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58

王小丽0125
首页 > 考试培训 > 秀才是什么考试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东家1985

已采纳

科举考试。明、清的科举考试共分为五级: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通过院试就可以被称为秀才,乡试高中的则被称为举人,举人参加会试合格后成为贡士,殿试合格都为进士,殿试后再进行廷试,由皇帝直接考察。

秀才是什么考试

318 评论(14)

天凄微凉

现在才子是指有才华的人。古时秀才,要通过国家正规的乡试后才能称为秀才。

175 评论(15)

深深哒瑷

乡魁那个级别,就是一个乡里面最有文化的人.

273 评论(12)

枫糖17苹果派

秀才在科举考试中的级别是府县学的生员。

明清时代,秀才专指府学、县学的生员,是读四书五经而进学者的专称。要取得这种资格,必须在学道或称童子试获得取录。

不论年龄,应童子试的都称童生。如果县、府、院三试都录取了,进入府学、州学或县学的,称为进学,通名生员,即秀才的俗名。生员除了经常到学校、学官的监督考核外,还要经过科考选拔,方可参加本届乡试。

扩展资料:

最先有秀才之名的,是战国时期的贾生。《史记·贾生传》说贾生,年十八,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

汉高祖统一天下后,实行崇懦的文教政策,视贤者为国器,促进了封建社会教育的形成和发展,为以后人才的选拔扎下了根基。

高祖曾拜叔孙通为太常,太常的职责之一是每选试博士,奏请能否,还规定有才不荐举者免官。汉文帝曾为太子立思贤苑,以招宾客。

武帝刘彻雄才大略,他总结了自春秋战国以来统治者的经验,采纳了董仲舒的“独尊儒术”的思想,从而转向儒学。

武帝元朔五年,开始置办太学,太学以研究儒家的《诗》,《书》,《礼》、《春秋》、《易》五经为主,按照儒家思想造就治术人才。

他还首创选拔人才,立贡举的制度,设置了孝廉,秀才的察举,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并亲自策问,从而使人才的选拔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秀才

215 评论(8)

美棉家纺

童生: 通过乡级考试 考取童生后才有资格到县里去考秀才.秀才: 通过县级考试 考取秀才后才有资格赴省城考举人,秀才已经可以见官不跪了举人: 通过省级考试 考取举人后才有资格赴京考取功名做官出仕,举人犯法治罪是要报省级官员批准的.进士: 通过国家级考试 考取进士后有资格参加殿试(皇帝主考.所以称为天子门生) 前三名分别为状元, 榜眼. 探花

355 评论(11)

坦丁堡的血泪

古代才子必须通过科举考核才可以得到成绩,通过县级考试和许多考试

173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