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13

欧罗百利
首页 > 考试培训 > 有限空间培训内容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紫晨郡主

已采纳

1. 密闭空间作业常识 密闭空间作业常识 1.密闭空间作业安全要求有哪些 密闭空间作业是指生产区域内的各类筒仓、球、釜、罐、炉膛、锅筒、管道、容器已及地下室、窖井、地坑、下水道或其它封闭场所内进行的作业。 其安全要求有:1、进入设备内作业前,必须对设备内进行清洗和置换,并达到所规定的要求;2、作业前30分钟内,必须对设备内气体、粉尘等采样分析,分析合格后办理《密闭空间作业许可证》,作业中也要求加强定时监测。3、进入不能达到清洗和置换要求的设备内作业时,必须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4、设备内作业必须有专人监护,并做好安全应急措施。5、进入有限空间内作业必须办理《密闭空间作业许可证》。2.进入密闭空间作业有哪些安全要求 1. 有限空间作业前,有关人员应针对有限空间作业内容、作业环境等方面进行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2. 2. 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教育,熟悉现场环境和作业安全要求,经考核合格; 3. 3. 有限空间作业前,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应检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申请》,检查确认安全措施落实后方可作业,否则有权拒绝作业; 4. 4. 有限空间作业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未经通风和检测合格,任何人员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检测的时间不得早于作业开始前30分钟; 5. 5. 检测人员进行检测时,应当记录检测的时间、地点、气体种类、浓度等信息。检测记录经检测人员签字后存档。检测人员作业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中毒窒息等事故发生; 6. 6. 有限空间内盛装或者残留的物料对作业存在危害时,作业人员应当在作业前对物料进行清洗、清空或者置换。经检测,有限空间的危险有害因素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一部分化学有害因素》()的要求后,方可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7. 7. 在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作业现场应当采取通风措施,保持空气流通,禁止采用纯氧通风换气。发现通风设备停止运转、有限空间内氧含量浓度低于或者有毒有害气体浓度高于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限值时,作业人员必须立即停止有限空间作业,作业监护人清点作业人员,撤离作业现场; 8. 8. 在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应对作业场所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时检测或者连续监测。作业中断超过30分钟,作业人员再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重新通风、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 9. 9. 有限空间作业场所的照明灯具电压应符合《特低电压限值》(GB/T3805)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作业场所存在可燃性气体、粉尘的,其电气设施设备及照明灯具的防爆安全要求应当符合《爆炸性环境第一部分:设备通用要求》()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 10. 10.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必须配备监护人,掌握急救方法,熟练掌握救护器具的使用,确认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对现场的作业人员的违章行为有权进行制止; 11. 11. 有限空间作业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12. (一)保持有限空间出入口畅通; 13. (二)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 14. (三)作业前清点作业人员和工器具; 15. (四)作业人员与外部有可靠的通讯联络; 16. (五)监护人员不得离开作业现场,并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 17. (六)存在交叉作业时,采取避免互相伤害的措施。 18. 12. 有限空间作业结束后,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应当对作业现场进行清理,撤离作业人员。 3.用人单位对进入密闭空间作业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应当严格执行“先通风、先检测、后作业”的原 则,未经通风和检测,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 2、凡进入有限空间进行施 工、检修、清理作业的,应当实施作业审批,未经作业负责人审批,任何 人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3、必须加强个人防护,在没有充分安全保障的情况下 不准许进入。 最好先对现场的环境空气进行检测,并采取通风、佩戴防毒面具 等措施。 4、在进入井、坑作业前,应系好安全带,佩戴氧气呼吸器面具,使用信 号联系,作业现场必须有负责人员、监护人员,不得在没有监护人员的情况下 作业。 严禁在事故发生后盲目施救。 4.进入密闭空间作业的五项要求是什么 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 一、必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二、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 三、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 四、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 五、必须制定应急措施,现场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目施救。 扩展资料: 一、有限空间分类 有限空间分为三类: 1、密闭设备:如船舱、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冷藏箱、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等。 2、地下有限空间: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等。 3、地上有限空间:如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料仓等。 二、危险性 1、中毒危害:有限空间容易积聚高浓度有害物质。有害物质可以是原来就存在于有限空间的也可以是作业过程中逐渐积聚的。 2、缺氧危害:空气中氧浓度过低会引起缺氧。 3、燃爆危害:空气中存在易燃、易爆物质,浓度过高遇火会引起爆炸或燃烧。 4、其他危害:其他任何威胁生命或健康的环境条件。如坠落、溺水、物体打击、电击等。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有限空间作业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 5.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应注意哪些事项 1、必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2、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 3、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 4、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 5、必须制定应急措施,现场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目施救。 扩展资料: 危化品使用场所安全检查“十要点” 1、是否在醒目位置设置相应安全警示标志、职业危害告知卡; 2、产生可燃蒸汽、有毒蒸汽的作业场所,是否与其他区域隔断; 3、产生可燃蒸汽、有毒蒸汽的作业场所,是否采取有效抽排风; 4、散发可燃蒸汽的作业场所是否安装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置; 5、使用易燃液体和散发可燃蒸汽的作业是否远离火源热源; 6、作业人员是否正确佩戴使用符合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7、是否使用容易产生火花的铁制工具进行敲打、开启、搅拌作业; 8、是否违章使用白电油等挥发性溶剂擦拭、清洗生产设施设备; 9、生产线使用危险化学品是否采用专用容器瓶分装并标示; 10、生产车间是否超量存放危险化学品(远远超出当天用量)。

有限空间培训内容

327 评论(14)

粉红猪大大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有哪些?请看中达咨询整理的文章。一、有限空间基本知识1、有限空间的定义: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2、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3、有限空间分类:(一)地下有限空间:如地下室、地下仓库、地窖、地下工程、地下管道、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等。(二)地上有限空间:如储藏室、温室、冷库、酒糟池、发酵池、垃圾站、粮仓、料仓等。(三)密闭设备:如船舱、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球磨机、水泥筒库、压力容器 、管道、冷藏箱(车)、烟道、锅炉等。二、有限空间作业的危害及辨识1、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一)是对有限空间的危险性认识不足,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二)是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工作不重视、不到位。在未对作业现场进行通风,未对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检测,没有防护人员监护的情况下组织作业。(三)是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不扎实,作业人员缺乏有限空间作业基本安全知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四)是防护用品配备不足,作业人员缺乏必要的自救器、防毒面具等防护装备和气体检测监控仪器。(五)是企业没有制定切实有效的应急预案,在发生事故后,往往因盲目施救导致伤亡人数扩大。(六)是部分地区对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监管工作重视不够,存在薄弱环节和漏洞等。2、有限空间作业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种类有限空间名称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密闭设备船舱、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压力容器、煤气管道及设备缺氧,CO中毒,挥发性有机溶剂中毒,爆炸冷藏箱、管道缺氧烟道、锅炉缺氧,CO中毒地上有限空间储藏室、温室、冷库缺氧酒糟池、发酵池缺氧,H2S中毒,可燃性气体爆炸垃圾站缺氧,H2S中毒,可燃性气体爆炸粮仓缺氧,PH3中毒,粉尘爆炸料仓缺氧,粉尘爆炸坑、池、仓缺氧,中毒地下有限空间地下室、地下仓库、隧道、地窖缺氧地下工程、地下管道、暗沟、涵洞、地坑、废井、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缺氧,H2S中毒,可燃性气体爆炸矿井缺氧,CO中毒,可燃性气体或爆炸性粉尘爆炸3、有限空间作业常见的事故:缺氧窒息;中毒;燃爆;其他危害,如淹溺、触电、高处坠落事故也较多,还包括灼伤与腐蚀,高温作业引起中暑;尖锐锋利物体引起的物理伤害和其他机械伤害等。4、导致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存在危险危害物;通风不良,致危险危害物聚集;没有采取通风、防护措施,或者防护装备失效;监护不力;引火源;作业伤害等。三、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要求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9号《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已经2013年2月18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2、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要求:(1)辨识标识(2)建章立制(3)专项培训(4)装备配备(5)作业审批(6)现场管理(7)发包管理(8)应急救援。3、工贸企业应当对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进行专项安全培训。安全培训应当有专门记录,并由参加培训的人员签字确认。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

213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