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81

piaopiao1234
首页 > 考试培训 > 教育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0921缘分

已采纳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程旭 张欣)近日,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科技部办公厅、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体育总局办公厅联合印发了《校外培训机构财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管理办法》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精神,根据国家有关财经法律法规,总结前一阶段校外培训治理工作实践探索,主要从财务管理体制、资金筹集、资金营运、资产和负债管理、收益分配、财务清算、财务监督等方面作出规定,旨在全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财务管理活动,有效防控经济活动风险,提升行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保障学生、家长、从业人员等利益相关方的合法权益。

《管理办法》明确了校外培训机构的财务管理体制。强调要建立健全校外培训机构党组织参与财务重大决策和监督的管理制度,其法定代表人对本机构财务工作和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要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明确会计机构设置和会计人员配备要求。

《管理办法》对校外培训机构财务活动提出了全面规范要求。一是资金筹集方面,明确了举办者的出资义务和不得抽逃出资的要求,同时禁止上市公司、外商投资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禁止中小学校举办或参与举办培训机构。二是资金营运方面,对校外培训机构收入归口、预收费监管、合同签订和退费作出规定,强调其融资及培训服务费收入应主要用于培训业务,要建立大额资金支付决策制度,明确大额资金支出的程序、方式、规则。三是资产和负债管理方面,强调要维护资产安全与完整,禁止非营利性培训机构对外提供担保,明确培训机构申请贷款的使用方向,建立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四是收益分配方面,明确了培训机构净资产(利润)的使用与分配方式,强调非营利性培训机构举办者不得分红或取得其他投资收益。五是财务清算方面,规定了培训机构的清算情形、清算主体、剩余财产清偿顺序和支配,要求首先清偿应退学生培训费。

《管理办法》强调校外培训机构要按规定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妥善保管会计档案,建立内部审计和审计公示制度,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强调关联交易要实行信息披露,明确了地方各级教育、财政、体育、文化和旅游、科技、民政、市场监管、税务管理等部门相应的监督检查职责。

下一步,教育部、财政部、科技部、文化和旅游部、体育总局将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各地抓好落实,全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确保行业健康运行,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教育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222 评论(11)

cocoabread

校外培训机构财务管理暂行办法是刚刚公布的一项政策规定,主要目的是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财务管理,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下面是该规定的主要内容:

1、校外培训机构应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确保经费使用透明、规范、合理。

2、校外培训机构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预算方案,并按规定使用教育经费。

3、校外培训机构应建立会计核算制度,制定会计政策,正确处理财务会计信息。

4、校外培训机构应按照国家和地方的相关税收政策规定,合法纳税,严格遵守税收法律法规。

5、校外培训机构应定期公开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接受社会监督,并对社会公众提出的财务事项及时回应。

总之,校外培训机构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对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财务管理、加强财务监督和增强公信力具有重要意义。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该规定尚属于暂行性质,相关政策框架和细则可能会在实际实施中进行进一步细化和完善。

校外培训机构作为教育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校外培训机构通过专业教学、个性化服务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培训,为学生拓展学习领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满足学生在学科知识、技能等方面的需求。

2、补充课堂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校外培训机构能够更加专业地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制定课程,为学生补充课堂教育和实践体验,促进其在多方面的素质发展。

3、增加教育产业的就业机会:随着社会对于教育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校外培训机构作为教育培训的主要平台,为教育产业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

4、推动教育改革和创新:校外培训机构通常以创新为核心,能够积极推动教育改革、引领“互联网+教育”等新教育方式,为国内教育行业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总之,校外培训机构在为学生提供更全面、多样化的课程体验、助力教育产业创新与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加快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发挥好这些功能的同时,我们也需要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管理和监督,以保障教育质量和学生权益。

248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