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14

JoJo爱次肉
首页 > 考试培训 > 中医诊断考试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农夫三下乡

已采纳

中医内科相关专业知识考试内容,详情如下:

1、中医诊断学:问诊,望诊,舌诊,闻诊,脉诊,按诊,八纲辨证,病性辨证,脏腑辨证,其他辨证方法概要。

2、诊断学基础:症状学,问诊,检体诊断,实验诊断,器械检查,影像诊断。

3、传染病学:传染病流行过程与特征,传染病的诊治与预防,常见传染病(病毒性肝炎,肾综合征出血热,艾滋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伤寒,细菌性痢疾,近年新发、多发传染病),医院感染。

4、医学心理学:心理学基础知识,心理应激,心身疾病,心理障碍,心理健康,病人心理与医患关系。

5、医学伦理学:医学的道德传统,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与范畴,临床诊疗的道德要求,疾病预防的道德要求,医学研究道德,医德修养与评价,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

6、卫生法规:卫生法中的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篇第六章)医疗损害责任,《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

以上就是中医内科考试《相关专业知识》考核内容的科目内容,更多医学资格、职称考试资料,可登录官网查看,向大家提供各种医考资讯信息。

中医诊断考试

246 评论(12)

流浪的好吃狗

第一单元 绪论 要点: 中医诊断疾病的三大原则。 第二单元 望诊 细目一:望神 要点: 得神、失神、假神的观察要点及临床意义。 细目二:望面色 要点: 1.常色与病色的区别。 2.五色主病的机理和特点。 细目三:望形态 要点: 1.望形体强弱胖瘦与肢体畸形的临床意义。 2.望姿态异常(颤动、抽搐、撮空、痿、痹)的临床意义。 细目四:望头颈五官九窍 要点: 1.望头形、囟门、面肿、口眼歪斜的临床意义。 2.目部的脏腑相关部位,望目形、目态的临床意义。 3.望齿、龈的(主要内容)临床意义。 4.望咽喉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 细目五:望皮肤 要点: 1.望斑疹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2.望痈、疽、疔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细目六:望络脉 要点: 1.望小儿食指络脉的方法。 2.小儿食指络脉变化的临床意义。 细目七:望排泄物与分泌物 要点: 1.观察涕、痰的临床意义。 2.观察呕吐物的临床意义。 第三单元 望舌 细目一:舌诊概说 要点: 1.舌与脏腑、经络、气血的关系。 2.舌诊的临床意义。 细目二:正常舌 要点: 1.正常舌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2.舌象胃、神、根的含义。 细目三:望舌质 要点: 1.舌色变化及临床意义(淡白、红、绛、紫)。 2.舌形变化及临床意义(老嫩、胖瘦、肿胀、点刺、裂纹、齿痕、光滑、舌下络 脉)。 3.舌态变化及临床意义(强硬、痿软、颤动、歪斜、吐弄、短缩)。 细目四:望舌苔 要点: 1.苔色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白、黄、灰、黑)。 2.苔质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厚薄、润燥、腐腻、剥落、消长)。 3.舌质和舌苔的综合诊察。 第四单元 闻诊 细目一:听声音 要点: 1.音哑与失音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2.谵语、郑声、独语、错语、夺气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3.咳嗽、喘、哮、上气、短气、少气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4.呃逆、嗳气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细目二:嗅气味 要点: 口气、病室气味的临床意义。 第五单元 问诊 细目一:问寒热 要点: 1.恶寒发热的临床意义。 2.但寒不热的临床意义。 3.但热不寒的临床意义(壮热、潮热、微热)。 4.寒热往来的临床意义。 细目二:问汗 要点: 自汗、盗汗、大汗、战汗、局部出汗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细目三:问头身 要点: 1.问头痛、头晕的要点及临床意义。 2.问肢体痛、重的要点及临床意义。 细目四:问胸胁脘腹 要点: 胸胁脘腹部疼痛的性质、伴有症状及临床意义。 细目五:问耳目 要点: 1.耳鸣、耳聋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2.目眩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3.目昏、雀目的临床表现。 细目六:问饮食与口味 要点: 1.问口渴与饮水:口渴多饮、渴不多饮的兼证及临床意义。 2.问食欲与食量:多食易饥、饥不欲食的临床意义。 3.问口味:口淡、口甜粘腻、口中泛酸、口中酸馊、口苦、口咸的临床意义。

344 评论(9)

小七-279928530

2017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诊断学》应试题(附答案)

应试题二:

一、单项选择:

1、正常肺部的叩诊音是 ( )

A、鼓音 B、清音 C、浊音 D、实音 E、过清音

2、肺组织实变时叩诊音是 ( )

A、鼓音 B、清音 C、浊音或实音 D、过清音 E、实音

3、叩诊实质性脏器所产生的音响是 ( )

A、鼓音 B、清音 C、浊音 D、实音 E、过清音

4、肺气肿时肺部叩诊音是 ( )

A、鼓音 B、清音 C、浊音 D、过清音 E、实音

5、呼吸有烂苹果味最常见于 ( )

A、肝昏迷 B、尿毒症 C、有机磷中毒 D、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E、肠梗阻

6、呼吸有刺激性蒜味见于 ( )

A、肝昏迷 B、尿毒症 C、有机磷中毒 D、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E、肠梗阻

7、呼吸有氨味见于 ( )

A、肝昏迷 B、尿毒症 C、有机磷中毒 D、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E、肠梗阻

8、有关间接叩诊方法,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

A、右手指自然弯曲,以中指指端叩击左手中指第二指骨的前端,叩击方向应与叩诊部位的`体表垂直

B、叩诊时应以腕关节与指掌关节的活动为主

C、叩击后右手应立即抬起

D、确定心、肝的相对浊音界应轻叩

E、确定心、肝的绝对浊音界应重叩

参考答案

1-5 BCDDD 6-8 CBE

1、生理状态下,有关体温的正确说法是 ( )

A、早晨略高 B、下午略低 C、运动或进食后略高

D、妇女月经前略低 E、老人体温略高

2、关于蜘蛛痣下列哪项不正确 ( )

A、是小动脉末端分支性扩张形成 B、常见于四肢 C、常见于急性肝炎或肝硬化

D、妊娠期也可出现 E、与体内雌激素的灭活减弱有关

3、一例怀疑为鼻咽癌的患者,检查下列哪组淋巴结肿大最有意义 ( )

A、左锁骨上淋巴结 B、右锁骨上淋巴结 C、颈深淋巴结上群

D、颈深淋巴结下群 E、颌下淋巴结

4、乳腺疾病可致哪组淋巴结肿大 ( )

A、左锁骨上淋巴结 B、右锁骨上淋巴结 C、腋窝淋巴结

D、滑车上淋巴结 E、颈深淋巴结下群

5、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质硬,形态不规则,应考虑 ( )

A、鼻咽癌 B、胃癌 C、肺癌 D、乳腺癌 E、鼻咽癌

6、右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质硬,形态不规则,应考虑 ( )

A、鼻咽癌 B、胃癌 C、肺癌 D、乳腺癌 E、鼻咽癌

7、震颤麻痹病人的典型步态是 ( )

A、蹒跚步态 B、 慌张步态 C、醉酒步态 D、剪刀步态 E、跨域步态

8、紫癜是指皮下出血,其直径为: ( )

A、< 1-2mm="" 2-3mm="" 5mm="">5mm

9、象皮肿见于 ( )

A、粘液性水肿 B、特发性水肿 C、药物过敏 D、丝虫病 E、绦虫病

10、心肺功能不全患者端坐呼吸此时体位应属 ( )

A、被动体位 B、自动体位 C、强迫体位 D、辗转体位 E、角弓反张位

11、以下哪种疾病情况不会引起性征的改变: ( )

A、肾上腺皮质肿瘤 B、肺结核 C、肝硬化

D、支气管肺癌 E、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12、某女性患者,面色晦暗,双颊紫红,口唇轻度发绀,该患者为何种面容? ( )

A、病危面容 B、肝病面容 C、肾病面容 D、二尖瓣面容 E、慢性面容

13、某患者气促,诊断为右侧大量胸腔积液。该患者多采用何种体位? ( )

A、自主体位 B、被动体位 C、强迫坐位 D、右侧卧位 E、左侧卧位

14、外源性肥胖的特点,下列哪项不正确? ( )

A、摄入热量过多所致 B、全身脂肪分布不均匀 C、有遗传倾向

D、青少年患者可有外生殖器发育迟缓 E、无内分泌疾病

参考答案

1-5 CBCCB 6-10 CBDDC 11-14 BDDB

单项选择:

1、佝偻病患儿可见 ( )

A、尖颅 B、方颅 C、落日现象 D、长颅 E、巨颅

2、落日现象见于 ( )

A、脑积水 B、脑炎 C、佝偻病 D、Marfan综合征 E、Apert综合征

3、双侧眼睑闭合障碍见于 ( )

A、甲状腺功能亢进 B、面神经麻痹 C、重症肌无力 D、沙眼 E、蛛网膜下腔出血

4、单侧眼睑闭合障碍见于 ( )

A、面神经麻痹 B、视神经损害 C、动眼神经麻痹

D、三叉神经损害 E、甲状腺功能亢进

5、濒死状态的瞳孔表现 ( )

A、缩小 B、扩大 C、大小不等 D、光反射消失 E、双侧扩大伴光反射消失

6、草莓舌见于 ( )

A、贫血 B、猩红热 C、糙皮病 D、核黄素缺乏 E、慢性萎缩性胃炎

7、镜面舌见于 ( )

A、黏液水肿 B、猩红热 C、糙皮病 D、核黄素缺乏 E、慢性萎缩性胃炎

8、Ⅰ°扁桃体肿大指 ( )

A、不超过咽腭弓 B、超过咽腭弓,未达咽后壁正中线 C、超过咽后壁正中线

D、不超过舌腭弓 E、超过胸锁乳突肌外缘

9、Ⅱ°扁桃体肿大指 ( )

A、不超过咽腭弓 B、超过咽腭弓,未达咽后壁正中线 C、超过咽后壁正中线

D、不超过舌腭弓 E、超过胸锁乳突肌外缘

10、Ⅲ°扁桃体肿大指 ( )

A、不超过咽腭弓 B、超过咽腭弓,未达咽后壁正中线 C、超过咽后壁正中线

D、不超过舌腭弓 E、超过胸锁乳突肌外缘

11、双侧瞳孔扩大不可能见于 ( )

A、青光眼 B、阿托品中毒 C、视神经萎缩

12、尖颅主要是下列原因引起 ( )

A、囟门过早闭合 B、矢状缝与冠状缝过早闭合 C、缺钙所致

D、脑积水 E、以上都不是

13、蝶窦的物理检查方法: ( )

A、紧压双眼内眦处 B、压按两眉之间 C、深压眼眶上缘内侧

D、拇指置于左右颧部向后按压 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

1-5 BAAAE 6-10 BEABC 11-13 DBE

1、甲状腺Ⅰ度肿大是指 ( )

A、能看到肿大,又能触及,但在胸锁乳突肌内侧 B、不能看到,但能触及 C、看不到亦触不到 D、能看到又能触到,但在胸锁乳突肌外侧 E、能看到肿大,又能触及,并且有明显压痛

2、甲状腺Ⅱ度肿大是指 ( )

A、能看到肿大,又能触及,但在胸锁乳突肌内侧 B、不能看到,但能触及 C、看不到亦触不到 D、能看到又能触到,但在胸锁乳突肌外侧 E、能看到肿大,又能触及,并且有明显压痛

3、甲状腺Ⅲ度肿大是指 ( )

A、能看到肿大,又能触及,但在胸锁乳突肌内侧 B、不能看到,但能触及 C、看不到亦触不到 D、能看到又能触到,但在胸锁乳突肌外侧 E、能看到肿大,又能触及,并且有明显压痛

4、下列哪项提示甲状腺功能亢进 ( )

A、腺体呈弥漫性肿大 B、腺体呈结节性肿大 C、质地软而不均匀

D、可触及震颤 E、压痛呈阳性

5、甲状腺功能亢进与单纯甲状腺肿的主要鉴别点 ( )

A、甲状腺肿大程度 B、甲状腺表面情况 C、甲状腺有无震颤及血管杂音

D、甲状腺质地软硬 E、甲状腺有无压痛

6、Oliver征可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 )

A、主动脉弓动脉瘤 B、气管异物 C、甲状腺癌 D、食管癌 E、心包积液

7、下列哪项可用来鉴别甲状腺瘤和甲状腺癌 ( )

A、甲状腺肿大程度 B、甲状腺表面光滑程度 C、甲状腺质地软硬

D、是否伴有甲亢 E、颈动脉搏动是否可及

8、颈静脉怒张不出现于 ( )

A、右心功能衰竭 B、心包积液 C、缩窄性心包炎

D、上腔静脉回流受阻 E、肝硬化

9、颈静脉怒张可见于 ( )

A、左心功能衰竭 B、心包积液 C、肝硬化门脉高压

D、高血压 E、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10、颈动脉搏动明显增强见于 ( )

A、二尖瓣关闭不全 B、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C、肺动脉瓣关闭不全

D、三尖瓣关闭不全 E、室间隔缺损

11、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见于 ( )

A、肝硬化 B、右心功能不全 C、急性肝炎 D、上腔静脉回流受阻 E、高血压

12、鉴别颈动脉与颈静脉搏动最关键的是 ( )

A、搏动的位置 B、搏动的范围 C、是否能够触及

D、是否能够看到 E、搏动的次数

13、气管向病侧移位可见于 ( )

A、大叶性肺炎 B、大量胸腔积液 C、气胸 D、一侧主支气管完全阻塞 E、肺气肿

14、气管向健侧移位可见于 ( )

A、大叶性肺炎 B、大量胸腔积液 C、粘连性胸膜炎

D、一侧主支气管完全阻塞 E、肺气肿

参考答案

1-5 BADDC 6-10 ABEBB 11-14 BBDB

148 评论(14)

微雨燕双飞1988

中医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内容与方式

第一站考试:

1、考试内容:病(例)案分析

2、考试方法:纸笔考试

第二站考试:

1、考试内容:中医操作、病史采集、中医临床答辩。

2、考试方法:中医操作在体检者身上或在医学教学模拟人或医用模块等设备上进行操作,病史采集、中医临床答辩采用现场口试。

第三站考试:

1、考试内容:体格检查、西医操作、西医临床答辩。

2、考试方法:体格检查、西医操作在体检者身上或在医学教学模拟人或医用模块等设备上进行操作,西医临床答辩采用现场口试。

实践技能考试总分为100分,合格分数线为60分。

2020年,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原则上在国家实践技能考试基地进行。在国家实践技能考试基地考试的考生,成绩合格者,成绩2年有效。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范围为:

1)中医基础科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

2)中医临床医学科目: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

3)西医及临床医学科目: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内科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

注1、自2010年开始,取消中医(含民族医)中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考试中的西医内容。

注2、增设壮医、朝医和傣医考试,其中壮医考试自2010年开始每年举行一次,朝医和傣医考试自2011年开始逢单数年进行。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科目各单元考试科目和分值:

一、第一单元科目

考试科目为中医基础理论50分,中药学47分,西医内科学43分,卫生法规10分。

二、第二单元科目

考试科目为中医诊断学50分,方剂学47分,诊断学基础43分,医学伦理学10分。

三、第三单元的科目

考试科目为中医内科学90分和针灸学60分。

四、第四单元的科目

考试科目为外科学40分,妇科学41分,儿科学39分,传染病学30分。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实行固定合格分数线政策,分数线为360分。

283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