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80

卓越精品装饰
首页 > 考试培训 > 高一数学期中考试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寻找美食的虫

已采纳

高一数学期中考试才39分,这说明问题非常的严重!对于新教材而言,应该是编排得更加合理,与初中知识联系度更强,这种情况下学习成绩不理想,就必须要追根朔源,从根源上找到问题所在才能解决问题!不然只会导致数学成绩越来越差,孩子的学习兴趣越来越低,从而陷入恶性循环当中!

①:计算不过关、对于代数运算不够敏锐!从高一数学必修一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进行分析可知,这一章节主要主要内容包括集合的概念、基本关系、基本运算、几何命题的充分必要条件,以及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相对来讲,这一章节的内容应该是颇为基础,在期中考试当中所占分数比例较高。没有考到好的分数,这就说明对于这些数学性质不够理解,充其量只是知道概念,但是不能利用概念去解题!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基础不牢固,要知道函数是贯穿整个高中数学的“线索”,任何章节都结合函数进行命题。这一章节成绩不达标,最主要的就是初中学习当中的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内容没有掌握牢固,“基础不牢固,大厦都会倾倒”。所以说不妨在转变思路,从初中函数开始入手,从最基本开始学习!

时刻在强调着要想学好数学,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思维逻辑能力,而这种逻辑更多的是要在于通过计算得到。越是成绩不理想就越应该去做题,这种做题并不是说采用“题海战术”,盲目的刷题已经不切合当学生繁重压力下进行学习,因为时间根本就不够用,并且效率也不可观。既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那么学生必须就要学会“举一反三”,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对比同类题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做出总结。举个简单的例子:题目做多了,你会发现很多的题目考查点都是同一类型,而学生在短时间内做这同一类型问题时,总是能感到游刃有余!但是时间长了之后,俨然已经忘却,又陷入了解题瓶颈当中。究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没有对题型进行合理的分类总结,如果说能够从题目当中找到其考察知识点,那么在结合知识点的理解就可以达到快速解题的目的。

学习其实是要找到适合自己大脑的“黄金时间”段,每个人的大脑生物钟都是不一样的,但是在一天的时间当中,总是有一段思维最为活跃的时间点,对于数学练习更是要强调“时间观念”。比如说同样一份试卷,在一天的不同时间点所做出来的分数也是不一样的,要想知道自己大脑思维活跃最佳时间点,就必须要通过实际训练才能得出。个人感官应该是非常清楚,有的人可能是一觉醒来就感觉头脑十分清醒,有的人可能是午觉过后感觉大脑适合学习,也有的人可能是在晚自习期间,这一点因人而异,自己要把握好!合理的作息,对于学习而言是大有裨益!切勿盲目做题,正如上文所说,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做题时间点。学习效率最大化的前提就应该是有科学的作息时间,大脑也要适度休息!成绩不理想更是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少玩电子产品,学会约束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一点至关重要。不要认为数学学习有多困难,困难的是你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习思路没有转化,既然当前考试结果已经证明了前一段时间的学习状态不够理想,那么不妨转变思路着手去做……

高一数学期中考试

335 评论(13)

张凉凉2779

我觉得报班补习吧!别期待自学成才,那是不可能的。你可以让孩子先体验那些老师的教学风格,最后让他自己选一个老师。不要家长认为那个好,就报那个。

335 评论(12)

乐趣小鱼

你好,高中数学的学习,最好能够从基础学起,在课堂上仔细做笔记,把老师讲的重要知识点都记一下,课后的时候,多看看,做题巩固,高中数学的知识点,不是我们学一下就能够会的,是需要我们重复的去学习,重复的去做题,才能把基础知识学好,高中课程很紧张,老师讲课的速度也是很快的,有些时候,同学们可能会跟不上老师讲课的速度,这个时候就需要同学们在课下的时候,多问老师了。建议 你可以提前给自己孩子做一个升学规划,有很多的升学方案可以帮助孩子考上理想的学校,早帮自己孩子规划,升学时的选择才会更多。

314 评论(13)

欣欣向上,

你才高一啊 没事。先想想你为什么会只考这点,是没听课,不会做还是别的原因然后再对症下药,学习方法态度网上这么多想必我可以不在这里写了。但是楼主啊,高中相对而言其实还是人生中一个比较欢乐而且重要的时期,不要让自己以后有遗憾,所以加油吧!物理化学也是需要数学的呀~

234 评论(12)

彩衣girl

好好分析试卷,和老师讨论下会比较好,不用担心太多,可能是题目不熟悉,上了高中难度以下的加大很多不习惯很正常,调整好心态就ok

82 评论(11)

丹丹5678

高一数学期中考试按事先约定的计划已圆满地结束了。从考试的结果看与事前想法基本吻合。考试前让学生做的一些事情从成绩上看都或多或少有了一定的效果。现将考前考后的一些东西总结。 (1)考试的内容: 本次考试主要考查内容为高中数学必修1全册,必修4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从卷面上看,必修1集合部分占29分,约占总分的18%。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I 部分 140分,约占总分的88%。必修4三角函数部分14分,占总分约为%。从分值分布看基本合理。 (2)考试卷面题型分析。 卷面上只有填空和解答两种题型。 第I卷第1小题“设集合M=Rxxyyxyyx,NR,22=,,则M∩N= ”为集合交集问题,放在此处对于学习能力差的同学较难。第2题考查补集、子集问题。第3小题为计算题,根式计算问题。4,5,6,7为一般性问题应准确性还可以。第10题为偶函数定义域为aa2,1,要考虑端点关于原点对称,有不少学生不太熟悉这种形式。第12题是关于恒成立问题,因为组内集体备课未强调,有的人讲,有的人没有讲,但也有很同学做对。,但是在考场上没有做出来的还是很多。14题较难考虑画图后比较端点大小,没有讲过这种问题的班级做对的学生很少。 第II卷解答题15题一般性集合问题, 16题一般性二次函数问题,考查奇偶性,图象,单调区间,值域等等。17题为三角函数问题,学生初学又没有复习深化,大多数人被扣分,对m的讨论不全。第1小题对第2小题有诱导错误嫌疑。18题因为没有将分段函数总结在一起扣分,其实扣分也不太合理。 19题,第1小题用定义证明单调性过程比较规范,第2小题有同学用特值法求出m的值但缺少验证奇函数过程。 20题,较难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一般学生只能做第1小题和部分第2小题,第3小题较难又涉及到参数和恒成立问题,全校仅有数人能完整解答出来。 (3)考试成绩分析与反思 笔者教两个班,高一(2)班为普通班,入学成绩较低一些,高一(24)班为二类重点班,入学成绩介于高分与低分之间。从考试结果看,好的入学成绩的学生基本上考出较好成绩,差的入学成绩基本上考出一个差的成绩。无论教育制度怎么改,量化出来的分数始终是最让师生关注的,总结大会上各级领导也基本上以分数或者分差多少来评论教师的个人业绩,多少年来似乎从未改变过。每一个师生的成绩总要拿出来晒一晒,分数好一点的人暗自庆幸我终于不在“批评”之列,不管其他学校老师的书是怎么教的,不管其他班级的学生是怎么学习的,师生的目标就是过了本校的对手,这样,日子也许会好过一些。这也是多少年没有改变过的事情。因而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注意做哪些事情能提高学生的成绩。根据个人的经验,学生的成绩会有 很的弹性,不同的老师的教学,考出来的成绩会有很大区别,反思本人的教学行为更应该做好这几项工作,第一、必须每天都扎实在做好备课与辅导工作。上课时间少了,只有从课堂效率上入手,课前将学生定时定量应知应会的东西整理好,在课堂上比较流畅的讲解,适当控制好学生的学习行为。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第二、辅导工作要加强,考得好的老师课外会经常到班级转转,在课后了解学生的学情很重要,个别辅导的工作主要靠课后,这一点还要加强,有时为了应付教务处点名会在办公室等点名,其实学校这种做法得不偿失,笔者上周可能就有一次在教室,而点名的人将本人当作缺岗处理了,第三、自己要独立思考,哪些东西讲,哪些东西不讲,哪些先讲,哪些后讲要根据学情做到心中有数,在适当的时间提出适当的问题,应该是比较好的做法。比如这次考试,有的问题组内说不讲,但是考到了,说不讲的东西不能总不讲,过一价段时间后还是要讲的。只要学生一阶段能学会的就应该讲。第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成绩好的老师往往有一些方法,一些管理学生的做法要仔细研究。我们所教的学生还不能放任自流,他们从小可以就是被抱大的,不会学习,不会找问题,不会独立地进行有质量的思考是常见的事。要逐步引导他们学会独立思考,提出有质量的问题,自己解决一些常见的问题,这些都需要化一些心思。

97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