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76

我想我是海啊
首页 > 考试培训 > 初一月考试卷语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白骨精6699

已采纳

内容预览:

一.基础积累和语言运用(41分)

1.音形互助(12分)

quán( )释 chōng( )憬 bì( )益

半明半mèi( ) zèng( )亮 juān刻( )

雕lòu( ) xī( )来攘往 腼tiǎn( )

瑕cī( ) 挑剔( ) 谆( )谆教导

2.解释句中加点字(12分)

先自度其足( ) 而置之其坐( ) 吾忘持度( )

反归取之( ) 遽契其舟( ) 不亦惑乎( )

是吾剑之所从坠( ) 明察秋毫( ) 昂首观之( )

项为之强( ) 以土砾凸者为邱( ) 鞭数十( )

3.默写诗文(8分)

①天上的风雨来了, ;心中的风雨来了, 。

②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

③潮平两岸阔, 。

④ ,江春入旧年。

⑤ ,铜雀春深锁二乔。

⑥谁道人生无再少? , 。

4.读下面语段,在横线上补写一个与加点句式相同、语意连贯的句子。(2分)

善思则能“从无字句处读书”。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

5.选出下列句中有语病的一项( )(2分)

A南京过江隧道的开通,有助于解决长江大桥的交通拥堵问题。

B世界月球大会上,有关人士介绍了我国深空探测的远景规划。

C在“五个一工程”的推动下,南京文艺创作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新局面。

D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校园保安,防止校园事故不再发生。

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为你打开一扇门》这个题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

B世纪老人冰心,原名谢婉莹。她的诗歌《嫩绿的芽儿》一诗中,作者抓住了芽、花、果的色彩特征形象地进行描绘,全诗以植物的生长来比喻青年的成长。

C《郑人买履》和《刻舟求剑》的体裁都是小说,文中批判了某些人固执己见,不动脑子的行为。

D《往事依依》中直接引用《千家诗》的内容,以春夏秋冬为序展现出一幅四季风光图。

7.语文综合活动。(3分)

学校七年级1班开展“我爱文学”语文活动,其中一项活动是要求每个小组出一份我爱文学手抄报,现在手抄报已经收齐,准备编辑成册,请你为这本手抄报集写一个“卷首语”。(60字左右)

二.语段阅读(19分)

(一)(8分)

欧阳公①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②以荻③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④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而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注释】 ①欧阳公:是指欧阳修,北宋文学家。

②太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

③荻(dí):芦苇杆。

④闾(lǘ)里:街坊,乡里,民间。

8.解释加点字(4分)

欧阳公四岁而孤( ) 太夫人以荻画地( )

及其稍长( ) 下笔已如成人( )

9.翻译句子。(2分)

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

10.最能表现欧阳修勤奋学习的句子是哪句?(2分)

(二)系在风筝线上的童年(11分)

①时令正是仲春。大地挣脱了冬的纠缠,不觉之中已经泛出几分淡淡的鹅黄的绿意。仰望晴空,偶见数点风筝,袅袅娜娜地飘挂天际,使我蓦然忆起“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光。瞩望那长长的轻轻抖动的风筝线,竟丝丝缕缕牵出了我的童年。

②在乡下,三月的剪剪轻风还残留着冬的料峭。我们这些颠跑在蓊郁麦田里的孩子,摔打惯了,是不知道什么叫做冷的。何况又常把嬉笑系在风筝线上,即便有些寒意,也早被如火的童心熔化掉,让野气的笑声赶跑了。

③人们都说,男孩子手笨,女孩子手巧。可是不是吹,我们男孩子虽未能绣出花团锦簇的衣冠,却从手中飞出过巧夺天工的风筝。嗨,做风筝可不像女孩子学针线,有的是时间,有的是专人指教。我们男孩子可整天像贼撵一般忙的脚不沾地。常常趁放学之后的.间隙,三五个凑在一处无人知晓的角隅,或干脆跑到野外去,因为家里的大人是不让我们摆弄风筝的。

④我们偷偷找来竹篾,要那种绿皮的,有韧性的,犹如女孩子绣花挑线一般仔细。把竹子放到火堆上烤了,再弯成弓似的和轱辘似的几何形状,拼在一起,悉心用细绳子细线系好,就变成了形态各异的风筝骨架。然后,几颗小脑袋抵在一处,唧唧喳喳商量一阵,就各出心裁地用彩笔在糊好的桑皮纸上勾勒一通,便给他们穿上了斑斓的衣衫,完全可以与女孩子织成的锦绣相媲美。然后用大团大团的线做放线,一头儿系在风筝上,一头儿缠在一个线拐子上。这些线来的可不容易呢,是我们这些“男子汉”低三下四、求爷告奶,甚至向小姑娘一连串喊上十声“好姐姐”才弄到手的。

⑤好了,抬起你因做风筝而低得酸了的头,开始放吧。嗬!风筝!全是风筝!这些大大小小造型生动的风筝,从辽阔的麦田里,迤逦的大道旁,潋滟的堤塘边冉冉升起--被底下幼稚的欢声笑语吹着,腾腾的热气捧着,悠悠飞向空中,去亲吻白云。好似争艳的奇葩,挂彩的气球。我们的心醉了。

⑥更叫绝的要数晚上。皓月高悬中天,大地一片静谧。夜色朦胧。我们几个小伙伴偷偷溜出来一叽咕,便带了心爱的风筝到村头田边--但不去有坟茔(yíng)的地方,虽说不怕,可终究有些煞风景。风筝纸是涂了闪金光的东西,还要想法把一段蜡头或一捻沾了油的棉絮系在尾巴上,放飞时一点燃便像飞机尾翼上的信号灯一样闪烁。这通常极难放。因野外有风,蜡烛又不顶风,所以总是熄灭。但是,偶有成功的时候,那风筝放起来就别有情趣, “信号灯”明灭闪烁,随风筝飘飘洒洒,也把一颗颗童心送上神秘的高空,如醉如痴。

⑦风筝也有赌气的时候。有时候明明飞起来了,却偏偏任你如何摆布它总要往地上栽。这时的小伙伴们绝不会张飞似的环眼圆睁,一脚踏翻它的。大家总是小心翼翼地检查一番,找出毛病,对症下药。随着欢呼声,风筝重又飘然升起。放到得意处,猛不防风筝也会断线,摇头晃脑地越飘越远。我们拉着断了的风筝线,不胜惋惜……

⑧韶光如流。虽说童年已经悄然离去,可风筝这根若有若无的线,却每每牵着我的童年,使我常常捡回那逐渐远去的记忆。

⑨啊,我的鹅黄色的童年!

(选文有删改)

11.第①段描写仲春的景色,有什么作用?(2分)

12.根据第④段内容填空。(2分)

做风筝的过程:找来竹篾→( )→糊纸涂色→( )

13.谈谈你对第⑧段画线句含义的理解。(3分)

14.结尾处为什么说“我”的童年是“鹅黄色”的?(4分)

三.作文(40分)

15.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现在你已经是七年级的学生了,站在青春路口,回望成长的每一步,都有许多人和物相伴左右:含辛茹苦的父母、慷慨无私的朋友、循循善诱的老师、甚至一本书……请拿起你手中的笔,写下一路走来的感受吧!

请以“有你同行”为题,写一篇记叙文,600字以上。

初一月考试卷语文

159 评论(14)

哆咯哆咯咯

提示:请将答案工工整整地填在答题卷上。

一、基础知识(2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奇崛(jué) 丰腴(yú) 犀利(xī) 似的(shì)

B、隽逸(juàn) 轻飔(sī) 引吭(hàng) 猥鄙(wěi)

C、岑寂(cén) 跳踉(láng) 分娩(miǎn ) 德馨(xīng)

D、辟易(pì) 翌日(yì) 剽悍(biāo) 憩息(qì)

2、下列词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叫嚣 霄小 寡不敌众 忍俊不襟

B、绮丽 奢侈 忧哉游哉 不可言喻

C、窥伺 盛馔 捏手捏脚 不胜其烦

D、伫立 飓风 束手无策 络绎不绝

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引吭:放开喉咙。吭,喉咙。 B.叫嚣:大声叫喊。

C、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慢。蹑,放慢(脚步)。

D、翌日:次日,第二天。

4、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判断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的皓齿。那样透明光嫩的皓齿你在别的地方还看见过吗?(拟人、比喻、反问)

B、“燕子归来寻旧垒。” 还是去年的主,还是去年的宾,他们宾主间是如何的融融泄泄呀!(拟人、引用)

C、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这在大体上也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拟人、比喻)

D、缓缓盘旋上升的鹤群,愈来愈小。开始大小如麻雀,转眼间有如蝴蝶,不久像飞蛾,最后小如蚊。(比喻)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1分)

A、读了《狼图腾》,使我们听到了一首狼的赞歌。

B、苍鹰即使壮勇剽悍,却也寡不敌众,束手无策。

C、飞倦了的几对小燕子闲散地憩息于纤细的电线上。

D、天气晴和,春光煦煦的雁回山,是少见的好天气。

6、指出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 )(1分)

A、上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南阳/诸葛庐,西蜀/之云亭。

7、下列对文学常识的叙述有错的一项是( )(1分)

A、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其代表作有《女神》、《屈原》等。《石榴》一文选自他的《郭沫若全集》。

B、《海燕》一文是现代作家、文史学家郑振铎所作。

C、丰子恺,中国现代漫画家、翻译家、文学家、音乐教育家。我们本学期所学的散文以及上学期学过的《风筝》两文都是他的作品。

D、《鹤群》选自《世界散文精华》,其作者是日本小说家、评论家江口涣。

8、与下面句子画线部分表达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1分)

明天学校组织春游,这真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

A、这不能不说不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 B、这不能不说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

C、这怎能不说不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 D、这怎能说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

9、按课文内容在横线上填空。(10分)

①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 。

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

③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眼看近却无。 , 。

④ ,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⑤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

⑥香远益清, , 。

⑦我们一点杂念也没有, , 。(郑振铎《海燕》)

⑧刘禹锡《陋室铭》一文中总结全文点名陋室不陋的句子是: 。

⑨周敦颐《爱莲说》一文人们常用名句 , 。来比喻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⑩ “树”是文人雅士笔下的爱物,请任意写出古诗词曲中带有“树”字的两个连贯的句子: , 。

10、请点出不同意思的标点符号:(4分)

从前有个财主,他打算开个酒店,要出一两银子征求新店对联。有个秀才去应征。财主先付了三钱银子作为定钱,说:“对联要称赞我的酒好、醋酸、猪肥、店里又没有老鼠。” 那个秀才人笔一挥,很快就写成了:

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 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先生先念一遍,财主非常高兴,先生是怎么念的?请你为先生加标点。

养 猪 大 如 山 老 鼠 头 头 死 酿 酒 缸 缸 好 造 醋 坛 坛 酸

余下的七钱银子财主就不想给了。第二天,秀才把对联加上了标点,就成了:(请你为先生加标点。)养 猪 大 如 山 老 鼠 头 头 死 酿 酒 缸 缸 好 造 醋 坛 坛 酸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一) 难忘的一课 (15分)

①那天的风雪真暴,外面像是有无数发疯的怪兽在呼啸厮打。大家都在喊冷,读书的心思似乎已被冻住。一屋的跺脚声。

②鼻头红红的欧阳老师挤进教室时,等待了许久的风席卷而入,墙壁上的《中学生守则》一鼓一顿,开玩笑似的卷向空中,又一个跟头___了下来。往日很温和的欧阳老师_________:满脸的严肃庄重甚至冷酷,一如室外的天气。乱哄哄的教室静了下来,我们______地望着他。

③“请同学们穿上胶鞋,我们到操场上去。”

④几十双眼睛在问。

⑤“我要求同学们到操场上站立5分钟。”

⑥教室外,卷地而起的雪粒雪团呛得人睁不开眼张不开口。脸上像有无数把细窄的刀在拉在划,厚实的衣服像铁块冰块,脚像是踩在带冰碴的水里。我们挤在屋檐下,不肯迈向操场半步。欧阳老师没有说什么,面对我们,脱下羽绒衣,线衣脱到一半,夹着雪的狂风帮他完成了另一半。“到操场上去,站好。”老师脸色苍白,一字一顿地对我们说。

⑦谁也没有吭声,我们老老实实地到操场排好了队。瘦削的欧阳老师只穿一件白衬褂,衬褂紧裹着的他更显得单薄。我们规规矩矩地站着。5分钟过去了,老师吃力地说:“解散”。

⑧就在我还未透彻地理解欧阳老师这一课时,仅有“中师”文凭的他,考取了北京一所师范大学的研究生。

⑨以后的岁月里,我时时想到那一课,想起欧阳老师课后的一番话:“在教室时,我们都以为自己敌不过那场风雪,事实上,我们不是都顶住了吗?面对困难许多人戴着放大镜,但和困难拼搏一番后,你会觉得,困难不过如此……”我很庆幸,那天我没有像个别的同学那样缩在教室里,在那个风雪交加的时候,在那个空旷的操场上,我上了终身难忘的一课。

11、在文中第②自然段的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____________。(2分)

A. 丢 今非昔比 惊叹 B. 降 神态自若 惊恐

C. 栽 一反常态 惊异 D. 飘 判若两人 惊诧

12、下边没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2分)

A、厚实的衣服像铁块冰块

B、外面像是有无数发疯的怪兽在呼啸厮打

C、满脸的严肃庄重甚至冷酷如室外的天气

D、大家都在喊冷,读书的心思似乎已被冻住了

13、文章第①-⑦自然段写的内容是:_______ 。作者详写了___ _______,略写了________ _,目的是为了通过__________的渲染,突出文章的中心。(4分)

14、文章中揭示欧阳老师在操场上给学生上这“一课”用意的一句话是:_ _。(3分

15、作者在第⑧自然段补充叙述了“一课”之外的另一件事,有什么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我长大了

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才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

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16、第一段“小时候想长大”中“想长大”的具体内容是 _____________(2分)

17、文中画线句子是 描写,作用是 __________(1+2分)

18、文中说:“此时,已有很多人围拢来。我有些惭愧……”“我”为什么会“有些惭愧”?

________________(2分)

19、家里“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我”想象中会有怎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象? (2分)

20、为什么文中“撞人”和“吃晚饭”详写,而照顾老奶奶却略写呢? (3分)

21、“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三、文言文阅读(8分)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2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①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 ②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

③驴不胜怒,蹄之。( ) ④技止此耳。( )

23、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①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译文:

②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译文:

24、 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① 、 。

再写出含有“虎”字的两个成语② 、 。(2分)

25、 本文通过一头驴子被一只老虎吃掉的故事,告诉人们什么道理?(2分)

四、综合实践活动(7分)

在日复一日的时间河流里,节日就像一个个停泊的码头,人们徜徉其间,体味某种特定的情景,把情绪调到兴奋的波段,尽情释怀,使平淡的日子有了起伏。节日更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品尝浸润历史味道的节日食品,参与到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中,人们更能得到文化的熏陶、精神的洗礼。

让我们一同走进主题为“徜徉于中华传统节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26、【节日搜集】很多古诗句浸润着丰富的节日文化内涵,请写出下列诗句涉及的节日名称。[示例]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节日: 春节

A、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节日:

B、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节日:

C、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节日:

D、.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节日:

27、【节日探源】品读下面的文字,写出其中隐含的人物故事和节日习俗。

它从汨罗江的波浪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让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

人物故事: 节日习俗: 、

五、写作(50分)

题目:生活中,一定会有你喜欢的事物:或是因为它美好的外形,或是因为它蕴含某种情趣,或是因为它引起了你的联想,触动了你的情思。试着把这种事物连同你的感受写出来。

要求: ①选择自己真正有感触的事物来写,要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与所写事物的特点联系起来;②题目自拟,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③字迹清楚,卷面整洁。

七 年 级 语 文(答案)

一、基础知识(30分)(1-3每小题2分,4-8小题每题1分,9题每小题1分,共10分错字、别字、漏字、颠倒句序均不给分;10小题4分)

1、 (2分) 2、 (2分) 3、 (2分)

4、 (1分) 5、 (1分) 6、 (1分) 7、 (1分) 8、 (1分)

9、① 采菊东篱下 , 悠然见南山 。

② 海日生残夜 , 江春入旧年 。

③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④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

⑤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

⑥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⑦ 我们是被沉醉了, 我们是被带入晶莹的天空中了 。

⑧ 孔子云:“何陋之有?”。

⑨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

⑩ 示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10、 养 猪 大 如 山 ,老 鼠 头 头 死 。 酿 酒 缸 缸 好, 造 醋 坛 坛 酸。

养 猪 大 如 山 老 鼠, 头 头 死。 酿 酒 缸 缸 好 造 醋, 坛 坛 酸。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难忘的一课》(15分)

11、 C 12、 D

13、欧阳老师在风雪交加的一天带领全班学生到操场上站五分钟,上了一堂令人难忘的课。 恶劣的天气 人物活动的过程及细节 环境气氛

14、 面对困难……困难不过如此

15、 以欧阳老师敢于正视困难,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事实,证明经过努力,困难是可以克服的;使老师的形象更加丰满;充实了文章的内容,突出了中心思想。

(二)、我长大了(15分)

16、希望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17、环境 为下文邻家孩子撞倒老太太作铺垫(交代邻家孩子撞倒老太太的缘由)

18、因为我坐的车撞了人,自己还想一走了之

19、想象中父亲会严厉地批评我;因为他亲眼看到我闯了祸,而闯祸是要受惩罚的

20、文章要突出的是我如何意识到什么是“长大”,“撞人”和“吃晚饭”交代了我意识到长大的具体内容

21、长大并不仅在于年龄,更在于心理。年龄大并不等于“长大”,年龄小也未必是没有“长大”,“长大”的标准是有责任感

三、文言文阅读(8分)

22、(2分)①船:用船 ②狎:态度亲近而不庄重 ③蹄:用蹄子踢 ④止:只、仅仅

23、(4分)①译文:老虎看见了驴,发现它是一个巨大的家伙,把它当作神奇的东西。

②译文:老虎渐渐的走出树林,靠近驴,小心谨慎的观察它,还是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

24、(2分)①、 庞然大物 、 黔驴技穷(或黔驴之技)

② 狐假虎威、藏龙卧虎、调虎离山、龙腾虎跃、生龙活虎、为虎作伥 等(字写错不得分)

25、(2分)强大的东西不足畏惧,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它。(意思相近即可)

四、综合实践活动(每空1分,共7分)

26、A节日: 元宵节 、B、节日:清明节 C、节日:中秋节D、节日:重阳节

27、人物故事:屈原节日习俗:赛龙舟、吃粽子等

五、写作(50分)

评卷教师自定标准。

353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