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11

念念花语
首页 > 考试培训 > 2017福建物理中考试卷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静静地过

已采纳

第 Ⅰ 卷 选择题 (共2大题 共39分)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你选择的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内。 1、在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答案:B A. 一本八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1 kg B. 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理课本对桌面的压强约为60 Pa C. 中学生小新受到的重力约为50N D. 中学生小新走路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约为105 Pa 2、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用来减小摩擦的是( )答案:C 3、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 kg,要测量该苹果的重力,图中最适合的器材是( )答案:A 4、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与大气压强无关的是( )答案:D A B C D 5、关于如图所示的各种情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D A.甲图中:小新的书包背带比较宽,这样可以减小对肩部的压力 B.乙图中:小新带着这个自制气压计从一楼走上五楼,观察到管内水柱的高度变高,说明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C.丙图中:压路机利用很重的轮子将路面压平,说明重力就是压力 D.丁图中:洗手池的回水管做成U型,是连通器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6、对于“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历经历了漫长而又激烈的争论过程。的科学家伽利略在实验的基础上推理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其核心含义是( )答案:C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物体只要运动就需要力的作用 C.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D.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物体就会慢慢停下来 7、对下列情景涉及的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答案:B A.2015年最新交通法规规定:不系安全带,记3分,罚100元。因为系安全带可以减小惯性 B.建筑工人砌墙时,利用重锤线可以把墙砌直,因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C.向墙上按图钉时,手对图钉帽产生的压强等于图钉尖对墙壁产生的压强 D.宇航员登上月球时,他的质量比在地 球上时的质量减少了1/6 8、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容器内水面一样高,a容器内只有水,b容器内有木块漂浮在水面上,c容器内漂浮着一块冰块,d容器中悬浮着一个空心球。则下列四种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 答案:A ① 每个容器的总质量都相等 ② b容器中再倒入酒精后,木块在液面下的体积减小 ③ c容器中冰块熔化后水面高度升高 ④ d容器中再倒入酒精后,小球将下沉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9、两个用同一种材料制成且完全相同的密闭圆台形容器一正一反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同的液体,如图所示.若它们分别在水平方向拉力F1 和F2的作用下沿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分别为ʋ和2ʋ,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答案: C A. p1 = p 2 F1=F2 B. p1 > p2 F1 p2 F1=F2 D. p1 p2 F1>F2 10、某容器装满水,轻轻放入一小球后,溢出50g水,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答案:B A. 小球的质量肯定不小于50g B. 小球的质量肯定等于50g C. 若小球质量大于50g,则小球的体积一定等于50cm3 D. 若小球质量等于50g,则小球的体积可能大于50cm3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每小题给 出的四个选项中,均有多个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不选或选错的得零分。 11、如图所示,小新沿水平方向推装满沙子的车,但没有推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答案:ABC A.人对车的作用力小于车对人的作用力 B.人对车的推力小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 C.沙子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人对车的推力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12、关于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AC A.装置(a)可以用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B.装置(b)可用来做验证浮力产生原因的实验; C.装置(c)所示是正在做的托里拆利实验,实验时若玻璃管稍微倾斜,则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不变 D.装置(d)可以判断乙杯中液体的密度比甲杯中液体的密度小 13、一个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形容器,内装密度为ρ的液体。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金属块A浸没在该液体中(A与容器底和容器侧壁未接触),金属块A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将木块B放入该液体中,静止后木块B露出液面的体积与其总体积之比为7:12。把金属块A放在木块B上面,木块B刚好没入液体中(如图所示)。( ) 答案:ACD A. 若已知金属块A的体积为V0,则A的重力为 B. 木块B的密度是 C. 若已知金属块A的体积与木块B的体积之比为13:24,则金属块A的体积为 D. 若已知金属块A的体积与木块B的体积之比为13:24且木块B的下表面积为s,则该液体对木块B下表面的压强为24F/S 第 Ⅱ 卷 非选择题 (共2大题 共61分) 注意事项: 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的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相应的区域上。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4、人的血压分收缩压和舒张压(俗称“高压”和“低压”),在某一时刻小新的舒张压为80 mmHg.合 Pa,设想他在7 km深的蛟龙号潜水器中把一只脚伸到外面的水里,海水对他脚背压力的大小相当于__________ 个人的重力!(ρ水银=×103k g/m3、ρ海水=×103kg/m3) 答案:×104Pa 或×104Pa或×104Pa或×104Pa、1500 15、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实心长方体A、B,已知体积VA

2017福建物理中考试卷

160 评论(13)

紜亦眠观520

一、填空题 1.某同学由于粗心,将放在厨房中的一个装有液化石油气的气罐打开后(没有打着火),忘记将其关闭,过一会儿整个屋里都闻到刺鼻的气味,这是扩散现象;高速公路服务区司机把大货车停在水坑中,这是通过__热传递__方式给轮胎降温。 2.美丽的鄂州“襟江抱湖枕名山”,素有“百湖之市”的美誉。市区及周边的湖泊,可以大大减弱该地区的“热岛效应”,这是利用了水的__比热容__大的特性;春夏季节,漫步在洋澜湖畔,可以闻到阵阵的花香,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讲,这是__扩散__现象。 3.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107 J/kg,20 g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105__J,用天然气将一壶水烧开,水壶中水的温度升高的过程中,水的内能__增加__,壶口上方的水蒸气液化成“白气”的过程中__放出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4.在1标准大气压下, kg初温为90 ℃的水吸收×104 J的热量后,它的末温为100℃[c水=×103 J/(kg•℃)]。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吸气、压缩、__做功__、排气四个冲程。 5.西气东输工程让滨州市民用上了物美价廉的天然气。在1标准大气压下,将质量为2 kg、温度为20 ℃的水加热至沸腾,水至少要吸收×105J的热量,这需要完全燃烧×10-3__m3的天然气。[c水=×103 J/(kg•℃),天然气的热值为8×107 J/m3] 二、选择题 6.关于物质的组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原子是由原子核和中子组成的 C.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D.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小的微粒组成的 7.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温度为0 ℃的物体没有内能 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通过外界对物体做功 C.正在沸腾的水吸收热量,温度增加,内能不变 D.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 8.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 A.用锯条锯木头,锯条温度升高 B.向饮料中加冰块,饮料温度降低 C.寒冬,用热水袋暖手,手感到温暖 D.盛夏,阳光曝晒路面,路面温度升高 9.下列生活实例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B ) A.冬天人们常用双手互相摩擦取暖 B.用茶壶烧水,水烧开时,茶壶盖被顶起 C.钻木取火 D.四冲程汽油机的压缩冲程 10.《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引起了人们对饮食文化的关注,四川的腊肉、香肠受到人们的青睐,火锅更是以麻、辣、鲜、香吸引着众多食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A.在比较远的地方就能闻到火锅味,说明分子只在高温下运动 B.在腌制腊肉时,要把盐涂抹均匀,是因为盐不会扩散 C.灌制好香肠后,要晾在通风的地方,是为了防止水分蒸发 D.往火锅里加入食材,食材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 12.关于热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效率越高的热机功率也越大 B.汽油机和柴油机均属于内燃机,工作时它们点火的方式也相同 C.汽油机工作时汽油在汽缸里燃烧,汽油属于二次能源 D.使用热值高的燃料可提高热机的效率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把-10 ℃的冰块放在0 ℃的冰箱保鲜室中,一段时间后,冰块的内能会增加 B.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是由于锯条从木板中吸收了热量 D.我们不敢大口地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 14.《舌尖上的中国2》聚集了普通人的家常菜,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了中华饮食之美。如图所示,通过煎、炒、蒸、拌烹调的四种美食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认识正确的是( C ) A.煎: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铁的比热容大 B.炒: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藜蒿和腊肉的内能增加 C.蒸: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使榆钱饭蒸熟 D.拌:香葱和豆腐要拌着才能入味,说明分子没有做无规则运动 15.下表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J/(kg•℃)] 水 ×103 铝 ×103 煤油、冰 ×103 干泥土 ×103 沙石 ×103 铜 ×103 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C ) A.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 B. 100 g水的比热容是50 g水的比热容的两倍 C.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温度变化较大 D.寒冬季节,放在室外盛有水的水缸会破裂,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16.(2014,河南)用相同的加热装置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由数据比较两种液体的比热容( A ) 时间t/min 0 1 2 3 4 5 甲的温度/℃ 20 22 24 26 28 30 乙的温度/℃ 20 25 30 35 40 45 甲>c乙 甲=c乙 甲 三、实验探究题 17.如图所示,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质量、初温都相等的水和牛奶,用两个相同酒精灯对其加热。 (1)加热过程中,发现要使它们上升相同的温度,需给水加热的时间要长一些,这是因为__水的比热容大些__。 (2)停止加热后,在相同时间内,盛有__牛奶__(选填“水”或“牛奶”)的烧杯温度下降得快些。若要使其温度下降不至太快,请说出一种方法:给盛牛奶的烧杯加上盖子(或将盛牛奶的烧杯包起来)。 18.小明在学习“物质的比热容”时,取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测得它们升高的温度如表所示,并在图乙中作出沙子升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加热时间/min 升高的温度/℃ 水 沙子 (1)用温度计测量水的初温如图甲所示,其读数为__18__℃ ,甲) ,乙) (2)实验中选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可以认为相同时间内水和沙子__吸收的热量__相同。 (3)请利用表中数据在图乙中作出表示水升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象。 图略 (4)沙子在~ min内升高的温度有明显异常,其主要原因是__没有及时用玻璃棒搅拌,使沙子受热均匀__。 (5)小明再用50 g水和100 g水做实验,以吸收的热量Q为纵坐标,升高的温度Δt为横坐标,分别画出50 g水和100 g水的Q-Δt图象,它们都是过原点的直线,即Q=kΔt,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两条直线的k值与对应水的__质量__之比相等。 四、计算题 年CYCC中国房车锦标赛分站赛于7月5日至7月7日在鄂尔多斯国际赛车场举行。某一型号的房车在一段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了56 km,用时半小时,车的总质量为3×103 kg,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110,g取10N/kg。求: (1)该房车的行驶速度。 (2)该房车牵引力所做的功。 (3)已知这一过程消耗燃油×10-2 m3,则热机在这一过程中消耗的总能量是多少?(假设燃油完全燃烧,燃油密度ρ为×103 kg/m3,燃油热值q为×107 J/kg)。 (4)若将该房车改装成纯电动汽车,则可使二氧化碳排放量由每消耗1 kg汽油排放 kg二氧化碳降为零。已知改装后的房车每行驶一百公里能耗为160 kW•h,则该房车的效率为多大? (1)v=st=56 h=112 km/h (2)W=Fs=110mgs=110×3×103 kg×10 N/kg×56×103 m=×108 J (3)W总=mq=ρVq=×103 kg/m3××10-2 m3× ×107 J/kg=×108 J (4)η=W有W总=×108 J160××106×56100 J≈52%

334 评论(13)

微微的辣

链接:

345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