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88

Moser~子涵
首页 > 考试培训 > 老外汉语考试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往事随风@遗忘

已采纳

资料:其他关于老外考中文的笑话,如下:一:“方便时候不能来”。一次,几位中国同学邀请刚来华学汉语的外国男生吃饭,中间,一名中国同学出去“方便一下”。外国学生不懂其意,大家告知这是去厕所排泄。这名学生记住了,有一天,一名女生希望在他方便的时候拜访他,这位留学生立即摆手,“你什么时候都可以来,但就是我方便的时候不能来。”还把服务行业常见语“为顾客提供方便”,理解为向顾客提供上厕所服务,一时成为笑谈。为对“便”字一知半解,还弄出过另一则笑话——中国人请客普遍客气,明明很丰盛的酒席,对客人也称是“便饭”。有一次,一名外国客人看到中国主人准备了如此便饭,竖起了大拇指,赞美道——“这是一顿大便饭!”此言一出,全桌的中国人顿时没有了味口。二: “哪里哪里”。“哪里”连起说就是自谦,这是一般中国人都知道的,也常用。但初通汉语的外国人W先生不理解。一次W先生参加一对年轻华侨的婚礼,他很有礼貌地赞美新娘漂亮。一旁的新郎立即代表新娘表示感谢,“哪里哪里”。W先生觉得挺不好意思的,以为未说到地方,便用生硬的中国话再说——“头发、眉毛、眼睛、耳朵、鼻子、嘴都很漂亮!”三:“含笑九泉”上汉语课时,老师想了解一下近期外国留学生的汉语学习效果,便问,“你们能说出一句成语,来形容一个人很开心很高兴的样子吗?”台下很快出现了“开怀大笑”、“兴高采烈”、“手舞足蹈”等答案。老师接着又说,“这个成语里最好含有数字,比如一、二、三、四……”有一位留学生反应很快——“含笑九泉”。四:“中国很行!”这个笑话颇讨中国人喜欢,说的是一个稍懂汉语的外国友人批评中国人在改革开放后骄傲自大的故事:有一次这位友人来华做工作访问,与中国朋友在咖啡店坐定后,聊中国的文化,他对中国人的友好、礼貌、热情深有感触。但也表示,虽然中国人一向谦逊,但有时也很骄傲自大,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最明显。比如,现在大街上随处可以见到——中国人民很行,中国建设很行、中国工商很行、中国农业很行,有的干脆就是“中国很行”。说完往外面不远处一指,原来,外国友人有所指之处是一家银行。“银”的外形像“很”,“行”是多音字,除了行xíng,还读háng,外国朋友未能分清,中国朋友听罢哈哈大笑!五:关于听力:老外们在考汉语考试。看到他们的表情,比中国孩子考英语四六级要痛苦的多。据说有这样的听力 :你的牙真好看! 哦,那是假的。 啊,真的假的? 真的。 问:牙是真的还是假的?六、关于听力放江南皮革厂倒闭的音乐问考生什么的价钱只要二十!提示:笑话虽好,但只可笑笑不可当真,任何歧视和偏见都是愚昧的开端。

老外汉语考试

326 评论(15)

W了然于心

老外考中文笑话如下:

某老外苦学汉语十年,到中国参加汉语考试,试题如下:

题目:请解释下文中每个“意思”的意思。

阿呆给领导送红包时,两人的对话颇有意思。

领导:“你这是什么意思?”

阿呆:“没什么意思,意思意思。”

领导:“你这就不够意思了。”

阿呆:“小意思,小意思。”

领导:“你这人真有意思。”

阿呆:“其实也没有别的意思。”

领导:“那我就不好意思了。”

阿呆:“是我不好意思。”

回复:领导:你肯定有什么意思。

阿呆:真的没有什么意思。

领导:既然没有什么意思,那你是什么意思?

阿呆:其实,我的意思就是想意思意思。

领导:你既然是想意思意思,那就是有什么意思。

阿呆哭了:我就是想意思意思。但是,真的没有什么别的意思。这么个小红包能有什么意思?也就是意思意思而已。

领导笑了:呵呵,我对你有点意思了。

阿呆心想:嘻嘻,我就是这个意思。

结果老外泪流满面,交了白卷回国啦!

扩展资料:

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对非母语国家的人来说,拥有复杂语言体系的汉语恐怕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美国外交学院将世界上最常用的70种语言按难度排出等级,其中汉语位列最高等级。

与我们相邻的俄罗斯已完成举行汉语全国统一考试的技术开发工作,已经准备将汉语纳入2019年俄全国统一考试(相当于中国高考)。汉语将作为第五种可供选择的外语,之前,俄罗斯中学毕业生可供选择的外语只有英语、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

301 评论(14)

飞雪樱子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在世界上的综合实力越来越强,地位也越来越高 ,国外的人纷纷开始学习汉语,但是汉语并不是这么容易学的,很多外国人在学习汉语的时候都会吐槽汉语的难度,甚至还表示汉语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之一。在问答社区Quora就有网友提出一个问题“中文到底有多难学?”引起了很多外国网友的讨论。

中文真的很难学吗?

“中文真的很难学吗?”相信十个外国人中十个人都会说很难,有一些在中国留学的外国网友甚至还将自己的亲身经历说出来,并晒出自己当初考中文汉语等级考试(HSK)4级的模拟试卷,在试卷当中,有一道用词语造句的题目,试卷上有一道例题,就是用“买卖”造句的例子:“街头小摊贩做买卖都用上支付宝了。”,这位网友表示,如果不是生活在中国,根本不知道“买卖”和“支付宝”到底是什么东西。除了这些之外,还有“黄牛”、“自律”等这些词语的意思外国人都很难理解。很多外国网友表示:“中文何止是难,简直是超级难!”。

中文为什么这么难?

如果不是从小生活在中国,或者是没有学习过中国文化、历史的人或者是对中国现在的情况不了解,学习中文确实是非常难。因为中文很多都是无法说出原因的,就好比我们的量词,“一张椅子”,为什么会是用一张,而不是一个,一只,一条,而这个原因就连我们中国人都说不清楚,都是日常生活中惯用的。而且中文词量非常多,运用得也很灵活,一模一样的字词,用在不同的场景,使用不同的语气表达,意思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断句不同,意思也会不一样,而且中文有不同的声调,声调不同,意思也不愿意。这些都需要接触过才会知道,除此之外,中国的文字也在不断创新,随着时代的变化会出现新的词汇和意思,例如支付宝、共享单车、外卖小哥、新能源汽车、内卷等等,都是需要了解中国正在发生的事情才能够理解意思。

其实看到这么多人吐槽中文难学,不难看出越来越多的人学习中文,中文已经在全球卷起一股热潮,这也代表着这些人对中国的重视,也代表着中国对世界的影响。

154 评论(8)

雨天依然美丽

这对外国人来说确实是非常的难,因为他们从小学习的就是英语,突然学习中文就会觉得非常的困难,就像我们中国人去学英文也是非常困难的,都是一样的。

91 评论(9)

月语星纱

四六级考试出分了!相信大家都曾经或正在受着英语的折磨,又要练口语又要学语法,还要考试,每天没日没夜地背单词简直是要被逼疯。而汉语作为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对于正在挑灯夜读学汉语的外国人,更是一个挑战,他们也有 专门的新汉语水平考试 。 真是同一个世界,同一种折磨。外国人学习中文和我们学习英语差不多,只不过中文的语法没有英文的复杂,但汉字比英语单词要复杂得多。 身边学习汉语的外国朋友总是和我抱怨学 中文不仅要学习拼音、汉字,还要知道笔画该怎么写 ,这,简直太抓狂了好吗~ 特别是当他们在挑灯夜读刷新汉语水平考试的真题时, 简直要哭出来了 ,其中有一道题就是我们小时候常听大人们讲的小故事。 生物学家和经济学家在树林中散步,突然碰到一头大黑熊。经济学家扭头就跑。生物学家说:「别跑了,我们跑不过黑熊!」而经济学家一边狂跑,一边回头说:「我虽然跑不过黑熊,但我跑得过你!」 A. 他们去动物园了 B. 他们遇到了老虎C. 生物学家吓晕了 D. 经济学家一直在跑 可是我的外国朋友们对此很不解,还跟我讨论说,为什么会在散步的时候碰到大黑熊?而在他们生活的地方, 最多也就是碰到鹿,哪里可以碰到大黑熊? 我只好安慰道,这就是个汉语水平考试,主要是考察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的运用能力,要了解出卷人的目的是什么,并且换位思考一下。 说不定,你就会变得很厉害了呢~ 那么什么是汉语水平考试(HSK)呢? 就和我们考英语一样,HSK分为六级,并且分笔试和口试。 HSK是用于测试考生是否满足最基本的、最日常的用汉语交流的能力。 根据所报考级别的不同,外国人需要掌握的词汇量也会随着级别上升而变多。 如果要达到六级水平的话,外国人要有5000多个汉字。 ▼ 今天我就专门说说这个汉语水平考试是 如何摧残外国人的身心的。 我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对于这种类型的考试还是比较有信心的,于是一上来就做了一套六级的汉语水平考试。我虽然没有天天看名著陶冶情操,但是看微信刷微博所培养出来的接地气的文化底蕴还是有的。 结果发现,我就是一个闲得没事的非正常人类, 谁会没事去做考试真题求虐,你说是吧? ▼ 我认为最难的还是语病题,ABCD四个选项, 每一句读起来要么是都没什么毛病,要么是都有毛病 。结果百般纠结还选了个错误的选项。 答案:D C虽然读着怪怪的,但是并没有什么特别大的毛病。我一朋友还说 应该把十分放在姑娘后面 。嗯,这样很好。 但是正确的语句应该是「不知不觉中,她已经长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姑娘,粗劣的饮食和严酷的生活并没有影响她」。 ▼ 答案: D 读来读去真的没毛病,结果一查才发现,我看句子的时候总是自动忽略「屡次」,在这个句子里, 「屡次」应该放在「打败」前面作为修饰。 所以整个句子应该是这样:「岳飞是中国南宋时期的英雄,他率领岳家军屡次打败敌人。后人为了纪念他,在杭州建了一座岳王庙。」 其实我做到这里的时候就已经没有信心了, 也许,我是个假的中国人吧? 可是,秉着考试考到底的心理,我还是忍痛做完了新汉语水平考试的六级试题。可是越做越崩溃。 这些 所谓的语病是隐形了吗 ?我怎么看不到也读不出? ▼ 答案:D 我错了, 错就错在用口语化地带入了D选项 。正确的句子应该是「中国古代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历史上形成的传统节日多达数百个。」 ▼ 答案:C 这个题目,我在求助谷歌百度之前,一直都是处于懵逼的状态。知道答案的我眼泪掉下来: 「该个」应该改为「这个」才算是正确。 ▼ A: 这个听起来,没毛病? B: 好像也没有毛病? C: 读起来怪怪的,但是似乎没什么毛病? D: 看起来没毛病 结果答案出乎意料! 居然选A? 为啥? 谷歌一下,他们说镜子应该是 一面 ,而不是一把。 我……还是回炉重造算了。 如果语病题排第一,那么 填空题 在外国人眼里应该就是难度第二的了。 ▼ 讲道理, 答案选D ,但是A好像也没有毛病啊? 我可能是个假的中国人。 ▼ 答案: B 中国人有没有幽默感我不知道,但是外国人有没有崩溃感这我是能够体会的。 对于外国人民,一下子看到这么多成语,就和我们考英语的时候 一句话里出现了四五六个SAT级别的难词 一样,真的很难计算心理阴影面积。 ▼ 外国人和我们一样也要考 阅读理解 和 完形填空 ,来看看似曾相识的题目。 在考试的最后,根据不同级别,考生的作文会有不同的要求,但是这些要求都不算什么。 最重要的是他们需要 手写中文 ,而且必须注意语法错别字以及标点符号的使用。不然,很有可能作文扣了一大半分。报考的钱又浪费了。 除了笔试还有听力,有些听力对于我们而言是很正常的,但是对于外国人他们简直是懵逼的。 ▼ 请问这段话表达的意思是: A 小王不让爱人走 B 小王要离家出走 C 小王和妻子吵架了 D 爱人拿出来一个大箱子 我发现这种类型的题目要不就是有很多 多余的信息误导考生 ,要不就是有比较 接地气的说法 ,有些时候这些接地气的东西在官方教材中还不一定能够学到。 心疼外国人一秒钟。 这种汉语水平考试虽然看上去很难,实际上只要过了及格线(约60%)就可以通过了。但是通过了这项考试也只能够表明外国人可以进行最基本的汉语交流,因为这类考试所测试的只是书面语和较正经的口语。 如果有各种网络用语的话,比如说妈卖批,当然是原谅他了等。外国人可能会二次懵逼。 对此,有网友制作了新汉语水平考试模仿真题版,其中的题目对于国人来说是 so easy,而对于他们也许是—— 老师:小明你去把黑板擦一擦。 小明:我擦!我不擦! 请问,小明擦黑板了没有? 小红:这本书是你的吧,借我看看。 小明:你大爷的。 请问,这本书是谁的? 小明和小强正在谈论小红,这时小红走了过来,小明对小强说:说曹操曹操就到。 问:谁到了? 是小明,小强,小红,还是曹操? 当外国人打开网络用语新世界大门的时候,他们应该不止一脸懵逼了吧。 可是,就算他们把网络语言用得一溜一溜的,也不能够表明他们真正掌握了语言的精髓,毕竟,中国各个地方还有 方言 的,你说是吧? 海内外对外汉语教师报名咨询电话:(微信同步)武老师

226 评论(8)

南宫爱默

老外考中文笑话如下:

某老外苦学汉语十年,到中国参加汉语考试,试题如下:

题目:请解释下文中每个“意思”的意思。

阿呆给领导送红包时,两人的对话颇有意思。

领导:“你这是什么意思?”

阿呆:“没什么意思,意思意思。”

领导:“你这就不够意思了。”

阿呆:“小意思,小意思。”

领导:“你这人真有意思。”

阿呆:“其实也没有别的意思。”

领导:“那我就不好意思了。”

阿呆:“是我不好意思。”

回复:领导:你肯定有什么意思。

阿呆:真的没有什么意思。

领导:既然没有什么意思,那你是什么意思?

阿呆:其实,我的意思就是想意思意思。

领导:你既然是想意思意思,那就是有什么意思。

阿呆哭了:我就是想意思意思。但是,真的没有什么别的意思。这么个小红包能有什么意思?也就是意思意思而已。

领导笑了:呵呵,我对你有点意思了。

阿呆心想:嘻嘻,我就是这个意思。

结果老外泪流满面,交了白卷回国啦!

拓展资料:

其他关于老外考中文的笑话,如下:

一:“方便时候不能来”。

一次,几位中国同学邀请刚来华学汉语的外国男生吃饭,中间,一名中国同学出去“方便一下”。外国学生不懂其意,大家告知这是去厕所排泄。这名学生记住了,有一天,一名女生希望在他方便的时候拜访他,这位留学生立即摆手,“你什么时候都可以来,但就是我方便的时候不能来。”还把服务行业常见语“为顾客提供方便”,理解为向顾客提供上厕所服务,一时成为笑谈。

为对“便”字一知半解,还弄出过另一则笑话——中国人请客普遍客气,明明很丰盛的酒席,对客人也称是“便饭”。有一次,一名外国客人看到中国主人准备了如此便饭,竖起了大拇指,赞美道——“这是一顿大便饭!”此言一出,全桌的中国人顿时没有了味口。

二: “哪里哪里”。

“哪里”连起说就是自谦,这是一般中国人都知道的,也常用。但初通汉语的外国人W先生不理解。一次W先生参加一对年轻华侨的婚礼,他很有礼貌地赞美新娘漂亮。一旁的新郎立即代表新娘表示感谢,“哪里哪里”。W先生觉得挺不好意思的,以为未说到地方,便用生硬的中国话再说——“头发、眉毛、眼睛、耳朵、鼻子、嘴都很漂亮!”

三:“含笑九泉”

上汉语课时,老师想了解一下近期外国留学生的汉语学习效果,便问,“你们能说出一句成语,来形容一个人很开心很高兴的样子吗?”台下很快出现了“开怀大笑”、“兴高采烈”、“手舞足蹈”等答案。老师接着又说,“这个成语里最好含有数字,比如一、二、三、四……”有一位留学生反应很快——“含笑九泉”。

四:“中国很行!”

这个笑话颇讨中国人喜欢,说的是一个稍懂汉语的外国友人批评中国人在改革开放后骄傲自大的故事:有一次这位友人来华做工作访问,与中国朋友在咖啡店坐定后,聊中国的文化,他对中国人的友好、礼貌、热情深有感触。但也表示,虽然中国人一向谦逊,但有时也很骄傲自大,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最明显。比如,现在大街上随处可以见到——中国人民很行,中国建设很行、中国工商很行、中国农业很行,有的干脆就是“中国很行”。说完往外面不远处一指,原来,外国友人有所指之处是一家银行。“银”的外形像“很”,“行”是多音字,除了行xíng,还读háng,外国朋友未能分清,中国朋友听罢哈哈大笑!

五:关于听力:

老外们在考汉语考试。看到他们的表情,比中国孩子考英语四六级要痛苦的多。据说有这样的听力 :你的牙真好看! 哦,那是假的。 啊,真的假的? 真的。 问:牙是真的还是假的?

六、关于听力

放江南皮革厂倒闭的音乐问考生什么的价钱只要二十!

提示:笑话虽好,但只可笑笑不可当真,任何歧视和偏见都是愚昧的开端。

339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