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清池79
食堂安全培训内容如下:
1、油炸食物时,油不能放得太满,搁置要稳妥。
2、油炸食物时,不要加温时间太长,需有专人负责,其间不得擅自离开岗位,还须及时观察锅内油温高低,采取正确的手段调剂油温(如添加冷油或端离火口)。
3、火锅在点火时和使用中,都必须远离可燃物或用阻燃物将其隔开。
4、炉灶加热食物阶段,必须安排专人负责看管,人走必须关火。
5、如油温过高起火时,不要惊慌,可迅速盖上灭火毯,隔绝空气灭火,熄灭火源,同时将油锅平稳地端离火源待其冷却后才能打开锅盖。
6、用完电饭煲、电炸锅后,或使用中停电,操作人员应立即切断电源,在下次使用时再接通电源。
7、厨房内的电线、灯具和其他电器设施应尽可能选用防潮、防尘材料,平时要加强通风,经常清扫,减少烟尘,油垢和降低潮湿度。
8、保证拥有足够的灭火设备。每个员工都必须知道灭火器的安置位置和使用方法。
9、安装失火检测装置。
10、 考虑使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1、 定期清洁抽油烟管道。
食堂安全注意事项
1、安全购物,购物时必须按计划采购,必须在有效期内使脘所购回的食品,必须妥善保管好,预防食品潮解,烂变质、黄曲变,在采购时,更应避免霉烂变质的食品,蔬菜、瓜果,以及保质过期的产品。以晚导致急慢性食物中毒。
2、生熟食一定要分开:比如盆案板、韧等。餐具避免应用铅、锌铝制品盛装食物,烹饪食物,一面引起铅、锌、铝制品导致人体慢性中毒。
3、幼儿一律不吃剩饭剩菜,剩菜一律不留,(另外一定要留取样本)。
4、做饭菜要有计划,作到按人数供应饭菜,现做现吃,放置时间不宜过长,尽可能不剩饭菜。
5、在食用海产品时,买来的生鱼、虾、要注意冷藏或冷冻,烹调前要用大量清水冲洗,因为嗜盐菌,有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不要吃半生不熟的鱼、虾。
6、不吃土豆芽,一般情况下土豆现买现吃不存放。买来的土豆保存在凉爽、干燥,不见阳光的地方,不使它发芽变绿,食用前要仔细挖掉芽和芽眼的周围部分,对变绿和青紫的皮肉一定要完全削去。
7、吃扁豆、四季等一定要熟透后再吃,以晚扁豆或四季豆毒素不破坏完全,引起中毒。
8、吃鲜黄花必须用开水烫后捞出沥干水分,在加烹调或先用水浸泡,然后再彻底加热。
9、炊事人员养成做饭前洗手的好习惯,若患有痢疾、伤寒、肺结核、 化脓性皮肤病(生疮、长疱疹)等传染疾病时,应及时治疗,或调离炊事工作岗位。
黄陂跑跑
食堂工作人员食品安全培训内容如下:
一、食品安全常识:
1、购买食物时,注意食品包装有无生产家、产日期,否过保质期,食品原料、营养成分是否标明,有无QS标识,不能购买三无产品。
2、打开食品包装,检查食品是否具有它应有的感官性状。不能食用腐败变质、油脂酸败、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若蛋白质类食品发粘,渍脂类食品有嚎味,碳水化合物有发酵的气味或饮料有异常沉淀物等等均不能食用。
3、不到无证摊贩处购买盒饭或食物,减少食物中毒的隐患。
4、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自己的餐具洗净消毒,不用不洁容器盛装食品,不乱扔垃圾防止蚊蝇孳生。
5、少吃油炸、油煎食品。
二、什么是食品掺假、掺杂和伪造?
1、“掺假”是指食品中添加了廉价或没有营养价值的物品,或从食品中抽去了有营养的物质或替换进次等物质,从而降低了质量,如蜂蜜中加入转化糖,巧克力饼干加入了色素,全脂奶粉中抽掉脂肪等。
2、“掺杂”即在食品中加入一些杂物,如腐竹中加入硅酸钠或硼砂;辣椒粉中加入了红砖木等。
3、“伪造”是指包装标识或产品说明与内容物不符。掺假、掺杂、伪造的食品,一般应由工商行政部门处理。对影响营养卫生的,应由卫生行政部门]依法进行处理。
三、如何判别伪劣食品?
伪劣食品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人们在日常购物时却难以识别。《伪劣食品防范“七字法”》,以通俗易懂易记的方式引导消费者强化食品安全自我防范,以期使伪劣食品因缺市场而退出市场。防范“七字法”:即防“艳、白、反、长、散、低、小”。
1、一防“艳”。对颜色过分艳丽的食品要提防,如目前上市的草莓象蜡果一样又大又红又亮咸菜梗亮黄诱人、瓶装的蕨菜鲜绿不褪色等,要留个心眼,是不是在添加色素上有问题?
2、二防“白”。凡是食品呈不正常不自然的白色,十有八九会有漂白剂、增白剂、面粉处理剂等化学品的危害。
3、三防“长”。尽量少吃保质期过长的食品,3°C贮藏的包装熟肉禽类产品采用巴氏杀菌的,保质期一般为7—30天。
4、四防“反”。就是防反自然生长的食物,如果食用过多可能对身体产生影响。
5、五防“小”。要提防小作坊式加工企业的产品,这类企业的食品平均抽样合格率最低,触目惊的食品安全事件往往在这些企业出现。
6、六防“低”。“低”是指在价格上明显低于一般价格水平的食品,价格太低的食品大多有“猫腻”。
7、七防“散”。散就是散装食品,有些集贸市场销售的散装豆制品、散装熟食、酱菜等可能来自地下加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