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99

叶丽美11
首页 > 考试培训 > 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证考试科目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那份噯隻許伱甡

已采纳

1、中医基础科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

2、中医临床医学科目: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

3、西医及临床医学科目: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内科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

为大家整理了一份最新的医学考证学习资料,包括各大机构的护理,医师,中医,口腔,护师,以及贺银成,天天师兄,张博士,昭昭等名师资源,资源适合医学类的学生,也适合需要考证的人群;资料会同步更新,后面会不断汇聚更多优秀学习资源,供大家交流分享学习,需要的可以先收藏转存,有时间慢慢看~

最新医学考证学习资料

链接:

提取码:944A

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证考试科目

326 评论(8)

小小mini罗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考的是:中医基础科目、中医临床医学科目和西医及临床医学科目。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科目有中医基础科目、中医临床医学科目和西医及临床医学科目。该考试的性质是行业准入考试,是评价申请医师资格者是否具备从事医师工作所必须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考试。参加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考生分为三类,一类是具有国家承认学历的高中等中医药院校毕业生;一类是国家认可的以师承方式学习的人员。

一类是符合报名条件的外籍人员和台港澳居民。取得中医医师资格,即具有了法律规定的中医医师行业的准入资格,其资格终身有效。中医医师资格证书由卫生部统一印制,中医医师资格证书与其他类别的证书样式完全一致,在中国境内(除台港澳地区)的任何地方均合法有效。

证书注册程序:

拟在医疗、保健机构中执业的中医医师,要向批准该机构执业的卫生、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申请注册。获得中医医师资格后二年内未注册的,还要提交有省级卫生、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的机构接受3至6个月的培训,并经考核合格的证明。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以及受刑事处罚,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二年的。

健康状况不适宜或不能胜任医疗、保健业务工作的等,不予注册。中止医师执业活动二年以上的,以及不予注册的情形消失的医师,要申请重新注册。重新注册需到县级以上卫生、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机构或组织,接受3至6个月的培训,并经考核合格。

302 评论(10)

飞天之梦想

辨证论治,基本操作,临床答辩。

1、中医基础科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

2、中医临床医学科目: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

3、西医及临床医学科目: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内科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

考试题型

中医类别医学综合笔试全部采用客观选择题,包括A1型题、A2型题、B1型题。A1型题是单句型最佳选择题,A2型题是病例摘要型最佳选择题,B1型题是标准配伍题。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分为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考试两部分。医学综合考试科目包括中医基础、中医临床、西医综合、医学人文四大类。实践技能考试科目第一站为病(案/例)分析。

第二站为中医操作、病史采集、中医临床答辩;第三站为体格检查、西医操作、西医临床答辩(含辅助检查结果判读分析)。

231 评论(11)

贪玩欢子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医学综合笔试考试测试分为基础科目、专业科目和公共科目三大部分。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内容、考试形式以卫生部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审定颁布的《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为依据。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医学综合笔试考试方案及内容见下表:科目类别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比例 科目 基础科目 10% 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 专业科目 80% 内科学(含传染病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 公共科目 10% 卫生法规、预防医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

311 评论(9)

虾米啊1

不算很难,试分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笔试两部分。只要认真复习,技能考试达到60分以上就能参加医学综合笔试,笔试成绩高于180分就能拿到助理医师资格证书了。

执业助理医师指具有《医师执业证》及其级别为“执业助理医师”且实际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工作的人员,不包括实际从事管理工作的执业助理医师。执业助理医师类别分为临床、中医、口腔和公共卫生四类。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相比较执业医师考试是很容易的,考试题全都是主观题,只要选对答案就行,但是近几年难度越来越大,每年的通过率在30%-40左右。

但是2019年临床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进行了彻底改革,其中实践技能考试在国家基地进行,向机考逐步靠拢。技能和笔试教材变动达到40%以上。

所以报考的同学们一定要抓紧时间认真复习,争取一次性通过考试。

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分为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两种。

中医考试科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科学、诊断学基础、医学伦理学、传染病学、卫生法规、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

中西医结合考试科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诊断学基础、药理、医学伦理学、传染病学、卫生法规、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妇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针灸学。

126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