茱莉亚罗伯杨
幼师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时期是( )
—1岁 —2岁
—3岁 —6岁
2.幼儿的行为动机常表现为( )
A.内部动机 B.间接动机
C.直接动机 D.远景动机
3.有的儿童在观察时,能够根据观察任务,自觉地克服困难和干扰进行观察。这说明他们观察的( )
A.持续性延长 B.目的性加强
C.细致性增加 D.概括性提高
4.“六一”儿童节聚会时,小朋友们一听到《我爱北京天安门》这首乐曲时,就知道自已曾经唱过。这种记忆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 )
A.再认 B.识记
C.回忆 D.保持
5.我国心理学家林传鼎的研究指出,新生儿已有两种完全可以分辨得清的情绪反应,即( )
A.愉快与惊奇 B.愉快与悲伤
C.愉快与厌恶 D.愉快与不愉快
6.属于儿童道德范畴的社会性内容是( )
A.亲子关系 B.亲社会行为
C.同伴关系 D.性别角色行为
7.幼儿看到天上白云的形状,一会儿想像它是一匹飞奔的“骏马”;一会儿想像它是一座会动的“山”……这种想象属于( )
A.无意想像 B.有意想像
C.再造想像 D.幻想
8.在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中,2—4岁儿童的思维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概念或象征性阶段
C.直觉思维阶段 D.具体运算阶段
9.某小朋友在语言活动中,一直认真地、完整地听完了老师讲的故事。这说明该小朋友具有( )
A.注意的选择性 B.注意的范围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分配
10.儿童从出生至3个月处于前言语的( )
A.简单发音阶段 B.连续音节阶段
C.学话萌芽阶段 D.复杂发音阶段
11.学前儿童行动过程中,体现学前儿童意志发展的最主要指标是( )
A.有意性 B.目的性
C.计划性 D.坚持性
12.在幼儿期,应主要发展幼儿的( )
A.第二语言 B.书面语言
C.口头语言 D.对话语言
13.新生儿的心理,可以说一周一个样;满月以后,是一月一个样;可是周岁以后发展速度就缓慢下来;两三岁以后的儿童,相隔一周,前后变化就不那么明显了,这表明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一个基本特点是( )
A.发展的连续性 B.发展的整体性
C.发展的不均衡性 D.发展的高速度
14.属于性格特点的是( )
A.动力性 B.遗传性
C.惯常的行为方式 D.对刺激的反应强度
15.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一定年龄阶段的儿童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这个“一定年龄阶段”是( )
—1岁 —3岁
—6岁 —6岁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二、解释概念(术语)(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6.攻击性行为
17.无意注意
18.创造想象
19.能力
20.敏感期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请任选3小题回答,全答的只按前3小题计分。每小题8分,共24分)
21.简述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主要阶段。
22.简述幼儿期自觉行动目的发展的过程。
23.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总趋势表现在哪些方面?并作简要说明。
24.幼儿常见的'记忆策略有哪些?并略加解释。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请任选1小题回答,合答的只按前1小题计分。每小题12分,共12分)
25.试说明思维的发生发展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
26.试具体说明幼儿自我评价发展的趋势及其主要特点。
五、案例分析题(共14分)
27.最近,一位母亲来信反映她3岁半的孩子患口吃至今已整整一年多。表现为一说话便高度紧张,言语断断续续,尤其是在人多的场合更是如此。虽然夫妇俩经常提醒、纠正孩子的说话,有时甚至还吓唬、惩罚孩子,但收效很小。孩子已变得十分沉默、自卑。据这位母亲反映,他们夫妇俩及孩子的直系亲属的言语能力均属正常;孩子的听觉、发音等器官及相关的言语系统经医院检查也无异常。这位母亲十分焦虑、苦恼,但再也不知怎样做才好。请你帮这位母亲就其孩子患口吃的原因进行准确的分析并提出有效的矫治方法。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二、解释概念(术语)(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6.攻击性行为也称侵犯行为,是指伤害他人或东西的行为,如打人、骂人、故意损坏东西、向他人挑衅引起事端等。
17.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自然而然产生的注意。
18.创造想像,是根据自己的创见,独立地构建新形象的过程。
19.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20.敏感期(也称最佳期),是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或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任选3小题回答,全答的只按前3小题计分。每小题8分,共24分)
21.(1)原始的感知发展阶段。
(2)从知觉的概括向思维的概括过渡阶段。
(3)掌握知觉标准和观察力发展阶段。
22.(1)缺乏明确的目的。
(2)外来目的起重要作用(幼儿初期)。
(3)自觉的行动目的逐渐形成(幼儿中期)。
(4)有了比较明确的行动目的(幼儿晚期)。
23.(1)从简单到复杂。
(2)从具体到抽象。
(3)从被动到主动。
(4)从零乱到成体系。
24.(1)反复背诵或自我复述。
(2)使记忆材料系统化。
(3)间接的意义识记。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任选1小题回答,全答的只按前1小题计分。每小题12分,共12分)
25.(1)①思维的发生标志着儿童的各种认识过程已经齐全。
②思维的发生发展使儿童其它的认识过程发生质变。
③思维的发生发展使儿童的情绪、意志和社会性行为得到发展。
④思维的发生标志着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和意识的出现。
(2)具体说明
26.(1)①从依从性的评价发展到自己独立评价。
②从对个别方面的评价发展到对多方面的评价。
③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向对内心品质的评价过渡。
④从具有强烈情绪色彩的评价发展到根据简单的行为规则的理智的评价。
(2)具体说明
五、案例分析题(共14分)
27.(1)对该孩子口吃原因的分析:
造成口吃的原因有生理性的,但更多为心理性的。从来信可推断出该孩子患口吃的原因为心理性的。具体的原因有:①孩子说话时过于急躁、激动和紧张,2—3岁儿童在急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时,容易出现言语流节奏的障碍;②父母急躁、简单而又粗暴的处理方式加剧了孩子的紧张;③模仿口吃患者。
(2)矫治方法:
①为孩子创设宽松的言语氛围,解除孩子的紧张情绪;②教育孩子说话时不要急躁,想好后再慢慢说出;③教育孩子不模仿别人的口吃;④对孩子说话的每一点进步,父母都应及时强化、鼓励。
唐唐sweet
幼儿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的创立者是( 0C)。
A.夸美纽斯
B.洛克
C.福禄培尔
D.卢梭
2.我国现代著名教育思想家陶行知认为幼儿教育应解放儿童的(D)。
A.主动性
B.活动
C.兴趣
D.创造力
3.(B)是第一个明确要使儿童的各种能力得到和谐发展的教育家。
A.夸美纽斯
B.裴斯泰洛齐
C.洛克
D.福禄培尔
4.贯穿杜威教学领域各个方面的基本原则是(C)。
A.社会即学校
B.生活即教育
C.从做中学
D.教、学、做合一
5.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的创办人是(A)。
A.陶行知
B.蔡元培
C.黄炎培
D.梁漱溟
年中国第一个幼儿社会教育机构在(A)创立。
A.武昌
B.北京
C.上海
D.广州
7.幼儿教师从教师系列中分化出来,源自何时(C)。
A.福禄培尔创设幼儿园后
B.现代家庭教育的兴起
C.英美幼儿教育兴起
D.中国蒙养院建立之时
8.我国幼儿教师资格制度从何时开始实行(C)。
年1月1日
年7月1日
年1月1日
年7月1日
9.(B)国家教委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年
年
年
年
10.皮亚杰把儿童智力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它们依次是(B)。
A.前运算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B.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C.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
D.前运算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幼儿教育是指对0~6岁学龄前儿童实施的教育。错
2.我国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是在1996年正式实施的。对
3.陈鹤琴先生提出生活教育,倡导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错
4.教育就是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错
5.我国最早创办的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是1903年湖北武昌的湖北幼稚园。对 选择题1.某次教育活动需要达成的目标是指( C)。
A.全园教育目标
B.中期目标
C.近期目标
D.行为目标
2.( B)是我国一贯的教育方针。
A.重点发展
B.全面发展
C.局部发展
D.智力发展
3.(A )是教育目的在学龄前儿童阶段的具体化。
A.学前教育目标
B.学前教育手段
c.学前教育启蒙
D.学前教育内容
4.我国幼儿园通常不要求在学前阶段教孩子写字,这符合(B )。
A.独立自主性原则
B.发展适宜性原则
C.保教结合原则
D.综合性原则
5.活动性原则源自于( D)的“做中学”。
A.皮亚杰
B.夸美纽斯
C.福禄培尔
D.杜威
6.发展适宜性原则是当今幼教界提倡的一种教育理念,提出这一教育原则的是( C)。 A.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B.日本幼儿教育协会
C.美国幼儿教育协会
D.英国幼儿教育协会
7.幼儿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取决于(A )。
A.经济发展水平
B.社会政治制度
C.社会文化水平
D.环境因素
8.活动性原则要求学前教育以活动为主,并以活动贯穿整个教育过程,这里的活动主要指( B)。
A.教师设计和指导的活动
B.儿童主动积极的活动
C.儿童的.自选活动
D.儿童的游戏活动
9.社会要求与(A )是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主要依据。
A.幼儿身心发展特征和规律
B.教育机构
C.政府
D.父母
10.( C)是幼儿园中全面负责幼儿生活与教育的人员。
A.园长
B.阿姨
C.保育员
D.幼儿教师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所谓智育就是要通过教学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
2.美育的重要实施途径是通过平常的艺术活动。
3.在德育实施过程中,首先要尊重幼儿的人格和自尊心。
4.幼儿园体育必须以全面、科学地增强幼儿体质为核心。
5.为了让幼儿在艺术方面有所特长,可以暂时放松智育方面发展的需要1.(×)智育不仅要促进儿童智力发展,还要培养儿童的求知兴趣和学习习惯等。
2.(×)美育的重要实施途径是日常生活。
3.(√)
4.(√)
5.(×)幼儿的发展必须是全面的发展,各个方面不可偏废。
三、、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我国的幼儿教育一直坚持“两条腿走路”的原则,一个是 办园,一个是政府办园。
2、幼儿园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______________。
3、游戏的发展价值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情感发展的价值, 二是 发展的价值.。
4、在日常活动与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幼儿发展状况进行评估要采用_________的方法进行。
5、幼儿园教育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小学教育相互衔接。
6、在家园合作中,幼儿园应该处于 地位。
7、幼儿园的家园合作教育活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以幼儿园为核心的家园合作活动和以 为核心的家园合作两大类。
8、对教师的评价应包括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和对教师 的评价两个方面。
9、社会教育应坚持 和生活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10、健康教育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考试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