旧文学家不能欣赏新文学作品”,为什么不能欣赏呢?(3分)
答:
16.文中多处引用名言名句,请举一个例子说说它的具体作用。(3分)
答:
17.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知的欠缺,大半会导致文学趣味的欠缺。
B.要提高文学的鉴赏力,应读尽古今中外作品。
C.文学的趣味,必须靠作者自己去创造。
D.培养文学趣味好比开疆辟土,必须快速征服。
五、语言运用与表达:
18.按照要求,把下面的三句话改写成一句话,并保留原有信息(可酌情增减词语)。(6分)
①《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
②曹雪芹是长篇小说《红楼梦》的作者。
③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被《红楼梦》揭露了。
①以《红楼梦》为主语:
②以曹雪芹为主语:
六、作文:(共35分)
19.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完成作文。
世界著名企业家希尔顿说过,许多人一事无成,是因为他们低估了自己的能力,妄自菲薄。一块价值5元的生铁,铸成马蹄铁后可值10元;若制成工业上的磁针之类可值3000多元;倘若制成手表发条,其价值就是25万之多了。
请联系实际,以“潜力”为话题作文,题目自拟,不少于7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高一语文必修四模块学习终结性检测考试试卷答案
1、B伺候cì阿谀奉迎yú 2、C“暮蔼”应为“暮霭” 3、C 4、C
粉墨登场用粉末化妆,登台演戏。多指登上政治舞台。贬义
酣畅淋漓:形容非常畅快。差强人意:现在表示大体上能让人满意
万人空巷:本指家家户户的人都奔向一个地方,以致住宅空荡荡的。现多指很多的人聚在一起,致使街巷都空了。形容轰动一时的盛况。
13、(2分)文艺欣赏的三种毛病 诊治的办法(每个空格1分)
14、(3分)(1)根本不知,感受不到趣味。(2)趣味低劣,缺乏鉴赏力。(3)知得不全,趣味狭窄。(每个小题1分)
15、(3分)因为这些旧文学家都有几分惰性,常先入为主,不能战胜一种很顽强的抵抗力,所以不能欣赏。(意思对即可)
16、(3分)答案示例1:第1段引用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话,引出了文艺欣赏的不同见解。答案示例2:第5段引用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话,说明研究文学也像估计山的大小一样,比较资料愈丰富,透视愈正确,鉴别力也就愈可靠的道理。答案示例3:第6段引用华兹华斯“一个诗人不仅要创造作品,还要能欣赏那种作品的趣味”的话,引出不光是作者,包括读者也须时常创造文学趣味,使趣味广泛而鲜活。(3分,答出名言得1分,说出具体作用得2分,言之成理即可。)
17.(3分)A(B.“读尽”有误;C.还应包括读者;D.“快速征服”没有依据。)
18、(6分)示例:①曹雪芹创作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红楼梦》,揭露了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3分)②曹雪芹在他创作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红楼梦》中,揭露了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3分)
优质考试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