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84

玉米大叉叉
首页 > 考试培训 > 考试失分原因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旧在现在

已采纳

谢谢你的分析和试卷简单

考试失分原因

88 评论(9)

果冻爱之梦

第一步:逐题深入分析。

注意:一道错题往往是由两个部分问题组成的:

(1)做题的状态决定发挥水平,细不细心等。

(2)之前学习知识的时候,由于学习方法和习惯不好,导致知识或题型掌握不到位。

第二步:汇总解决方案:对于刚才的分析,归纳出共性问题和解决方案。

注意:归纳和思考的时候,尽量避免自欺,面对真实的自己才能改正现在的问题。

第三步:应用解决方案:将解决方案与日常规划相联系,不断考察自己的执行情况。

注意:可以把解决方案加入到自己平时的学习规划中,或者贴在写字台前,定期(甚至是每天)检查落实情况。

扩展资料:

问题整体分析:

1、做题时注意力不够集中,导致:

(1)省略中间步骤,想当然得出结果。

(2)根据直觉做题,思考的时候偏重于问题的一个方面而忽略整体分析。

(3)看完一遍之后未能立刻得出结论,第二遍没有再仔细思考,选了一个看起来好像正确的答案。

2、预习、学习、复习时,没有寻找本质、进行归类、增加联系,导致知识点遗忘。

158 评论(13)

初记装饰

常见的丢分题型及原因分析:

1、字音字形题,耗时过多而丢分。

字音字形题耗时不要超过1分钟,否则既降低了答对的机率,还挤压了其他题的时间。俗称“丢双份”。高考语文选择题多为复查负效题,不复查还好,越查越易改错。

【对策】选择常见100个多音字和100个常错形近字,遵循“以义定音定形”原则,适度联想发散,逐一记忆过关,每天一题,适当训练。

2、词语(成语)运用题,不知分类而丢分。

成语题中只要出双重语义的一般是选择项,比如灯红酒绿、想入非非等。当然成语还有因不了解成语意思误用、因不明成语适用对象误用、因不明成语感情色彩误用等角度进行分类。

【对策】

1)选择100个常考成语和100个常错成语,逐一过关,每天一题,适当训练。

2)其他实词虚词不能放松。

3、语病辨析题,不分轻重而丢分。

语病题是命题人最头疼的题目,因为语言本就讲求约定俗成,因此答题时不要苛求完美,只比较哪个选择项更好一些--“认对不认错”。

【对策】汇总高考题,熟悉六种语病类型,分类解析,每周一题,适应训练。语病题是训练低效题。

5、实词理解题,教材不熟而丢分。

实词题与教材文言文联系最紧,出题点一般为教材内容。

【对策】汇总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中的文言文,每天一篇,翻译梳理过关。

6、文言筛选题、分析概括题,忽略原文而丢分。

【对策】文言筛选信息题的关键是将选择项内容代入原文,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排除。分析概括题除了要重视原文,代入原文外,还须盯紧该题设错的五大方面(搅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语意逻辑)。

7、文言翻译题,得分点不全而丢分。

【对策】汇总必修教材中22篇文言文,每天一篇,翻译过关。

重视四个落实:

一是字字落实,重点在单音节词翻译为以该单音节词为核心的双音节词。

二是句式落实,不仅有句式还包括活用法。

三是文从句顺语言落实。

四是得分点定位落实,是得分点的绝对不能译错更不能译掉。

207 评论(9)

知足知不足m

首先要分析考试的试卷。试卷的题型、内容、涉及范围是否全面地考查学生所学的知识,而且要分析考试命题的意向,特别关注一些考查思维的题目,这些就是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例文:在本次考试中,试卷共有六个大题,从字词的考查到句子的运用,再到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延伸,最后到写作,难度适中,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这一学期学生学习的内容。特别是第三大题中仿写句子的考查,不仅考查学生平日的积累,更是考查学生对修辞方法的掌握。总而言之,这份试卷还是非常有价值的。

然后分析学生做题情况。学生做题情况可以很好地反映教与学之间的效率,这一部分主要是针对及格率、优秀率来和上次考试做对比,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例文:本次班级参加考试人数30人,及格人数28人,优秀人数20人,较上次考试优秀人数有了明显的增加。从卷面的成绩上来看,学生对前面部分的基础知识答题情况比较好,可见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还是比较踏实的。

但是,在课外阅读中,失分比较多,尤其是第二小题,学生在表述作者心情变化时,表述不是很到位,失分较多。

试卷分析后的注意事项

注重学习方法和习惯的调整

考试不仅仅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在检验学生学习方法的优劣和与应试能力的强弱。学生在考试中往往集中暴露粗心、做题方法不对、不会审题、检查不细等方面的不足,弥补这些不足对后面的学习至关重要。

学生要端正考试的态度,不能只关注分数,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高效学习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逐步培养自己的应试能力。要把考试当成检验自己各方面能力的一次机遇。

比如,学生平时学习不够踏实认真,容易浮躁,考试时看到自己会做的题目就沾沾自喜,容易掉以轻心,最终失分。这个问题反映出学生学习习惯与态度不好,要想有针对性地解决,需要在平时注意培养良好的习惯。

185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