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杠豆0725
很多职员在公司聚餐或者活动的时候因为对餐桌礼仪不了解而犯错,在无声中得罪了领导,为以后的工作带来不便。或许我们都不希望出现这种情况,为了避免这种事件的发生,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礼仪常识,欢迎大家前来参考和学习。 迎宾前的礼仪准备: (一)确定邀请规格。向外宾发出正式邀请时,要讲究双方规格对等。 (二)排定礼宾次序。接待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单位的外宾,必须按照国际惯例和本国的常规做法,排定先后顺序。一般采取以下做法: 一是依照来宾的地位高低排列。 二是依照来宾所在国家或地区名称的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三是依照来宾抵达的先后顺序排列。四是不排列。 (三)必须慎重悬挂国旗。为维护本国的国家尊严,任何主权国家均不允许在本国国境之内随意悬挂或摆放外国国旗。除国际法规定外,我国目前允许五种场合悬挂或摆放外国国旗。 其一、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正式到访; 其二、外国贵宾访问期间我国举行重要的礼仪活动; 其三、国际会议在我国举行; 其四、重大的国际活动在我国举行; 其五、为在我国进行的国际经济重要项目而举行的庆典或仪式。悬挂或摆放中、外国旗的常规是:如并排升挂两面国旗,应以国旗自身面向为准,一般将外国国旗悬挂在右侧,我国国旗悬挂在左侧。并排升挂三面以上国旗时,应按礼宾序列,自右而左,依次升挂。 通常,东道国国旗居于末尾。但举行国际会议时,东道国国旗不必居后。我国规定,在中国境内悬挂外国国旗时,必须同时升挂中国国旗,其高度要相等,面积要大致相似,以示彼此相互平等。国旗象征着国家,在涉外交往中升挂国旗时,绝不容许将任何一方的国旗弄错或挂错。 (四)拟定接待计划。 接待外宾之前,应当认真拟定一份周详的接待计划,以使工作减少周折,按部就班地进行。在拟定接待计划前,要充分了解外宾有无特殊习惯、要求,本着互助互利、交往对等的原则,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满足其正当而合理的要求,并列入接待计划中。一份外事接待计划,就是接待工作的指南和行动纲领。应包括膳宿安排、交通工具、会见会谈、参观访问、文娱活动、异地游览、新闻报道、安全保卫、突发事件、礼品准备、人员配备、经费预算等基本内容。正式的接待计划一经拟定,应尽快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此后,报、送与接待工作有关的部门并通报给外方。 (五)掌握人员状况。 要作好外事接待工作就必须掌握好外方与我方有关人员的状况。一方面,应对主要来访者的基本情况、风俗习惯及主要禁忌尽可能地了解。若对方曾来华访问过,最好借鉴当时我方的接待规格和接待方案。另一方面,选择我方负责接待工作的人员,确定专门负责此事的陪同人员、翻译、工作人员及司机。接待人员要进行专门的业务培训,对其进行必要的外事纪律和国际礼仪等方面的教育。 迎宾时的礼仪操作: 迎接外宾的礼仪操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其一、机场(车站)迎接。接待方陪同人员前往其抵达的机场、车站迎接对方,并陪同外宾前往下榻之处。重要外宾可献花。 其二、举办欢迎宴会。按照国际惯例,为外宾举办的宴会,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外宾抵达后举行,称欢迎宴会。另一种则在外宾离开之前举行,称送别宴会。我国为简化外事礼仪,一般只安排欢迎宴会。举办宴会前,要提前发出请柬、准备菜单、排好座次,安排好我方出席宴会的陪同人员。宴会的具体程序主要有:宴会开始前,主人及东道主一方重要人员,在宴会厅门口列队迎接客人。宴会开始时,应由主人先致欢迎词,然后再请主宾致词。宴会结束时,主宾向主人赠送礼品,主人应向客人回赠礼品。主宾告辞,主人应陪同其走出门外,与之握手道别。其他人员依次列队在门口与客人握手话别。 其三、送别外宾。陪同人员应专程陪同外宾乘车前往机场、车站,为外宾送行,与外宾一一握手道别,并预祝对方旅途愉快。
yukisnowfox
接待谈话时的礼节: 谈话的表情要自然,语气和气亲切,表达得体。说话时可适当做些手势,但动作不要过大,更不要手舞足蹈,不要用手指指人。与人谈话时,不宜与对方离得太远,但也不要离得过近,不要拉拉扯扯,拍拍打打。谈话时不要唾沫四溅。 参加别人谈话要先打招呼,别人在个别谈话,不要凑前旁听。若有事需与某人说话,应待别人说完。有人与自己主动说话,应乐于交谈。第三者参与说话,应以握手、点头或微笑表示欢迎。发现有人欲与自己谈话,可主动询问。谈话中遇有急事需要处理或需要离开,应向谈话对方打招呼,表示歉意。 谈话现场超过三人时,应不时地与在场的所有人攀谈几句。不要只与一、两个人说话,不理会在场的其他人。也不要与个别人只谈两个人知道的事而冷落第三者。如所谈问题不便让旁人知道,则应另找场合。 在交际场合,自己讲话要给别人发表意见的机会,别人说话,也应适时发表个人看法。要善于聆听对方谈话,不轻易打断别人的发言。一般不提与谈话内容无关的问题。如对方谈到一些不便谈论的问题,不对此轻易表态,可转移话题。在相互交谈时,应目光注视对方,以示专心。对方发言时,不左顾右盼、心不在焉,或注视别处,显出不耐烦的样子,也不要老看手表,或做出伸懒腰、玩东西等漫不经心的动作。 谈话的内容一般不要涉及疾病、死亡等不愉快的事情,不谈一些荒诞离奇、耸人听闻、黄色淫秽的事情。一般不询问妇女的年龄、婚否,不径直询问对方履历、工资收入、家庭财产、衣饰价格等私人生活方面的问题。与妇女谈话不说妇女长的胖、身体壮、保养的好等语。对方不愿回答的问题不要追问,不究根问底。对方反感的问题应表示歉意,或立即转移话题。一般谈话不批评长辈、身份高的人员,不议论当事国的内政。不讥笑、讽刺他人。也不要随便议论宗教问题。 男子一般不参与妇女圈内的议论,也不要与妇女无休止地攀谈而引起旁人的反感侧目。与妇女谈话更要谦让、谨慎,不与之开玩笑,争论问题要有节制。 谈话中要使用礼貌语言,如:你好、请、谢谢、对不起、打搅了、再见……好吗?等等。在我国人们相见习惯说“你吃饭了吗?”“你到哪里去?”等,有些国家不用这些话,甚至习惯上认为这样说不礼貌。在西方,一般见面时先说“早安”、“晚安”、“你好”、“身体好吗?”“最近如何?”“一切都顺利吗?”“好久不见了,你好吗?”“夫人(丈夫)好吗?”“孩子们都好吗?”“最近休假去了吗?”对新结识的人常问:“你这是第一次来我国吗?”“到我国来多久了?”“这是你在国外第一次任职吗?”“你喜欢这里的气候吗?”“你喜欢我们的城市吗?”分别时常说:“很高兴与你相识,希望再有见面的机会。”“再见,祝你周末愉快!”“晚安,请向朋友们致意。”“请代问全家好!”等。 在社交场合,还可谈论涉及天气、新闻、工作、业务等事情。 在社交场合中谈话,一般不过多纠缠,不高声辩论,更不能恶语伤人,出言不逊,即便争吵起来,也不要斥责,不讥讽辱骂,最后还要握手而别。 迎宾礼仪 在迎宾过程前期准备和后期接待: 迎宾它所指的是,在人际交往中,在有约在先的情况下,由主人一方出动专人,前往来访者知晓的某一处所,恭候对方的到来,在一般情况下,迎宾仪式包括如下内容: 一是宾主双方热情见面。 二是向来宾献花。献花者通常应为女青年,或少先队员。若来宾不止一人,可向每位来宾逐一献花,也可以只向主宾或主宾夫妇献花。向主宾夫妇献花时,可先献花给女主宾,也可以同时向男女主宾献花。 三是宾主双方其他人员见面。依照惯例,应当首先由主人陪同主宾来到东道主方面的主要迎宾人员面前,按其职位的高低,由高而低,一一将其介绍给主宾。随后,再由主宾陪同主人行至主要来访人员的队列前,按其职位的高低,由高而低,一一将其介绍给主人。 四是主人陪同来宾与欢迎队伍见面。 在迎宾工作之中,要进行必要的先期准备,以求有备而行,有备无患。 1掌握基本状况:一定要充分掌握迎宾对象的基本状况。来宾尤其是主宾的个人简况。例如,姓名、性别、年龄、籍贯、民族、单位、职务、职称、学历、学位、专业、专长、偏好、著述、知名度,等等。必要时,还需要了解其婚姻、健康状况,以及政治倾向与宗教信仰。在了解来宾的具体人数时,不仅要务求准确无误,而且应着重了解对方由何人负责、来宾之中有几对夫妇,等等。来宾此前有无正式来访的记录。如果来宾,尤其是主宾此前前来进行过访问,则在接待规格上要注意前后协调一致。无特殊原因时,一般不宜随意在迎宾时升格或降格。来宾如能报出自己一方的计划,例如,来访的目的、来访的行程、来访的要求等等。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之下,应当在迎宾活动之中兼顾来宾一方的特殊要求,尽可能地对对方多加照顾。 2制定具体计划:一定要详尽制定迎接来宾的具体计划,可有助于使接待工作避免疏漏,减少波折,更好地、按部就班地顺利进行。根据常规,它至少要包括迎送方式、交通工具、膳宿安排、工作日程、文娱活动、游览、会谈、会见、礼品准备、经费开支以及接待、陪同人员等各项基本内容。 单就迎宾而言,接待方亦应有备在先,最为重要的有五项内容。即一是迎宾方式,二是迎宾人员,三是迎宾时间,四是迎宾地点,五是交通工具。 迎宾方式:要不要搞迎宾活动,如何安排迎宾活动。怎样进行好迎宾活动。一定要精心选择迎接来宾的迎宾人员,数量上要加以限制,身份上要大致相仿,职责上要划分明确。在迎宾工作中,现场操作进行得是否得当,乃是关键的一环。 时间问题: 1要预先由双方约定清楚。 2要在来宾启程前后再次予以确认。 3要提前到达迎宾地点。 地点问题: 1交通工具停靠站。例如,机场、码头、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等等。 2来宾临时下榻之处。例如,宾馆、饭店、旅馆、招待所,等等。 3东道主一方用以迎宾的常规场所。例如,广场、大厅,等等。 4东道主的办公地点门外。例如,政府大院门口、办公大楼门口、办公室门口、会客厅门口,等等。 前三类地点多用以迎接异地来访的客人。其中的广场,主要用以迎接贵宾。第四类地点也就是办公地点门外,则大多用以迎接本地来访的客人。 确认来宾的身份。通常有四种方法可行。 1、使用接站牌。使用接站牌时,牌子要正规、整洁,字迹要大而清晰。不要随便用纸乱写。尽量不要用白纸写黑字,让人感到晦气。接站牌的具体内容,有四种主要写法:一是“热烈欢迎某某同志”,二是“热烈欢迎某单位来宾的光临”,三是“某单位热烈欢迎来宾莅临指导”,四是“某单位来宾接待处”。 2、使用欢迎横幅。 3、使用身份胸卡。 4、自我介绍。在方便、务实的前提下,上述四种确认来宾的方法,可以交叉使用。 施礼问题:在迎宾之时向来宾施礼、致意,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下列四点。 1是与来宾热情握手; 2是同来宾主动寒暄; 3是对来宾有问必答; 4是为来宾服务周到。接到来宾后,在步出迎近地点时,迎宾人员应主动为来宾拎拿行李。不过,对于来宾手中的外套、提包或是密码箱,则没有必要为之“代劳”。 引导问题:来宾的引导,指的是迎宾人员在接待来宾时,为之亲自带路,或是陪同对方一道前往目的地。在一般情况下,负责引导来宾的人,多为来宾接待单位的接待人员、礼宾人员、专门负责此事者,或是接待方与来宾对口单位的办公室人员、秘书人员。在宾主双方并排行进时,引导者应主动在外侧行走,而请来宾行走于内侧。若三人并行时,通常中间的位次最高,内侧的位次居次,外侧的位次最低。宾主之位此时可酌情而定。在单行行进时,循例应由引导者行走在前,而使来宾行走于其后,以便由前者为后者带路。在出入房门时,引导者须主动替来宾开门或关门。此刻,引导者可先行一步,推开或拉开房门,待来宾首先通过。随之再轻掩房门,赶上来宾。出入无人控制的电梯时,引导者须先入后出,以操纵电梯。出入有人控制的电梯时,引导者则应后入先出,这样做主要是为表示对来宾的礼貌。出入轿车。如果引导者与来宾出行,宾主不同车时,一般应引导者座车在前,来宾座车居后;宾主同车时,则大都讲究引导者后登车、先下车,来宾先登车,后下车。在引导来宾时,切勿一味沉溺于高谈阔论,免得令来宾走神,“一失足成千古恨”,当众跌跤丢人。
优质考试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