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糖糖豆
因为这个“女德班”所教的内容毫无根据,全都是一些强行的理论。比如说女生不能戴美瞳,不能点外卖等等,甚至有的女德班给学生传授男尊女卑的思想,这样的教学成果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
胖达最高
曲阜女德班里面传播的传统文化一次又一次的刷新我们的认知:“我喝酒、打架、处对象,真的是伤风败德。”“不学习传统文化就得胃癌”“点外卖是不守妇道”“女子不应该往上走,就应该在最底层”等等,这是传统文化,这难道不是一个被邪教恶意洗脑成功的案例?就在7月29日,曲阜市政府回应称,已责令终止活动并要求退款。
但就是这么低俗猥琐的“洗脑+恐吓”的邪教套路,偏偏就有人买账。这个组织法定代表人为康金胜,此人曾公开自称做过很多恶事,“卖假货,坑人骗人”“讹了人很多钱”,但“警察没抓,法院没判”。谈到为什么一直能办女德班,代表人表示我们开班是因为有市场、有需求!!!就算被叫停了,但是很快他们换个包装又可以转土重来。
而且他们在招生这块特别有自己的只会,招生简章上面写着:如果你的孩子不学习、叛逆、沉迷手机,早恋、逃学、自闭、自杀…反正你能想到的孩子的“毛病”我都能解决!处处切中一些家长的要害,一些“问题少年”的父母急于求成,宁可迷信一个恶名在外的“国学班”,亲手把孩子推进了火坑。很多网友吐槽这还是女德班吗?是邪教班黑社会了吧?变了味的“国学班”,把糟粕当经典,也挺让人头疼的。而那些被灌输了不正常观念的孩子,以后又要用多少代价才能走出你当时一己之恶画的牢。
虎妞1989
引起争议的原因也就是因为教学内容和方式,如此“女德班”着实缺德!这是媒体对于这一事件的看法,看完“女德班”学员的演讲视频,着实让人感到触目惊心。都什么年代了还如此禁锢女性思想,可以说得上是毒瘤,不敢苟同!
7月25日,在山东曲阜的某个组织的夏令营举行了这样一场活动,让“女德班”死灰复燃,夏令营的课堂中雷言雷语迭出:
7月29日下午,这一事件得到了山东曲阜官方回复,通告称:被曝光的夏令营的确存在内容低俗、违反相关科学知识、歪曲客观事实等多个问题。现在责令其停止教学,并退还相关费用,对其涉嫌的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相关部门正在进行深入调查。我们只需要等待相关部门的通告即可。在这背后不得不让我们引起深思!“女德班”所宣扬道德伦理观念违背公序良俗,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此番“女德班”改头换面,竟然出现在研学旅行夏令营的课程中,这也给我们研学人敲了警钟。作为研学人,从不认为自己从事的是一份简单的工作,研学旅行的初心是立德树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希望所有研学人都能守住初心,对得起良心,别让自己成为业界笑话。
“女德班”多地流窜,换个马甲还是有人中招,打着“传统文化”旗帜,屡次死而复生。招生对象为5岁到20岁的学员,把文化糟粕传播给心智未成熟的孩子,用封建思想给现代女性裹上一层“裹脚布”,把孩子三观带歪,是不被允许的。在各部门打击下,“女德班”还能死灰复燃,除了处理强度亟需加强。各位家长也务必认清所谓“女德班”的把戏,不要被“传统文化”的幌子洗脑了,呵护好自己孩子。
然而这件事情发生的背景与家长之间互相攀比的心理有着很大的关系。我们不得不正视这个问题的背后,是社会生存压力日益严重导致的应激性反应。现在孩子和家长面临的是一个无限竞争的社会,稍微慢一点就有可能被别人比下去,有可能失去一份工作或者别的生存机会。就这点来说,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当正当的竞争变成了攀比,就有点恶性的意思了,才会助长“女德班”的春风吹又生。而且所谓的“女德”不见得是是什么真正有益于女性提升自我的德行教育,而是一种“奴化女性”的男权洗脑和封建固化式的“丫鬟式”教育,完全背离现在社会主义的教育方向,是一种文明的退化和“危害性返祖”现象,让人深感不可思议。
530katrina
因为有一些人骨子里就是“女德”思想,更有些人想方设法的要把“女德班”一直开下去。它在提醒我们“女德班”仍有圈钱的土壤,也在提醒着我们仍有这么多愚昧的人。
近来,“女德班”在忽悠伎俩上比过去更高一筹了。一方面,它让班上的学员“现身说法”,增加课程的“可信度”。从之前曝光的视频来看,原本应该享受青春美好时光的女孩子,竟然面对镜头,说出“如果我没学传统文化,现在肯定得胃癌了”“我不要脸,还给我的父母丢脸”之类毫无尊严的话。一些家长看到有孩子能如此深刻地“自我忏悔”,便动了让孩子去上课的心思。
另一方面,“女德班”愈发善于利用人们的心理特点,刻意夸大制造一些问题,连哄带吓,让家长和孩子入了圈套。为了说明上“女德班”的必要性,组织者甚至会展示一些血腥图片,还有“戴美瞳会让眼里有寄生虫”之类的恐吓信息。这一切伎俩,都是为了忽悠更多潜在的“客户”来掏钱。
扩展资料
“女德班”背后的产业链
“女德班”背后存在着一系列产业链:利用各种免费培训班、讲习班来吸粉,把那些相信“女德”的反智人群筛选出来,再针对他们开展收费的系列课程、夏令营。这些目标客户群的非理性、无常识,是特别方便骗钱的对象。
虽然对无良培训机构,有关部门“露头就打”。但相对于这些“女德班”所得利益而言,惩罚力度太小,对他们完全起不到震慑作用,只要过了舆论风头,他们就又出来继续骗钱。
其实,这个所谓的“女德班”本质上就是披着“传统文化”外衣的骗子机构。但“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置身其中的家长与孩子未必能看清这些课程的荒唐本质。这固然与一些家长受限于文化水平与认知能力有关,他们往往搞不懂到底什么是“优秀传统文化”,很容易被忽悠上套。但更重要的,是面对确实存在一些“成长的烦恼”的孩子,他们束手无策,只能“病急乱投医”。
优质考试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