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25

正在复制843111
首页 > 考试培训 > 高一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mirandamly

已采纳

xx中学高一物理第一次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本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卡中对应题号下的空格中)

1. 高一的新同学分别乘两辆汽车去市红草湖湿地公园游玩。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甲车内一同学看见乙车没有运动,而乙车内一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东移动。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那么,上述观察说明

A. 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               B.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

C.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 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西运动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体积、质量都极小的物体都能看成质点

B.当研究一列火车全部通过桥所需的时间时,因为火车上各点的运动相同,所以可以把火车视为质点

C.研究自行车的运动时,因为车轮在转动,所以无论研究哪方面,自行车都不能视为质点

D.各部分运动状态完全一致的物体可视为质点

3.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位移和路程大小总相等,但位移是矢量,有方向,而路程是标量,无方向

B.位移用来描述直线运动,路程用来描述曲线运动

C.位移取决于物体的始末位置,路程取决于物体实际运动的路径

D.位移和路程是一回事

4. 以下的计时数据指的是时间间隔的是(       )

A、天长电视台新闻节目在北京时间20:00准时开播

B、某同学跑1500m用时5分04秒

C、1997年7月1日零时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D、我们学校早上第四节课的上课时间是10:40

5.一个质点作变速直线运动,以v1=10m/s的平均速度完成前1/3路程,以v2=30m/s的平均速度完成剩下2/3的路程,则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

A. 20m/s                B. 40m/s

C.               D. 18m/s

6.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m/s2,那么

A.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

B.每秒钟物体的速度增加2m/s

C.第3秒初的速度比第2秒末的速度大2m/s

D.第3秒末的速度比第2秒初的速度大2m/s

7.—质点沿x轴做直线运 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质点在t=0时位于x=5m处,开始沿x轴正向运动。当t=8s时,质点在x轴上的位置为

A.x=3m                B.x=8m

C.x=9 m                D.x=14m

.资.源.网

8. 匀速运动的汽车从某时刻开始做匀减速刹车直至停止,若测得刹车时间为t,刹车位移为s,根据这些测量结果,可以(     )

A、求出汽车刹车的初速度,不能求出加速度

B、求出汽车刹车的加速度,不能求出初速度

C、求出汽车刹车的初速度、加速度及平均速度

D、只能求出汽车刹车的平均速度

9.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0到t=t1的时间内,它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

A.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大

B.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

C.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

D.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

10.A、B两质点沿同一直线从同一地点出发,其运动情况在图中由A、B两条图线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同时从静止出发,向相同的方向运动高.考.资.源.网  B.t=1s时,B质点运动方向发生改变高.考.资.源.网

C.t=2s时,A、B两质点间距离等于2 m高.考.资.源.网

D.t=4s时,A、B两质点相遇高.考

xx中学高一物理第一次月考答题卷

得分 评卷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本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写在下表对应题号下的空格中)

得分 评卷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6+10,共16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的空白处,不要求写出说明或过程)

11.某质点沿直线运动,其位移x和所用时间t满足方程2t2+5t=x,由此可知这个质点

运动的初速度为___   __m/s,加速度为_  _____m/s2,3s末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___。

12.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打印点未画出。

(1)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出打下B、C、D、E、F五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各个速度值填入下表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

(2)将B、C、D、E、F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直角坐标系中,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

(3)由所画速度—时间图像求出小车

加速度为          m/s2

得分 评卷人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8+12+12+12,共44分。要求写出主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和演算步骤,只写出答案而未写出主要的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答案中必须写出数字和单位)

13.(8分)某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v0=2m/s,加速度a=,

则第3s末的速度是多少?5s内的位移是多少?

14.(12分)已知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它的位移一时间图象如图甲所示。

(1)根据图象在图乙所示的位置坐标轴上标出O、A、B、C、D、E各点代表的汽车的位置;

(2)求出前4s内的平均速度;

(3)求出第5s末的瞬时速度;

(4)求出第7s末的加速度

15.(12分)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现因故紧急刹车,已知汽车刹车过程中加速的的大小始终为5m/s2,求

(1)汽车刹车3s末的速度;

(2)汽车通过30m所需要的时间;

(3)汽车从开始刹车到6s末所通过的位移

16、(12分)为备战xx中学第十四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某班甲、乙两个同学在直跑道上练习4×100 m接力,他们在奔跑时有相同的最大速度。乙从静止开始全力奔跑需跑出25 m才能达到最大速度,这一过程可看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现在甲持棒以最大速度向乙奔来,乙在接力区伺机全力奔出。若要求乙接棒时奔跑达到最大速度的80%,则:

(1)乙在接力区须奔出多少距离?

(2)乙应在距离甲多远时起跑?

xx中学高一物理第一次月考试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C B D B B C A C

二、填空题:(6+10,共16分)

11.   __5__ ,  _ 4__, 17m/s

12.  (1) , ;(2) 略;(3) 

三、计算题 (8+12+12+12,共44分)

13 (1) m/s  (2) m

14(1)(每答对两个得1分,不足两个以两个计,共3分)

(2)前4s内的位移为100m,所以有 (3分,计算过程或者结果没有单位扣1分)

(3)在4s末至6s末,汽车的位移没有发生变化,由 可得速度为0,所以第5s末的速度为0。(3分,直接说“第5s末速度为0”,而未作其他说明的扣1分)

(4)在6s末至8s末,汽车的x-t图象是一条倾斜直线,表示汽车作匀速直线运动,在这个过程中△V=0,根据a=△V/△t可得第7s末的加速度为0(3分,直接说“第7s末加速度为0”,而未作其他说明的酌情扣分)

15、(1)(4分)规定汽车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由已知条件可得

V0=72km/h=20m/s   a=-5m/s2

所以,汽车刹车后3s末的速度V=V0+at=20m/s+(-5m/s2×3s)=5m/s

(2)(4分)方法一:

由 代入数据可得一元二次方程 ,求解方程可得

t1=2s,t2=6s(不合,舍去)(要说明不合理由,否则扣1分)

方法二:由V2-V02=2ax可得 ,代入数据可求V=10m/s

再由V=V0+at可得 =2s

(3)(4分)由V=V0+at变形可以得到 ,代入数据可以求得汽车从刹车到停止运动的时间t=4s,也就是说,从4s末到6s末,汽车已经停止运动,所以汽车整个刹车过程的运动时间为4s,

方法一:由 代入数据可以求得x=40m

方法二:由V2-V02=2ax得 ,代入数据得x=40m

16.(1)设两人奔跑的最大速度为v,乙在接力区奔出的距离为x'时速度达到最大速度的80%,根据运动学公式有:

v2=2ax

即()2=2ax'

解得x'= x=16 m

(2)设乙在距甲x0 处开始起跑,到乙接棒时乙跑过的距离为x',根据运动学公式有:

vt= x0+x'

x'= × vt

解得:x0=24 m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化学月考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H 1   C12   N 14  O 16    Na 23    S 32   P 31   Cl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16×3=48分)

1.如今人们把食品分为绿色食品、蓝色食品、白色食品等类型。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的食品叫绿色食品;而直接从海洋获取的食品叫蓝色食品;通过微生物发酵制得的食品叫白色食品。下面属于蓝色食品的是    ()

A.食醋       B.面粉       C.海带      D.白酒

2.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图标,在装运乙醇的包装箱上应贴的图标是()

A                               B                           C                            D

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实验注意事项)中,主要不是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的是()

A.酒精灯内的酒精用量一般不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少于其容积的1/4

B.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应先通入氢气一会儿,然后再点燃酒精灯加热

C.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结束时,应先将导管从水中取出,然后再停止加热

D.在分液操作中,应将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4 . 已知丙酮(C2H6O)通常是无色液体,不溶于水,密度小于1g/mL,沸点为55℃。

要从水与丙酮的混合物里将丙酮分离出来,下列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A.蒸馏       B.分液        C.过滤       D.蒸发

5.两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一个盛有氯化氢,另一个盛有H2和Ne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两个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

A.质量         B. 原子总数      C.电子总数      D.分子总数

6.除去NaNO3中少量NaCl、Ca(NO3)2杂质,所用试剂及顺序正确的是()

A.Na2CO3  AgNO3   HNO3             B .AgNO3   Na2CO3  HCl

C .AgNO3   Na2CO3  HNO3             D .AgNO3   K2CO3   HNO3

7.阿伏加德罗常数为×1023 mol-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煤油(设为C8H18)中含有×1023个碳原子

B.常温常压下,O2和O3的混合物16g中含有×1023个氧原子

C.25℃时,·L-1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1023个OH-

D.中含有×1023个电子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尔是一个基本物理量,表示物质所含粒子的多少

B.1mol氢中含有2mol氢原子和2mol电子

C.1molH2O的质量等于NA个H2O质量的总和(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D.摩尔表示物质的量的数量单位

9.在下列条件下,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A.同质量不同密度的C2H4和CO        B.同温度同体积的C2H6和NO2

C.同温度同密度的CO2和N2         D.同体积同压强的N2和C2H2

10.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下列气体所占有的体积最大的是(  )

A.O2                     B.CH4                    C.CO2                    D.SO2

11.选择萃取剂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这种萃取剂应具备的性质是B

A.不溶于水,且必须易与碘发生化学反应     B.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

C.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密度大                   D.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密度小

12.如果a g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c 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

A .L         B .L          C. L         D. L

13.下列溶液中c(Cl-)最大的是(    )

A .65mL1mol/L的KCl溶液          B .25mL3mol/L的NaCl溶液

C .20mL2mol/L的MgCl2溶液        D .的AlCl3溶液

14.某溶液由NaCl、MgCl2、Al2(SO4)3、Na2SO4组成,已知C(Na+)=,C(Al3+)=,C(Mg2+)=,C(Cl-)=则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mol/L        B.         C.      D.

15.相对分子质量为M的某物质,在室温下溶解度为Sg/100 g水,此时测得该物质饱和溶液的密度为ρg/cm3,则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是   ()

A.mol/L    B.mol/L    C.mol/L     D.mol/L

16. 将3p%的硫酸与同体积的p%的硫酸混合得到q%的稀硫酸,则p、q的关系正确的是

A.q=2p         B.q>2p           C.q<2p        D.无法确定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填空题(37分)

17(10分)选择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 萃取分液法   B 结晶法  C 分液法   D 蒸馏法  E 过滤法

①_____分离饱和食盐水与沙子的混合物。

②_____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

③_____分离四氯化碳(沸点为℃)和甲苯(沸点为℃)的混合物。

④_____从碘的水溶液里提取碘。

⑤_____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液中获得硝酸钾。

18.(12分)如图为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两处明显的错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B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A中除加入自来水外,还需加入少量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    _

19.(10分)

(1)CO2的摩尔质量为             ;88 gCO2的物质的量为          ,

所含二氧化碳分子数为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           。

(2)共有____    _mol质子; 共有___ _____个电子;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NH3和CH4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同质量的NH3和CH4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___。

(3)已知中含,则RSO4的摩尔质量是            ;R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20.(5分)用20克的烧碱配制成250mL的苛性钠溶液,其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从中取出1mL,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含溶质的质量为         ;若将1mL的溶液加水稀释到100mL,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其中含有钠离子的质量为            。

三、计算题(15分)

21.(7分)将8gNaOH溶于多少克水中,才能使每10个水分子溶有一个钠离子?

22.(8分)配制 mol/L  CuSO4溶液,

求:① 用无水硫酸铜配制,则需CuSO4的质量?

①   用胆矾配制,则需CuSO4·5H2O的质量?

③ 用 mol/L CuSO4溶液加水稀释配制,则需 mol/LCuSO4溶液多少毫升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化学月考

参考答案

CADBD  CBCAB BADCBB

17、每空2分共10分①E②C  ③D  ④A⑤ B

18、每空2分共12分

温度计水银球未放在支管口  冷凝管进出水方向反了

蒸馏烧瓶(或具支烧瓶)   冷凝管   沸石(或碎瓷片)  防止暴沸

19、每空1分共10分

(1)   44g/mol  2mol       2 NA      

(2)   1   NA   17:16   16:17

(3)   120g/mol (没有单位或单位错误不得分)   24

20、每空1分共5分2mol/L;2mol/L;;; (没有单位或单位错误不得分)

21、36g (7分)

解析:

n(Na+)= n(NaOH) =  =  =

=

n(H2O) = 10n(Na+) = 10 × = 2mol     答到此处得3分

m(H2O) = n(H2O ) × M(H2O ) = 2mol × 18 g/mol = 36g答到此处得全分

22、(共8分)配制100ml mol/L CuSO4溶液,

解析:

① (2分)用无水硫酸铜配制,则需CuSO4的质量?

解:m=n·M      =c·V·M  = mol/L××160g/mol    =16g

②(3分)用胆矾配制,则需CuSO4·5H2O的质量?

解:m=n·M  =c·V·M    = mol/L××250g/mol      =25g

③ (3分)用 mol/L CuSO4溶液加水稀释配制,则需 mol/L CuSO4溶液多少毫升

解:根据c1V1=c2V2   mol/L×V1= mol/L×   解得V1=

高一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90 评论(13)

会吸烟的肺

第I卷(选择题 共 48 分)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32分)1、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NH3 B、(NH4)2SO4 C、Cl2 D、CH3COOH 2、下列与化学学科关系不大的是 A、航空航天 B、合成新药物 C、食品成分检测 D、组装空气压缩机 3、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A、硅是制造太阳能电池的常用材料 B、二氧化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C、水玻璃可用作木材防火剂 D、硅是制取水泥的原料 4、一些装有化学物质的容器上常贴有危险化学品的标志。下列标志中,应贴在装有乙醇 的容器上的是 A、(剧毒品) B、(氧化剂) C、(易燃液体) D、(自燃物品) 5、在下列溶液中通入CO2气体至过量,原溶液最终出现浑浊状态的是A、石灰水 B、氢氧化钡溶液 C、氯化钙溶液 D、饱和碳酸钠溶液 6、在实验室中,对下列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正确的是A、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时,酒精洒在实验台上,迅速用大量水冲洗B、金属钠着火时,用干燥的沙子灭火C、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D、含硫酸的废液倒入水槽,用水冲入下水道 7、吸入人体内的氧有2%转化为氧化性极强的“活性氧”,它能加速人体衰老,被称为“生 命杀手”,服用含硒元素(Se)的化合物亚硒酸钠(Na2SeO3),能消除人体内的活性氧。由 此推断Na2SeO3的作用是A、作还原剂 B、作氧化剂 C、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D、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 8、下列反应可以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A、HCl + Na2CO3;HCl + NaHCO3 B、NaOH + HCl;Ba(OH)2 + H2SO4C、BaCl2 + H2SO4;Ba(OH)2 + Na2SO4 D、CaCO3 + HCl;Na2CO3 + H2SO49、M2O7 x- 和S 2- 离子在酸性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M2O7x- +3S2- +14H+ =2M3+ +3S↓+7H2O,则M2O7x- 离子中M元素的化合价是A、+2 B、+3 C、+4 D、+610、下列说法正确的组合是①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②酸性氧化物一定能溶于水③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④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酸酐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11、下列描述的一定是金属元素的是 A.具有金属光泽的物质 B.能与酸反应的物质 C、反应中作还原剂的物质 D、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的元素 12、偏二甲肼(C2H8N2)是一种高能燃料,燃烧产生的巨大能量可作为航天运载火箭的动 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偏二甲肼(C2H8N2)的摩尔质量为60gB、×1023个偏二甲肼(C2H8N2)分子的质量为60gC、1mol偏二甲肼(C2H8N2)的质量为60g/molD、6g偏二甲肼(C2H8N2)含有NA个偏二甲肼(C2H8N2)分子13、下列气体所含原子数最多的是A、 C2H6 B、14g N2 C、7g CO D、24g O2 14、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OH溶液时,造成最终浓度偏低的原因可能是A、容量瓶事先未烘干 B、定容时俯视观察液面C、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 D、定容后,摇匀时有少量液体流出15、下列各组溶液,只要用试管和胶头滴管,不用任何化学试剂就可以鉴别的是A、KOH和Al2(SO4)3 B、稀H2SO4和NaHCO3C、CaCl2和Na2CO3 D、Ba(OH)2和NaHSO416、现有AlCl3和MgSO4混合溶液,向其中不断加入NaOH溶液,得到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原溶液中Cl- 与SO42-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 :3 B、2 :3 C、6 :1 D、3 :1 二、选择题(共8小题,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16分) 17、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78g Na2O2与足量水充分反应时电子转移数为NAB、1mol Na完全转化为Na2O2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2NAC、4℃、时,54mL H2O中含有的分子数为3NAD、2L1mol/L Na2SO4溶液中离子总数为3NA18、请你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有关化学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A、几千年前地球上的一条恐龙体内的某个原子可能在你的身体里B、用斧头将木块一劈为二,在这个过程中某个原子恰好分成更小微粒C、一定条件下,金属钠可以成为绝缘体D、一定条件下,水在20℃时能凝固成固体1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铝粉与NaOH溶液反应: 2Al + 2OH- + 2H2O = 2AlO2- + H2↑B、在石灰水中加入Mg(HCO3)2溶液: 2Ca2+ + 4OH- + Mg2+ + 2HCO3- = 2CaCO3↓ + Mg(OH)2↓ + 2H2OC、氯化铁溶液中加入硫氰化钾溶液: Fe3+ + 3SCN- = Fe(SCN)3↓D、SiO2和NaOH溶液反应: SiO2 + 2OH- = SiO32- + H2O 20、用氢气、铝、一氧化碳分别与等质量的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使氧化铁中的铁全部被还原出来,消耗氢气、铝、一氧化碳的质量比为A、1:1:1 B、1:9:14 C、1:16:14 D、3:2:321、某溶液中可能存在Mg2+、Fe2+、Fe3+,加入NaOH溶液,开始时有白色絮状沉淀,后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一定有Fe2+,一定没有Fe3+、Mg2+ B、一定有Fe3+,一定没有Fe2+ 、Mg2+C、一定有Fe3+,可能有Fe2+,一定没有Mg2+ D、一定有Fe2+,可能有Mg2+,一定没有Fe3+22、下列实验中,溶液颜色最终有明显变化的是A、少量明矾溶液加入到过量NaOH溶液B、向FeCl3溶液中滴入KI溶液,再滴入淀粉溶液C、少量Na2O2固体加入到过量的NaHSO3溶液中 D、在双氧水中滴入FeSO4溶液23、下列各组物质相混合后,可生成amol沉淀的是A、含amolNaAlO2的溶液与含amolAlCl3的溶液B、含amolNaAlO2的溶液中通入amolCO2C、含amolAlCl3的溶液与含2amolBa(OH)2的溶液D、含amolAlCl3的溶液与含amolNaOH的溶液 24、向Fe2O3和Fe粉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稀H2SO4,各物质均恰好完全反应,测 得所得溶液中不含Fe3+,且Fe2+与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那么在反应中Fe2O3、Fe、 H2SO4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1 B、1:2:4 C、1:2:3 D、2:3:5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 52 分) 三、填空题(共4小题,22分) 25、(3分)(1)工业上生产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俗名);(3分)(2)普通水泥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6、(8分)(1)写出通过化合反应制取Fe(OH)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硅酸钠溶液在空气中变质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CaMg3Si4O12改写为氧化物的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水是反应物,但水作氧化剂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4分)将单质Fe、Cu与FeCl3、FeCl2、CuCl2溶液一起放进某容器内,根据下述不同情况,填写金属或金属离子: (1)充分反应后,如果Fe有剩余,则容器内不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充分反应后,如果容器内有较多Cu2+和Cu,则容器内不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28、(4分)(1)等质量的钠、镁、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氢气的体积之比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足量盐酸反应时,若产生相同体积(同温同压下)的氢气,所需钠、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实验题(共3小题,15分) 29、(6分)某无色透明溶液与金属铝反应放出H2,试判断下列离子:Mg2+、Cu2+、Ba2+、H+、Ag+、SO42-、HCO3-、OH-、NO3-,何者能存在于此溶液中? (1)当生成Al3+,可能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生成AlO2-,可能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4分)分离下列几组混合物,将合适的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过滤 B、蒸馏 C、结晶 D、分液 (1)分离水和四氯化碳的混合物:____________; (2)分离沙子与饱和食盐水的混合物:________; (3)从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混合液中获得硝酸钾:_________; (4)分离四氯化碳(沸点℃)和甲苯(沸点℃)的混合物____________。31、(5分)下图是实验室里的一种常用装置,利用它可进行若干实验。(1)若在瓶中盛满水,用它作量气装置,则气体应从_____端通入,用它可以测量下列哪些气体的体积__________(填编号)。 ①H2 ②O2 ③NH3 ④CO2 (2)若用它作干燥装置来干燥CO2气体,则气体应从_____端通入,瓶中可选用下列哪些干燥剂__________(填编号)。 ①碱石灰 ②浓硫酸 ③生石灰 (3)若用它作气体的收集装置,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当从A端通入气体时,可收集下列哪些气体__________(填编号)。①CO2 ②H2 ③O2 ④NH3 五、推断题(7分) 32、现有X、Y、Z三种非金属元素,A、B、C三种金属元素,已知有如下情况: (1)X、Y、Z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气体。 (2)X的单质在Z的单质中燃烧,生成XZ,燃烧时火焰呈苍白色。 (3)XZ易溶于水,XZ的水溶液可使紫色石芯试液变红。 (4)两摩尔X的单质可与一摩尔Y的单质化合生成两摩尔X2Y,X2Y常温下为液体。 (5)A的单质可以在Z的单质中燃烧,生成棕黄色固体,该固体溶于水呈棕黄色溶液。 (6)B与Z形成的化合物BZ2溶于水加入NaOH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7)C的单质与Y单质反应可能得到两种产物,其中一种为淡黄色。 请完成下列问题: ①写出XZ、X2Y和BZ2的化学式: XZ____________,X2Y__________,BZ2__________。(3分) ②A的单质与Z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③C的单质与Y单质反应生成淡黄色物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2分) 六、计算题(不要求写计算过程) (8分) 33、向300mL KOH溶液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充分反应后,在减压低温下蒸发 溶液,得到白色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CO2通入量不同,所得到的白色固体的组成也不同,试写出所有可能的组 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若通入CO2气体为(标准状况下),得到的白色固体。请通过计算确定此白色固体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所用的K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mol/L。(2分)

255 评论(8)

水中央1985

原子核(质子和中子)和核外电子

245 评论(9)

Iceberg2013

新课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化学试卷(A)说明:本试卷答题时间为10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N:14 Na:23 S:32第一部分选择题(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据报导,我国某些城市的酸雨严重,为改变这一状况,某市正准备推广使用的清洁能源,下列所列能源是清洁能源的是( )A 太阳能 B 石油 C 天然气 D 酒精2.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 硅是制造太阳能电池的常用材料 B 二氧化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C 水玻璃可用作木材防火剂 D 硅是制取水泥的原料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纯碱、烧碱均属碱 B SiO2、SO2均属酸性氧化物C 凡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均属酸 D 盐类物质一定含有金属离子4.绿色植物是空气天然的“净化器”,研究发现,1公顷柳杉每月可以吸收160kg SO2,则1公顷柳杉每月吸收的SO2的物质的量为( )A 164kg B C 2500mol D 2500g/mol5.现有两瓶溶液,新制饱和氯水和亚硫酸,下列方法或试剂(必要时可加热)能用于鉴别它们的是( )①观察颜色;②石蕊试剂;③品红溶液A ①②③ B 只有①③ C 只有②③ D 只有①②6.下列气体不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的是( )A NO B NH3 C O2 D CO7.偏二甲肼(C2H8N2)是一种高能燃料,燃烧产生的巨大能量可作为航天运载火箭的推动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偏二甲肼(C2H8N2)的摩尔质量为60gB ×1023个偏二甲肼(C2H8N2)分子的质量为60gC 1 mol 偏二甲肼(C2H8N2)的质量为60 g/molD 6g偏二甲肼(C2H8N2)含有NA个偏二甲肼(C2H8N2)分子8.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用H++OH-=H2O表示的是( )A 2NaOH+H2SO4=Na2SO4+2H2OB Ba(OH)2+2HCl=BaCl2+2H2OC Cu(OH)2+2HNO3=Cu(NO3)2+2H2OD KOH+HCl=KCl+H2O9.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H+ Na+ CO32- Cl- B Ba2+ Na+ Cl- SO42-C K+ H+ SO42- OH- D Ag+ Al3+ NO3- H+10.下列情况会对人体健康造成较大危害的是( )A 自来水中通入少量Cl2进行消毒杀菌B 用SO2漂白食品C 用食醋清洗热水瓶胆内壁附着的水垢(CaCO3)D 用小苏打(NaHCO3)发酵面团制作馒头二、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如图所示的实验中,投入铝片后( ) 铝A ①中产生气泡,②中不产生气泡 片B ①和②中都不产生气泡 稀HCl NaOH溶液C ①和②中都产生气泡,①中是H2,②中是O2D ①和②中都产生气泡,且都是H2 ① ②12.下列物质存放方法错误的是( )A 铝片长期放置在不密封的纸盒里 B 漂白粉长期放置在烧杯中C FeSO4溶液存放在加有少量铁粉的试剂瓶中 D 金属钠存放于煤油中13.在实验室中,对下列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正确的是( )A 有大量的氯气泄漏时,用肥皂水浸湿软布蒙面,并迅速离开现场B 金属钠着火燃烧时,用泡沫灭火器灭火C 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D 含硫酸的废液倒入水槽,用水冲入下水道14.吸入人体内的氧有2%转化为氧化性极强的“活性氧”,它能加速人体衰老,被称为“生命杀手”,服用含硒元素(Se)的化合物亚硒酸钠(Na2SeO3),能消除人体内的活性氧,由此推断Na2SeO3的作用是( ) A 作还原剂 B 作氧化剂 C 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D 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15.在FeCl3和CuCl2混合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金属离子是( )A Fe2+ B Fe3+ 和Fe2+ C Cu2+ 和Fe2+ D Cu2+16.一定量的浓硝酸与过量的铜充分反应,生成的气体是( )A 只有NO2 B 只有NO C NO2和NO D NO2和H2第二部分非选择题(52分)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6分17.(6分)洪灾过后,饮用水的消毒杀菌成为抑制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爆发的有效方法之一。漂白粉是常用的消毒剂。(1)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Ca(OH)2]制取漂白粉,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填化学式) 。(3)漂白粉溶于水后,受空气中的CO2作用,即产生有漂白、杀菌作用的次氯酸,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反应(1)和反应(3)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填编号) 。18.(10分)汽车尾气中的NO,是造成大气污染的物质之一,但NO又是工业生产硝酸的中间产物,另外NO在人体的血管系统内又有传送信息的功能,有三位教授因此项研究成果而获得1998年诺贝尔奖(1)从上述事实说明我们应如何辨证地看待化学物质的作用 。(2)写出NO造成酸雨的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3)在汽车尾气排放管中安装一个催化转化器,可将尾气中另一种有害气体CO跟NO反应转化为无毒气体,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19.(6分)某待测液中可能含有Ag+、Fe3+、K+、Ba2+、NH4+等离子,进行如下实验:(1)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2)过滤,在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又有白色沉淀生成。(3)过滤,取少量滤液,滴入2滴KSCN溶液,没有明显的现象出现。(4)另取少量步骤(3)中的滤液,加入NaOH溶液至使溶液呈碱性,加热,可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根据实验现象回答:待测液中一定含有 离子,一定不含有 离子,还有一种离子不能确定是否存在,要检验这种离子的实验方法是(填写实验名称和观察到的现象,不要求写实验操作过程) 。20.(12分)现有金属单质A.B.C和气体甲、乙、丙及物质D.E、F、G、H,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全部标出)。 黄绿色气体乙 水 ② 水 金属B 金属C ① ③ ④ 黄绿色气体乙 ⑥ ⑤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 B 、 C 、 F 、 H 、 乙 (2)写出下列反应化学方程式:反应① 反应⑤ 反应⑥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21.(6分)用Na2CO3固体配制1mol/L的Na2CO3溶液100mL。(1)供选用的仪器有:①玻璃棒;②胶头滴管;③100mL量筒;④100mL容量瓶;⑤250mL量筒;⑥天平;⑦50mL烧杯;应选用的仪器(填编号) 。(2)应称取Na2CO3的质量为 。22.(6分)有三瓶标签脱落的无色透明溶液,分别是稀盐酸、稀硫酸和稀硝酸。请你帮助实验老师设计两种方法鉴别它们,并贴上标签。 操 作 步 骤 现 象 及 结 论方法一方法二(新课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化学试卷(A)参考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48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 C D B C A B B C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D B D B A A A C第二部分非选择题(52分)17.(1)2Cl2 + 2 Ca(OH)2 == Ca(ClO)2 + CaCl2 + 2H2O (2分)(2)Ca(ClO)2 (1分)(3)Ca(ClO)2 + CO2 + H2O == CaCO3↓+ 2 HClO (2分)(4) (1) (1分)18.(1)“科学是把双刃剑”,我们要充分利用化学物质为人类造福,又要正视化学物质给人类带来的问题,并利用科学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或其它相近的意思)。 (4分)(2)2NO+O2=2NO2 (2分) 3NO2+H2O=2HNO3+NO (2分)(3)2NO+2CO N2+2CO2 (2分)19.Ag+、Ba2+、NH4+ (各1分,共3分)Fe3+ (1分)焰色反应,产生紫色火焰 (2分)20.(1)A:Na B:Al C:Fe F:FeCl2 H:Fe(OH)3 乙:Cl2 (各1分,共6分)(2)反应①:2Na + 2H2O == 2NaOH + H2↑ (2分) 反应⑤:2FeCl2 + Cl2 == 2FeCl3 (2分) 反应⑥:FeCl3+ 3NaOH == Fe(OH)3↓+ 3NaCl (2分)21.(1)①②④⑥⑦ (各1分,共5分)(2) g (1分)22.(合理的答案均可,但都必须有操作、现象、结论的叙述) (6分) 操 作 步 骤 现 象 及 结 论方法一 (1)各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分别滴加BaCl2溶液(2)各取剩余的两种溶液于试管中,分别滴加AgNO3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稀硫酸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稀盐酸,剩余的是稀硝酸方法二 (1)各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分别加入铜片(2)各取剩余的两种溶液于试管中,分别滴加BaCl2溶液 有气泡产生的是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稀硫酸,剩余的是稀盐酸

114 评论(11)

缠藤小妖

你自己看吧!╮(╯﹏╰)╭

340 评论(15)

欧欧里里

原子核和电子

225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