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55

家装e站重庆站
首页 > 考试培训 > 政法考试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爱美食的飘飘

已采纳

政法考试要求你要有本科以上学历,你就可以参加考试,但是也是要本科以上。我现在是要求你本科学法律,或者以后学法律都可以,但是你至少是系统地学过法律。四中全会对法治工作队伍建设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包括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那当然要经过一个专门的训练,他是要建立高素质的法治专门队伍和法律服务队伍。

现行司法考试主要测试内容包括理论法学、应用法学、现行法律规定、法律实务和法律职业道德。按照规定,初任法官、初任检察官和取得律师资格必须通过国家司法考试,换言之,要投身公检法系统,司法考试可谓“敲门砖”。

司考之所以被称为“中国第一考”,主要缘于其难度之大、通过率之低。有多难?某大学法学院本科生黄同学说,即便是科班出身,要通过司法考试也需褪层皮。

政法考试

301 评论(9)

新月之垣

属于行政编制,是公务员。 报考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 *** 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品行,具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遵纪守法。3.报考年龄要求: 已退役士兵的年龄在25周岁以下(1988年8月29日及以后出生。 大专以上学历已退役士兵可放宽至27周岁,即1986年8月29日及以后出生);其他报考人员年龄在27周岁以下(1986年8月29日及以后出生)。 4.报考学历要求: ⑴报考专科学历试点班的,须高中及以上学历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 ⑵报考专科及以上学历起点本科试点班的,须具有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专科及以上学历; ⑶报考第二学士学位试点班的,须具有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并获得学士及以上学位; ⑷报考法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须具有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法学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并获得学士及以上学位。 5.具有工作单位的报考人员,须经单位同意后方可报考。 6.定向招录由省级及以上机关统一选派在贵州服务的“三支一扶”计划、“选聘高 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含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人员的职位,限截止2014年8月服务满两年的人员报考;定向招录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人员的职位,限截止2014年8月期满一届(三年服务期为一届)的人员报考;大学生退役士兵职位限普通高等教育 全日制学校在校期间入伍退役后完成学业或毕业后应征入伍的退役士兵报考。 7.身体条件符合《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国人部发〔2005〕 1号)、《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关于修订〈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及〈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的通知》(人社部发 〔2010〕19号)和《关于印发公务员录用体检特殊标准(试行)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82号)等文件以及我省的有关规定执行。 8.具备拟报考职位所需的其他资格条件。 政法干警 政法干警是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发起的,一次集公务员、高考(或考研考试)为一体的入学考试,参加由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1]每年九月份的政法干警招录考试,录取后到大学深造两年,国家统一发放被褥和服装,一级按照每个月500-700的生活补助,免交学费,毕业即获得公务员编制和到报考岗位工作,岗位有法院、检察院干部和法警,公安民警,司法所干部及狱警。 法官和检察官首先要过的是国家司法考试,考试与录取的程序和公务员是一样,参加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公安部等联合举办的政法干警录用考试,一般在每年的九月份举办的政法干警录用考试,考试合格进入报考院校进一步深造,两年后分配到相应的单位工作。 政法干警考试中的警察类(公安干警和监狱民警)的体检执行统一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和《公务员录用体检特殊标准(试行)》执行。 政法干警的录用程序与一般公务员相同,但录用后要到规定的院校接受两年的专业培训,学习期间免学费有补助。 毕业后,研究生要在基层服务5年,本科7年,专科9年。 如果违约,交违约金,在规定年限之内不可以报考任何地方的事业单位与公务员。 政法干警考试科目: 专科生:报考专科试点班的,须高中及以上学历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考试)及文化综合(历史、地理、政治)。 本科生:报考第二学士学位试点班的,须具有国民教育序列本科学历。 报考专科及以上学历起点本科试点班的,须具有国民教育序列专科及以上学历。 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考试)及民法学。 研究生:报考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须具有国民教育序列法学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 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考试)及专业综合I(刑法学、民法学)、专业综合II(法理学、中国宪法学、中国法制史)

163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