玥玥285966231
高一体育特长生训练计划高一年级的训练要以基础动作为目标,掌握每项的动作技术,规范动作,逐步适应训练的强度,提高自身的训练水平,为高中的体育加试做好准备第一阶段的训练计划:一、弹跳力:立定跳远、兔跳、蛙跳、多级跳远、跳远腾空步、台阶上下跳、跑台阶、原地纵跳练习。二、一般耐力:20――30分钟慢跑、越野跑、1600米――3000米中速跑等三、柔韧性练习:(1)两臂的平、侧、上等各方位的举、屈、伸、摆和各种形式的绕环练习。(2)两腿的屈、伸、压、踢、摆、纵横等练习。(3)整个身体的各种屈、伸、绕环等练习。(4)站立体前屈、俯卧臂伸、正侧踢腿、交叉步、悬垂等。四、上肢、腹肌、背肌力量练习:俯卧撑、击掌俯卧撑、杠铃抓举、挺举。五、灵敏性练习:穿梭跑、转身跑、后退跑、侧身跑、闪身跑、看信号跑等各种快速反应练习。六、绝对速度练习:绝对速度练习:30――60米最大强度加速跑、上下坡跑、顺风跑、阻力跑、等循环练习。注意事项:初期以掌握技术和力量为主。循序渐进合理安排负荷量、强度。防止中过渡疲劳和运动损伤。800米以上跑以提高机体有氧工作能力和机体对运动项目适应能力。心率控制在每分钟150-160次。第二阶段的训练计划:100米:起跑器的使用、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冲刺跑。此外还包括跑步的步伐、频率、摆臂动作、呼吸等。800米:体能的分配、弯道跑、脚下的步伐、起跑后的抢道和超越等。立定三级跳远:起跳、预摆、腾空、落地以及每一跳的技术要点。第二学期:一、100米:1、最大强度的反复跑30―60米。2、接近最大强度的反复跑80―150米。3、最大强度的顺风跑、下坡跑30―60米。4、接近最大强度的接力跑60―100米。练习要求:100米属于极限运动,不能超过800米-1000米。并且要安排在调整后恢复的第一次课中,每次的第一项。切记在疲劳状态下速度。二、800米:1、200-400米段落跑,2―3组。每组3次。2、500—600米段落跑,3―4组每组1-2次。3、800―600―400―200米间歇跑,1-2次1-2组。练习要求:这个阶段强度要比一般耐力强度大,心率可在180次以上,间歇时间以心率降低到每分钟140次左右为好。同时安排1―2次长距离的越野跑。练习要求:练习的强度比较大,注意运动中受伤,安全第一,另外要做好放松的练习。四、立定三级跳远:1、深蹲跳。2、负重深蹲。3、负重半蹲跳。4、负重弓箭步走。5、行进间单脚跳。练习要求:学生必须在承担最大负荷的条件下快速用力完成各项练习,能否合理掌握在快速用力情况下的最大负荷量是影响条约成绩的关键和重要因素。第一个月用最大负荷的45%-75%作为负荷量。每个课做10―13次,每次5―7组
jackor57992
如何培养体育特长生 :特长生的培养工作千头万绪,要做到有条不而又卓有成效,的确不易。以我的工作经验和切身体会,我认为,要达到培养特长生的目的,除了投入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外,还要注意讲究方法,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培养特长生,我们的主要任务应是为他们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加强学法指导和心理辅导,补短扬长,发展个性,不断壮大特长生队伍。1.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改善体育特长生的不良性格,应当从提高他们思想道德修养出发。根据现阶段青少年情绪发展特点,加强体育特长生的情绪教育,建立正确的感情表达方式。从个性、性别和自我感知的差异研究,深入挖掘和化解体育特长生的负面情绪方法。培养体育特长生的集体荣誉感、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建立互助小组,开展形式各样的集体活动,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爱,体会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产生集体归属感。开展挫折教育,不断提高体育特长生的意志品质,通过家访、校家联谊会等活动,加强学校与家庭间的沟通,形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互动,为他们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2.科学安排训练根据体育特长生的个性特征,必须合理安排他们的学习和训练时间,因此必须制订一套合理的训练计划。训练计划必须从他们的个性特征出发,制订出科学的训练计划。主要可从几点着手:制订合理的训练时间;制订正确的训练目标;合理安排训练方法和训练强度。3.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文化课成绩素质教育提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面对高考,文化科目无疑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大部分体育特长生的文化基础比较差,所以老师应该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帮他们树立争取的学习观,明确正确的学习目标,同时应该加强对他们文化课的辅导。首先应该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学校应该从学校领导到班主任、课任教师、体育老师都必须重视体育特长生的文化学习,督促他们重视文化学习,学好文化知识,达到体育和文化双丰收。同时,学校也应该加强学校与家庭间的互访,常沟通,常联系,共同关心、帮助学生学好文化课。同时应该把课余训练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定期检查,了解学生的文化学习,深入到学生课堂。其次,在训练制度上应该体现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应该充分利用正常的训练时间,但是平时绝不能随意占用学生的文化学习时间。针对一些特长生外出参加比赛的情况,学校应该要求这些学生在回校后,应该进行补课,要求任课老师给予辅导。因此,体育教学者应该争取认识文化课学习在体育特长生中的重要位置,加强文化课学习,正确处理训练与文化课学习的关系,做到两个方面都要抓,两个方面都要紧。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体育人才。以我个人的陋见。要想培养出特长生,当然还须做比这还要多的工作,积累比这还要丰富的经验,还要更加讲究方法和技巧。不过,我想,有一点是公认的——培养特长生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需要我们教师的耐心与执着。
蓝莓嘉人
我们是一个乡镇级的初级中学,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小学,学生普遍运动基础差,缺乏对体育运动的正确认识和兴趣,尤其是女生对体育运动敬而远之,这种情况下很多身体条件好的学生错失了最佳的训练时机。那么在乡镇初级中学里,体育特长生的选拔和培养工作到底应该怎么做呢?根据我亲身经历和我校的实践经验,我觉得要做好以下这几个方面的工作:1.选材:对初中体育特长生的选材,要求不能过高,要根据我们培养的目标进行选材,我认为要考虑到以下几点: (1)兴趣爱好,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对体育特别的兴趣才能在平时训练和比赛中刻苦努力,奋勇拼搏,所以为了能把较好的体育人才培养成才,平时上课要培养学生的体育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对上课成绩比较突出的学生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激发学生主动参加体育运动热情。 (2)要具有较突出的运动能力。(3)对身材条件的要求不能过高,初中生正在迅速生长发育时期,往往一些学生因为青少年生长发育特点,身高增长较快,表现出力量较差,身体协调性不是很好的暂时问题,但是这类学生里面有很多有着极大潜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系统训练,在初三或者将来升入高中能取得很好成绩。 2.抓好组建特长生队伍的几个关键环节。要把体育特长生队伍建设好,只靠几个体育教师的努力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的工作: (1)争取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只有学校领导重视,本项工作才能彻底搞好。 (2)做好体育特长生所在班班主任的工作,经常联系,取得班主任的支持。 (3)做好体育特长生家长的工作,把我们培养的目标、方向明确告诉家长,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信任。 (4)做好体育特长生自身的思想工作,平时严格要求特长生的行为规范,把“育人”作为体育特长生培养的根本点,让其懂得参加体育训练的根本目的,培养优秀的意志品质和荣誉感,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训练中来,起到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3.培养体育特长生的三个重要的任务: (1)体育特长生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体育特长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这三个任务中最重要的任务,长期以来体育特长生给师生的印象是:经常违反校纪校规,例如:打架、逃课、抽烟等等不良习惯,因此教师必须严格要求他们,狠抓特长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逐渐改变体育特长生以往的不好的形象,使之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成人、成才。 (2)狠抓体育特长生的文化成绩。在初中阶段,体育特长生的文化成绩和特长训练二者相比,我认为文化成绩比特长训练更为重要,训练教师要培养体育特长生良好的文化学习习惯,使之明确文化成绩的重要性,只有有了好的文化成绩,特长才能得以更好地发展,我们的特长生才有更好的出路和前途,才能进入更高一级的学校深造和学习,才能达到中学体育特长生培养的目标,才能得到学校、家长和社会的认可。近几年来,我校体育特长生的文化成绩直线上升,很多都考上了理想的学校。(3)体育特长生的体育特长培养要持之以恒。一般说来,只要经过选材参加体育特长培训的学生,经过三年的训练,特长成绩应该是很好的,至少说应付体考是没问题。至于特长成绩如何提高,如何培养,在此不做过多说明,但注意一点,不要因为片面追求体育特长成绩的提高,而影响或耽务了学生文化课的学习。我们平时训练只是利用每天课余时间和节假日期间进行训练,持之以恒,特长成绩提高是很快的。 4.特长训练教师应具备相当高的素质。(1)在中学里,我认为培养学生体育特长者,不是纯粹的教练角色,更主要是教师角色,在对学生的培训过程中,要注重自身形象,为人师表,做好表率,不仅要训练学生的特长,更重要是在训练过程中要育人,教会学生怎么学习、怎样做人。 (2)训练教师必须具有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 (3)训练教师须长期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4)训练教师必须有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优质考试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