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60

葉落罒無痕
首页 > 考试培训 > 教育培训综合体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秋刀鱼与禹

已采纳

青少儿教育一直是教育领域的重要板块。根据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青少儿教育培训市场规模持续稳定增长,预计2022年我国青少儿课外培训市场规模将超过1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 芝士城,是一家面向3~18岁青少儿的 一站式家庭·教育综合体 。芝士城以教育为核心,集结了文化、艺术、体育、科技等领域的优质资源,帮助孩子实现艺术培养和素质教育同步发展。此外,芝士城还针对家庭消费配备高端的服务设施:父母课堂、休闲娱乐、美食购物等一应满足。这种由孩子带动全家消费的新模式,也让家庭和教育真正融合为一体。随着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加,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并且教育支出比重逐年增加。根据2018年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0~14岁的群体达亿,人口基数庞大,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青少儿群体是芝士城这类教育综合体的主流消费群体。芝士城有别于其他教育综合体“二房东”的模式,作为根植地产多年的实践者,芝士城拥有自己的地产,这就免去了场地租赁等昂贵的房租和物业费用,打破了租户付租的被动局面。芝士城将这笔费用用于团队研发、优化基础设施……吸引更多优质的品牌入驻,打造 “家庭+教育”复合式教育综合平台,实现教育资源的最大化。芝士城对入驻的教育培训机构进行统一管理,在不影响门店正常运转的情况下,会定期针对全体老师进行素质培训。要求老师们以学生为中心,尽可能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包含但不限于故事演绎、实物游戏……芝士城还会要求老师因材施教,随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式,充分挖掘和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天赋。了解芝士城教育模式的家长都知道,在芝士城的各个课堂上,孩子们不仅积极活跃,主动配合老师,更重要的是,孩子提高了学习能力,能够勇敢自信地表达自己。除了狠抓教育,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外,芝士城也热衷社会公益,承担着企业应该具备的社会责任。自2019年起,芝士城就定期向山区捐赠书籍和衣物,并且公开物资流向。此外,每年寒暑假芝士城也会安排师资团队深入贫困山区,进行支教活动,以帮助更多的孩子拥有实现梦想的可能。作为一家专门从事 少儿素质教育 的综合体,芝士城一直在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水平,力争为全国孩子搭建优质专业的素质教育和艺术教育平台,让更多的孩子能勇敢的展示自我,秀出风采。

教育培训综合体

346 评论(15)

女王大人过司考

教育综合体其实就是“地产+教育”,它挣演变成星火燎原的发展势头,成为教育行业与商界大佬的宠儿,也成为广大校长寻求突破与转型期的救命稻草。 什么是教育综合体? 吃喝玩乐是城市商业综合体,那么教育综合体顾名思义就是教育培训机构集中的地方;是一个逐步取代少年宫和线下培训机构的地方。 北京朝阳合生汇、上海虹桥天地、深圳南山海岸城这些一线城市的热门购物中心纷纷融入教育业态。同时,也有主流教育产业巨头,向商业运营领域积极跨界,在北京已开发5个教育综合体项目,并积极在外地拓展校区。 市场上的教育综合体大致分为三类: 1、商业地产商为主导,这也是存在时间最长的方式,它被赋予的概念是“教育业态布局”。如餐饮,儿童游乐体验,教育等。 2、由一家教育机构运营为主导,一家培训机构直接租赁一片区域,除自身培训机构需要的场地外,剩下的租赁给其他培训机构,以租金的方式进行合作。 3、面对客户以一个整体形象出现,引入机构进驻,一方做统一管理,一方负责内容输出,客户进来后是一种“空间公用”的场景,弱化了“各自为营”的状态。 教育综合体是传统教育培训机构的未来,还是昙花一现的市场现象? 国内教育综合体的现状:商业地产与教育巨头的双线渗透 1、商业地产运营商的转型 随着电子商务普及和消费者行为习惯的变化,传统百货与线下商超承受着人流量显著下滑的压力,其综合盈利能力也持续走低。 从消费者行为的变化来看,近年我国线上零售的销售额持续增长,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从2016年的上升到2018年(1至11月)的。在此背景下,传统的线下消费场景需要迫切转型,以消费零售为主要载体的商业地产运营商亟待引入高刚性、高粘性、高客单的业态组合。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我们在过去十年间,看到了从传统百货向购物中心的转变、又看到了从购物中心向体验式商业综合体的转变。而教育业态,在消费者一侧的支付意愿更强、消费频次更高、能够打通儿童与成人之间的互动,已越来越多地成为商业综合体的标配元素。 2、主流教培机构的跨界 在教育综合体商业逻辑的另一侧是教育机构,一方面,它们具备进驻商业综合体的明确诉求,另一方面,主流的大中型教育机构,也希望借助自身对教育产业的深厚理解,发起并运营教育综合体项目。 3、值得关注的细分市场:社区型教育综合体 基于以上两种路径设立的教育综合体项目,多在人流量密集的城市商圈,而深入城市“毛细血管”的社区型教育综合体,又是另外一类值得关注的细分模式。这类项目往往通过与住宅地产开发商合作,在单个社区内提供教育配套服务。其主要的优势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启动资金需求更低、现金流长期保持正向:不同于重资产的自持物业模式,项目运营商可以与地产开发商达成战略合作框架,由后者进行前期开发建设,前者负责输出标准化的运营管理方案,通过委托管理的轻资产模式进行经营,规避了大规模的前期投入,现金流状况更为稳健 2) 可复制性强、扩张速度快:依托于社区物业,单店面积相对不大,且项目开发周期相对较短,也易于沉淀相对标准化的单店管理模式,借助稳定的口碑传播路径,能够较快地实现区域化复制扩张 3)  客户群体稳定、社群粘性更高:项目运营商依托于住宅社区,一方面,可以借助人群相对稳定的用户场景,实现高效的口碑传播与用户裂变;另一方面,能够通过微信群、小程序等工具,与社区内用户连接互动,完成精准获客,相对于其它电商平台面临获客成本居高不下的窘境,社区内的获客成本就低了很多 4)  打破物理空间局限、突破单店坪效瓶颈:社区教育综合体虽然使用的建筑面积不大,但与商业地产无法利用外部空间的不同,社区型综合体可以合理利用社区公共面积开展活动;对场地面积有更高需求的项目,例如户外营地活动,可以采用在社区综合体内销售成班,统一到场地学习的模式,实现用1000平的建筑面积,撬动10000平的教育空间。 未来的教育综合体方向应该是以教育为内核的同心圆结构: 1、教育衍生商品:学生可以购买所需要的图书、乐器器材、绘画颜料、STEAM配件等。 2、教育衍生服务:在综合体体量足够大之后,需要配套的餐饮,家长的休闲休息区。 3、家庭衍生消费:此时的综合体将不仅局限于服务学生,还将设置以家庭为单位的消费内容,如婴孕童服装、儿童游乐、儿童摄影、冰场、游泳池等娱乐设施以满足更外围的需求。” 教育综合体是传统教育培训机构的未来,还是昙花一现的市场现象? 所以教育综合体的方向肯定是对的 这种教育体系的发展一定是有未来的。 但不是找一片地,盖一座楼,把机构放进来这么简单。它是关于未来教育业态的先行者。 但它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可逃避的 第一、人气不足,培训机构入驻后招生情况较差,中途离场; 第二、课程的新颖度和受欢迎程度不足的话,就没有持续的吸引力; 第三、综合体的管理模式和运营模式也是需要与时俱进; 第四、如何运用互联网的力量来扩大教育综合体的影响力; 第五、如何去寻找专业的渠道,强大的平台来做支撑。 教育综合体发现:如果在原有的体系内仅靠自己的力量去做,将耗时且艰难,所以最终决定:要么单独成立公司和团队去做,要么找第三方服务机构来做素质教育、打造开放的平台。 2019 国际 学校择校展|广州站火热来袭!3月24日(周日)13:00-17:00,国内百所 国际学校 的盛宴,众多顶尖国内名校鼎力加盟!一对一现场咨询、面试!还等什么?快来报名参加吧

80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