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64

哇啦哇啦bibibi
首页 > 考试培训 > 普通话考试学习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斑妹ssssss

已采纳

普通话考试流程如下:

一、考前采集信息:

1、考生在考试当天需要按照规定携带身份证和准考证。

2、考生会在老师的安排下进入候测室,老师会对考生进行个人信息采集。

3、照片采集。

4、抽签,系统会自动为考生分配测试机器。

二、考前机器测试准备:

1、考生需要按照屏幕的提示,戴上耳机,调整话筒的位置和距离。

2、在指纹验证通过后,电脑弹出确认个人信息的页面。

3、试音环节。

三、正式答题环节:

1、普通话水平测试共有4项题目,一般10分钟左右就可以做答完。

第一题:100个单音节汉字,要在3分30秒内读完,一般不会很深,都是常用字,占10分。

第二题:50个双音节词语,要在2分30秒内读完,要注意上声变调、儿化韵和轻声等的读音,占20分。

第三题:一篇400字短文朗读,限时4分钟,主要是看考生的语音、语速、语调等内容,占占30分。

第四题:口头作文,时间3分钟,口头作文不会很难,主要是让考生即兴说一段小作文,比如我最尊敬的人、我喜欢的季节、我的学习生活等等,占40分。

2、每项试题前都有一段语音提示。

3、录音过程注意事项:应做到吐字清晰,语速适中,音量同试音时保持一致。

4、录音过程中,请注意主屏下方的时间提示。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每项测试。

5、规定时间结束,系统会自动进入下一项试题。

6、如某项试题时间有余,可点击屏幕右下角的“下一题”按钮,进入下一项试题。

7、命题说话必须说满3分钟,3分钟后,系统会自动进行提交。弹出相应提示框“考试完成,请摘下耳机,安静离开考场”。

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如下:

一级甲等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语汇、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测试总失分率在3%以内。

一级乙等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语汇、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偶有字音、字调失误。测试总失分率在8%以内。

二级甲等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调发音基本标准,语调自然,表达流畅。少数难点音(平翘舌音、前后鼻尾音、边鼻音等)有时出现失误。语汇、语法极少有误。测试总失分率在13%以内。

二级乙等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个别调子不准,声韵母发音有不到位现象。难点音较多(平翘舌音、前后鼻尾音、边鼻音、fu-hu、z-zh-j、送气不送气、i-ü不分、保留浊塞音、浊塞擦音、丢介音、复韵母单音化等),失误较多。方言语调不明显,有使用方言词、方言语法的情况。测试总失分率在20%以内。

三级甲等

甲等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母发音失误较多,难点音超出常见范围,声调调值多不准。方言语调明显。语汇、语法有失误。测试总失分率在30%以内。

三级乙等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调发音失误多,方音特征突出。方言语调明显。语汇、语法失误较多。外地人听其谈话有听不懂的情况。测试总失分率在40%以内。

普通话考试学习

144 评论(14)

白色七巧板

其实考试是需要技巧的,排除自身原因,根据经验我给你一份宝典。我们应该都听说过现在流传的一句俗语“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广东人说普通话。”因为别人以为我们在“煲冬瓜”,其实我们广东人说话也并不全是“这样”的,可能因为方言的问题或者从小没有重视普通话导致。但是现在上大学要考普通话啊,你不知道吗?这个证不拿白不拿,说不定多了一门职业比如播音主持呢。如果以后当语文老师的话,普通话必须达到二甲水平。接下来我们了解下关于普通话的等级说明:普通话水平划分为三个级别,每个级别内划分两个等次。其中:(满分100分)一级甲等:普通话≥97分一级乙等:92≤普通话<97二级甲等:87≤普通话<92二级乙等:80≤普通话<87三级甲等:70≤普通话<80三级乙等:60≤普通话<70普通话考试只要13分钟,我是大二考的普通话,一次过了二甲,希望能给大家一些经验。不过普通话是属于我们专业必考证之一,所以不知道跟非专业考试是否有区别。进入候场室后先抽取题目,按照位置坐下,桌面上有一本新华字典,不认识的字可以查(此处规定时间),也可以小声朗读短文或者自行准备话题。待时间结束后,统一进入小房间里面,坐在电脑前,等待考试开始。要考普通话首先早知道普通话试卷结构:试卷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读单音节字词(100个音节,共10分,限时分钟)2.读多音节词语(100个音节,共20分,限时分钟)3.朗读短文(400个音节,共30分,限时4分钟) 4.命题说话(在话题中任选一个,共40分,限时3分钟)单音节提分要点:1.读准声(咬紧字头)、韵(拉开字腹)、调(调值到位)2.横向朗读,不懂要学会猜字,切忌跳过和漏行。3.倘若发现读错,可当下改正一次,若非读错,不能每个读两遍,否则时间不够。技巧:按行快速横扫一遍,找出不懂的字记下,切忌一字一字地读,导致后面不够时间准备。多音节这个部分稍微难一点,因为这一题包含有轻声和儿化音。同样利用第一题的技巧先快速找出儿化和轻声词语,记下。轻声一般在以下地方:1.助词、语气词:的、地、得、着、了、过、啊、吧、吗、哇2.名词或动词的重叠音节:妈妈、爸爸、叔叔等3.名词的后缀词素:子、们、头等4.名词后的表示方位的语素:上、下、里、外、边、面等5.“来”和“去”跟在动词后作为趋向动词要读轻声6.跟在动词后的人称代词关于儿化:首先找出儿化,然后区分三个字的和两个字的。如婴儿和好玩儿,又如女儿和瓜子儿。前者是全部都要读出来的,后者是带儿化音的。短文朗读考查点在声母、韵母、声调、音变、停连、语调和流畅度。字的音节要准确。一篇短文是超过400字音节的,但是短文中间会给你划出最后结束的地方。2.音节间的音变。如“一”的变调,“不”的变调。如“一个”中的“一”要读成阳平(即第二声),“一起”中的“一”要读成去声(即第四声)。“不是”中的“不”要读成阳平,“不行”中的“不”要读成去声。接下来是两个上声(即第三声)连在一起要把第一个读成阳平。如甲骨文中的“甲”读成阳平。3.多音节词的轻重格式。如“小两口”中的“两”变成阳平调值。4.注意短文的结构,要注意句读之间的停顿,标点。不能断读,不能回读。最好段与段之间停顿3秒。5.长句要学会断句,有感情的停连,不能把一个词语分开读。读短文整体要有注入感情,不能唱读。注意运用平调,升调,降调和曲调。命题说话(此题人工审核)1.读音标准,声韵调不出错。2.词汇语法要规范,不能说病句。3.表达尽量口语化,不要给自己下套子!4.语言要自然流畅,多用短句和单句。避免长句无法一下子判断如何断句。避免口头禅,禁止每句话都用“然后”,不能说粗口,脏话!如果突然脑子短路了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重新组织语言。5.逻辑思维要清晰。命题说话要注意突出中心,选择自己熟悉的话题,要有关键词语,选定好说话的句式。6.最后,一定要审题,看清题目类型,把握主题。构思要巧妙,不要平铺直叙,多举事例。而且要说满三分钟!ps.平时练习朗读的时候可以自己用手机录音,读完后认真听自己的情况,这是发现自己错误地方的最快办法。

233 评论(11)

susyweswes

普通话水平测试共有四项题目,第一题读单音节字词,第二题 读多音节词语,第三题 朗读短文,第四题命题说话。

对于普通话,没有人会感到陌生,但如何才能说好普通话,却是需要专业的学习与练习来完成的。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我对学习普通话有了一些自己的感受。练习普通话是个漫长的过程, 需要一点一滴去提高。人们经常说坚持就是胜利,学普通话也是这样。在南方,相对而言,普通话的说话群体处于弱势。而我做为一个说方言长大的人来说说好标准的普通话并不简单,特别是平翘舌方面,说话的时候没有北方人的腔调与韵味。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听着老师提供的录音,边听边练,及时纠正自己发音,有问题的地方,反复练习,然后在日常的口语交流中,注重自己发音的准确性,也可以找一个说话的对象,互相纠正。 除了发音的准确性,朗读也是普通话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既有感情发音又准确的朗读会使听者有一种舒适的感觉。在练习朗读的过程中,气息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要注重把握气息的运用,既不能过于急促,也不能过于冗长。当然,情感是需要体验与培养的。

朗读是体现普通话魅力的一种特别的方式,是值得我们去学习与感受的。普通话早已是中国通用的语言了,每个人都应该学好普通话,不管是在工作还是学习中,说好标准的普通话是一个加分项。

92 评论(11)

最爱尛草莓

除了要准确的了解普通话考试的时间、考试规则、考试内容外,系统的学习也很有必要。一。考试须知普通话水平考试分为四部分:(1)读单音节字词(100个)(2)读双音节或多音节词(50个)(3)朗读短文(4)命题说话。1.单音节字词这部分不涉及轻声和儿化,限时分钟。100个字覆盖了普通话大部分音节,大部分字主要出自《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导用书》的表一。注意事项如下:时间充裕,一定要放慢速度。读得不满意可以重新读,以最后一遍的读音判断对错。上声(第三声)要把曲折调的调型读完整。阳平(第二声)干脆利落,不要拖太长变成曲折调。遇到多音字,读最常见的读音。单字不要儿化。不可读成轻声,如果遇到像“的”这样的字,读它的非轻声音“dí”。现在网上有很多模拟题,注意考试的时候两个相同声调、相同声母或韵母不可能相邻出现。可以以此甄选练习题。2.双音节/多音节词这部分涉及轻声、儿化、变调等,限时分钟。注意事项如下:刚才第一部分的第1、2、7条注意事项同样适用。注意上声(第三声)的变调,上声在最后一个音节时要把曲折调的调型读完整。注意必读轻声词和儿化词。轻声的特征是音重没有那么重,另外最重要是发音时长短,一般时长只有普通音节的四分之一。另外,轻声音节在试卷上是不会提示轻声的,一般一份试卷有四个词左右涉及轻声,需要背熟必读轻声双音节词表。儿化词带有“儿”字,很好辨认~~但是,不带“儿”字的词不要擅自儿化!双音节词的重音格式是:中-重,第二个音节比第一个音节稍重;三音节词的重音格式是:中-次轻-重;四音节词的音重格式是:中-次轻-中-重~~总之,非轻声词的最后一个音节都是比较重的。3.朗读短文短文只需要读400个音节,也就是“//”前面的部分。双斜线后面的部分读了不算错。限时4分钟。注意事项如下:时间充裕,朗读速度不可过快。一般情况下不会超时,如果超时要被扣一分。切记错读、漏读时不可回读!!否则流畅分也将被扣!双重扣分不值得。注意语调和停连,不要吞字、吃字把字词读准就好,语气不要过于夸张。另外,断句要是断错了也是会扣分的哦。双斜线“//”所在的分句要读完整,否则可能影响它前面音节的发音。有“儿”字的词需要儿化,没有“儿”字的根据教材语音提示,需要儿化的也应该儿化。两种情况都没有的,最好别儿化,避免因为“随意儿化”被扣分。

90 评论(11)

好运咪咪熊

普通话考试主要考口语。一般由四部分构成,分别是读大音节字词、读双音节词语、短文朗诵和说话。基本不需要做什么准备,考试时准备好准考证和身份证等证件就好。普通话水平等级虽然分级别,但是考过的几率还是挺大的。

普通话水平等级分为三级六等,即一、二、三级,每个级别再分出甲乙两个等次;一级甲等为最高,三级乙等为最低。普通话水平测试不是口才的评定,而是对应试人掌握和运用普通话所达到的规范程度的测查和评定,是应试人的汉语标准语测试。

应试人在运用普通话口语进行表达过程中所表现的语音、词汇、语法规范程度,是评定其所达到的水平等级的重要依据。

报名条件:

1、中小学教师;

2、中等师范学校教师和高等院校文科教师;

3、师范院校毕业生(高等师范里,首先是文科类毕业生);

4、广播、电视、电影、戏剧,以及外语、旅游等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相关专业的教师和毕业生;

5、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

6、从事电影、电视剧、话剧表演和影视配音的专业人员;

7、其他应当接受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人员和自愿接受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人员。

试卷组成:

普通话水平测试试卷由四个测试项构成,总分为100分。

1、读单音节字词100个,限时3分30秒,占10分。目的考查应试人普通话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发音。

2、读双音节词语50个,限时2分30秒,占20分。目的是除了考查应试人声、韵、调的发音外 ,还要考查上声变调、儿化韵和轻声的读音。

3、400字短文朗读,限时4分钟,占30分。目的是考查应试人使用普通话朗读书面材料的能力,重点考查语音、语流音变、语调等。

4、说话,时间3分钟,占40分。目的是考查应试人在无文字凭借的情况下说普通话所达到的规范程度。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普通话考试

338 评论(12)

cathy101012

一、普通话等级考试的准备需认真复习普通话指导书《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里边有要考试的内容。要多多练习。尤其是最后的文章朗读,看清楚有停止线,不要超过。超过就要扣分。要避免方言口音。还有最后的说话,会给你一个题目,让你看题说话,可以自己说,也可以和监考老师对话。二、普通话水平测试是对应试人运用普通话的规范程度的口语考试。全部测试内容均以口头方式进行。普通话水平等级分为三级六等,即一、二、三级,每个级别再分出甲乙两个等次;一级甲等为最高,三级乙等为最低。普通话水平测试不是口才的评定,而是对应试人掌握和运用普通话所达到的规范程度的测查和评定,是应试人的汉语标准语测试。应试人在运用普通话口语进行表达过程中所表现的语音、词汇、语法规范程度,是评定其所达到的水平等级的重要依据。三、注意事项1、注意普通话和自己方言在语音上的差异。普通话和方言在语音上的差异,大多数的情况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又有大的规律和小的规律,规律之中往往又包含一些例外,这些都要靠自己去总结。单是总结还不够,要多查字典和词典,要加强记忆,反复练习。在练习中,不仅要注意声韵调方面的差异,还要注意轻声词和儿化韵的学习。2、注意多音字的读音。一字多音是容易产生误读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必须十分注意。多音字可以从两个方面去注意学习。第一类是意义不同的多音字,要着重弄清它的各个不同的意义,从各个不同的意义去记住它的不同的读音。第二类是意义相同的多音字,要着重弄清它的不同的使用场合。这类多音字大多数情况是,一个音使用场合"宽",一个音使用场合"窄",只要记住"窄"的就行。3、注意由字形相近或由偏旁类推引起的误读。由于字形相近由甲字张冠李戴地读成乙字,这种误读十分常见。由偏旁本身的读音或者由偏旁组成的较常用的字读音,去类推一个生字的读音而引起的误读,也很常见。所谓"秀才认字读半边",闹出笑语,就是指的这种误读。4、注意异读词的读音。普通话词汇中,有一部分词(或 词中的语素 ),音义相同或基本相同,但在习惯上有两个或几个不同的读法,这些被称为"异读词"。为了使这些读音规范,国家于50年代就组织了"普通话审音委员会",并对普通话异读词的读音进行了审定。历经几十年,几易其稿。1985年。国家公布了《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要求全国文教、出版、广播及其他部门上、行业所涉及的普通话异读词的读间、标音,均以这个新的《审音表》为准。在使用《审音表》的时候,最好是对照着工具书(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来看。先看某个字的全部读音、义项和用例,然后再看《审音表》中的读音和用例。比较以后,如发现两者有不合之处,一律以《审音表》为准。这样就达到了读音规范的目的。

169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