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小脸
1、CATTI 证书。
2、英国读同声传译可供选择的比较好的院校有巴斯大学、纽卡斯特大学、利兹大学、索尔福大学、威斯敏斯特大学、密德萨斯大学。
3、学好英语的几个关键在于词汇、精听、精读等
词汇:现在背单词的方法有很多,软件、单词书、通过阅读积累等等我都尝试过,经过我的摸索,我的结论是——不存在一种无痛的背单词法。想要词汇量,就只能扎扎实实地背,背了忘、忘了背的痛苦循环谁都经历过,不过这个环节不能免。
精听:主要是听写,全文一字不落逐词逐词地听写下来的那种,对于这个方法,你可能看过很多的赞誉也看过很多的鄙视,但我敢说,起码对于中等甚至偏中上等程度而言,这个方法是很牛掰的。
精读:精读的精髓在于“active reading”,就是每读一个句子,不仅要搞懂它的意思,而且要知道它在全文里起的作用,是主要观点,还是主要观点的补充说明,还是例子。但你要明白,弄清楚作用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active reading最终要你练成的不是这种抠字眼的能力,而是解决阅读“看过即忘”的困境,active reading大成的境界是在读文章的时候每看过一句话脑子里就会自动把它的作用识别出来,自动联系上文以便把整篇文章串起来理解,这样文章即使只读一遍也能把握住它的框架,需要找什么信息也知道去哪个段落找,阅读能力就是通过这样的训练提升的。
扩展资料:
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China Accreditation Test for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 -- CATTI)是受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委托,由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China Foreign Languages Publishing Administration)负责实施与管理的一项国家级职业资格考试,已纳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一项在全国实行的、统一的、面向全社会的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认证,是对参试人员口译或笔译方面双语互译能力和水平的评价与认定。
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是我国翻译系列职称评审制度的重大改革。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与原有翻译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制度相比,更体现了科学、客观、公平、公正的原则,报名参加考试人员不受学历、资历和所从事专业的限制。
取得各级别证书并符合翻译专业职务任职条件的人员,用人单位可根据需要聘任相应职务。在资格考试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之前,新旧体系会有一个并存期。翻译专业资格考试将分语种、分级别地逐步推开,随着考试逐步推向全国,旧有的翻译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制度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CATTI
天蝎工科男
通过国家人事部的CATTI 资深翻译考试即可。
考试采用全程网上报名的方式,请报考人员参照各级别报名条件,自行确定是否达到报考要求。报考人员须于规定时间登录网报平台,按照系统的要求注册、上传照片、填写并提交报考信息、网上缴纳报考费用,确认报考费用缴纳成功后,方完成全部报名手续。
同声传译是各种翻译活动中难度最高的一种翻译,并非人人都能胜任。北外高级翻译学院办公室负责人告诉,在国际会议那种紧张环境里,译员要能不间断地边听边译,是很不容易的。
要学好这样的技能,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如:英语的听说能力要强,英汉两种语言的语音、语调要好,要思维敏捷,反应快,对国际问题有兴趣,知识面要广。
三级《口译综合能力》科目、二级《口译实务》科目"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考试时间均为60分钟;三级《口译实务》科目考试时间为30分钟。
三级《笔译综合能力》科目考试时间均为120分钟,《笔译实务》科目考试时间均为180分钟。
扩展资料:
做很多的练习才能成为真正合格的同传译员。
一般正规训练同传译员的机构都要求受训者除课堂接受的训练外要进行近300磁带时(tape-hours)精听、精练。磁带练习的内容要丰富多彩、题材广泛、音调齐全,要包括中英两种语言。最好是国际会议发言录音或录象。
在练习时,可以把自己的翻译录下来,进行分析,找出不足的地方及误译、漏译的地方。任何技能的掌握都是靠平时的日积月累,靠艰苦练习。
⑥模拟会议:这一练习主要针对有组织的课堂教学。自学同传的译员可以自我组织几个或更多爱好者一起来做这个练习。练习要求使用同声传译设备。
事先给学员布置好模拟会议题目,如:“环境保护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口控制与经济发展”、“互联网时代的教与学”等,要求学员自己准备5-10分钟的发言两篇(中、英各一篇),由学员自己组织会议、轮流发言、轮流翻译。
这一练习形式不但锻炼了学员的口译技巧,同时也使学员掌握了公众演说技巧—口译中另一重要的技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CATTI
黄黄的树
报考者除了能够用英语进行无障碍交流之外,关键还要对两种工作语言系统熟练掌握。另外,同声传译专业对从业者的专业知识、灵活应变能力、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要求都非常高。如要对金融、经济、制造、市政、环保等各个领域的知识有所了解,且对非英语为母语的发言者口音也要有一定的了解,如对拉美人、印度人说英语的特点和方式有所了解。
国内能培养同传人才的院校寥寥无几。我国最早培养同传译员的地方是“联合国译员训练班”(现已改成高级翻译学院)。
它是1980年由联合国与我国政府共同举办的一个合作培训项目,因为要求严格,每期正式学员平均只有10位口译人员,学员经过考核后再到布鲁塞尔接受培训。该班毕业的学员大多数在联合国担任过同传译员。
扩展资料
同声传译作为一种翻译方式,其最大特点在于效率高,原文与译文翻译的平均间隔时间是三至四秒,最多达到十多秒,因此可以保证讲话者作连贯发言,而不会影响或中断讲话者的思路,有利于听众对发言全文的通篇理解。
因此,“同传”成为当今世界普遍流行的翻译方式,世界上95%的国际会议采用的都是同声传译。同时,同声传译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和专业性,通常用于正式的国际会议,因此对译员素质要求比较高。
同声传译除了广泛应用于国际会议之外,也在外交外事、会晤谈判、商务活动、新闻传媒、培训授课、电视广播、国际仲裁等诸多领域被广泛使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同声传译
优质考试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