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美装饰
下面是我整理的2017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题(附答案),欢迎浏览。
一、(36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场院chǎng 气氛fēn 漂白piāo 抹杀mǎ
B.憎恶zēng 殷红yīn 哺育pǔ 嗥鸣háo
C.校补xiào 挚痛chì 默契qiè 警报迭起dié
D.些微xiē 亘古gèn 气冲斗牛dǒu 截然不同jié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山巅 气魄 屏嶂 家喻户晓 B. 砌缝 婉转 粗绌 迥迥目光
C.愧怍 醒悟 燕然 沥尽心血 D. 烦燥 蚱蜢 伴侣 不以为然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汉代董仲舒专心读书,目不窥园,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B.《奔跑吧兄弟》这个栏目办得惟妙惟肖,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C.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D.我实在是莫名其妙,我从那时得着这么一个门生,连我也不知道。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学校采取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激发学生们的阅读热情。
B.在教育部公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对44个汉字的字形进行了微调。
C.拓展性课程从培养孩子兴趣与特长作为出发点,为学生创造个性发展的平台。
D.央视举办的“汉字听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5.下列各句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邓稼先》一文,作者是杨振宁,作者与邓稼先同窗数载,感情深厚。
B.《木兰诗》展现了木兰的英雄气概,也表现了她的女儿情怀。
C.鲁迅对长妈妈怀有深厚的感情,长妈妈是一位心地善良、饱读诗书的劳动妇女。
D. 1939年春,光未然创作了组诗《黄河大合唱》,激发了中国军民的抗日热情。
6. 下列各句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果实”,这句中加点词语是副词;“别人在赞美,而闻一多先生在批判”,这句中加点词是连词。
B.《卖油翁》 中,写陈尧咨看卖油翁射箭,只用了“但微颔之”一语,就表现出人物的心理。
C.可以抓住典型细节来表现人物精神风貌,如《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一文通过对其日常琐事的细腻描述,展现一个伟大 人物的平凡生活。
D. 读完《老王》一文,我们会想到以下词语:穷苦、尊重、人道关怀、平等。
7.古诗文名句填空(6分)
(1)深林人不知, 。(2)故园东望路漫漫, 。
(3) ,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 。
(4)《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的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 , ”。
8.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填空(6分)
⑴《最后一课》作者是 。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 》。
⑵他来自农村,老实,健壮,坚韧。来到北京后,他选择了当时城市底层老百姓很普通的行业—拉洋车。他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经历了三起三落,他失去了生活的信心,最后变成了麻木、狡猾、自曝自弃的行尸走肉。
“他”是小说《 》中的主人公,该小说的作者是 。
(3)《孙权劝学》一文选自《 》,是一部 体通史。
9.根据下面的对话,拟写一则寻物启事,以初三(9)班的名义到校广播室播报。(只写正文,不超过80字)(6分)
王明:老师,今天我不小心丢失了钱包和钥匙 老师:什么时候丢的?
王明:中午在餐厅。 老师:钱包和钥匙什么样子的?包里有什么 ?
王明:钱包是黑色的,有拉链。钥匙放在包里,有五六把钥匙,包里还有六十几块钱和学生证。
老师:好的,你先别急。你去告知班长,让他去广播室播一条通知。
二、(24分)
别吵,让父亲睡一会儿
那次回老家,在候车室里,我坐在一老一少两个男人对面,无意中,听到了他们的谈话。
年轻男子说:“爸,别担心,医生说了,没事儿,这病能治。”
原来是一对父子,看他们身边的包里放着一些药物,大概是父亲生了病,儿子带着他到城里的大医院诊治,这是要往家赶呢!
我不禁心生同情,多看了那父亲一眼。父亲年龄并不太大,五十岁左右的样子,只是 脸色蜡黄,非常清瘦,看上去很虚弱。他穿着一件略显宽大的白衬衫,崭新的,与他黝黑的皮肤不太相称,大概是为了进城而新买的吧!旁边的儿子穿着讲究,看样子,应该在城里生了根发了芽。
听了儿子的话,父亲摇了摇头,低声说:“我就说不来看,你偏让来,白花冤枉钱。自己身上的病我自己清楚,你们现在都出息了,我也没啥牵挂,就希望走得利索点,别拖累你们。”
儿子没接腔,转过脸,有泪悄悄地滑落。他赶紧抬手擦掉,不让父亲看见。
我的心忽然有一点疼,看来,父亲的病并不像儿子说的那样轻松,或许,生离死别的悲伤已经在彼此心里漫延。
两个人都没再说话。过了许久,父亲似乎累了,身体不由自主地 靠在了儿子肩上,双目紧闭,看样子,已经进入了梦乡。
候车室里人来人往、嘈杂不堪,并不是睡觉的地方。儿子一手扶着父亲的腰,一只手轻轻地覆在父亲的耳朵上,试图为他抵挡一些噪音。
只见儿子像一个放哨的战士,身体保持不动,眼睛却紧张地看向每一个从他们身边经过的人,目光里写满了乞求,似乎在说:嘘,别吵,让父亲睡一会儿。
同样的情景,我在另一家医院也遇到过。
那是一位八十岁的父亲,在两个女儿的搀扶下,到医院来体检。父亲真的已经老态龙钟,拄着根拐杖,目光呆滞。女儿扶他走他便走,女儿扶他坐他便坐,像一个听话的孩子。
看着别人投来的异样目光,女儿解释说:“父亲年龄大了,又有老年痴呆,生活不能自理。即使父亲不认识我们,只要他健健康康地活着,我们也觉得是种安慰。”
女儿说话时,父亲一直看着她,显然,他对孩子们极度依赖,就像孩子们小时候依赖他一样。等待无聊而又漫长。在长椅上坐了一会儿,父亲似乎累 了,身体一斜,倒在女儿的肩头睡着 了。
医院里并不太安静。女儿搂着父亲,不敢挪动身体,另一个女儿赶紧将一件外套披在父亲身上,刻意往上面拉了拉,盖住父亲的耳朵。
看着这一幕,所有的人都压低了声音,连医生也放轻了脚步。
我忽然感觉双眼酸涩。无论在嘈杂的.候车室,还是在拥挤的火车上,亦或在排成长龙的医院里,从来都是孩子靠在父亲的肩头休息,什么时候,我们看到过年轻力壮的父亲在公众场合安心小憩?父亲从来都担当着保护者的角色,只有当他们病了、老了,再也无力保护孩子时,才会心无旁骛地小睡一会儿,缓解满身的疲惫。
当我们看见一位父亲靠在儿女的肩 头睡觉,那一定是因为,他在这个世界的时日已经不多。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在什么时候,当你看到一位睡着的父亲,一定不要吵,不要吵,让父亲安安静静地多睡一会儿。
10. 细读划线句,请说说为什么“我忽然感觉双眼酸涩”。(3分)
11.选文有多处与文题“别吵,让父亲睡一会儿”相照应,请从内容和结构分析其表达作用。(4分)
12.从选文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感爱。(4分)
我那走过路的鞋子
都知道走路要靠双脚,但真正踏在地上的不是双脚,而是脚上的鞋子。鞋子为了人的走路前仆后继,牺牲了一双又一双。经常听到有人吹嘘一生走了多少路,却没听人说一生穿了多少鞋。即使这样鞋子仍然匍匐在大地上,任人踩踏,任脚左右。
我也走了几十年的路,如果要问这些路是怎么走过来的,我要感谢为我做过很多双鞋子的母亲。因为从不会走路开始,我就穿母亲做的虎头娃娃鞋。告别虎头鞋时我上了小学,母亲也把她最拿手的虎头鞋改成了尖口鞋。 再后来我穿的,都是母亲做的粗布鞋。直到我当兵之前……
当兵走的头天晚上,母亲拿出一双鞋装在我的提包里,说是让我带到部队上穿。我在灯下接过鞋子一看,是一双崭新的黑色条绒松紧口的千层底布鞋。这是我以前从没穿过的好鞋子,在村上,只有富裕家庭的孩子才能穿这种鞋的啊。我坚决地对母亲说:“这鞋我不带,部队上有鞋穿,留着让父亲穿吧。”
“咋啦,嫌娘做的鞋不好?”母亲有几分生气。
我赶紧说:“不是,父亲在家干活需要鞋,我到了部队, 人家管穿鞋。”
“管不管也得装上,部队是部队的,这是娘做的,可以替换着穿。”母亲的态度少有的坚决。
我不再说什么,在母亲的注视下,把鞋子装进了提包。
我是个粗心人,母亲什么时候做的这双鞋我竟毫不知晓。后来是住在同村的大姨告诉我的,母亲知道我要去当兵之后,就开始整夜失眠,睡不着觉她就点上煤油灯为我做鞋子,一做就做到天亮。我无法猜测母亲做这双鞋时的心境,但我能从那纳了密密麻麻的二千八百二十六针中感受到母亲的担心、母亲的无奈、母亲的祝福、母亲对儿子无尽的慈爱和牵挂。
到部队后要求统一穿配发的解放鞋,只有节假日才允许穿其它鞋。每次上街,我都特意穿着母亲做的松紧口布鞋,母亲没到过城市,我想让城市的大街印满母亲做的千层底的鞋印。
我当兵七年,中间探过几次家,每一次,母亲都为我做好了一双条绒布鞋。母亲的用心我感动不已,在部队虽颇多曲折但我从不气馁,一直踏实做人。第八年的时候我提干了,发干部服的同时也发了一双军用皮鞋。在战士的行列中,我能够一步步走过来,并坚持到最后,是因为我穿着母亲做的千层底,我脚下时刻有母亲的牵挂,才没有走偏路,才没有半途而废,才能脚踏实地做一名堂堂正正的军人。
我第一次穿着皮鞋探家是1985年,那年母亲生了一场几乎致命的病,住进了医院。看着我脚上的皮鞋,母亲在病床上很勉强地笑了,笑完了说:“这几年你没少吃苦,我都知道,但不管再 苦,也要把部队的事儿干好,别老想着家里。” 我对母亲说:“您放心,我一定好好干,决不给您丢脸。”
母亲把目光从我脸上移开,看了会儿天花板又说:“娘老了,眼也不济事了,以后可能做不成鞋了,会挣钱了就别太仔细,发的不够穿就买着穿,皮鞋磨脚,别穿着它走远路。
“您说啥呢 ,娘,您还不到五十岁,哪就老了,我们战友都说您做的鞋好看呢。”
母亲真的没再为我做过鞋子。因为从那次生病以后,她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到了1992年,病魔无情地夺去了她的生命,那年母亲才五十六岁。
如今我已是戎马倥偬三十载的老兵了,各式各样的鞋也都穿过,但最不能忘怀的,还是母亲亲手做的千层底的布鞋,那是真正适合走路的鞋。
13.文中提到母亲为我做的哪几种鞋?请分点回答 。(3分)
14.下列加点文字极富表现力,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6分)
①经常听到有人吹嘘一生走了多少路,却没听人说一生穿了多少鞋。即使这样鞋子仍然匍匐在大地上,任人踩踏,任脚左右。
②看着我脚上的皮鞋,亲在病床上很勉强地笑了,笑完了说:“这几年你没少吃苦,我都知道,但不管再苦,也要把部队的事儿干好,别老想着家里。”
15.文中最后说“最不能忘怀的,还是母亲亲手做的千层底的布鞋,那是真正适合走路的鞋”,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4分)
三、(20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①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②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③,以就懿④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节选自《后汉书烈女传》)
【注】①趋,快步走向 ②捐,抛弃 ③亡,通“无”,不足 ④懿,美好
16.解释加点的字。(3分)
(1)但当涉猎 ( ) (2)及鲁肃过寻阳( ) (3)当日知其所亡( )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蒙辞以军中多务 以我酌油知之。 B. 蒙乃始就学 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
C. 遂七年不返 肃遂拜蒙母 D. 结友而别 释担而立
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文段孙权要求吕蒙不仅要涉猎广 泛,而且要钻研经书。
B. 乙文段中羊子被妻子的话感动,又回去修完了他的学业。
C.甲乙两文段中,孙权、羊子之妻都劝学有法,并达到了劝学的目的。
D.甲文段孙权指出“学”的必要性;乙文段羊子之妻指出“学”要不断积累,持之以恒。
19对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B.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C. 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D.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20.把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何异断斯织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1.阅读下面这首古 诗,回答(1)(2)两题。(5分)
漫成一首⑴杜甫
江月⑵去人只数尺,风灯⑶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⑷静,船尾跳鱼拨剌鸣⑸。
⑴漫成:即诗人一时应手之作。⑵江月:江面上空的月亮。⑶风灯:船中桅杆上挂着照夜的灯,有纸罩避风。⑷拳:屈曲。一说“联拳”通“连蜷”,蜷身之意。⑸拨剌:鱼在水里跳动所发出的声音。拨:一作“跋”,一作“泼”。
(1)“江月去人只数尺”中的“去人只数尺”抓住江上夜景的特点进行描绘,请作具体描述。(2分)
(2) 诗的最后两句分写静睡的鸟和跳跃的鱼,一静一动,富于诗意。请作简要赏析。(3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
种子发芽需要等待,幼苗出土需要等待,花蕾绽放需要等待,果实成熟需要等待。孩子长大需要等待,冬去春来需要等待……等待是一种心境,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尽管诗人高喊“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但有些事还是急不得……
请以“等待”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至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参考答案
1、D 2、C 3、B 4、D 5、C 6、B
7、明月来相照,双袖龙钟泪不干,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8、都德,朝花夕拾,骆驼祥子,老舍,资治通鉴,编年
9.我班同学今天中午在学校餐厅丢失一个黑色的有拉链的钱包,里面有一串钥匙,钥匙有五六把,还有一张学生证和若干现金。望捡到者能和初三(9)班的同学或老师联系,谢谢!
10. 我被这种父子亲情所感动,也被父亲的无私付出所感动,为天下的所有父亲一辈子为儿女无私付出而感动。
11.结构上:做为文章线索,结构全文,使文章脉络清晰,结构完整。内容上:文章反复说“别吵,让父亲睡一会儿”是说不要打扰为儿女操劳了一生的父亲,让他好好休息会,突出表现了对辛劳父亲的理解心痛和爱
12. 启示:亲情是人间第一情,我们在享受着父母的关爱的时候,也应该关 爱父母,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在”时才去孝顺父母。(结合生活,言之有理就可以)
13.虎头娃娃鞋,尖口鞋,粗布鞋,千层底布鞋,松紧口布鞋(答到其中三点即给满分)
14.①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鞋子的甘于寂寞,默默奉献,表达了作者对鞋子任劳任怨的敬佩之情。(3分)
②运用了神态描写,写出了母亲为不能再为我做鞋而感到无奈,愧疚,体现了母亲对我的关心。(3分)
15.一方面是指皮鞋磨脚,只有母亲做的千层底的鞋才适合走远路;实际是说因为有了母亲的关心和牵挂,才能使我在人生的路上脚踏实地,不走偏路,在部队里有所成就。
16(1) 只,只是(2)到,等到(3)每天
18. A
20同割断这丝织品有什么不同呢?
21.(1)月影倒映水中,离船很近。写出江水之清明,境界之宁静安谧。
(2)诗的末两句用衬托手法,用鱼拨剌鸣来衬托鸟的静,愈见其静,一动一静,相反相成,抓住了江上月夜幽静、空灵的特点,写得逼真、亲切而又传神,富于诗意。
四、(40分)分五等评分:
一等(35—40分):立意深刻,中心突出,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语言通畅、生动。
二等(29—34分):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具体,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三等(22—28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尚明确,内容欠具体,结构完整,条理欠清楚,
语言欠通顺。
四等(16—21分):不符合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泛,结构欠完整,语病较多。
五等(15分以下):感情不健康,或文理不通,或语病严重,或不足300字,不成篇。
说明:① 有创意,如见解新颖、材料新鲜、结构精巧,酌加3-5分。
② 书写清楚美观者,酌加1-3分;书写潦草、字迹难辨者,酌扣1-3分。
③ 错别字3个扣1分(重错的不计)。
④ 300字以上600字以下者,降等给分
政哥哥哥哥哥哥
这是我给大家推荐的2017年春学期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题,一起来看看吧。
一、 语言积累与运用(3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选聘(pìn) 亘古(gèn) 殷红(yīn) 污秽(huì)
B.哺育(bǔ) 赫然(hè) 懊悔(ào) 胡骑(jì )
C.字帖(tiě) 可汗(hán) 镐头(gǎo) 咳嗽(ké)
D.踱步(duó) 泛滥(làn) 郝叟(sǒu) 默契(qi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斑澜 叠起 枯躁 惊涛澎湃
B.蚱蜢 嗥鸣 浊流 马革裹尸
C.摇蓝 险峻 喧闹 妇孺皆知
D.挚痛 畴划 慷慨 兀兀穷年
3.下列加下划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撒贝宁主持的《开讲啦》节目鲜为人知,其青春活泼的主持风格深受广大青少年朋友青睐。
B.学校操场上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一场庆元旦趣味体育联欢活动正热火朝天地进行。
C.精彩的演奏戛然而止,一直鸦雀无声的大厅里,随即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D.看到浩浩荡荡的长江一泻千里,气势磅礴,我们的心胸变得更加开阔。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由于团省委的一系列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
B.在旅游旺季到来之际,我市推广并通过了“美丽乡村游”的休闲旅游政策。
C.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或毁掉。
D.我们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3分)
A.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感受到认识使命是那样庄重而迫切。
B.孟子说:“斧斤以时入山林。”就是说,伐木要择时,不能滥砍滥伐。
C.家园----这个饱含深情的温暖词汇,其基础全在于良好的人际关系。
D.很多东西溢满了我的心:草木,鸟兽,云彩等……成为我内心的永恒。
6.下列各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B.《黄河颂》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C.《最后一课》的作者是德国的都德,长篇小说代表作有《小东西》。
D.《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主要是为了歌颂了帼国英雄花木兰的英勇善战。
7.名著阅读(5分)
肚中有了点食,他顾得看看自己了。身上瘦了许多,那条破裤已经脏得不能再脏。他懒得动,可是要马上恢复他的干净利落,他不肯就这么神头鬼脸地进城去。不过,要干净利落就得花钱,剃剃头,换换衣服,买鞋袜,都要钱。手中的三十五元钱应当一个不动,连一个不动还离买车的数儿很远呢!
(1)文段选自《 骆驼祥子》,作者 。(1分)
(2)请联系原著内容,简要说说祥子在前后性格有什么变化?(2分)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变化?(2分)
8.综合性学习(5分)
“天下国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两千年前的战国时期,人们就经常在讨论。孟子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每个人对自己国家的热爱,都是近乎本能的,无论外国民族、中华民族。
(1)请写出一句关于爱国的名言或诗句。(2分)
(2)请结合前半学期所学课文及人物,谈谈你对这一话题的看法。(3分)
9.默写(9分)
(1) ,散入春风满洛城。
(2) ,双袖龙钟泪不干。
(3) ,弹琴复长啸。
(4) 在《木兰诗》中作者用比喻表达对木兰的赞美之意的诗句是 , ; , ?
(5)韩愈的《晚春》中描写暮春百花盛开的句子是 , 。
二、古诗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10—11题。(5分)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0.请把“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所呈现的景象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来。(3分)
11.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12-20题。(25分)
(一)木兰诗 (节选)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12.解释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4分)
(1)关山度若飞( ) (2)朔气传金柝( )
(3)愿驰千里足( ) (4)木兰不用尚书郎( )
1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4.选文画线部分简略地描写了战争过程,联系全诗,说说作者为什么略写战争。(2分)
15.“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怎样的作用?(2分)
16.“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在汉语中,许多成语也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如“五颜六色”“南征北战”等,请你再举出两个用了互文手法的成语。(2分)
(二) 项籍弃书捐剑
项籍①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②。籍曰: “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③知其意,又不肯竟学。后刘、项相争,刘邦智取项籍以力斗然终为刘所败乃智穷也。
【注释】①项籍:项羽,名籍,字羽。 ②项梁:项羽的叔父。怒之:意动用法。以之为怒(对他很生气)。③略:大概。
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限断三处)(3分)
刘 邦 智 取 项 籍 以 力 斗 然 终 为 刘 所 败 乃 智 穷 也
1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学书不成,去( ) (2)剑,一人敌( )
(3)不足学( ) (4)又不肯竟学( )
19.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20.项羽年少时不肯学书学剑,而后终为刘邦所败,这个故事给人的教训是什么?(2分)
三、现代文阅读(2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1-19题(14分)
最后一课(节选)
我一纵身跨过板凳就坐下。我的心稍微平静了一点儿,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而且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最使我吃惊的是,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其中有郝叟老头儿,戴着他那顶三角帽,有从前的镇长,从前的邮递员,还有些旁的人。个个看来都很忧愁。郝叟还带着一本书边破了的初级读本,他把书翻开,摊在膝头上,书上横放着他那副大眼镜。
他穿上那套漂亮的礼服,原来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现在我明白了,镇上那些老年人为什么来坐在教室里。这好像告诉我,他们也懊悔当初没常到学校里来。他们像是用这种方式来感谢我们老师四十年来忠诚的服务,来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几个大字:“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21.老师为什么在最后一课时穿戴礼服?郝叟等人为什么坐在教室里? (用原文句子回答)(4分)
(1)
(2)
22.选文的第二段加点的“这种方式”指什么? (2分)
23.为什么韩麦尔先生听到钟声和号声后“脸色惨白”? (3分)
24.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的力量,在黑板上写了“法兰西万岁!”这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25.选文中有一句话暗示了小说的社会背景,是哪一句话?(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6-30题。(9分)
低调也是一种智慧
①第二届中华艺文颁奖典礼,于2014年新年之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诺贝尔文学获奖者莫言亦榜上有名。莫言领奖时无不感慨地说:“今后要做的就是好好写作,低调做人,争取写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作品。”
②莫言是中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圆了所有中国人几个世纪的“诺奖梦”。但让人可歌可敬的是莫言并没有因此而变得恣意轻狂,目中无人,相反他还一直保持着他一贯的做人处事风格——低调。从某种意义上说,也许正是这低调成就了莫言。而这样成功,让人不得不叹服,低调亦是一种智慧。
③低调是为人处世的积极姿态与超然心态。低调如深谷幽兰,时时散发沁人心脾的芬芳; , ;低调如秋日落叶,轻轻地盘旋最终滋养了树干。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人人都懂得低调。车水马龙,灯红酒绿的生活使人们变得张牙舞爪、张扬个性失去了那淡泊的本心。追逐名利、标榜张扬的狂热追求,也使人们不能真正静下心来思考研究,最终心态浮躁无所事事。
④低调不是懦弱,而是自信的表现,张扬不是智慧的化身,而是失败的前提。战国时期,庞涓自恃有才,张扬跋扈,不把被其废掉的孙膑放在眼里,总想和其一较高下。相反地,虽然才高八斗,精通谋略的孙膑,却总是放眼未来,不欲与人争锋。最终自恃过高的庞涓落得身首异处的可悲下场。是庞涓的才能无用武之地吗?不!而是他一向自命聪颖,不知收敛,不知低调做人可为生命积聚更多正能量,反而成了反面教材,成了天下的笑柄。由此可见,低调还是智者韬光养晦的远见卓识。
⑤生活中,低调又是沉淀自己丰富人生取得成功的基石,莫言深谙此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如果我们都像莫言一样处事低调,低调做人,就会不断充实自己。洗涤心灵上的污垢,专心致志地达成人生目标。
⑥如此看来,低调确实闪耀智慧火花。低调可以让人有最好姿态与心态面对生活;低调可以让人充满智慧地融入人群,与人和谐相处;低调可以让人放低自己暗蓄力量,在不显山露水中成就事业。学会低调做人,不仅我们平凡人的梦不会再遥远,就是我们的民族梦、中国梦、复兴梦也会计日而待。
⑦让我们学会低调做人吧!在低调中创造高调人生,一如莫言。
26.第④段中,与第②段画线词语“恣意轻狂”意思相近的词语是:(1分)
27.下面对开头两段在文中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写莫言的获奖,告诉人们:只要低调,就能成功。
B.写莫言的低调,主要在于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C.点出莫言圆了中国人的“诺奖梦”,国人对他由衷的表示感谢。
D.借莫言低调做人处事成功一例,引出“低调亦是一种智慧”的观点。
28.根据第③段内容,在该段画线处填上适当语句,构成排比句。(2分)
低调如深谷幽兰,时时散发沁人心脾的芬芳; ,
;低调如秋日落叶,轻轻地盘旋最终滋养了树干。
29.“低调亦是一种智慧”,文中作者这样认为的理由是:(3分)
(1)
(2)
(3)
30.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哪一段最合适。(1分)
索罗在瓦尔登湖畔低调生活,息心宁性,丰富了阅历,最终有了《瓦尔登湖》这一脍炙人口的巨作。倘若他依然执迷于俗世,不在低调中品味生活,累积经验,净化心灵,恐怕也不会有《瓦尔登湖》的诞生。
答:放在第 段。
四、作文(60分)
31. 请以“你是我最 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请你从“贴心”“感激”“牵挂”“欣赏”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
要求:(1) 字数不少于600字;
(2) 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4)卷面整洁,书写规范、工整。
语文答案
1-6. B B A D C B
7.(1)老舍(舒庆春)
(2)前:老实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等,后:麻木潦倒、好占便宜、自暴自弃等,原因:黑暗的旧社会对普通劳动者的摧残,造成人性的扭曲。(三起三落)
8.(1)爱国有关名言或诗句皆可。(2)人物需为本期所学,看法言之成理即可。
9. (1)谁家玉笛暗飞声(2)故园东望路漫漫(3)独坐幽篁里(4)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5)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10. 远远望去,仿佛有一片青青草色,散发着幽幽的清香,走近了.却又不见刚才绿影,出现点点绿光,若有若无,朦朦胧胧。
11. 表达了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12. (1)度:越过(2)朔气:北方的寒气(3)愿:希望(4)不用:不为,不做
13. (1)不远万里奔赴战场作战,翻越重重山峰就像飞过去一样快。
(2)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
14. 因为木兰诗着力刻画木兰这一人物形象,写木兰的深明大义、爱国爱家、不慕荣华、勇敢善战.而战争是与这样的中心关系不太大的,而且作者也通过略写表明自己向往和平,反对战争的态度。
15. 夸张,描写了皇帝对花木兰赏赐很多,从而也侧面衬托出花木兰的赫赫战功,英勇无畏。
16. 万紫千红,五花八门,三言两语,南来北往等
17. 刘 邦 智 取/ 项 籍 以 力 斗/ 然 终 为 刘 所 败/ 乃 智 穷 也。
18.(1)离开;放弃 (2)抵挡 (3)值得 (4)全,完毕
19. 学习文化知识没学成,放弃;学剑,又没学成。
20. 学习一定要持之以恒,坚持到底。
21. ⑴老师穿上那套漂亮的礼服,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
⑵郝叟等人坐在教室里,是感谢我们老师四十年来忠诚的服务,来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22. 坐在教室里上最后一堂法语课。
23. 钟声和号声宣告了最后一课的结束,宣告了阿尔萨斯从此将被普鲁士占领,对于一位爱国之士来说,韩麦尔先生感到内心悲痛,精神受到沉重打击。(意思对即可)
24. 这是韩麦尔先生对祖国必胜信念的体现,也是法国人民爱国主义精神和不屈意志的集中体现。(意思对即可)
25. 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
26. 张扬跋扈 28. 参考示例:低调如悠悠芳草,静静地装点着大地
29. 低调是为人处世的积极姿态与超然心态;
低调还是智者韬光养晦的远见卓识;
低调又是沉淀自己丰富人生取得成功的基石
30.第五段
优质考试培训问答知识库