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yulan1985
cosB=5/6,sinB=√11/6→a•→b=▏→a▏•▏→b▏cosθ=-9cosθ=-3/5,sinθ=4/5sin(B+θ)=sinBcosθ+cosBsinθ=√11/6*(-3/5)+5/6*4/5=(20-3√11)/30
咣脚奔跑的釹孩
对等式取对数得:xlg5=ylg4=1,化简得xlg5=2ylg2=1所以lg5=1/x,——>lg2=1/(2y) --->lg5+lg2=1所以1/x+1/(2y)=1 ,结果得2/x+1/y=2
Rachelchel
td是上海市浦东中学高一学生.这次期中考试考得较差.全卷21道题错了14道题,只得了42分.我与该生接触和交谈后,感觉他性情温顺,沉稳冷静,不善言词,但脑子蛮好使的. 为什么考得这样差?从卷面来看,交白卷的题没有,每道题都能动手,但一动手就错.说明他对于知识还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能力尚未形成. 为了彻底改变这一局面,看来要重新将教材知识扫描一遍,理解概念,弄懂法则,学会基本方法,掌握基本思路,澄清模糊,明晓是非,消除疑虑. 以下是具体错误: 一.对集合包含关系的讨论有遗露,忽视空集的存在. 1.符合{a,b}包含于P包含于{a,b,c}的集合P的个数是 . 2.若集合A={x|x2-3x+2=0},B={x|mx-2=0},且B是A的子集,求实数m组成的集合. 二.对复杂型的集合问题驾驭不了. 3.已知集合A={x|x2-ax+a2-19=0},B={m|m2-5m+4<0},C={n|(2-n)/n≥0 },A∩B=Ø,A∩C≠Ø,求实数a的值. 三.对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认识不清. 4.“x-1=0”是“(x-1)(x-3)=0”的 条件. 5.集合A={x|x>2,或x<1},B={x|x<0},则“x∈ A”是“x∈ B”的 条件. 四.对不等式性质理解欠佳. 6.若a>b,d>c,则下列不等式恒成立的是( ) A a+c>b+d B ad>bc C a-c>b-d D c/a>d/b 7.当a>1时,代数式(a-1)+1/(a-1) 的取值范围是 . 8.比较大小:(a2-1)2与a4-3a2+a. 五.解不等式基本方法尚未掌握. 9.不等式x2+5x-6≤0的解集是 . 10.不等式x/(1-x)≤1的解集是 . 11.解不等式: ⑴|x2-3x|≥4 . ⑵x2-(a+1)x+a<0 . 六.对不等式、函数、方程三者的关系没有厘清. 12.不等式x2+ax+b<0的解集为(2,3),则a+b= . 13.当k为何值时,不等式(k-1)x2+(k-1)x+4>0的解集为R. 七.对不等式应用问题软弱无力. 14.市场上有这样一个规律:某种商品价格越高,购买的人越少,价格越低,购买的人越多.现有某种杂志若以2元的价格可发行10万本,若每本价格每提高0.2元,发行量就减少5000本,要使总收入不低于22.4万元,则求该杂志定价的范围.高一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说明:1.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不允许用计算器; (第Ⅰ卷) 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唯一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5分,共计50分) 1.左面的三视图所示的几何体是( ) A. 六棱台 B. 六棱柱 C. 六棱锥 D. 六边形 2.下列命题: (1)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直线平行; (2)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直线平行; (3)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平面平行; (4)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平面平行; 其中正确的有 ( ) A. (1) (2)和(4) B. (2)和(4) B. (2) (3)和(4) D. (3)和(4) 3.设A在x轴上,它到P(0, ,3)的距离为到点Q(0,1,-1)的距离的两倍那么A点的坐标是( ) A.(1,0,0)和( -1,0,0) B.(2,0,0)和(-2,0,0) C.(,0,0)和(–,0,0) D.(– ,0,0)和( ,0,0) 4.设Rt△ABC斜边AB上的高是CD,AC=BC=2, 沿高CD作折痕将之折成直二面 角A—CD—B(如图)那么得到二面角C—AB—D的余弦值等于 ( ) A. B. C. D. (第4题图) (第5题图) 5.如图, 是体积为1的棱柱,则四棱锥 的体积是( ) A. B. C. D. 6.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判定方程ex-x-2=0的一个根所在的区间为 ( ) x -1 0 1 2 3 ex 1 x+2 1 2 3 4 5 A. (-1,0) B. (0,1) C. (1,2) D. (2,3) 7.点E,F,G,H分别为空间四边形ABCD中 AB,BC,CD,AD的中点, 若AC=BD,且 AC与BD成900,则四边形EFGH是( ) (A)菱形 (B)梯形 ( 第7题图) (C)正方形 (D)空间四边形 8.已知定义在实数集上的偶函数 在区间(0,+ )上是增函数,那么 , 和 之间的大小关系为 ( ) A. y1 < y3 < y2 B. y1
叶子青了
松山区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高一数学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 下列各组对象能构成集合的是( ) A.赤峰的小河流 B.方程 的解 C.接近于 的数的 D.所有的穷人2.集合 的真子集的个数为( ) A. 3 B. 6 C. 8 D. 7 3.设 , , ,则 ( )A. B. C. D. 4、如果命题“p或q”与命题“非p”都是真命题,那么( )A.命题p不一定是假命题 B.命题q一定是真命题C.命题q不一定是真命题 D.命题p与q的真值相同5、如果( )在映射 作用下的象是 ,则(1,2)的原象是( ) A.(0, 3) B.(4,1) C.(0, 1) D.(0,1)6、已知函数f(x) 的定义域是 [ ],那么函数y= f (2x) 的定义域是( ) A. B. C. D. 7、不等式 的解集为 ,则 的值是( )A. B. C. D. 8. 则 ( ) A.2x+1 B.2 x-1 C.2 x-3 D.2 x +79、函数 的单调递减区间是( )A. B. C. D. 10.函数y= x2的图象经过怎样的变换可以得到y=(x+1)2 +1的图象( )A. 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B. 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 C. 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 D. 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11、已知A、B两地相距150千米,某人开汽车以60千米/小时的速度从A地到达B地,在B地停留1小时后再以50千米/小时的速度返回A地,把汽车离开A地的距离x表示为时间t(小时)的函数表达式是 ( )A.x=60t B.x=60t+50tC. x= D.x= 12、给出下列命题: ①命题“若b=3,则b2=9”的逆命题; ②命题“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的否命题;③命题“若 则 有实数根”的逆否命题;④“a>b”是“a2>b2”的充分条件;⑤“a<5”是“a<3”的必要条件;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 A.1 B.2 C.3 D.4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3.函数 的值域为:.已知函数 ,则 .15、函数y= 的定义域为 .16.如果二次函数 在区间 上是减函数,在区间 上是增函数,则 的值是 . 【考生须知】请把选择、填空的答案填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纸.松山区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高一数学答题纸 得分 阅卷人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 得分 阅卷人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3. 14. 15. 16.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题,共74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得分 阅卷人 17.(10分) 解不等式组 得分 阅卷人 18.(12分) 已知 (1)求 ;(2)求 、 的解析式.得分 阅卷人 19.(12分) 已知函数 ,判断并证明 在区间(-1,+∞)上的单调性.得分 阅卷人 20.(12分) 已知集合A= (1)若A∪B=B,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2)若A∩B≠ ,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得分 阅卷人 21.(12分) 已知集合A= (1)若A是空集,求 的取值范围;(2)若A中只有一个元素,求 的值,并把这个元素写出来;(3)若A中至多只有一个元素,求 的取值范围。得分 阅卷人 22.(16分) 已知二次函数 的图象(如图).求:(1) 二次函数 的解析式;(2) 二次函数 在区间 上的值域;(3)解关于 的不等式 . [url=]免费课件、教案、论文、试卷、在线考试的好地方[/url][url=]两万个课件全免费、全册/实录教案、优秀论文、最新试卷[/url]
优质考试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