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59

包子baozi2015
首页 > 考试培训 > 四川省统计干部培训学院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柚子chatmonkey

已采纳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高职) 综合类 公办

官方网址:

官方地址: 四川泸州市

官方电话: ,,

电子邮箱:

一、办学定位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综合性公办普通高等学校。以全日制高职专科学历教育为主,兼顾成人学历教育、中外合作学历教育和社会培训,具有接收外国留学生资质和聘请外教专家资格。 二、悠久历史 学校的前身是川南经纬学堂,成立于 1901 年,是四川第一所 “ 新学 ” 。清翰林院国史馆编修、晚清第一词人赵熙为首任校长,朱德、恽代英等曾在这里辛勤耕耘,培育出吴玉章、曾德林、黎英海等知名校友。 三、主要荣誉 四川省 “ 双高 ” 院校 B 档 四川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 四川省示范高等职业院校 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 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 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增挂泸州技师学院,是四川省技师学院联盟首届理事长单位 四川省文明校园 四、办学条件 学校坐落于激流澎湃的长江之滨、沱江之畔,开设 46 个高职专科专业,在校生 15818 人,占地 1344 亩。 拥有馆藏图书 1448500 册的现代化图文信息中心,中央财政支持建设实训基地 2 个(电子电工实训基地、建筑工程实训基地)、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 1 个(工程造价生产性实训基地)、成渝双城经济圈川南公共实训基地、川南最大的诺博幼儿园、五星级首旅建国饭店、四星级洲际酒店、酒城文化创意美食街、天猫超市等优越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室内体育馆、恒温游泳馆,温馨舒适的标准化宿舍、食堂,为师生提供一流的学习生活保障。 五、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 723 人,其中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 1 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2 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首批 “ 天府万人计划 ” 专家 2 人,省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7 人。常驻外籍教师 4 人。聘请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科所原所长贾康,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得主、四川大学教授周啸天,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嘉宾、重庆大学博士生导师曾国平等兼职教师 307 人。建有院士工作站 1 个、省级 “ 双师型 ” 名师工作室 2 个。 近年来,教师完成省级科研项目 201 项,获全军科学技术进步奖 7 项、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 5 项、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3 项、专利 205 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 3 项、省级教育科研成果奖 22 项。教师在教学能力大赛、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等省级以上教师技能大赛中获奖 120 余人次。 六、合作交流 学校主动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聚焦泸州市 “ 一体两翼 ” 战略新需求,按照 “ 专业 — 产业集群 — 产业链 ” 逻辑,对接产业链和岗位群,构建 333 专业群体系,重点建设学前教育、酿酒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等 3 个核心高水平专业群,着力打造智能制造、智能控制技术、电子商务等 3 个骨干高水平专业群,大力支持数字媒体技术、建筑工程技术、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等 3 个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实施以群建院,促进学校 “ 内涵发展、特色发展 ” 。推行 “1+1+1” 专业建设模式(即一个专业对接一个大型国企或上市公司,依托一个本科院校、科研院所或行业协会),与中国酒业协会、郎酒、泸州老窖、哥大诺博、华为、国信蓝桥、阿里巴巴、吉利汽车、洲际集团、豪能科技等合作,毕业生高端就业达 50% ,海外就业达 10% 。 七、教学科研 学校有国家骨干专业 3 个(学前教育专业、市场营销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 2 个(学前教育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国家级现代学徒制专业 1 个(酿酒技术专业),国家 1+X 试点证书 7 个(建筑信息模型、智能财税、电子商务数据分析、 web 前端、汽车运用与维修、智能新能源汽车、传感网应用开发),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 1 个(艺术设计专业)。建有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2 门、省级精品在线课程 3 门,完成省级教改项目 15 项。教师发表核心期刊论文 450 余篇( EI 和 ISTP 收录近 40 篇)。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先后在全国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大赛、全国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大赛等技能竞赛中获奖 1100 余人次,其中省级一等奖以上 240 余人次,涌现出共青团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林佳,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四川省勤学奋进新青年林厚坤等一大批优秀学生。 八、社会服务 学校是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能承担机械及制造、电子电工、建筑等 18 项职业技能鉴定。学校立足泸州、面向四川、辐射滇黔渝,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是 “ 国家职业核心能力培训认证项目培训基地 ”“ 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 ”“ 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 四川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 省委组织部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培训基地 ”“ 四川省技师学院联盟理事长单位 ”“ 四川省统计人才培训基地 ”“ 市委组织部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基地 ” 。每年承担各类社会培训近 30000 人次。

西南医科大学

四川警察学院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三河职业学院

西南医科大学、四川警察学院、江阳城建职业学院、泸州广播电视大学、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1、四川警察学院

四川警察学院坐落在四川省泸州市,是由四川省人民政7a64e59b9ee7ad94331府举办,四川省教育厅和四川省公安厅共同管理的四川省唯一一所全日制政法公安类普通本科高校。入选“四川省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四川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2、江阳城建职业学院

江阳城建职业学院(原西南交通大学科技学院),是2018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民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川南高校联盟理事单位。

3、西南医科大学

西南医科大学(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泸州市,是四川省属普通本科高等院校。是国家“973计划”承担高校、首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

4、泸州广播电视大学

泸州广播电视大学(简称:泸州电大)成立于1983年11月21日,当时的名称为四川广播电视大学泸州分校。1994年8月9日,经四川省泸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泸州广播电视大学。

5、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1953年创建四川化学工业学校;1998年成为四川省首批高职办学试点学校;2007年在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级称号;2012年6月被确定为四川省“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江阳城建职业学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川警察学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南医科大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泸州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省统计干部培训学院

128 评论(8)

无敌小雷神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成立于1952年10月,其前身为中共中央西南局党校。四川行政学院成立于1997年4月。2001年6月,省委、省政府决定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两校合并。现有办公室、教务处、科研处等36个内设机构,在职职工586人。有正高职称的专家教授34人,副高职称的110人,中级职称的8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7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7人,省突出贡献专家3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5人,专家评议委员6个,博士研究生28人,硕士研究生63人,具有正高和副高职称的人数占到专业技术人员的50%左右。学校坐落在景色怡人的杜甫草堂风景文化区,占地面积270亩,是国家绿委表彰的 “全国绿化四百佳”单位之一。该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全国党校系统最早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省级党校,现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共党史、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区域经济学等6个专业的硕士授予权,在校硕士研究生120余人。该校也是首批加入全国党校卫星远程教学网的省级党校,办有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综合类理论刊物《理论与改革》,并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英文简称“CSSCI”)来源期刊。同时办有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四川行政学院学报》和《四川党校报》等报刊。数字图书馆建设快速发展,现藏书55万余册,中外报刊7万余本,电子图书12 万册,拥有17个数据库,所有馆藏资源均已实现数字化,在2005年全国党校数字图书馆建设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图书馆”。经过“十五”期间的建设与发展,现已初步形成了以党政领导干部培训轮训为主,学位研究生和研究生教育、普通高等职业教育、党校函授教育、能力素质教育“五位一体”的办学新格局。认真坚持完善“一个中心、四个方面”的教学新布局,努力实现从素质培训向素质和能力相结合的培训转变,注重把能力培养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深入推进研究式教学,在特色化办学上迈出了新步伐。全校院以市厅级领导干部,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市州局长,中青年干部,高层次复合人才,省政府处级公务员,国有重要骨干企业领导人员,中美合作研修班等为主的党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主体班次年培训规模为2000余人。按照省委提出的“开放式组织、多学科并进、深层次探索”的要求,在科研重大课题攻关和精品力作方面取得了新突破。仅1989年以来,主编、独著、合著专著、教材600余部,其中公开出版490余部,内部出版120余部,在省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论文2200余篇,立项国家课题29项,省部级课题114项,获省部级以上奖项127项。这些科研成果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为促进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校院教学质量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了咨询服务。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了卫星远程教学网、四川干部教育网、校园内部网、校园无线宽带网、校园监控网、全球发展学习网、四川党政网、校园闭路电视网等的互联互通,与21个市(州)党校实现了光纤互联,建立了蜀光网站、电子阅览室、计算机实验室、金融证券实验室、语言教学室。对外交流与合作力度不断加大,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韩国、澳大利亚、中非等10多个国家和我国港澳台地区的有关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2004年该校正式加入国际行政院校联合会。与美国乔治亚大学卡尔文森政府研究所合作举办中美研修班6期,参与由中央党校牵头的中国和加拿大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项目。组织出国(境)培训、考察488人次,接待国(境)外来访客人372人次。以创建文明单位为载体,积极开展构建和谐校院活动。2005年成功获得了青羊区区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06年又成功创建成为省级机关文明单位。隶属该校的四川管理职业学院是2005年经省政府批准同意在四川行政财贸管理干部学院的基础上建立的以实施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为主的普通高等学校。学院由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主办,由省教育厅进行业务指导和管理。学院设有公共管理、秘书档案、财税金融、工商管理、会计统计、计算机科学与工程、旅游经济管理、城镇经营管理等30余个专业,拥有电子阅览室、网络实验室、语音实验室、会计模拟实验室等教学设施,现在校生人数达到5000余人,毕业生就业率历年在88—90%,学院办学影响日益扩大,已成为四川省职业教育领域的一支生力军。“十一五”期间,校院在新的起点上争创全国一流省级党校、行政学院,实现争创“八个一流”的目标,即“一流的教学质量、一流的科研精品、一流的优势学科、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学设施、一流的信息化建设、一流的科学管理,一流的育人环境”,努力把该校院建设成为四川干部教育和理论研究的“三个基地、三个中心”,即县处级、市厅级党政领导干部培训基地,县处级、市厅级公务员培训基地,领导人才和管理人才培训基地,四川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研究中心,四川党的建设理论研究中心,全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师资培训、业务指导中心。在新一轮建设和发展中,新一届校院领导班子正以务实开拓、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带领全校院干部职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认真落实《干部培训工作条例》,把“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作为工作的总体取向,努力按照建设“特色化、开放型、示范性”学校的奋斗目标,为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作出新贡献。

326 评论(8)

一森有你

给我分吧四川信息工程学院应该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我就是信息工程学院毕业的其实你可以从2个地方得到学校的信息1.学校官方网站里面有你一切想要的 .百度贴吧 里面使你更近的贴近学校的同学门下面信息可能对你有用学院概况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源于195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空军司令部在成都建立的气象干部训练大队,1954年改制为中央气象局成都气象干部学校,1956年改建为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更名为中央气象局成都气象学校。1978年成都气象学校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定名为成都气象学院。1981年学院成为首批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00年学院划转到四川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并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01年原隶属国家统计局的四川统计学校整体并入。2003年学院成为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学院举办本科教育近30年来,积极适应我国气象事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已经建设成为一所特色鲜明、优势明显、以工为主的多学科应用型高等学校。 学院现有航空港、龙泉、人南三个校区,占地亩,校舍面积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万元,图书万册(含电子图书万册),校园网设备先进建设水平高,运动场及体育设施完备功能齐全。 学院现有教职工1247人,专任教师960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106人。现有教授、副教授287人,占师资总数的%。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493人,占师资总数的%。 学院拥有全国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4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8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8人;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标兵”称号获得者1人,四川省首届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 学院现有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另有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38个本科专业,覆盖工、理、管、经、文、法等学科门类。学院现设有17个系,3个教学部,1个继续教育学院。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15621人(其中国防生498人),硕士生193人。学院现有2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有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有4个省级本科特色专业,有16门省级精品课程;有1个四川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四川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近几年学院承担了27项教育部和四川省教改项目,近两届获13项四川省教学成果奖。 学院是信息产业部确定的“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成都)人才培训中心”,是“四川省信息工程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是中国气象局的气象干部培训单位和国家统计局统计干部培训基地。2004年,学院成为全国第一所为二炮培养军队干部的一般普通高等学校。 学院注重科学研究,建立了23个科研机构,在新型气象雷达系统、中国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大气辐射与卫星遥感、天气动力学与东亚季风、环境系统分析和环境监测与评价等研究方向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近年来,科研经费逐年提高,2006年达到2504万元。2004-2006年期间,共承担科研项目42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项、国家“973”项目(子项目)2项、其它国家级科技项目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1项;获国家专利2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11项;发表学术论文1733篇,其中核心及以上期刊769篇,被SCI、EI、ISTP检索97篇,出版教材、著作116部,3部(套)教材列为国家级规划教材。 学院一贯重视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2004年以来,学生在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竞赛、英语竞赛等各类学科竞赛中荣获国家级奖励102项,省(部)级奖励145项。尤其在200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获一等奖数并列全国参赛高校第六名,位居一般高校第一名。 1978年以来,学院为国家培养了近2万名本科毕业生。他们主要分布在全国气象、IT、国防、民航、统计等部门和行业,许多已经成为骨干力量。据统计,目前全国省级以上气象台站的通信中心、防雷中心、雷达台站和卫星地面站等业务单位的技术骨干有70%是我院培养的。 学院围绕建设部分学科国内先进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确立了“育人为本、崇尚应用”的教育思想观念和“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思路,提出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了“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度发展继续教育”的办学格局。当前,学院正抓住高等教育新一轮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内涵发展之路,积极实施《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为把学院建设成为“规模适当、结构合理、质量优良、特色鲜明”的信息工程大学而努力奋斗。 地址:成都市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学府路一段24号 邮编:610225 电话: 传真: 网址:

95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